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瀚墨評介 >> 詳細内容

人性·虎性——卓素銘的人品與畫品

http://www.CRNTT.com 2007-08-22 02:17:58 陳炳佳

卓素銘作品《虎》

  20世紀90年代,我參觀中國藝術博覽會時,在一個掛滿老虎畫的展位前久久地停住了脚步。畫家筆下的老虎形象既有威風凛凛的百獸之王,更有卓爾不凡的謙謙君子!我與卓素銘先生的友誼從此有了開端。 

  事過幾年,我奉命調揭陽駐軍任職。一到任便想到了卓素銘和他筆下的虎,不久即登門造訪了這位相知多年但未謀面的老友。眼前這位身材不高、談吐文雅、穿着檏實的藝術家,立即讓我産生了許多的思考。 

  虎和龍一樣,在中國人心中有着特殊的人文情結,並被捧爲神靈。龍,這個虚擬的形象已經成爲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虎,這個成長和壯大於後恐龍時代的動物種群,曾叱咤於廣袤大地,盡顯王者之風。這兩個藝術圖式的出現和形成,幾乎與中華文化同時起步,進而有了虎踞龍蟠、龍騰虎躍、生龍活虎的中華文明。 

  古往今來,有關虎的藝術作品不勝列舉,從岩畫石刻到秦磚漢瓦,從生活用具到文化擺飾,從宫廷王府到尋常人家,無處不能看到它矯健的身影。中國歷代畫虎高手如雲,有李漸、趙邈齪、張善孖、胡爽庵、劉繼卣、湯文選、馮大中等。他們一個個都畢生畫虎,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高招,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語境。 

  卓素銘什麽都能畫,都畫得很好,但對虎情有獨鐘,畫得最精、最有心得。虎是不好畫的,倒不因爲怕“畫虎不成倒成猫”,而是虎性難馴,弄得不好會有瀆神靈。單從技巧上講,對卓素銘來説,把虎畫好,不值得任何懷疑。他幼承家學,後又拜名師、進名校,與虎爲友,以虎爲師,專事畫業幾十年,應該説功夫扎實、手到擒來。特别是他那厚厚實實的海派畫風、準確生動的造型技巧和凝重的筆墨工夫,爲他筆下的虎增添了一般畫家難以企及的靈動和沉穩。如何把虎畫得形神兼備,雖然他對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我倒不覺得這就是畫家真正的所求。 

  卓素銘是典型的潮汕知識分子、文化人。他祖祖輩輩生活在“海濱鄒魯”的潮汕大地,傳承着至今在中國保留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最完整的一塊土地上,所特有的儒雅、和善之氣和行事沉穩、不善張揚之風。卓素銘雖然身爲揭陽市文聯副主席、畫院院長,但一直没有幹部的架子,説起話來慢條斯理,做起事來慎之又慎,决不像老虎一樣的兇兇險險、紅紅火火、洋洋灑灑。卓素銘的這種性格内質看似與虎不着邊際,但恰也應驗了“文如其人,畫如其人”的那句老話。 

  “虎”與“佛”、“福”諧音。中國人愛虎、畫虎之意除了愛護動物,保護生態之外,更有借虎驅邪招福,表達高貴豪邁、吉祥的文化因素。由此引入,不難解釋卓素銘的性格内質與虎結緣的情理關係。有人“談虎色變“,那是因爲虎是食肉動物,生性威猛、好鬥,富於侵略性,獨往獨來,還有過不少傷人的故事。卓素銘似乎也發現了虎的這些不良品行,他像—位高級的馴獸師,對那群放蕩不羈的野性生命賦予了人性改造。 

  觀卓素銘的每幅畫虎佳作,雖然形態、尺幅和風格各有不同,但内存的精神是完全統一的。他們悍而不兇、健而不驕、野而不蠻、貴而不顯、猛氣内斂、柔中有剛。中國歷代的畫虎高手都有自己對虎性的獨特理解,但是能像卓素銘這樣融入自己對生命的感悟的不算多見。我對畫虎認識比較膚淺,認爲一般有兩種:—種是動態把握畫其形,一種是静態感悟畫其性。畫其形易,而畫其性則難:畫其形累,而畫其性則放鬆。 

  我特别欣賞卓素銘以家庭形式入題的虎畫:成年虎帶着幾只幼虎或嬉鬧趣耍、或哺以甘乳、或静養生息、或殷殷教誨,盡顯崇高的人倫之美和人性之善。在畫家《全家樂》、《母子情》等系列作品中,我們看不到弱肉强食的厮殺和血腥,這裏只有親情的聖潔、母愛的慈祥、家庭的和諧。這讓我想起了他在題畫時最愛引用的魯迅先生的一首詩: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人之不善,其行亦惡;人格不高,其藝必劣。這是本人與卓素銘先生常談到的話題。踏踏實實的卓素銘和他筆下的—群憨態可掬的虎君一起,輕輕地向我們召唤着生命的純真、召唤着社會的和諧與安寧。 

  (陳炳佳 廣州軍區畫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