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專家書評 >> 詳細内容

資深報人張虎生 一生悟道方為文——李建新評"資深報人佳作賞析"系列叢書之首卷本《榆莢集》

http://www.CRNTT.com 2007-08-04 04:03:25 李建新
  李建新: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新聞傳播系  教授  新聞傳播學博士後

  在當今中國的新聞界,張虎生算得上是一個資深報人。他是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培養出來的新聞高才生。在40多年的新聞歷練中,寫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新聞作品。作為曾經是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的他,完全是把新聞當作了自己畢生的事業來孜孜以求。因此,當同心出版社擘畫中國“資深報人佳作賞析”系列叢書的時候,他毫不意外地入選,並被首個推出。他的文集《榆莢集》自今年3月份出版以來,不到3個月的時間第一版幾已告罄,這在學術著作中是比較少見的。《榆莢集》是作者從他浩瀚的文海中淘出來的精品,是這個“老記”在新聞工作的田地裏畢生耕耘、耽心悟道、大膽體道後的結果。

  溽暑七月,研讀尚存墨香的《榆莢集》,使我的內心充滿了傾聽大師心語後的清涼和收穫知識後的快意。

  作者言稱《榆莢集》是“一個老記打開的人生,是一份囑請讀者賜教的考卷”,是“大半生的心路里程,前行軌跡”和“孩提時代深刻記憶與新聞職業交匯”後的靈感頓悟。我在掩卷之後則認為,《榆莢集》是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有使命感、有開拓和探索精神的新聞前輩恢弘壯闊的新聞人生的再次交響,是作者在新聞學原理和新聞學實踐疆域中開掘精進的真實寫真,是“資深報人”向廣大學界和業界同好敞開的心扉,是作者對自己新聞歷程的反芻和在浩瀚的文稿中甄別遴選後的取精用弘。

  域外采風,感知多彩世界

  作者曾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對世界各地的歷史、自然、人文、政治、經濟、宗教等關注有加、熟稔在胸,因此他為我們展示的世界美麗而多彩,世界人民之間的情愫真摯而純潔。“鮑羅尼父女”描寫了兩代匈牙利人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其父鮑羅尼“像一個‘暖水瓶’,乍接觸覺著‘冷’,然而從一些細節很快能感受到他的熱情與精細”;其女高蒂更瞭解、更熱愛中國;在印度,牛被尊崇為“國獸”,人們對牛充滿了尊敬,印度的“風神”是類似我國孫悟空那般風馳電掣、神通廣大的神話人物,加爾各答是個“含蓄地微笑的城市”;在蘇里南,婦女的頭巾、“小聯合國”的由來、鋁土王國是三個值得注意的話題;在沙特,沙特報界的“老頭子”“用詩一般的語言訴說著心靈的震撼,在“老頭子”親自目睹了中國的變化後,認為,沙特應該在完成了“跨下駱駝背,鑽進賓士車”後,應該有“石油采完怎麼辦?”的憂患意識,像中國一樣“走適合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從不在家請客的“老頭子”為中國的朋友破例,彰顯的是在國際交往和相互學習中結下和凝固的友誼;萊茵河是美麗的,它是個“淘氣的藍精靈”,是“德意志民族的父親河,是德國人民精神的故鄉”,但是在德國,在萊茵河畔,作者用濃墨為我們描述的卻是“德國永遠不會忘記本世紀德國人所犯下的罪行,特別是大屠殺”的德國政界領袖的表態,“熱愛和平、創造文明,才真正是萊茵河賦予他們的稟賦”,作者想到了歌德的詩句“你要提高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添價值”,對比德國勇於承認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並向世人謝罪的舉止,作者慨言“這一點對於同是二戰策源地的個別國家的當權者來說,不啻是振聾發聵的驚雷”。在這裏,作者的情感和視角已經完全的超脫在山水之外了。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和誘人的風景比比皆是,如果欣賞者失去了品玩的心情,世界失去了和諧,戰爭毀滅著星球,冷戰對峙著東西雙方,人的內心在泣血,再好的景致也只能是“山河飄零風敗絮,身世沉浮雨打萍”了。

  西方人認為人的需求分五個層次,其中,精神的需求位列最高端。《榆莢集》狀景的描寫不在少數,但每有景致,必有人物,人景交融,互唱和諧。“拉森女士的深情”、“在斯德哥爾摩過生日”等即是。作者除了注重自然的風景之外,還十分看重人的內心世界的“景觀”。在日本,他勇於向“日本戰後文學旗手”大江健三郎提出“作家的社會責任”的問題,向日本友人傳遞胡錦濤主席關於“中日和則兩利,鬥則俱損”的論斷,以中國諺語“德不孤、必有鄰”相贈日本朋友,希望中日兩國長期友好,像日本的諺語所言“雨後的地更硬實”。顯然,作者在這裏更加看重的是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之間的和諧友好相處。在他的潛意識裏,世界的和諧、太平,世界各民族的友好相處、共步繁榮才是最美麗的風景。

  金台論道,同舟民族風雨

  “秀才報國無它物,惟有手中筆如刀”。我們党歷來有政治家辦報的主張和傳統。新聞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新聞工作者合格與否的標準之一,就是看他在新聞工作的過程中和在新聞作品中能不能體現出政治家的頭腦。《榆莢集》之“金台論道”給了我們這方面的上好詮釋。“‘四人幫’反對周總理激起天怨人怒”,“碑•里程碑•墓碑”是新聞界第一批投向“四人幫”的利劍;“‘人權衛士’何以自處”揭露的是“那些高唱‘和平、民主、自由’、戴著自造的‘人權衛士’冠冕的當權者,實際上是野蠻地毀滅種族、挑動戰爭、扼殺人權的禍首”,一個“自造”活脫脫地勾勒出了‘人權衛士’肆意妄為、以我設定標準,借人權問題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借著人權反人權的人的嘴臉;“五十響禮炮的蘊涵”奏響的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全面勝利豪邁,是撞響歷史的警鐘,是中國人民決心維護世界和平的宣言。文中引用黑格爾“史詩的創造發軔於一種民族精神的標本”的話,把文章的主題昇華為“中華民族精神在八年抗戰中獲得了最集中、最充分的體現,其精髓和核心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團結各民族的旗幟”,這裏,作者把五十響禮炮的聲音演化為了響遏行雲、氣貫長虹的民族怒吼,是以史為鑒、居安思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歷史警示,在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的今天,它的現實意義非常明顯;“從李洪志改生日說起”是首篇見諸報端的揭批邪教組織“法輪功”的匕首和投槍;“從畫蘭花碗說起”、“不要忘記‘白雲深處’”兩篇,從觀察生活入手,“意在筆先”地提醒我們的幹部要有群眾的觀念,要有創新的觀念,不能做“碾子幹部”,推推動動,不推不動,更不能淡漠事業、貪圖安逸、小富即安、小勝即滿、安步當車、淺嘗輒止。

  金台論道,論的是民族振興之道、論的是民族發展之道、論的是民族富強和崛起之道。這是政治家辦報精神的最好體現。在作者的思想、理念和行動中,始終緊扣住新聞要服從、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和長遠戰略目標的大弦,著力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水靈靈的、生動感人的素材,在遵循新聞報導的客觀規律的同時,在對新聞事實縱橫捭闔、評頭論足的過程中,堅持“以我為主”,務求“為我所用”,體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精湛的業務素養。

  報苑走筆  幾多新聞範本

  拜讀《榆莢集》中的“報苑走筆”後我發現,收羅在這裏的14篇文章有消息、有通訊、有特寫、有評論、有政論、有感懷、有隨筆、有報導……文章所及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新聞題材和類型,這些有聲的、靈動的文字除了展示作者在新聞採訪與寫作方面的“全能”武藝外,還彰顯了作者“勇擔道義,秉筆直書”;“苦讀勤耕,篤志求新”;“意在筆先,文辭雋永”等多閃光側面。用體操術語來說,作者贏得的是“全能冠軍”。難怪在該書的首發儀式上,來自首都北京的各大報的老總們、新聞院校的教授們、國家新聞管理部門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收錄在本書中的文章,是可以反映我國“資深報人”水準的精品,是殊堪品味的大作,是可為學界和業界示範的優秀新聞範本。

  如“電視機前的思考”、“羨魚•買魚•釣魚”體現的是微言大義,以生活中的細微變化映襯社會的進步;“燈下走筆”翔實記錄報社夜班編輯工作的特徵與要求,一個“厚積”,一個“急發”,和盤道出了在新聞最前沿的最後一個關口工作的感悟,傾訴的是老記40年工作的心聲,其中“急”更是抓住了處理新聞的關鍵和“急所”;“五不”新聞與言論、“五不”清風贊兩篇更是給我們樹立了如何發現新聞、如何搶新聞、新聞如何配合形勢與政治、新聞與言論如何互動如何相得益彰的樣本和範例。作者為此總結出了新聞工作者要重視消息采寫、刻苦練就敏銳的“新聞眼”、“新聞耳”;尊重新聞規律,學會“用事實說話”;強化言論引導,深化新聞內涵等三個方面的心得與體會,認為新聞媒體“如果不著力經營新聞,這個新聞媒體的脊樑就立不起來;一個新聞工作者,如果不把采寫消息作為自己的基本功和‘主打產品’,就稱不上是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委實是一個“資深報人”閃著智慧火花的可以經世致用的金玉良言;“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從科索沃透視西方‘新聞自由’的本質”屬探究新聞學理論的文章,這些文章站在安全、和諧、發展、穩定的高度,站在維護國家尊嚴的高度、站在提升我國“軟力量”的高度,全面、深度地開掘新聞學理論,傳承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學,不作隔靴搔癢、旨在經濟實用,這是作者區別于“經院派”的最鮮明的特徵。

  在新聞業務方面,作者奉行“沒有到現場不亂寫,沒有弄明白不強寫,沒有想透徹不濫寫”的“三不原則”,堅信“惟其深入,方能淺出;惟其厚積,方能薄發”,在“志於道”、“勤於業”、“求於新”的人生信條下,把新聞工作當作了一生最崇高、最神聖的追求,他為此付出了長期艱苦卓絕而又無怨無悔的努力,他的登堂入室也就水到渠成。

  學海行舟  開掘理論新疇

  作者有詩曰:“60初度欲何求,篤信真理不回頭。耕耘何需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想當年,他以山西省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就已經展現出了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潛質。工作以後,他先後擔任學術期刊的主要負責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新聞發言人,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會長等職,所涉領域相當廣泛,專業跨度較大,但他總是能夠駕輕就熟、應付裕如,根本的原因在於他總是在學海裏行舟,在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補充欠缺的知識,活用已有的知識。就他在新聞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看,專家、領導和群眾的一致觀點是:在探究學理上有新亮點、在傳承歷史中有新創造、在聯繫實際上有新突破、在完善學科中有新發展。

  《榆莢集》之“學海行舟”部分,由8篇學術論文組成,它為我們展現了作者在不同領域的學術探求。雖然內容不盡相同,但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論題總是老百姓和社會關注的前沿和熱點問題,他的視角總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他的立意總是以振興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為己任,他的方法總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中國人最早到達美洲’說質疑”是學術界公認的尚真崇實的名篇;“中國和拉美拓展南南合作的基礎與前景”是體現當時我們的認知水準和基本態度的代表作;“‘三權鼎立’不符合中國國情”是新聞與政治交合的優秀論文;“互聯網新聞學緒論”、“公正分配與和諧社會”則把關注的焦點調整到了當今社會。面對迅猛發展的互聯網,作者坦承我國是走了先發展、後管理的路子。他認為新聞是新聞網站的主幹,也是衡量其權威性、影響力、競爭力的主要標誌。他認為互聯網新聞資訊傳播越來越顯露出它的“雙重性”,它既可以是重要新聞資訊傳播的主要管道,還可以是不良有害新聞的擴散途徑。在深化改革中凸顯的社會矛盾以及不同人群的多樣化意識比較集中地表現在網上,有的還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聲勢、激化矛盾,甚至具有某種社會動員效應。他敏銳地指出,境外敵對勢力也千方百計地利用互聯網加緊思想文化滲透,妄圖為實現中國的“顏色革命”製造輿論。為此,在發展互聯網的問題上,他提出了“從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從參與國際輿論競爭、形成良好國際輿論環境的高度,積極發展互聯網,加強管理,興利除弊,為我所用”的觀點,及時地把控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體現了一個新聞記者、一個新聞學者、一個新聞專家守望社會的責任、對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盡職敬業的精神,拓展了新聞學的理論邊界,豐盈了一個“老記”的創作人生。

  基於對在北方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實用價值的榆樹的感情,基於作者認為榆莢“是給鄉親們傳遞春種消息的信使,還是大自然一年中饋贈人們的最早美食”的認識,基於榆莢還是能夠喚起身在他鄉的遊子的思鄉之情的眷戀,作者把傾其畢生心血的文集以《榆莢集》名之,交織了孩提時代的深刻記憶與新聞職業生涯的萬千情懷,是“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的低眉淺吟和“去留膽肝兩昆侖”的仰天長嘯……

  細品榆莢,果然是百味雜陳,它仿佛帶我走進了魂牽夢繞的北方故鄉和尋覓已久的新聞家園。作為一個新聞求道者的我所希望得到的東西,這裏一點也不少。再品之,或許還有更多的真味。《榆莢集》,我不得不再次捧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