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專家書評 >> 詳細内容

弘揚優秀傳統藝術 推進文化大省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06-11-04 03:07:08 歐初


  我將自己多年以來收集的部分古代書法作品,在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了“五桂山房藏元明清書法展”,同時出版《五桂山房藏元明清書法集》。展覽從10月18日開始,至11月1日結束。展出期間,省、市領導人和許多老同志、專家、書法愛好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莅臨展館,給予我熱情支持和鼓勵,令我深受鼓舞。
  中國書法藝術源 
遠流長,它不僅是實用性很强的書寫載體,更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底藴的造型藝術。數千年來,書法作爲一種美觀與實用相交融的獨有藝術,一直生生不息,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殷周以來,遺留百種以上不同體裁、風格的碑帖字迹,分别有篆、隸、楷、行、草等五大類書體。不同時期涌現出各具特色的書法名家、大家,留下一筆獨特而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産。繼承、弘揚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也許有人認爲,現在是計算機時代,鍵盤一按,文字就出來,連鋼筆都不必用了,何須還弄柔翰?我不贊成這看法。豐富多彩的藝術人生,翻涌躍動的襟懷感受,豈是幾種、幾十種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所能體現的?

  何况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除上述實用性與藝術性外,還有保健强身作用。公餘之暇,窗明幾净,展讀一兩件書法佳作,往往會覺心曠神怡。如果還能偶爾寫出自己滿意的幾個字,内心更會感到愉悦,如練氣功。可見,寫字能洗滌心胸,陶冶性情。在節奏如風的當今世界,偶然得到朋友以毛筆寫來的一封書信,一定會感受到其人風雅,分外親切。這便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因之,歷代公私均有書法庋藏,從而也就有鑒賞、學習、研討書法之舉。

  出版書法集及經常舉辦展覽,是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之重要方法。這方面,主要靠政府領導,而民間力量也不宜忽視。我喜歡書法,對書畫每有收藏,但限於能力,所藏十分有限。幸好經數十年寒暑,略有收穫,現以所藏元、明、清時期部分作品展出,公之同好,相信頗有意義。

  敝藏之中,有些作品還是頗爲難得的。如元代最杰出的大書法家趙孟頫所書《待漏院記》行書巨幅,有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的長跋,過去的文獻典籍中從未登載,算得上是趙氏一件難得的傳世精品。又如董玄宰之金箋行書《小赤壁詩册頁》,行雲流水,不爲法縛;已故啓功先生對此册評價極高,並曾親臨一本。傅青主之行草書十二屏,鴻篇巨製,一氣呵成,墨彩生輝,令人嘆爲觀止。文征明享有“詩書畫三絶”的美譽,乃明代第一流大書法家,其書法淡雅清純,敝藏行書五言書軸是其精品。洪亮吉篆書《桃花源記》,篆筆懸針,望之一豁心目。八大山人善用秃筆,以畫爲書,不急不躁,偏倚多姿;他的《臨河叙》中堂,乃其臨■帖中之另類,别樹一幟,黄苗子先生觀後認爲,此作在傳世八大書迹中較爲少有。張瑞圖書陶淵明《歸園田居》,奇逸淋漓,王懿榮先生舊藏,倍足珍貴。王覺斯之草書,極盡揮灑超脱之致,顯示出明末狂放恣肆之書風。鄭谷口之隸書《麻姑傳》飄灑之逸,乃其八分書杰作。劉石庵之《楷草真迹卷》乃臨鐘王諸帖,爲廣東大收藏家聽■樓主舊藏,潘季彤氏認爲是其所藏劉書之最。拙藏伊秉綬作品數件。伊乃清代隸書中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書大字册,粗看似覺呆板,細看輕重得宜,氣韵生動,結體别有新意。他曾任惠州知府,所作詩翰册乃清遠記游之作,兼有書法文獻價值,别有意義。王澍的《臨顔真卿宋文貞公神道碑銘册》則是王氏之楷書代表,雖乃臨寫,實已融入己意。其他如李流芳、陳繼儒、龔賢、梅庚、何紹基、孫岳頒、徐三庚、陳含光、康有爲等諸家書迹,各盡其妙,相互輝映。其他還有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作品,在敝齋中也有所見。如清初四川籍書法家李仙根的行草書、廣東香山籍書畫家李遐齡的行書、晚清江蘇籍著名學者孫儆的甲骨文等,也蔚然可觀。

  廣東省委正確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戰略方針,爲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個人認爲應當提倡瞭解書法,熱愛書法,學習書法,特别應從青少年時代開始。我把所藏元明清書法刊行,同時舉辦展覽,目的是提供一些資料,供書法愛好者及研究者鑒賞,個人也想借此多加學習。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