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作家訪談 >> 詳細内容

中國文學的一塊豐碑——秦牧夫人紫風訪談錄

http://www.CRNTT.com 2006-08-21 03:26:37 張振金
  被稱為當代散文大師的秦牧先生,自1992年10月去世至今,已經有近八個年頭了。但是他的散篇作品,仍不時在海內外的報刊上發表;懷念和研究他的文章,也不斷地在讀者面前湧現;他的作品集子,仍然在各地出版社一本一本地出個不完;他的著作還在各種評獎中一次一次地獲獎……這使我感到他的創作生命還在延續,他的生命火花還在燃燒。為此,我最近在廣州華僑新村一間普通公寓裏,拜見了秦牧夫人、著名散文家紫風女士,就秦牧及其作品的有關問題,和她作了一次訪談。

  作家的生命在於他的作品

  張振僉(以下簡稱“張”):秦牧匆匆去世之後,除了單篇作品不斷被報刊和各類文集刊用之外,他有哪些作品單行本為各地出版社出版的呢?

  紫風(以下簡稱“紫”):首先要談的是《秦牧全集》10卷,共500多萬字。那還是在秦牧突然去世之時,大家無法相信,一時都陷入震驚和痛悼之中,除了悼念文章雪片般飛來,許多人熱烈希望把秦牧的著作收集起來,出版《秦牧全集》。這個要求立刻得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回應。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只為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為數不多的幾位元作家出版過作品全集,秦牧可以算是第五位元出版作品全集的作家了。從著手編輯到1994年10月8日在北京舉行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總共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可見人民文學出版社對出版《秦牧全集》不僅高度重視,而且是速度極快的。

  除了《秦牧全集》之外,各種單行本主要有《秦牧散文選集》(百花文藝出版社)、《秦牧作品選粹》(花城出版社)、《少年時代夢畫錄》(廣東教育出版社)、《彩堞樹》(海燕出版社)、《秦牧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森林水滴》(花城出版社)、《秦牧散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火種集》(中國青年出版社)、《秦牧散文精華》四卷本(作家出版社)、《秦牧兒童文學全集》(新世紀出版社)、《秦牧散文集》(汕頭大學出版社)、《尋夢者的足印》(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散文珍藏本秦牧之卷》(人民文學出版社)、《秦牧作品精選》(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藝海拾貝》(上海文藝出版社)、《秦牧散文》(華夏出版社),還有一本《當代散文八大家•秦牧》正在由海天出版社編印中。

  張:秦牧一生出版了多少作品?有哪些是廣為流傳的昵?’

  紫:秦牧的創作涉及各種文體,而且都有其獨到的成就。有長篇小說《憤怒的海》、《黃金海岸》,有文學理論《世界文學欣賞初步》、《藝海拾貝》、《語林精英》,還有詩歌、劇本、兒童文學等;當然,秦牧視為“本業”的是散文,大約占了他作品總量的80%左右。他在生前出版了61種作品,約600萬字。他生前並沒有想到為自已出版作品全集,甚至沒有保存下一套完整的樣書,散失的單篇作品就更多了。《秦牧全集》出版之後,還收到海內外友人寄來不少作品,現正準備出版《秦牧全集•遺補》。至於哪些作品最受讀者歡迎,那是各有所愛、見仁見智的。不過,有些作品,例如《花城》、《土地》、《社稷壇抒情》、《古戰場春曉》、《榕樹的美髯》、《海灘拾貝》、《蜜蜂的讚美》、《菱角的喜劇》等10多篇,被選作海內外大學和中學的華文語文教材,讀過的人就更多一些。還有《藝海拾貝》先後印行十一次,共達100萬冊以上,“文革”中又曾受到舉國上下的聲討,在文化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罷。

  秦牧作品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它將在人間永放光芒

  張:在當今出版業不甚景氣的情況下,有的作者甚至要自己掏錢出書,而秦牧的作品竟能一本一本地出個不完,你認為這是什麼原因呢?

  紫:秦牧生前和死後,他的作品都得到讀者的喜愛。這說明他的創作是與社會相連的,他的心是與人民相通的。他的作品今天仍然一本一本地出版,主要原因恐怕就在這裏。各地出版社編輯來和我洽談出版事宜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一點。記得《秦牧全集》出版後,在北京舉行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上,專家們曾經說過“《秦牧全集》是中國文學的一塊豐碑,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獨特藝術力量,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它將在人間永放光芒。秦牧對於光明和理想的熱切追求,對於民族和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的深切關注,以及他那真誠、質樸、坦蕩的高尚人格和淡泊、刻苦、進取的思想作風,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楷模。”這樣的作品,人民是不會忘記的。作家的生命在於他的作品。

  他在抗日的洪流中,以戰士的姿態走上文壇

  張:每個作家奔向光明的道路都是不同的,秦牧是怎樣走上文壇的呢?

  紫:秦牧祖藉廣東澄海,1919年出生於香港一個破落的僑商家庭。童年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渡過,自小受到華僑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十三歲回到香港讀書,抗戰全面爆發後,他主動放棄學業,回到內地參加抗日救亡,輾轉于曲江、桂林、貴陽、重慶等地;同時,以投槍式的雜文反侵略,反獨裁,爭民主,求自由。筆鋒淩厲,極饒風趣。他的第一本作品集《秦牧雜文》,就是1947年經葉聖陶之手在上海出版的。他那時主要是寫雜文。秦牧曾經說過,他所以走上這樣一條創作道路,一來是受到魯迅作品的影響,二來是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殘暴和國民黨當局的腐敗,十分不滿,借此抨擊時弊,一抒胸中積憤。這是一個正直的知識份子,在關係到國家興亡的嚴重關頭,出於一種民族責任感的人生抉擇。

  張:秦牧的一生歷盡滄桑,為什麼又能夠寫出這樣多的優秀作品呢?

  紫:秦牧的人生道路確實是坎坷不平的。抗日時期顛沛流離,奔走呼號,失業,捱餓,還被反動當局罵“不是共產黨偏裝作共產黨”,列入黑名單,屢遭逼害。解放後也歷經風雨劫難,“文革”中受到五省聲討,全國筆伐,挨過無數次批鬥,幾乎把他逼上了絕路,被迫擱筆10年。建國以來,他忙於大量的編輯和行政工作,只當過三年專業作家。他大量作品的產生,是由於他放棄了休息和玩樂,如魯迅說的,“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他的體力勞動也十分驚人,“文革”後期在“幹校”勞動,兩三年的時間挑斷了六、七根扁擔。上山扛木,人家扛一根,他扛兩根。四年多的隔離審查,他沒說過一句假檢討,沒作過一次假證明,還不顧自己的安危解救不少人於厄困之中。他就是這樣光明磊落,追求真理,勤奮寫作,揚善懲惡。

  秦牧創作的支撐點是:寫作應該對社會進步有益。偏重在敍事中言理,以理趣取勝,是秦牧散文的特色

  張:在文學史上,大凡優秀的作家都有一個信念或主張支撐著他,秦牧寫作的支撐點是什麼呢?

  紫:說起來就是一句話:“寫作應該對社會進步有益。”這是秦牧在《文學生涯回憶錄》中說過的。所以,他的創作反映現實,宣傳真理,讚揚高尚情操,鞭撻醜惡事物;主張“用一根思想的線串起生活的珍珠”,但要“在談天說地中進行潛移默化”;主張要有“內容異常廣泛的散文”,卻又“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等等。

  張:秦牧散文的文風有什麼特點?

  紫:大體來說,秦牧的散文都是選取生活中新鮮、奇警、獨特而富有知識性的事物,夾敘夾議,聯想翩翩,抒發一種人生感悟和生活體驗,並常昇華為引人深思的哲理。因為這種情思和哲理,是完全融化在情感和形象的描繪之中,所以極饒情趣,具有較強的藝術力量。

  張:文壇上常把楊朔、劉白羽、秦牧稱為“當代散文三大家”,而他們的作品又各有特色:楊朔拿散文“當詩一樣寫”,以意境見長;劉白羽追隨時代的脈搏,以熱烈的政治抒情著稱;而秦牧發揮知識和聯想的魅力,偏重在敍事中言理,以理趣取勝。你對這些概述看法如何?

  紫:這些我也常在報刊上看到。不過,我不是搞理論研究的,沒有深入思索過。我想,既然一般人都這樣說,大概也有一定的道理吧。

  張:近年有人說秦牧只是在作品中“販賣知識”,意思是沒有獨特的人生感受。這種批評你認為對不對?

  紫:現代社會要求作品具有資訊性,使人讀了之後,對人生、社會、自然、歷史增加知識。文學作品應該跟上時代潮流,適應讀者需要,否則就沒有人看。秦牧作品包含豐富有趣的知識,這本身就是一個優點。更加重要的是,他在知識性的敍述中,總是同抒發人生感受和褒貶社會現象結合起來,使我們不僅在廣闊的知識海洋裏邀遊,而且吸取到種種人生教益和得到美的享受。如《森林水滴》,我們當然會被作品所展示的如詩似畫的原始森林之美所感染,領略到“各種各樣的樹有各式各樣的美”;但作品所展示的決不止這些,而且從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高度,表現了森林和人類的密切關係,人和自然生死相依的命運,還透露出對中國森林在日益減少的隱憂。所以,對於森林,對於樹木,也應“有一份理性的愛”,有沒有這點愛,“是一個文明人與愚昧自私者的分野”。這樣就使作品擁有一種生活深處迸發出來的情韻,一種蓬勃感人的生命力,一種可供整個人類品味的精神啟示。

  張:對,我也覺得一切優秀的作品,常常不僅包含崇高的思想情操,概括了廣闊的生活圖景,運用了精彩的文學語言,同時,也有豐富多彩的知識在閃光。秦牧也正是這樣,但他是怎樣獲得這樣豐富的知識的呢?

  紫:秦牧在《知識之網》中說:一個作家要獲得人生和社會的知識,就必須“深入生活,博學切問”。如果沒有直接生活體驗,光靠書本,只能使人成為書癡;然而不博鑒泛讀,知識也是不會豐富的。所以,除了自己的直接經驗之外,還必須吸取別人的間接經驗,博聞強記,才能組成“知識之網”。秦牧說他寫作時,就是把直接知識、間接知識,以及推理而得的知識,融會貫通,加以運用。他認為這樣做,作品才會深厚有趣。

  秦牧向來拒絕平庸,強調藝術獨創 

  張:還有人認為秦牧的作品“平庸”,理由是“力圖放棄自己的獨立追求”,“力圖扼殺自我,要求標準化,劃一化”。你對這些批評怎樣看呢?

  紫:對於一個作家的作品完全可以見仁見智,只要出於誠意,我認為都是正常的,不過,我認為上述的批評有很大的片面性,因而是錯誤的。許多研究者指出,秦牧向來拒絕平庸,強調藝術獨創。就以《藝海拾貝》為例,就是獨創一格的。他以一種輕鬆有趣、生動活潑的筆調,寓文學理論於談天說地之中,在分析每個問題時,又能溝通古今中外,融匯各種藝術形式。縱橫開合,浩浩蕩蕩。不僅闡述了各種藝術規律,而且充滿了人生哲理的探求。還要特別強調的是,這本書出版於1962年。當時已經在全國的範圍之內,猛烈地刮起了“左”傾政治和社會的文化思潮,文藝領域裏公式化、概念化和各種清規戒律,也已愈演愈烈,描繪實感和抒發真情都受到種種指責,使多少作家感到無法寫作。秦牧的《藝海拾貝》卻與當時的“左”傾思潮大異其趣,還批評了當時侈談空頭政治忽視藝術規律的風氣。著名學者林非指出,‘在當時充斥著大叫大嚷和枯燥乏味的氣氛中,這本書真可說是吹起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風,從這裏感受到了一種蓬勃的生命力,一種審美的愉悅,一種思想的啟迪。’秦牧在散文創作方面,更是獨樹一幟的。他善於將自己深刻的思想見解和人生感悟,寄寓於新鮮、有趣的知識中,以優美的文筆表現出來,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他學習了魯迅精神,又不同于周作人、梁遇春等人的知識小品,而是將知識,思想、情趣融合起來。在每篇作品中,又有不同的視角和獨到的情思,“從來不回避流露自己的個性”。他就是這樣艱苦執著和獨闢蹊徑地找尋著散文創作的審美之路,開創了自己散文藝術的卓越風格,人們稱之為“秦牧風格”。這是在文學上獨一無二的。

  秦牧作品折射出民族文化史、精神史以及社會意識形態史,研究秦牧作品有著深刻的認識價值和審美意義

  張:目前秦牧作品一本本地出版,全國許多學者也不斷地研究秦牧作品,黑龍江、廣東等省建立了秦牧研究會,有些大學中文系開設秦牧研究課程,廣東還設立了“秦牧散文獎”,這些都說明秦牧作品的學習和研究正在深入開展。你認為研究秦牧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紫:秦牧生前就反復告誡研究者:“不但要研究人家的優點,也要研究人家的缺點和不足。”任何一位作家,那怕是傑出的作家,他的作品都不可能篇篇是精品,總有不少是一般水準的,這是因為精品產生是不容易的。秦牧也不例外。還應該明確的是,每一個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時代,他不能不受到一定時代的思想、情緒、氣氛的影響。五十年代末期開始的極左思潮,是從上而下,遍及全國的,而且打著“革命”、“真理”的旗號,誰若有“一閃念”的思索與遲疑,都會被網織罪名,甚至會以犧牲生命作為代價。所以憑著作家個人要完全超越時代的局限是十分困難的。不過在那樣充滿強制和高壓的年代,秦牧還寫了《菱角的喜劇》,以菱角有兩個角、三個角、四個角甚至更多個角的現象,批評“大躍進”時期單一化、絕對化的浮誇風;寫了《鬣狗的風格》諷刺和批判“四人幫”一夥的嘴臉;寫了《藝海拾貝》與極左思潮大異其趣等作品。他的創作成就是主要方面。但也不是說他每篇作品都充分閃耀著個性的光彩,完全沒有受到時代的制約。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折射出民族文化史、思想史,以及社會意識形態對於作家個人的種種沖激。從這個意義上看,對秦牧作品的研究,並不限於其本身的意義,而有著更加深廣的認識價值。不過,現在有人以批評“公式化”、“概念化”之名,來否定建國50年來甚至五四以來新文學的輝煌成就,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作者係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