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大學亟需加强人文精神培養 防經濟與人文斷裂

http://www.CRNTT.com 2006-10-26 10:11:11 廣州日報
  

  什麽是人文精神?如何培養人文精神?日前,廣州地區部分高校負責人聚集一堂,各抒己見,展開熱烈争論。大家對加强人文精神培養形成了一致共識,但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關係如何,争論依然存在。本報特整理部分發言,供讀者參考。

  要避免經濟與人文發展斷裂

  李明華(廣州市社科聯主席):這些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很快,規模迅速擴張,總體實力大大加强。但我們要看到,當代中國的大學教育,受到兩重擠壓。一是市場規則的擠壓,校園裏泛濫市場精神,學術的殿堂在很多情况下成爲交易的場所;形成所謂“學術資本主義”;在經濟和物質利益的誘惑下,很多人放棄了對學術和真理的追求,欲蔽靈台,心爲物役,使學術這一社會公器成爲追求名利的手段;加上因擴招引起的畢業生求職艱難,學生們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這些都使人文關懷、道德情感越來越遠離校園。二是科學主義、知識主義的擠壓,不少學校存在着重理工、輕人文,重現代科技知識、輕價值理想。重專業技能、輕綜合素質的情况,助長了實用主義,急功近利的思潮,嚴重影響瞭高層次、有遠大抱負、有人類視野的高規格人才的成長。

  大學,不論是綜合性大學,還是理工科大學,都應該將人文精神的培養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四書》的《大學》,第一句話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四條,並没有特别强調知識,而是强調道德修養、親近老百姓、追求善的境界。國外有英格爾斯曾提出人的現代化的十二條標準:樂於接受新事物;準備接受社會的變革和變化;思路廣闊,頭腦開放;注重現在和未來,守時、惜時;强烈的個人效能感;有計劃的生活和工作;尊重知識;有可依賴感和信任感;重視專門技術;選擇離開傳統所尊敬的職業,敢於提出挑戰;相互瞭解、尊重和自尊;熟悉生産過程。這十二條中,關於專門技術生産過程的内容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是談綜合素質的。

  在當代,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絶不能忽略對大學生的人文胸襟和道德境界的培養。我們不能培養出一大批技術官僚。未來的社會會更加注重以人爲本,更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懷。我們要避免經濟發展速度與人文發展水平的斷裂。

  人文教育過於功利化、工具化

  彭新一(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人的素質教育是多元的問題。現在大學遇到的問題:第一,專業教育的問題。面對就業壓力等等客觀因素,學校管理者與教育模式設計者必須要考慮專業教育問題。第二,把人文課程等同於人文教育。現在很多的人文課程都意識形態化,人文教育過於功利化、工具化。

  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做:第一,人文教育是多元的教育,可以考慮各個專業把自己的優勢拿出來,舉辦全校性的講座。第二,人文教育的課程所涉及的專業,本身就要加强研究性和專業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支撑人文教育。因此,學校要創造研究的環境,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第三,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人文教育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够把知識轉化爲能力。

  科學與人文同根同源可以融通

  顔澤賢(廣東省社科聯主席、華南師範大學原校長):科學與人文是否可以融通呢?人類爲此經歷了三次學術之戰,這三次學術之戰圍遶科學與人文來争論,最後不了了之,但道致了人類知識的增加。第一次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生中國的科玄論戰;第二次是五十年代發生在英國的斯諾命題──斯諾本身是文理兼通的人,他思考人類是否能够填補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鴻溝;第三次是八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科學論戰,科學主義者對人文科學工作者研究自然科學不屑一顧。從三次學術之戰來看,科學與人文之戰是一個長期的戰争。

  第二,科學與人文是可以融通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科學與人文在源頭上是統一的。比如亞裏士多德就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文藝復興時期正是科學與人文的美好聯姻,例如達·芬奇既是著名畫家,也是科學發明家、建築師;只是到了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科學與人文才發生了分離,而現在,科學主義占了上風。我們的現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尤其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要静待人文主義在歷史浪潮中復歸,而是主動培育人文精神。

  我國古代大學的目標、理念是很清楚的。五四運動以後,就提倡科學救國;然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教育的理念搞偏了,開始偏向注重教育的工具性。現代教育的工具性氣息更濃重,孩子被送到學校是爲了以後找到好工作,而基礎教育爲了孩子考上好的大學已經開始文理分科。

  人文科學除了求真,還要求善。科學只回答做什麽,怎麽做,但是人文則回答了爲什麽這樣做的問題。人文與科學不能偏廢,一個國家没有科學不能振興,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了脊梁骨。現代化建設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持很容易走回頭路。人文科學界要正視現在重科學、輕人文的現實。我們説要搞好素質教育,但是高考一天不改革,素質教育就没辦法搞上去,而且現在的素質教育不過就是搞些花花草草的東西。

  作爲校長,我們要:第一,想清楚大學管理的理念;第二,不能停留在理念上,一定要在現有的體制下將其逐步推行、實施。

  要從“小循環”走向“大循環”

  易江(南華工商學院院長):中國的强勢文化是人文精神被漠視的原因之一。强勢文化即國家的主流價值觀。中國兩個世紀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下,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落後就要捱打”,所以我們强調科學救國、科學報國。大學的很多理念其實都是强勢文化的延伸,所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爲每位家長所接受,成了主流價值觀。正是這種主流價值觀帶來了人文與科學精神之間的偏頗,忽視了人文活動的目的。

  人文活動的目的有一個小循環,一個大循環。小循環就是我們一直奮鬥的目標,追求利潤,追求現實價值,追求財富,所以我們提出要讓人富起來,走向了小循環。於是就道致人爲工具,人爲目的,即所謂“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了。在小循環裏面,人的視野是短淺的。有這麽一個故事,陝北一個放羊娃被問在干什麽:“我在放羊。”“放羊干什麽。”“羊養大了去賣錢。”“要錢干什麽?”“起房子。”“起房子干什麽?”“娶媳婦。”“娶媳婦干什麽?”“生個娃。”“生個娃干什麽?”“放羊啊!”今天討論的就是人能否從自己作爲自己的掘墓人這個死胡衕中走出來,走向一個大循環。

  我們追求財富的最終目的,是追求幸福。豐田以前的標語是“通過産業報效祖國”,現在是“通過汽車造福社會”,這個改變越過“人爲工具”,跳到“人爲目的”,已經在企業文化上走向了大循環。大學實際上也要培養出會追求幸福的大學生,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

  幸福是有意義和有意思的綜合。中國的教育理念就是追求有意義的理念,小學作文常常是《記一件有意義的事》,很少是《記一件有意思的事》,而“有意義的事”道致了我們的意識形態化。我們過去常常把幸福觀建立在意義之上,而不是意思之上。我覺得“求真務實,勤懇好學”,就是有意義的;而“儒雅自尊,健康和諧”就是有意思的,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搆成大學的幸福觀。

  爲此,大學要進行倒推式的課程設計。首先要確定大學的目的,比如幸福;同時也要務實,要照顧到就業率。在搞大學建設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進行課程設定和成效檢查。檢查有兩個方面:第一,理性真理體系的檢查;第二,自由價值體系的檢查。如果這個檢查做不好,那麽我們所有的人文建設,都只能是要求,而不能成爲現實。

  培養文化選擇能力和傳承責任

  蔣述卓(暨南大學黨委書記):現代教育當中,人文精神的培養還没有成體系,没有認真地加以思考。在我們的大學,原來提倡的是文化素質教育。最早提出人文素質教育的是華東科技大學的校長楊教授,在華東科學大學開始實施。開始的理念是缺什麽補什麽。這麽多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文精神的教育還没有得到突出,更不用説成爲體系。現在“兩課”教學裏面,往往不够重視人文精神教育,講的還是哲學、政治經濟學等等,没有考慮到把人文精神拉進“兩課”教學裏面。

  現在,我們缺乏對學生進行文化啓蒙,並使他們有文化自覺的過程。也就是説,使他們對中西方傳統文化、優秀文化有清醒、理性的認識,有文化選擇能力,有文化承擔精神,有文化傳承、創造的責任。否則,學生就有可能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現在的很多學生讀書就爲了找工作,考公務員,甚至入黨都是爲找工作,功利、實用主義十足。

  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需要新的人文精神的培養。這種新的人文精神指的是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公平、公正、正義等等,探究這些理念在交易中、競争中如何實踐。現在學生中間的妒忌心等等就是缺乏新人文精神的表現。我們學校在學生宿舍裏面建立了一個學生違紀委員會,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裏面有内地學生和香港學生,學生違紀以後,委員會就針對事件進行討論。討論過程很有意思──香港學生堅持一絲不苟按規辦事,但内地學生就講人情味。作出處理以後把處理結果發給學生,學生可以在半個月内提出上訴,請專家復議。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樹立自覺、自尊、公平、公正、遵守法律這樣一些意識,盡管是形式,但這些形式也很重要。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人的博愛精神的培養問題,我們往往通過自願者的組織來培養。

  掌握人文知識未必就有人文精神

  樑世平(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 :現代教育要關注人文精神培養已成爲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共識。但在高等教育中應側重科學精神培育還是人文精神培養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争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兩種寶貴精神財富,兩者有着共生互補的關係,任何一種精神的缺失都將造成人在實踐過程中的失衡。現代人文精神應是融合科學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實踐中的人掌握了人文知識並不等於具有相應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識是人類認識改造人類社會的經驗總結,人們可以通過課堂、書本所獲取。人文精神則是人文知識内化於主體的精神成果,它不能簡單地通過課堂、書本所獲得,而必須由實踐中的人通過人文知識的内化整合而變成人的意識和行爲。只有掌握了科學精神的人才能客觀觀察、獨立思辨和明智判識形成具有内在價值和社會普遍正義的人文精神。現代本科教育除了專業基礎知識的傳授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地增長和更新。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培養除需要系統地進行人文知識的課堂教育,更需要的是,學校要形成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氛圍濃郁的環境,教育者富有人文精神的言傳身教,受教育者之間人文精神的相互影響,才能培養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精神的專業人才。

  科學精神重於人文精神?

  吴家清(廣東商學院院長):現代大學的精神本身既要有科學精神,也要有人文精神,應該是人文與科學的有機統一。人文精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是人本主義,以人爲本。第二是人道,這是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的,就是尊重人、理解人。第三是人權,即權利公平。人本、人道、人權三位一體相結合,才搆造出完整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在大學裏面孰輕孰重?我個人認爲,大學作爲培養人才的地方,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要在肯定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這一前提下,去談如何培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養是一元還是多元?我們知道,科學精神是一元的。然而人文精神跟意識形態密切相關。如果我們過分强調意識形態方面,那我們的人文精神就成了爲政治主宰的人文精神。

  綜合性大學和單科性大學,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在人文精神的培養上也應該有所區别。應該對大學人文精神的表述方式,一般或特殊,做一個考慮,對不同大學的辦學理念、思想、特色等等也做一個考慮。

  人文精神的培養也受到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但是學校只占一部分,家庭、社會對人文精神的培養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有兩重性:一方面是情商範疇的,比方説思想道德、倫理情操等等;另一個是質的方面的要求,比方説人文素質。大學主要是從質的方面對人文精神進行培養,而人文精神“非質”的方面,就需要大學、社會、家庭共同培養。

  把人文精神落實到教育上

  張鐵明(廣東教育學院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一個没有文化的學校,無法重整下一代的人文精神。在大學階段,要直面幾個矛盾,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文精神:如大學生教育投資收益的逐漸走低和社會對大學生素質的高要求之間的矛盾;信仰的缺失和我們市場經濟道德文化的零碎之間的矛盾;青春期躁動長時間的壓抑和大學裏面追求科學民主自由的那種寬鬆之間的矛盾;良好的傳統道德喪失和大學人本服務精神缺乏、學術浮躁之間的矛盾。等等。

  我們的大學道德教育是没有制度的,而是形式化、工具性、隨心所欲、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套完整的體系。比方説參觀一個圖片展,就算是一項道德教育;這種教育是根本没有作用。假如大學裏面並非每個老師都可做人文精神道師的話,這個大學的人文教育肯定是失敗的。

  進入大學是一個人格重構的過程,大學應該起到一種引道人格重構的作用。以符號爲核心的教育之必然結果,正是教育不再以人爲本,不再考慮到人的精神需要。這個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的教育要真正把人文精神落實到教育上,如果不直面這幾個矛盾的話,是没有可能做得好的。

  大學生要克服狹隘和片面

  何大進(廣州大學副校長):大學教育的核心任務是人文精神的培養。大學的任務主要有三:一、傳授知識;二、技能訓練;三、人格培養。前兩者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後者應該是核心。大學之所以不同於一般的培訓機構,在於它是對人格的培養,否則大學就與一般的培訓機構無异。人文素質問題也包括三個方面:素質、技能和精神。精神是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

  素質教育已經談了二十多年,但是二十多年來,素質教育都没有很大的改進。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學教育只是一個方面。在現在這個歷史階段,對於人文精神的構建還是可以有所作爲的。特别要强調兩點:第一,應該在大學裏面倡道一種學術自由、教學自由、學習自由的原則。從管理體制上講,應該逐漸從行政管理過渡到學術管理。第二,應該注意學生一種健康、全面的思維模式。現在大學生的思維模式比較狹隘,或者説不具備獨立性,缺乏批判性。要克服思維上的片面性,才有利於現代人文精神的構建。

  人文精神培養需設標準

  王培林(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人文精神培育難以突破的瓶頸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領道的問題,包括黨政部門的領道和學校領道。中國目前的體制下,校長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教師的問題。很多教人文知識的人不一定就有人文精神。我們的大多數老師,爲了職稱和報酬,把精力集中在發表論文上,很多人甚至不擇手段地發論文。在這種情况下,怎能保证他們能培養出學生的人文精神呢?因此,在大學裏面,如何提高老師的人文精神,也是值得探討的。

  第三,機制和制度。一切的改變如果没有制度和機制的改變,那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比方説高考制度、評職稱的考核制度等等都有很多問題,但是目前還找不到比它們更好的制度。因此,我們對此要有更清醒的認識。我們現在處於巨大的社會轉型期,在這種情况下,制度的創新比技術的創新更爲重要,要先於技術的創新。我們應該設立一個標準,讓老師們知道培養人文精神要做些什麽。如果按照現代文化四個層面的理論,理念是最深層的,然後到制度。有什麽樣的理念就設計什麽樣的制度,有什麽樣的制度就約束什麽樣的行爲,如果制度能够比較符合人性,那麽就能比較好地影響行爲,而有什麽樣的行爲就能創造什麽樣的器物。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