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專訪:朱立威談大灣區融合與香港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05 00:30:47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中評社 段曉魯攝)
 
  建立互認機制 實現灣區法律規則對接

  中評社記者: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地位非常重要,請問該如何推進香港與大灣區城市之間的法律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朱立威:去年我向兩會提交的議案中,提到了發展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認,香港制度及專業標準與內地不同,要建立一個機制可以實現兩地互認。例如在香港考取一個律師牌照,如果還要考大灣區的律師牌照,能否不用考完整個內地律師考試,而是考一個試就行了。兩地要實現資歷架構互認,內地學歷與專業資格和香港進行互認,應該成立相關機構,幫助需要資歷互認的市民,解答他們的疑問並提供相關服務。內地對於工科發展非常好,香港這方面發展比較緩慢,而香港十分需要工科人才,如果能建立一個資歷架構的話,對提升香港發展亦有幫助。

  香港部分行業缺人,需要輸入外勞,例如小巴司機,如果要聘請內地司機來港,因為駕駛執照等問題,需要到香港培訓一到兩個月,重新考牌。如果能在內地考牌,取得牌照後來港直接工作,這樣的話就方便許多。其實特區政府有在跟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相信在大灣區的框架內,內地與香港在法律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上問題不大,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一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中評社記者:在去年民建聯成立了人大政協辦事處,可否介紹下您在其中的工作?

  朱立威:民建聯現在有7個港區人大代表,亦有數個全國政協委員,去年成立人大政協辦事處,有幾個工作去做,民建聯一向從事地區服務工作,人大政協委員每年都會收到不少求助,有些求助涉及到內地個案,那麼成立辦事處可以把有關求助個案集中起來,統一起來研究如何幫助這些訴求。此外,人大政協辦辦事處不定時的會跟香港社會各界交流,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需要什麼意見建議向中央提出。同時,人大政協辦事處亦會跟香港同鄉社團討論,關於投資、做生意,兩地之間有什麼可以進行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