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録一:司徒尚紀論著目録表



  (1980-2007)

  一、學術專著

  編號 名稱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字數(萬)   附注

  1. 海南島歷史上土地開發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1992,20.0

  2. 順德縣縣域規劃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合作),1992,18.2(6.0)

  3. 以穗港澳爲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地理網絡,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合作),1991,16.0(4.0)

  4. 海南開發,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2,10.0

  5. 增城縣社會經濟發展研究與規劃,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合作) 1992,15.0(5.0)

  6. 南海大觀園,南海出版公司,1992,10.0

  7. 簡明中國地理學史,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3,20.0

  8. 縣域規劃的理論方法與實踐,中山大學出版社(合作),1993,28.1(7.0)

  9. 南海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與規劃,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合作),1993,25.4(3.0)

  10. 廣東文化地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2001,27.3,32.4

  11. 嶺南史地論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4,36.3

  12. 吴尚時,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20.5

  13. 廣東歷史地圖集(主編),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5,32.5

  14. 嶺南海洋國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32.0

  15. 開拓·探索·前進,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39.5,,主編,

  16. 廣東政區體系——歷史·現實·改革,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24.5

  17. 肇慶市地名志,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9,60,主編

  18. 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40.0,主編

  19. 廣東省誌·旅遊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2.0,參編

  20. 珠江傳,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臺灣)宏文館,2002,38

  21. 曹廷藩教授紀念文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30.0,主編

  22. 嶺南歷史人文地理——廣府、客家、福佬民係比較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35.4

  23. 廣東省誌·科學技術志·地理學,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4.3,主筆

  24. 珠江文化與史地研究,(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36.7

  25. 暮鼓晨鐘:佛教寺院文化人類學考察,(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15.0,

  26. 地理學在廣東發展史,(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40.0

  27. 文化禪林,民族出版社,2005,23.9,

  28. 泛珠三角與珠江文化,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33.4

  29. 中國南海海洋國土,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34.0

  30. 廣州:嶺南文化中心地,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7, 36.0,副主編

  二、學術論文、書評

  1. 明清龢民國時代廣東人口和耕地的歷史變化,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文科版)1980年第2期,1.17

  2. 明代廣東經濟地理文獻淺論,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文科版)1981年第2期,1.17

  3. 論土地的經濟評價問題(譯作),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理科版)1981年第1期,1.28

  4. 湘潭歷史地理管窺,湘潭日報,1983.10.19~12.23,0.50

  5. 近代廣東生産分佈的歷史演變,經濟地理,1984年第1期,0.99

  6. 明代廣東農業和手工業分佈的若干特色,經濟地理,1984年第4期,0.72

  7. 明代廣東土地開發梗概,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4年第1期,0.60

  8. 明代廣東經濟地理初探,地理研究,1984年第3期,0.62

  9. 關於海南島歷史上開發的若干問題,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6年第1期,0.76

  10. 明代廣東經濟地理初探,歷史地理,第四輯(1986)2.40

  11. 歷史時期廣東農業區的形成、分佈和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年第1期,1.46

  12. 海南島歷史上土地開發研究(摘要)文獻,1987年第1期,0.78

  13. 澳門歷史性質及其對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的影響,港澳研究,1987年第3-4期,1.10

  14. 人口與地理環境關係在海南島開發歷史上的演變刍議,南方人口,1987年第3期,0.51

  15. 刀耕火種在海南島的歷史演變刍議,熱帶地理,1987年第3期,1.10

  16. 從建置沿革看海南島歷史開發的成敗得失,廣東史志,1987年第1期,0.91

  17. 海南島和臺灣島歷史開發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1期,1.50

  18. 穗港澳歷史地理的嬗變及其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關係,見雷强等主編,港澳與珠江三角洲關係的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62

  19. 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歷史演變,見許學强等主編,珠江三角洲的發展與城鎮化,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98

  20. 海南開發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及其對策,熱帶地理,1989年第4期,1.16

  21. 徐俊鳴教授對嶺南歷史地理學的貢獻,羊城今古,1989年第5期,0.32

  22. 歷史地理學在嶺南的奠基者,見徐俊鳴著,嶺南歷史地理論集,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1990年,0.50,

  23. 城市志體系刍議,廣東史志,1990年第2期,0.44

  24. 珠江三角洲經濟地理網絡的嬗變,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0,1.10

  25. 海南島歷代民族遷移和人口分佈初探,歷史地理,第七輯,1990,1.91

  26. 論海南省的城鎮化與城鎮體系,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1990年第1期,0.3(合作)

  27. 民國以前廣東旅遊發展史略,嶺南文史,1990年,第1期,1.18

  28. 紀念地理學家徐俊鳴教授,熱帶地理,1990年第4期,0.16

  29. 穗港走廊地帶的形成和演變梗概,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第4期,0.82

  30. 蠟炬成灰泪始干——記徐俊鳴教授,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0年第3期,0.51

  31. 從地名看廣州城市特色,見廣州市地名學研究會編,廣州地名古今談(1)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0.28

  32. 珠江三角洲經濟地理網絡的歷史變遷,熱帶地理,1991年第2期,1.16

  33. 桃李滿園,著作等身——記歷史地理學家徐俊鳴教授,嶺南文史,1991年,第2期,0.39

  34. 歷史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熱帶地貌(增刊),1991年,0.61

  35. 海南島和臺灣島歷史開發對比刍議,見吕一燃主編,中國邊疆史地論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1.27

  36. 吴尚時與近代地理學在華南,嶺南文史,1992年第1期,0.76

  37. 廣東地名歷史地理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2期,0.92

  38. 新方誌的<地理志>應反映人文地理,羊城今古,1992年第2期,0.27

  39. 吴尚時教授——華南近代地理學研究的先驅,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2年第2期,0.60

  40. 歷史時期珠江三角洲水利事業與經濟發展關係初析,北京大學學報(歷史地理專刊),1992年7月,1.50

  41. 廣州壯語地名初探,見廣州市地名學研究會編,廣州地名古今談(二)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2,0.20

  42. 廣東喪葬禮俗現象與景觀,羊城今古,1992年第4期,0.41

  43. 從生産分佈的歷史演變看珠江三角洲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關係,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第4期,1.12

  44. 宋代以來珠江三角洲水利事業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初析,見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等編,桑園圍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討論會論文集,廣東科技出版社,1992,0.87

  45. 廣東漢區風俗文化群落,嶺南文史,1992年,第3期,0.90

  46. 廣東方言地理分佈及其文化景觀,東南文化,1992年3-4期,1.97

  47. 廣東婚嫁禮俗的歷史演變,廣東史志,1992年第4期,0.53

  48. 廣東風俗文化景觀與群落,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4期,2.60

  49. 海珠區歷史上的農業和手工業,海珠科技報,1992.11.20,0.13

  50. 嶺南稻作文化起源在地名上的反映,中國農史,1993年第1期,0.51

  51. 淺論廣州作爲古都的歷史地位和影響,見甄人等,廣州史志研究,廣州出版社,1993,0.78

  52. 廣東重要地名條目,見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2.70

  53,近現代嶺南文化蜕變與新生,羊城今古,1993年第5期,0.76

  54. 中國地理學史上被湮没了屈大均其人其書,熱帶地理,1994年第1期,1.10

  55. 文德路宜建設爲廣州商業文化步行街,見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名城中心等編,廣州名城保護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0.37

  56. 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發凡,華南師大曆史地理研究室編,歷史自然地理,第一輯,1994,0.18

  57. 簡評<澳門地理>當代港澳,1994年第2期,0.34

  58. 仰觀風雲,俯察地理——記我國地理學家何大章,熱帶地理,1994年,第4期,0.91

  59. 探討廣州文化層次結構,羊城今古,1994年第6期,0.43

  60. 以考察大自然爲己任——記地貌學家羅來興,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5年,第1期,0.48

  61. 唐亦功《金至民國京津唐環境變遷·序》,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0.24

  62. 廣東地名與移民龢民族歷史地理研究,見史爲樂主編,中國地名考證文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4年,1.50

  63. 經濟地理學與城鄉區域規劃專業,見教授談高校專業(二)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0.63,

  64. 環境感應與客家文化在粤東北發展,見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1994,1.33

  65. 澳門專史研究的力作——澳門經濟四百年,當代港澳,1995年,第2期,0.43

  66. 建立“嶺南學”,繁榮嶺南文化,嶺南文史,1995年第2期,0.14

  67. 關於增城縣建置時間之管見,廣東史志,1995年第1-2期,0.20

  68. 整治珠江是廣州人民的歷史責任,珠江環境報,1995.12.6,0.05

  69. 元代廣州作爲建制城市的歷史地理初探,熱帶地理,1996年,第1期,0.93

  70. 廣州作爲建制城市始於元代,嶺南文史,1996年,第1期,0.84

  71. 釣魚島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南方日報,1996.9.26,二版,0.20

  72. 淺論中國地理學中嶺南學派,見上官鴻南、朱士光主編,史念海先生八十壽辰學術文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1.80

  73. 西江文化形成、發展和演變初探,嶺南文史,1996年第4期,0.98

  74. 於平凡處見精神,見門巋主編,母愛難忘,中國婦女出版社,1996年,0.20

  75. 海珠區地理環境的變遷,見海珠區科協編,海珠科園摘翠,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6年,0.22

  76. 關於釣魚島群島歷史地理的若干問題,嶺南文史,1997年第1期,0.98

  77. 順德縣誌·自然環境·地質地貌,見新編順德縣誌,中華書局,1996年,0.98

  78. 中山大學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專業四十年,見司徒尚紀主編,開創·探索·前進,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1.20

  79. 中山大學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專業歷史大事記,見司徒尚紀主編,開創·探索·前進,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2.10

  80. 香港歷史地理的變遷,熱帶地理,1997年第2期,1.23

  81. 嶺南地名文化的區域特色,嶺南文史,1997年第3期,0.94

  82. 清代廣東人口膨脹原因及其影響,學術研究,1997年,第9期,0.30

  83. 我國古都歷史地圖編制的一座豐碑——西安歷史地圖集,人文雜誌,1997年第5期,0.35

  84. 西江經濟走廊的歷史變遷,見何其鋭主編,兩廣西江流域開發研究——兩廣西江經濟走廊聯合開發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經濟出版社,1997,1.02

  85. 振興西江走廊農業之路: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化農業,見何其鋭主編,兩廣西江流域開發研究——兩廣西江經濟走廊聯合開發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經濟出版社,1997,0.31

  86. 趙佗經略龍川與東江流域早期開發,見丘權政主編,佗城開基客安家——客家先民首批南遷與趙佗建龍川2211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華僑出版社,1997年,1.06

  87. 粤港澳關係研究的新篇章——讀《粤港澳近代關係史》,見羊城今古,1997年第6期,0.27,

  88. 香港文化地理初探,嶺南文史,1998年第1期,0.90(合作)

  89. 開發海洋國土是緩解華南人口、資源和環境矛盾的重要出路,見’97海岸海洋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0.72

  90. 肇慶的歷史文化特色與旅遊開發,嶺南文史,1998年第2期0.76

  91. 人類活動與嶺南生態環境的歷史變遷,見孫進已主編,東北亞歷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1.12

  92. 廣州古城選址和布局的風水地理透視,嶺南文史,1998年第3期,0.98

  93. 撤縣設市與城鄉一體化——以廣東政區改革爲例,見許學强主編,中國鄉村—城市轉型與協調發展,科學出版社,1998,1.07

  94. 嶺南廣府、客家、福佬文化差异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關係初探,見臺灣師範大學等,1999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等出版1999年,0.80

  95. 近年我國文化地理學研究的新進展,地理科學,1999年第4期,1.06(合作)

  96. 讀澳門通史,當代港澳,1999年第2期,0.34

  97. 奔走在野外考察荆棘叢中的吴尚時,見吴傳鈞、施雅風主編,中國地理學九十年發展回憶録,學苑出版社,1999年,0.31

  98. 地方誌編寫的一個典範——讀《廣州市志·自然地理志》,羊城今古,1999年,第6期,0.18,

  99. 澳門回歸與粤澳經濟和空間一體化,熱帶地理,1999年第4期,0.86(合作)

  100. 前進的道路,時代的豐碑,見司徒尚紀主編,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1.97

  101. 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大事記,見司徒尚紀主編,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3.30

  102. 農業地理學在中山大學的歷史足迹,見司徒尚紀主編,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3. 地理環境與中國歷史發展的多元一體格局,地域研究與開發,2000年,1.0(合作)

  104. 邱國鋒等,梅州市旅遊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序,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0年,0.12

  105. 從生態環境的歷史變遷看廣州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開發,2000年,第9期,0.67(合作)

  106. 珠江文化地域範圍與特徵刍議,嶺南文史,2000年第3期,0.24

  107.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實施後南海海洋權益研究的若干問題,見吴超羽主編’99海岸海洋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技大學,2000年,0.55

  108. 廣府文化在嶺南文化中地位、作用和影響,見廣州炎黄文化研究會,炎黄縱横,2000年創刊號,0.77

  109. 漢徐聞港地望歷史地理新探,嶺南文史,2000年第4期,0.48

  110. 珠江文化地域特色,深圳特區報,2000.12.17,18版,0.77

  111. 精耕細作農業在潮汕地區的形成和歷史變遷,見周肇基、倪根金主編,農業歷史論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0.94

  112. 開疆文化在海南地域擴散與整合,地理學報,2001年第1期,0.98(合作)

  113. 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傳播及其影響分析,熱帶地理,2001年第3期,0.95(合作)

  114. 澳門文化的多元性解析——兼與香港文化比較,熱帶地理2001年第3期,0.97(合作)

  115. 廣州秦漢造船工場遺址的歷史地理初探,歷史地理初探,歷史地理,17輯,2001年,0.73

  116. 南海海上絲綢之路旅遊資源及其開發戰略與對策,見周鎮宏、胡日章主編,21世紀中國海洋開發戰略,海洋出版社,2001年,0.63

  117. 海南文化特質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科板)2001年第4期,0.73(合作)

  118. 關於可持續發展歷史地理研究的若干問題,見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編,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學——2000年國際中國歷史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1年,0.85

  119. 海南島地域文化的空間分佈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4期,1.12(合作)

  120. 融通中外,莽莽蒼蒼——曹廷藩教授經濟地理學術成就及其根源,見司徒尚紀主編,曹廷藩教授紀念文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0.70

  121. 曹廷藩教授最後上京瑣憶,見司徒尚紀主編,曹廷藩教授紀念文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0.30

  122. 海上絲綢之路與我國在南海傳統疆域的形成,雲南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0.92

  123. 教學精益求精,研究開拓創新——記地理學家樑溥,見王秀柔、鐘世倫主編,星光燦爛——廣東科技人物(三),廣東科技出版社,2001年,0.23

  124. 正德<瓊臺志>:一部杰出方輿之作,見周偉民主編,瓊粤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0.50

  125. 海南文化特質、類型和歷史地位初探見,周偉民主編,瓊粤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1.22

  126. 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地理研究——以廣州爲例,見闕維民主編,史地新論——浙江大學國際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0.65

  127. 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第1期,1.60(合作)

  128. 嶺南文化與珠江文化概念比較,嶺南文史,2002年第1期0.53

  129. 嶺南漢民係神靈崇拜地理差异,歷史地理,18輯,2002年,1.13

  130. 論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前沿走向,人文地理,2002年,第5期,1.50

  131. 梅州名城文化景觀的保護與開發研究,熱帶地理,第4期, 0.90

  132. 雷州文化歷史淵源、特質及歷史地位初探,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編,嶺南考古研究(二),嶺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20

  133. 淺論盤古文化與盤瓠文化關係及其在嶺南融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 第4期,0.93(合作)

  134. 書法景觀的文化地理淺釋,地理科學,2002年 第3期,0.80(合作)

  135. 珠江文化:兼收並蓄,獨樹一幟,(香港)中國評論,2002年 第2期,0.27

  136. 珠江文化:大河如扇開網脈,异風奇巧八口往來,(香港)中國評論,2002年 第4期,0.27

  137. 珠江文化:融通中外,莽莽蒼蒼,(香港)中國評論,2002年 第5期,0.27

  138. 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海洋文化,(香港)中國評論,2002年 第7期,0.35

  139. 從地理學發展看中大人文精神,中山大學校刊,2003.10.28 ,0.20(合作)

  140. 珠江文化:絲路通南北,大洋著文章,(香港)中國評論,2003年 第4期,0.27

  141. 釣魚島群島:中國固有領土,(香港)中國評論,2003年 第5期,0.45

  142. 珠江文化:商潮滚滚,奔騰千載,(香港)中國評論,2003年 第6期,0.27

  143. 大佛山:兩千年的分分合合,新快報,2003.1.8 C9版,0.24

  144. 以文化生態學解讀圍龍屋建築的風水觀,福建地理,2003年 第2期,1.10

  145. 李燕,港澳與珠三角文化透析·序,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0.20

  146. 譚元亨,廣府尋根——中國最大一個移民族群探奥·序,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17

  147. 島丘和口門作用與珠江三角洲發育模式的歷史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第十九輯,2003年,1.10

  148. 澳門作爲中西文化交流在我國最早中心的文化價值,見李蒲彌主編,回歸後的澳門發展與粤澳關係研究,香港漢典文化出版公司,2003,0.73

  149. 廣州是明清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見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編,嶺南考古研究(三),香港考古學會,2003年,1.50

  150. 英語在嶺南傳播的歷史與影響,嶺南文史,2003年第4期,0.84

  151. 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粤港澳區域可持續發展空間關係分析,見廣東省科協等編,第二届粤港澳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粤港澳伙伴關係論文集,2003年(光盤版),1.10

  152. 髻山歲月最難忘,見廣東兩陽中學編,髻山風華,新華出版社,2003年,0.20

  153. 魏晋南北朝時期書法家的地理分佈與區劃劃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2期,1.20

  154. 粤港澳發展離不開珠江黄金水道(香港)港人月刊,創刊號,2004年,0.45

  155. 新背景下佛教聖俗二界經濟文化交流與影響分析——以貴州弘福寺爲例,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1.16

  156. 從歷史文獻論徐霞客游廣東,熱帶地理,2004年第1期,0.87(合作)

  157. 海南黎族與臺灣原住民族都是古越族後裔,尋根,2004年第2期,0.60

  158. 縱横廣東,一覽無遺,南方日報,200.5.21,B02版,0.20

  159. 周義,潮起南粤:改革開放在廣東的實踐與探索·序,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4年,0.15

  160. 廣州作爲古都的歷史地理因素,嶺南文史,2004年,第2期,0.80(合作)

  161. 昨日的絲路輝煌,南方(月刊),2004年8月,0.30

  162. 漠陽文化特質和風格,(陽江)炎黄文化,創刊號,2004年7月,0.40

  163. 淺談南江正名,羅定史志,2004年第2期,0.20

  164. 曹詩圖,新編人文地理學·序,大衆文藝出版社,2004年,0.09

  165. 鄧小平理論與嶺南文化務實風格,嶺南文史,2004年,第3期,0.09

  166. 封開:海陸絲綢之路對接一個要衝,嶺南文史,2004年第3期,0.24

  167. 廣東五邑僑鄉規劃與建築體現中西文化融合初探,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5期,0.89

  168. 江金波,客地風物——粤東北客家文化生態系統研究·序,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0.22

  169. 澳門與西方近代地理學在中國,見王國强主編,澳門: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社會科學學會,2004年,0.86

  170. 泛珠江三角洲古代文化交流和融合刍議,見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編,嶺南考古研究(四),香港考古學會,2004年,1.44

  171. 歷史名鎮源流及文化價值,南方都市報,2005.1.28,02版,0.38

  172. 清末民初移民新加坡的自梳女的文化調適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6月,1.00

  173. 中西規劃與建築文化在廣東五邑僑鄉的交融,熱帶地理,2005年,第4期,0.74(合作)

  174. 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政區建置沿革空間演變透視,熱帶地理,2005年第2期,0.90,(合作)

  175. 廣東發展史略,嶺南文史,2005年第2期,1.75

  176. 廣州:文化與生活方式,南方日報,2005.5.13A14版,0.16

  177. 創建惠州和諧人居模式:多元文化成就惠州宜居環境,房地産導刊,2005年第19期,0.15

  178. 鄧格偉,夢鼉集·序,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5年,0.20

  179. 論文化整合與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見嘉應學院,客家研究輯刊,2005年第2期(合作)1.00

  180. 泛珠三角人口遷移與漢文化形成及其類型差异初探,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1.0

  181. 古都的歷史地理研究刍議,見中國古都學會等,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輯,2005,0.80

  182. 後現代主義對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影響,熱帶地理,2005年第3期0.80(合作)

  183. 北江大堤地區歷史地理初探,嶺南文史,2005年第4期,1.0

  184. 李凡等,探幽大旗頭·序,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5年,0.15

  185. 城市型政區設市的歷史基礎及其區域效應——以廣東省江門市爲例,熱帶地理,2006年第4期,0.80

  186. 關於建立廣東華僑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建議,見周義主編,參事建言,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0.30

  187. 關於善始善終做好廣東華僑博物館修建工作的建議,見周義主編,參事建言,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0.50

  188. 陝西文學地理初探,人文地理,2006年第2期,1.00(合作)

  189. 粤港澳區域文化綜合體形成刍議,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1.56

  190. 許桂靈,中國泛珠三角區域的歷史地理回歸·序,科學出版社,2006年,0.21,

  192. 黔上翡翠項鏈——花溪河,緑色中國,2006年7月號,0.45

  193. 唐代以前泛珠三角地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探討,熱帶地理,2006年第3期,1.10

  194. 廣州市南沙區地名文化研究,中國方域,2006年第1期,0.98(合作)

  195. 樑啓超對西方近代地理學在中國傳播的貢獻,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第4期,1.10

  196. 發揮廣東民係文化優勢和效應,爲構建和諧廣東服務,嶺南文史,2006年第1期,0.75

  197. 陳代光教授對嶺南歷史地理研究貢獻,地域開發與研究,2001年第2期,0.8

  198. 嶺南服飾歷史變遷與地理環境關係分析,熱帶地理,2007年第2期,0.9

  199. 嶺南服飾變遷歷史,嶺南文史,2006年第3期,1.00

  200. 司塱村志編委會編,司塱村志·序,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0.20

  201. 盡快開展研究開發“南海1號”沉船的文化遺産工作,見周義,海上絲路的研究開發,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0.30,(合作)

  202. “嶺南燕都”形成的地理環境研究,見周義,海上絲路的研究開發,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0.28,(合作)

  203. 我國地理學視角的飲食文化研究回顧與展望,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06年,0.90

  204. “食在廣州”的文化内涵與成因分析,熱帶地理,2006年第2期,0.80

  205. 文化鋒面的地理學詮釋,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0.80

  206. 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多樣性保護的景觀生態視角,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編,規劃五十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1.50(合作)

  207. 行政建置變更對海南島區域文化歷史發展的影響研究,地理科學,2006年第4期,1.30(合作)

  208.澳門作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地理初探,三門峽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1.0

  209. 發展廣東高等職業教育的戰略决策思考,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1.0,合作

  210. 冼夫人與海南開發,見廣東省社科聯等,嶺嶠春秋——“冼夫人文化與建設廣東文化大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出版社,2006年,062

  211. 合浦港在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地位和影響、見吴傳鈞主編,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國北海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理論研討會討文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1.0

  212. 張力仁,文化交流與空間整合——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序,科學出版社,2006年,0.2

  213. 海相約——文化人筆下的南沙與紅三角,(香港)國際炎黄文化出版社,2006年,0.6

  214. 重要地名嶺南、廣東,見嶺南文化百科全書,人文地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年,0.3

  215. 周義,先聲廣東·序二,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7年,0.2

  216. 珠江文化何以能走向世界,珠江文化,創刊號,2007.3,0.7

  217. 基於GIS的廣東地名景觀分析,地理研究,2007年第2期,1.5(合作)

  218. 近二十年來中國文化地理學文獻分析,人文地理,2007年第1期,1.0(合作)

  論文218篇,約168萬字,專著30部,約730萬字,共898萬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