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專家書評 >> 詳細内容

文化大省的歷史積澱

http://www.CRNTT.com 2006-08-29 10:33:40 陳娟
  要創建文化大省,無疑要挖掘廣東歷史積澱,發揮它文化上的特質。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黃偉宗偕同仁經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後,他向廣東省政府提交了《應當重視“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的參事建議,受到省領導的高度重視,批示成立專題專案研究開發組,統籌進行系列的研究開發工作,這一發現經《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傳媒公佈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海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經貿往來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廣東的貢獻是巨大的,這也是它的文化特質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一、歷史與地理:顯示海洋文化的特徵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評述中國“並沒有分享海洋所賦予的文明。”其實,中國文化莽莽蒼蒼,涵蓋極廣,有專家劃分出24種地域文化,諸如滇雲文化、黔貴文化、八桂文化、瓊州文化等等。按河流概念,又劃分爲黃河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珠江文化等。黃偉宗教授針對黑格爾等人的觀點,寫出一本厚實的《珠江文化論》,爲珠江文化搖旗呐喊,他認爲珠江文化最重要的的特徵就是海洋文化,也就是說中國是具有海洋文化的國家。珠江是我國第三大江河,呈扇形鋪展在珠江三角洲,最後在廣州經八口注入中國海洋中最大的南海,海河相連,港口衆多。全廣東的大陸和島嶼海岸線長達8194.7公里,占全國海岸線的31.5%和32.8%,居全國有海岸線的十一個省區的第一位。司徒尚紀:《嶺南海洋國土》第10-11頁,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這種坐北朝南面向大海的地理格局,使廣東擁有了獨特的歷史人文。廣東的對外交流一直沒有中斷過,長期保持對外開放,是明清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環球貿易的唯一大省。早在六朝時,廣州就是富甲一方的商貿之地,到唐代就成爲世界性貿易大港,明清時,又恢復爲中國第一港,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二千年不衰之港。開放表現在文化上,就是大量吸呐海外文化。合浦、徐聞、廣州等地出土了很多高鼻深目陶俑,在廣州還可見清真寺、塔及阿拉伯人居住的“蕃坊”,粵語言中“霖”、“冚”等阿拉伯語、嶺南騎樓就是從海外傳入的,開平仍保存有大量西洋式碉樓,茉莉、無花果、西瓜、玉米等許多的農作物品率先進入廣東,廣東人大量移民海外……,西藥、西式教育、報刊、英語、西方科技、政治經濟制度、思想觀念等西方文化都最先傳入廣東的,鄭觀應、黃遵憲、康有爲、梁啓超、孫中山等廣東人都是在這特殊的情景中,有了新的思維,從而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燦爛篇章。宗教歷史上也顯示了海洋文化的特徵,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是由澳門進入肇慶在中國首次傳入天主教。被尊稱爲世界思想家的廣東新興人的禪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地與圓寂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及其北上通道曲江。因爲海洋文化首先是在南海沿岸登陸的,這種特質,是造成南方與北方所傳佛教有所不同的關鍵所在黃偉宗:《珠江文化論》第31, 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版。。凡此種種,都是廣東文化中海洋文化特徵結下的碩果。

  二、海上絲綢之路:展示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

  2000年6月28日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在廣州正式成立。該會宗旨是研究與弘揚珠江文化。它的重要專案是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作爲這一專案的重要成果,《珠江文化論》、《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的問世,將這一重要專案推到了新的高度。《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以時間爲序闡述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漢代的興起和形成,魏晉南北朝的初步發展,隋唐五代的繁盛,宋代的持續發展,元代的挫折與發展,明代的高度發展,清代的繼續發展,民國時期的滑坡。既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在明代時最鼎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自然也是最豐富的。隨著利瑪竇、羅明堅等一大批耶穌會士,經澳門入肇慶、韶關,在傳播天主教的同時,西方文化第一次大規模率先自廣東傳入中國內地,範圍之廣,多達天文學、曆學、數學、物理學、西醫學、地理學、農業科學、語言和音韻學、美術學、音樂等領域。比如:利瑪竇初抵澳門、肇慶時,在教室內懸挂著兩幅手抱嬰兒的天主聖母像和一幅天主像,並於1600年入北京時作爲禮物送給明神宗,此是最初傳入中國的西洋美術作品。黃啓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第469,P477 P482,廣東經濟出版社。又如利瑪竇譯著《乾坤體義》一書的“下卷皆言算術,以邊線面積圖互相容較”,張蔭麟的《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中認爲這是西方近代數學傳入中國之始。“西學東漸”的同時也“中學西傳”、中國古典經籍、中國科舉制度、中國數學、中國語言文字、科學技術、中國工藝美術、中國音樂、中國風俗等等都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了西方。比如:1610年金尼閣到澳門後入韶關、南京等地傳教,1626年在中國學者王徵、呂維祺、韓雲等人的幫助下,撰寫《西儒耳目資》一書,完成了漢字的拉丁拼音。黃啓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第469,P477 P482,廣東經濟出版社。雙比如,中國的飲茶風俗也是從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歐美國家的,多明會最早派往亞洲傳教的會士、葡萄牙人加斯帕?達?克路士,於1556年到達廣州後,並在中國沿海一帶遊覽數月,然後回國。他根據在廣東及沿海地區的所見所聞撰著《中國志》,於1570年他病逝後16天在故鄉恩渥拉出版,書中首次向歐洲介紹中國的飲茶風俗。黃啓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第469,P477,P482,廣東經濟出版社。

  綜上所述,廣東在中西交流上的歷史淵源,使廣東文化比其他地域文化更前沿,因爲它最早、最多地接受了世界不同的先進的文化。在創建文化大省的今天,對這一歷史積澱的深入挖掘,具有現實意義,它爲文化大省的追求,提供了歷史的依據。

  (作者係廣東人民出版社編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