】 【打 印】 
城嘉鄉興百姓富
http://www.CRNTT.com   2024-05-19 18:21:22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初夏晨曦間,柳青草綠時。在浙江省嘉興市,101路公交車如往常般準時發車,作為嘉興市第一批城鄉公交線路,20年來,它載著無數乘客,見證了嘉興城鄉統籌發展帶來的變化。

  從嘉興中心城區出發,101路公交車途經南湖、中央公園等眾多的紅色旅遊景區,隨著公交車的行駛,窗外的景觀不斷在眼前切換。進入南湖區餘新鎮,沿著寬敞平坦的餘北大街開至餘雲公路,農田裡的麥穗隨風搖曳,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令人賞心悅目。

  今年4月,餘新鎮長秦村的“漁裡問道”和美鄉村示範片區正式營業。每逢節假日和周末,這裡都會迎來眾多遊客。大家從周邊城市或嘉興市區趕來,參與農業研學、體驗鄉野遊戲、感受非遺文化。

  在隔壁的普光村,村民鄭連榮正在自家的蝸牛養殖室裡喂養白玉蝸牛。一只只小小的蝸牛,已成為鄭連榮一家乃至整個普光村的致富“密碼”。2009年,鄭連榮得知當時鎮上的蝸牛食品企業舉辦蝸牛養殖培訓班,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了名。當時,他花了300元,買了50斤種蝸牛,邁出了自己養殖蝸牛的第一步。當年年底,鄭連榮養殖的蝸牛賣了10000多元。“那時我在工廠打工每月能賺1000元,相比之下,蝸牛養殖是條不錯的致富路。”初嘗甜頭後,鄭連榮不斷擴大蝸牛養殖規模,近些年,鄭連榮家單靠蝸牛養殖每年就能增收約20萬元。

  20年前,普光村農民人均收入不到1萬元,現在人均收入將近5萬元,全村戶均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占比超65%。得益於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如今,村子變美了,特色產業壯大了,鄉風更文明了。

  “二月杏花白洋洋,楊金元屋有五姑娘……”嘉善縣姚莊鎮沉香村,三五村民正聚在一起演唱國家級非遺項目嘉善田歌《五姑娘》。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沉香村集休閑觀光、生態研學、親子教育於一體的江小橘樂園出現了“一座難求”的火熱場景。

  農文旅深度融合,助推著鄉村振興。近年來,嘉興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精神上也富了起來。秀洲區王店鎮“村超”、嘉善縣姚莊鎮“村BA”、平湖市林埭鎮徐家埭村農民棒球聯賽……一場場農民體育賽事每年如期舉行,凝聚著一股股精氣神,增強了村民的歸屬感。

  城也嘉,鄉也興。2023年,嘉興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3%,達到7062.4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7.59萬元和4.96萬元,農民收入連續20年保持全省第一。

  在嘉興,城鄉“雙向奔赴”的故事仍在不斷續寫,前景光明的共富篇章未來可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