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州汽車産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一、廣州汽車産業現狀分析

  (一)廣州汽車産業概况

  2006年,廣州市市汽車製造業生産、銷售齊頭並進,成爲工業生産中的突出“亮點”。1-4月累計,全市完成汽車産量15.6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8.9%;其中,轎車生産15.42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0.2%。汽車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産值318.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5%;汽車製造業的産銷率高達101.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7個百分點。整車生産的快速增長,帶動汽車零部件製造業高速發展。1-4月累計,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産值40.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1%。

  廣州的汽車産量近年來經歷了暴發式的增長。2004年廣州本田産能達到29萬輛,東風日産達到15萬輛,全市轎車産量已超過40萬輛,在國内僅次於上海市和吉林省。2005年超過吉林省躍居全國第二位。以廣州爲龍頭的廣東省汽車工業,近幾年的産量、産值都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爲廣東省九大工業産業、廣州市三大支柱産業中增長最快、最令人矚目的亮點。

  2006年廣州豐田投産後,廣州轎車年産量將超過50萬輛,汽車工業總産值將超過1000億元,拉動的上游産業産值650億元。其中,機械産品260億元,電子及電器産品260億元,鋼鐵業産值85億元,塑料業産值20億元,橡膠業産值20億元,玻璃業産值8億元;拉動下游産業的産值2630億元。本田、豐田和日産三家齊聚廣州,連同韓國現代的加入,到2008年廣州市汽車整車年生産能力爲100萬輛,到2010年達到130萬輛,産值2000億元左右,連同零配件産業的汽車工業總産值超3000億元。

  一個以廣州爲中心,以轎車爲重點,客車、載貨車、專用車和摩托車相輔,環珠江三角洲汽車集群協調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汽車産業極有可能在2015年前發展成爲廣東省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

  廣州的東部地區是以本田爲依託的東部汽車産業集群,是珠三角汽車産業的先行者和支柱。北部和南部是花都汽車城和南沙開發區,以東風日産和豐田汽車爲核心發展整車、零配件、汽車貿易、研發與教育的汽車産業集群;廣州白雲區發展汽車零部件自主研發爲特色的科研基地。在珠三角地區範圍内,有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中山火炬汽配工業園,順德、佛山、東莞、肇慶、惠州、從化都在規劃建設汽車零配件工業園。

  (二)廣州東部汽車板塊

  東部地區是以本田汽車爲核心的汽車産業集群,除了本田汽車外,開發區零配件生産基地也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廣東省零配件生産的重要基地。目前的汽車零部件産業區主要集中在開發區東北片區,但開發區還預留了其他一些發展空間,由於本田經濟型車出口基地已正式啓動,圍遶這一整車廠又有許多零配件生産商加盟廣州,開發區已經預留了足够的發展空間。廣州市政府對於零部件企業的引進態度非常積極,多次組團去日本邀請零部件生産企業召開合作交流會,分頭登門拜訪,邀請他們來廣州設廠。

  2006年9月19日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第二工廠——增城工廠19日正式落成。該工廠位於廣東省增城市,首期投資22億元,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起步規模爲年産12萬輛車。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增城工廠的落成,意味着廣州本田年産能力達到36萬輛,突破了存在多年的産能瓶頸,其中黄埔工廠24萬輛,增城工廠12萬輛。由於廣本采用柔性生産綫,因此兩個工廠都可以生産廣本全系列的車型。增城工廠首期投資22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起步規模12萬輛/年,現有員工1151人,於2005年5月8日正式動工建設,2006年7月生産綫全面建成,8月1日全面進入試生産,從工廠建設正式動工到建成僅歷經14個月,是中國汽車生産企業建全新工廠的最快速度,也是本田所有海外工廠中最快建設速度的樣板工廠。作爲廣州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本田的順利擴産增强了廣州汽車集團的實力,使廣州汽車工業集團繼續成爲廣州市汽車工業乃至廣東省汽車工業的主力軍,也大大提昇了廣州汽車工業在全國汽車工業的地位。爲降低物流成本,隨着廣州本田增城工廠的建設,一批爲廣州本田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也紛紛落户增城,提高了當地的就業率,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廣州南沙汽車板塊

  廣州南沙開發區國際汽車産業園規劃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沙的黄閣鎮、小虎島和沙仔島等地。其中整車與發動機生産區的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汽車零部件生産區面積6.32平方公里,産業園區還規劃了2.02平方公里的汽車綜合服務區、0.13平方公里的汽車研發中心、0.91平方公里的汽車物流貿易區。豐田項目年産50萬臺的發動機産值將達到300億元,年産整車30萬輛,預計産值在500億元以上。

  (四)廣州花都汽車板塊

  花都汽車城是現時爲止廣東省政府唯一批復的汽車産業基地。花都汽車城的産業包括汽車産業及相關行業,範圍覆蓋整車生産、汽車零部件、汽車研發、汽車貿易、汽車維修保養、汽車物流、汽車進出口等各個方面。花都汽車城置力於打造適宜人居發展的現代化汽車工業園區,因此汽車城内還兼顧廠房租賃、二手交易、學校、酒店、醫院、公園、高級住宅區等生産、生活和日常休閒娱樂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花都汽車城規劃建設分三期推進。一期15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工作已經完畢。共有汽車零部件企業106家,投資總額11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東風日産乘用車公司、東風日産發動機工廠和東風日産乘用車技術中心三個核心項目,還有優尼冲壓、日立優喜雅、萬寶井、康奈可、三池、泰李等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生産廠商進駐落户,産品覆蓋整車、發動機總承、汽車模具、冲壓件、内飾件、汽車電子、制動系統、過濾系統、防盗系統、座椅總承等汽車工業的各個方面,完整的汽車産業鏈已初步形成。目前,花都汽車城正在推進二期8平方公里的建設,編制三期23平方公里的規劃。截至2006年8月31日,新招落户企業21家,投資總額爲4.14億元;優尼冲壓和東昇機械2家企業實現增資5600萬元。累計落户企業共122家,投資總額爲149.53億元人民幣。其中日資企業32家,投資總額84.80億元人民幣;投資額達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39家;投資額達3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和“世界500强企業”各有10家。已建成投産或試産的企業有43家,在建企業有34家。

  二、廣州汽車産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廣州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幾十年才完成的汽車産業基本布局,汽車産業的競争力在迅速提昇。由於廣州的汽車産業是屬於“追趕”型的産業,因此,在發展的初期,出現“井噴”式的增長是合乎邏輯的。由於發展的速度太快,更由於完全是招商引資的模式,因此,廣州的汽車産業存在着消化、吸收、夯實、提高的過程。汽車産業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産業,汽車産業競争力是其規模、技術、品牌、經營等方面優勢的體現,尤其是規模優勢更是汽車産業競争力的重要搆成要素,因此,做大做强是汽車産業提昇競争力的重要途徑。廣州汽車工業要實施適度規模擴張戰略,充分發揮發揮外資外企龢民資民營的力量,提高産品開發能力和骨幹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以發展轎車和零部件産業爲重點,進一步完善産業支撑體系,全面提高廣州汽車工業産業競争力。具體做法分以下幾點:

  (一)實施適度規模擴張,推進企業重組整合

  規模就是競争力。中國市場雖然已經與世界逐漸接軌,但是,國内的區域市場還是有其特殊性。國際上的汽車實力排名與這些企業在中國的實力和競争力排名並不完全一致。因此,汽車企業必須要盡快通過各種手段實現規模擴張,以盡快佔領市場,才能在今後完全市場化的競争中獲勝。具有規模優勢,才具有强大的市場競争能力。因此,要進一步推動廣州汽車行業,在國家汽車産業政策的引導下,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通過聯合、兼併、參股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企業間的聯合重組,盤活現有資産存量,整合資源,提高重點骨幹企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帶動能力,提高生産集中度,提昇主要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廣州要以以轎車爲拳頭産品,整合客車、摩托車和零部件企業資源,擴大整體規模,完善内部管理體制,提高汽車産業的核心競争力,努力成爲我國重要的汽車産業基地之一。未來幾年是廣州汽車工業産能急劇擴張的階段,也是花都東風日産項目産能放大的時候,現代商用車項目也在進行當中,要全力推進這些項目的實施,盡快形成生産能力,大幅度增强廣州汽車産業的總體實力;二是要以零部件公司爲依託,積極整合資源,把零部件行業做大做强,加快零部件工業的産業集中和規模昇級。改變目前廣州市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多、産品檔次低、生産規模小、産品結構不合理、布點分散、多頭管理、産權關係錯綜復雜、内部競争激烈這種制約汽車行業發展的狀况,爲廣州市整車製造業快速發展提供支撑;三是要積極探索對外擴張之路,充分利用對五十鈴、駿威、羊城公司等整車企業的資源,開展以自主創新爲核心的更新改造,整合利用省内外專用車行業的資源,做大做强這些企業,使廣州的汽車産業形成系列化、規模化的格局;另外,以廣州摩托集團等爲主體,走聯合、兼併之路,形成實力更强,規模更大的企業集團。其他有條件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和摩托車企業也要積極探索重組聯合、擴大規模和實力。

  (二)培養扶持民營企業,增强對跨國企業的競争實力

  民營企業因機制靈活,經營者市場意識濃厚而具有很强的競争力和發展潜力。應采取相應扶持措施,進一步加快廣州市民營汽車企業的發展。廣州市的民營企業在汽車産業中的地位還不是十分突出,據有關專家預計,在未來十年中,民營企業必將進入汽車領域,代替目前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的局面,不僅在零部件行業,而且也會進軍整車行業;不但在專用車行業,而且在乘用車行業都將會有民營企業的地盤。實際上,由於機制的優勢,也只有民營企業才能成爲跨國公司真正的競争對手。目前,廣州市有寶龍、明威等民營企業從事專用改裝車生産,其生産的專用汽車是多品種、小批量、勞動密集型的産品,在價格上具有較强的競争力。這些企業要上規模、上水平發展,一是要由“小而全,”變爲“專而强”,生産格局朝着單一種類、系列化、多品種的專業化模式發展,適度擴大生産規模,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生産效率和市場應變能力。二是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專用汽車的專用工作裝置性能,縮小與國外專用汽車産品的差距;三是要進行技術改造,采用高新技術和新材料,開發生産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的産品;四是創造條件,争取在利用外國資金、技術,投融資、土地使用、對外貿易、新上項目、兼並重組等方面,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廣州寶龍公司要充分利用獲准上市公司的平臺,搞好産業經營和資本經營,利用好社會資金,加快輕型車項目建設,力争成爲廣東省輕型車重要的生産基地。

  (三)壯大國産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打造真正的汽車基地

  一是依靠重點企業,大力提昇重點企業技術創新水平,積極推進廣州汽車集團零部件公司等實力較强的重點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提昇重點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二是放開民營企業進入,爲民營企業進入零部件産業提供條件,組織本地企業進入零部件産業,積極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的産品,扶持、保護和發展一批技術含量高、産品質量穩定、市場佔有率高、品牌信譽好的名牌産品。把企業改組、改造與企業品牌戰略緊密結合起來。三是構建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充分發揮産學研技術創新資源的新途徑,整合利用省内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重點企業的科技資源,在汽車零部件領域,逐步建立以企業爲主體、高校與科研院所技術力量爲依託、市場爲導向、資本爲紐帶、現代企業制度爲規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關鍵技術創新平臺。四是建立知識産權保護機制。企業要重視知識産權的自我保護,建立知識産權保護與管理機制,構建符合企業特點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大力開發自主知識産權産品。

  (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技術進步體系

  外資的進入是廣州進行自主創新的機會所在,要抓住外企進入的大好機遇,大力引進技術,逐步消化吸收,在做大做强中自主創新,建立和完善技術進步體系,增强技術創新能力,走引進吸收和聯合開發相結合之路。以引進吸收和聯合開發爲主,積極争取與國際上經濟實力强、技術先進的汽車生産企業合作,加快技術吸收和自主開發;同時引進人才、關鍵技術或以委托專業設計公司開發車型等投資少、見效快的方式,迅速推出一批具有較高性能價格比的新産品,力争在短期内形成産業規模和競争能力,爲聯合開發打下堅實基礎,力争在2010年形成經濟型轎車以聯合開發爲主,客車、專用汽車及載貨汽車以廣州爲主的産品開發能力。要加快汽車産業研發機構的建設,推動廣州汽車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昇級,使之發展成爲廣東省輕型車和大中型客車、專用車的省級開發中心;支持落户東風日産乘用車研發中心與車型計劃同步的東風日産研發計劃;有條件的零部件企業要積極采取合資合作等方式與國内外同行共建工程技術中心或聯合進行産品開發;支持基礎較好、實力較强的摩托車生産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加大技術開發投入。企業要增强對技術開發重要性的認識,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時,加大技術開發投入。

  (五)延伸汽車産業鏈,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汽車是一系列相互交織的産業密切合作的産物,它的生産過程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汽車工業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汽車製造本身,而且還對其上下游産業具有巨大的輻射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拉動着這些産業的發展。在德國,1/7的就業崗位、1/4的税收收入來源於汽車工業。圍遶着汽車的開發、製造、銷售和使用等環節所實現的增加值占到了德國國内生産總值的約1/5,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廣州的汽車産業的發展過程中,整車企業和零配件企業,以及鋼鐵、模具、橡膠、軸承、電子等企業要長期共同發展,以産業鏈條爲紐帶,建立戰略伙伴關係,推動汽車産業的協作和配套,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整車企業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在技術、信息等方面指導帶動相關企業做好配套工作,相關企業要積極適應整車企業的要求,支持、配合整車企業發展,形成推動廣州市汽車産業發展的合力。汽車服務貿易對提高汽車工業産業競争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廣州市汽車産業要從生産向物流、銷售市場和服務領域延伸,拓寬發展空間。要根據華南地區汽車物流的市場需求,支持各種社會資源進入汽車物流業,納入汽車産業和社會大物流業範圍之中,全面提高汽車工業産業競争力。廣州本田、東風日産、廣州豐田等公司應加快形成以我爲主的服務貿易體系,進一步利用社會資金,拓展和完善集銷售、零配件、售後服務、信息反饋於一體的“四位一體”營銷服務店。寶龍、駿威、明威、羊城等中小專用車生産企業除獨立開發細分市場外,可走聯合開發市場之路。可考慮利用大企業集團的物流網絡體系,進行産品宣傳、聯繫客户、采購零部件、産品銷售以及售後服務業務,提高産品市場認知度、競争力。

  (六)實施汽車産業發展人才戰略,形成産業發展的動力

  汽車人才的缺乏不但是廣州汽車産業發展的瓶頸,也是國内汽車産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於廣州汽車産業發展太快,而以往專門人才的培訓與儲備顯得不足。因此,人才培育和引進,是實現廣州市汽車産業技術開發與創新的基礎。目前,廣州市汽車産業人才未能快速發展的汽車産業的需要,各汽車企業要通過公開招聘、引入競争機制、人才市場等途徑,培養和吸納汽車産業職業經理人,並積極引進國内外各類汽車産業人才。可以面向國内外招聘人才,委托外方研發機構培養人才,特别是重視高級人才的培養問題特别要注意通過學習和借鑒國際上先進的職業技術培訓的經驗培養一支與現代化汽車産業發展相適應的汽車産業技術工人隊伍。同時,各汽車企業要積極探索與相關技術學校聯合辦學,培訓、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的新途徑。

  參考資料:

  1.陳清泰、魯志强:《我國汽車産業的發展模式 》,《中國機電工業》2003 年第 3、4 期。

  2.王繼平:《德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形勢及其影響》,《德國研究》2004年第3期。

  3.林平凡、張優懷、高怡冰:《2004年度廣州汽車企業進入廣東大型企業競争力50强的企業》。

  4.張亞斌、周斐斐:《中國汽車工業的競争力及其國際比較》,《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6期。

  5.陳建國、張宇賢:《我國汽車産業政策和發展戰略》,《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年第12期。

  6.(美)凱思·布萊德希爾:《中國正在成爲汽車大國》,《環球時報》2003年11月26日。

  7.王克勤:《中國汽車産業:該走怎樣的路——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部部長劉世錦博士》,《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5月3日。

  (作者:曉波,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汽車産業研究中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