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出版研究 >> 詳細内容

傳統出版社須找准數字出版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07-12-04 05:21:31
  朱小瑄:臺灣數字出版  環境利好
  
  目前在臺灣,傳統出版式微。主要表現在:傳統出版已進入微利時代,有退潮現象;實體書店、連鎖書店業績下滑,網路書店業績上升;城邦出版集團2006年10月宣佈2007年全年減少出書量三成,由每年1200種新書減為850 種。
  
  傳統出版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資訊產量劇增,虛擬超越實體;文字閱讀漸減,圖像影音興起;傳統印刷式微,網路出版便捷;技術顛覆過往,數位產品當道;精英教育重質,普及教育求量;網路社群集結,人際關係疏離。
  
  與傳統出版相比,臺灣的數字出版則有較好的環境支持。據統計,截止到2006年12月,臺灣有線寬頻網路用戶數達493萬戶(全部735萬戶),上網人數達1523萬人(全部人口2276萬),普及率67%,並持續增加。同時,臺灣出版界活力、創意源源不絕,IT產業基礎厚實,軟體設計能力足夠,有使命感的科技新貴與富豪比較多,應該可以作為支撐數位出版的力量。
  
  如何抓住這個有利條件,在數字出版領域有所作為,以下幾點或許值得借鑒。在這個強調專業、稀有及價值性的時代,在競爭中取勝要注重差異化;這也是一個合縱連橫的時代,需要借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同時,出版者還要密切注意觀察新興一代的思維、習慣與閱讀行為的改變,才找准市場切入點。
  
  周宇廷:內容載體越多 出版道路越寬
  
  數位化便利帶來了百家爭鳴般的出版繁榮景致,但大家也逐漸注意到,低進入門檻促生出大量的新出版社。新書已擠滿了書店書架,退書率慢慢拉高。更令人關注的是,剛出的新書隔周就看到市場上流通著似曾相識的作品,雖不是電腦掃描分色的盜版,但創意顯然已被迅速臨摹,出版暢銷書越來越難。有些作者也越來越發現,嘔心瀝血的作品經常是上架很短時間便被打回倉庫。
  
  數位化流程使每個人都可以是數位內容的生產者,不管是PDF檔、手機SMS簡訊或MSN上的閒聊都可以迅速流傳,不管它們是有意義的或只是無來由的一陣狂熱。最近影音檔案的流傳,讓網路上癮症狀更為廣泛蔓延。 
  
  數位化其實只是種工具的演進,對出版者而言,專業性和對市場需求的靈敏性更為重要。近來的網路化雖說是數位化的擴散現象,但也是一種快速的互動管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書店中擺不下的小眾書,有特色的非主流書,在網路書店反而不會被排擠下架,網路書店似乎成為圖書出版新的守護園地。
  
  大輿出版社從事地圖與旅遊內容出版已近40年,初期繁瑣的人工製作流程成為最大的品質瓶頸與最重的成本負擔。為減輕負擔並提升品質,1989年大輿完成文字處理數位化流程,1993年導入圖文整合彩色印前流程,以此強化了內部製作流程。所製作的書均能切合旅遊季節需求,鋪貨遍及連鎖書店、傳統書店與便利超市,市場佔有率與營業額逐年攀升。1999年正式與汽車導航相關廠商簽署供應臺灣汽車導航專用的電子地圖,2000年正式推出臺灣尖端汽車導航器專用的電子地圖,當今臺灣前十名內的車廠都可看得到大輿的數位地圖產品。2001年起,大輿開始提供手持電子地圖導航器PND專屬的電子地圖,PND可攜的特性與比手機大的螢幕可視為未來無紙出版趨勢的關鍵閱讀平臺。大輿除積極準備該平臺專用的數位地圖之外,也積極掌握建構該平臺上數位內容的供應鏈。
  
  面對無紙化出版趨勢,為縮短作者與大眾的距離,我們出版界應充分運用數位化帶來的互動模式,作者、讀者只要有心都可借由網路找到適合的定位,出版者也可以設計精准的網頁與讀者互動。如果未來印刷品、網路、手持裝置,甚至手機都能變成出版界可掌握的內容載體,出版的道路就可以更加寬廣。
  
  李超倫:從電子出版走向網路出版
  
  新媒體佔據了整個新生代,年輕人大約有1/2至1/3時間生活在數字世界中,他們是我們的潛在顧客,就看我們怎樣將他們帶向出版領域。新媒體是高速發展的產業,三五年一換代,這不能不讓人思考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問題。新媒體其實是一場管道的革命,數位成為一種管道,即時出版、寬頻上網、手機電視等等,它有“三無主義”的特點:無所不在、無用學習、無需等待。
  
  同時,新媒體還有三個殺手鐧:一是具有互聯、移動、即時、個性化特徵,源資料、資料庫可以互聯,內容可以移動,手機、PC即時上網,這些是傳統出版業很難做到的。二是具有互動、參與、分享特徵,而且QQ、MSN也是一種學習,大家可以在網路上自由自在分享資訊。三是具有海量性和權威性,能夠將海量的影、音、文字資訊整合在一起。
  
  我認為,在數字出版的誘惑下傳統出版社一定要找准定位,不是每個出版人都要參與新媒體。讀者群發生了很大改變,這是客觀事實,我們必須面對這種變化,因此一定要制定好自身的策略。我並不鼓勵盲目進入網路新媒體,制定策略應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科技的轉變方向。存儲技術高速發展為新媒體提供了技術支撐。二是資本和人才。出版業最頭疼的是人才問題,人才是關鍵,要選擇有領導力、整合力、執行力和誠信度的人才。三是平臺。理想的終端是手機,手機可以看電視、上網流覽等等,而且價格越來越低,短期內一定會實現。四是敏銳的情報系統。出版社要有自己的情報系統,瞭解讀者在新媒體下改變了什麼。  
  
  總之,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是一種威脅。但我們面臨的威脅其實是自己,報紙成本中有六成是發行成本,出版賺錢的是物流環節,網路書店比實體書店多賺1/3利潤。所以,出版人的首要任務是從E(電子出版)走到I(網路出版),問問自己是否進入了I世界?
  
  薛寶根:開發女性讀物出版新途
  
  在網路時代,女性讀物出版同樣面臨著挑戰。如何應對?
  
  一是分析網路,突出書的價值與特色。圖書的價值是網路閱讀難以完全取代的。僅以女性閱讀來說,有專家認為,圖書的價值與女性的心理、生活、命運以及生理等方面密切關聯,女人讀書的主流自古以來都是為了更女人。喜歡書的女人愛買書、讀書、寫書。女人喜歡在樹蔭下、沙發上、在清茶的淳香中修身養性,淡泊平靜的樂趣從一頁頁美文中獲得,這種靜謐與陶醉很難從上網及速食閱讀中產生。當然,書雖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在網路時代下,不斷改進和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在裝幀設計上要突出其不可替代的特色。女性閱讀在這方面更為突出,因為女性對感知層面本來就更注重一些,迎合女性閱讀的圖書無論在藝術形式、裝幀版本上,都應具有美觀、細緻、實用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要將圖書當成一個立體的、多維的產品去開發,從各個層面入手為讀者提供愉悅。
  
  二是利用網路,開發出版資源。這個過程要同時注意到兩個問題:一是“去蕪”,二是“存精”。因為網路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信息量龐大,在這其中有一些很有出版價值的資訊,但也存在一些與出版規律相違背的東西。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認真地鑒別,準確地判斷,迅速地做出取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將網路資源轉化為出版資源。
  
  三是開發網路,作為書的傳播媒介。一方面要建立出版社的網站。同時,要與門戶網站合作,宣傳自身形象與產品。
  
  四是關注網路技術發展,多元並舉。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網路世界更是變化莫測。只有緊密關注技術發展,把握網路傳播趨勢,才能對其充分利用。
  
  所以,網路時代的到來雖然為女性出版帶來了衝擊,但也提供了機遇。女性出版在我國還未得到完全開發,其前景就在於時刻體會社會文化的發展脈搏,瞭解網路技術的進步,在思想與技術兩個層面都走於時代的前端。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資源,開發媒介,貼近讀者心理,打造出受到女性讀者歡迎的出版物。
  
  梁榮錝:香港力塑多元出版格局
   
  近年來,香港圖書出版業增長很快,主要呈現兩大特點:一是新書出版量持續增加。據《香港年報》資料顯示,1997年首次在香港印刷、製作或出版的新書有9800種;而2006年已達14842種,增幅逾33%。二是新出版社不斷湧現。2006年圖書銷售排名前50家出版社中,將近1/4是在近10年成立的,如嘉出版、經要文化等。
  
  在香港,外資與港資開設的書店也互相競爭,逼迫大家尋找轉型定位以求生存。圖書發行方式正處於整合過程,並朝規模效應發展,主要是集團與獨立公司兩種方式,像聯合物流、遠流、城邦等。圖書零售書店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連鎖與獨立書店;大型書店,如美麗華商務、新華書城等;獨立書店,如天地、田園等;超市零售圖書,如7-11等。另外,還有電子商務書店,像CP1897.com,YesAsia及一些專業小型書店。但香港消費模式與歐美有所不同,很多人是網上與實體店相結合,在網上尋找訊息然後到書店購買。
  
  電子書在香港賣得並不好,因為香港很小,購物很方便,電子書搞不好恐怕會“尾大不掉”。但在大學圖書館,電子書卻很有發展,因為其“上架”快速,而傳統圖書上架則比較慢。 
  
  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這十年裏,香港、內地兩地開始逐步朝向大中華市場一體化方向發展。從外部看,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內地圖書市場的發行與零售已經開放;中央政府大力推動文化產品走出去,版權貿易十分活躍;兩年前廣東出版集團在香港開辦新華書城,前不久四川新華文軒來港上市等等,這些都對狹小的香港圖書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從內部看,香港出版業面臨著來自包括租金、薪金、紙價等經營成本上升的壓力,其增長率受到影響。去年,香港出版業的市場值約40億港元。
  
  面對市場壓力,香港出版業開拓思路,把握時機,力求塑造更深層次的多元出版格局。主要體現在出版題材變化上,目前以下幾大類較為集中:集體回憶與本土文化類,反映社會問題的題材,通識教育類,財務策劃與投資教育類,漫畫類,培養新一代年青作家的題材,等等。 
  
  在全球紙質書閱讀率下降的同時,香港的青少年閱讀率卻保持穩定,這與香港政府及香港出版業一直致力於推動社會閱讀密不可分。香港既有閱讀報告比賽這樣的民間閱讀,也有業界與政府合作推動的香港書展。香港在教改中增加了雙語閱讀圖書的數量,香港出版總會與政府商討版權法和推動使用正版教育,配合教改出版優質教科書。近年來,香港出版社的出版物在題材內容、表達手法、裝幀設計上,已跳出香港本土口味,轉向跨地域閱讀、適合大中華甚至海外讀者閱讀文化的題材。比如,香港商務印書館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中華文化,如《中華文明傳真》;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具有香港風格的圖書,如《偽科學鑒證》漫畫;萬里出版機構出版的生活品位題材,如《香港味道》等,都比較受歡迎。
  
  陳豔華:澳門創作資源待挖掘
 
  澳門中學生閱讀情況與內地、臺灣、香港相比是最糟糕的。據調查統計,大約有近6成澳門中學生沒有課外閱讀習慣,孩子們業餘時間基本都是在網路上聊天、打電玩,沒有讀書時間。
  
  在澳門,出版業從來不是產業,出版社基本上不贏利,沒有形成以贏利為目的出版事業。澳門出版業目前面臨三個方面的困難:一是人才困難。澳門沒有寫作人才,對於作者來說,寫廣告比寫書容易賺錢得多。現在中文好、外文也好的人才很容易找到工作,即使有的人想寫書,由於人們生活節奏和壓力加大,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可以創作的時間也少了。二是資金困難。近幾年出書很費力,由於賺錢可能性不大,出一本書可能比買股票風險還高。三是銷售管道困難。澳門書店不多,經營也很難,想輸出到別的國家和地區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但澳門出版業也面臨著一些有利機遇。一直以來澳門人覺得澳門地方小,沒有什麼了不起之處,甚至將澳門稱為“澳門街”。以前,也大都是香港人寫澳門,澳門人寫澳門的書不多。澳門回歸祖國後,很多澳門人發現,自己是“不認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除了建築藝術外,澳門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很深厚,這也是創作的源泉。於是,澳門人開始發掘建築以外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嘗試從這方面切入創作,這也許是澳門出版業的一個良好開端。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