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改革開放與廣州文博事業的長足發展

  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届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中央要求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開拓新的前進道路來。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勃勃生機、迅猛發展。作爲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廣州文博系統,也在這個大潮中迎來了明媚的春天,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這是廣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一、改革開放使廣州的文博事業獲得恢復和迅速發展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期間,廣州地區的博物館、紀念館遭到了嚴重的衝擊,工作處於半癱痪狀態,除了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仍正常開放以外,其餘的各個博物館、紀念館紛紛關閉,撤除了陳列展覽。被關閉的博物館、紀念館包括廣州美術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洪秀全故居紀念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等。廣州市屬的文博系統(除農講所舊址紀念館)於1968年8月成立了廣州市文博革命領導小組,主持日常工作,文物保護和徵集工作也遇到不少困難。爲了避免因“宣傳封資修”和“破四舊”而使珍貴的文物遭受破壞和丢失,文博工作者不得不將珍貴文物運到粤北山區的文物倉庫去保存。在各個博物館、紀念館關閉後,許多文物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廣大人民的文化生活顯得十分單調和貧乏,而相當一批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書畫和古建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使文博事業的發展遭到了嚴重的挫折,廣大文博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也受到很大壓抑。

  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黨和人民的事業遭受到重大挫折以後,鄧小平經過長期深刻的反思,總結出我們失誤的根本原因是脱離實際、脱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他强調指出:“思想路綫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他冲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領導和支持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並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個講話實際上就是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成爲“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在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曆史關頭,開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新局面的宣言書。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領導我們黨平反了大批冤假錯案,正確處理歷史遺留的問題。還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等重大的問題作出了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公正評價。更重要的是,他帶領全黨糾正了以階級鬥争爲綱的“左”的指導思想,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他還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他在1992年春天視察南方,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講話。對市場經濟是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作了明確回答,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論述極大解放人們的思想。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廣州市文物博物館系統,通過撥亂反正,許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認爲是“復古”、“宣傳封資修”而被關閉的博物館、紀念館得到了修復,重新布置陳列展覽,恢復對外開放。包括廣州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美術館、廣東民間工藝館等。而且這些館重新布置的陳列展覽,糾正了過去宣傳中“左”的傾向,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對文物史料能堅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改變了過去唯上唯大的思想觀念。對許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能從歷史實際出發,尊重史實。通過文物、照片資料説話,讓觀衆看後信服,受到啓迪和教育。

  隨着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的實施,在廣州經濟建設迅猛發展的同時,廣州文博事業也有了長足發展,進入了廣州有史以來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黄金時代。改革開放20多年來,廣州地區新建的博物館、紀念館達20餘個,分别是: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1982年),黄埔軍校舊址紀念館(1984年)、增城縣博物館(1984年)、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紀念館(1985年)、廣州起義紀念館(1987年)、西漢南越王博物館(1988年)、陳樹人紀念館(1988年)、高劍父紀念館(1989年)、洪秀全紀念館(1991年)、鄧世昌紀念館(1994年)、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1995年)、番禺博物館(1997年)、廣東省美術館(1997年)、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1998年)、南越王宫博物館(籌)(1998年)、荔灣區博物館(1999年)、海珠博物館(1999年)、從化博物館(1999年)、廣州藝術博物院(2000年)、廣州郵政博覽館(2002年)、陳李濟中藥博物館(籌)(2003年)。

  隨着廣州經濟的發展,政府對博物館事業的經費投入也不斷增大,如1994年,撥出800萬元維修了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址——廣東諮議局舊址。在九·五期間,撥出了2.1億元興建了廣州藝術博物院,投資7000萬元興建了番禺博物館,投資2600多萬元復建了黄埔軍校校本部,2003~2004年又撥出1000多萬元維修黄埔軍校舊址,並布展了新的陳列展覽,撥出5億多元籌建南越王宫博物館等。此外,對博物館、紀念館的文物保護安全的投入也十分重視,至2000年,各個博物館、紀念館普遍安裝了技防設施,對文物保護單位和館藏文物進行了監控,確保各館的文物安全,保证了博物館工作的正常運作。

  二、博物館的功能得到較好的發揮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廣州市的博物館無論在文物徵集、保護、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各項功能上都得到較好的發揮,使博物館的效益明顯提高,社會影響也隨之擴大。就舉辦陳列展覽而言,廣州市的博物館、紀念館充分利用館藏文物的優勢,在文物保護單位内積極舉辦復原陳列、輔助陳列,還舉辦許多臨時性的專題展覽。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的數量約1000個,内容豐富,質量也有明顯提高,已成爲廣州市旅遊參觀的重要内容。舉辦的主要展覽有:廣州博物館主辦了“廣州歷史陳列”、“陶瓷書畫展”、“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等,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主辦了“廣州近代史陳列”、“廣州起義陳列”、“黄埔軍校校史陳列”等,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主辦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陳列”、“毛澤東在廣東文物圖片展”、“中共廣州黨史80年展覽”等,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主辦了“廣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明代石灣工藝陶瓷展”、“廣州織金彩瓷展”等,廣州美術館(現歸入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了“中國歷代繪畫精品展”、“關山月捐贈繪畫展”、“館藏嶺南畫派作品展”等,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主辦了“南越春秋”、“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展”、“羊城文物精品展”等,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主辦了“孫中山在廣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權展覽”等,南越王宫博物館(籌)主辦了“西漢南越王宫御花園發掘成果匯展”等。這些展覽頗具特色,受到各界歡迎,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博物館、紀念館還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除引進境外的展覽來廣州展出以外,還組織展覽到境外展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取得良好的效益,擴大了在國際的影響。在廣州市文博系統中組織展覽到境外展出的單位,主要有廣州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美術館、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等。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廣州市文博系統的科學研究大大加强,科研成果比較顯著。1985年3月,廣州市的文博工作者還成立了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學會成立以來在組織會員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已組織大型的學術研討會8次。廣州市文化局和廣州文博學會合編的刊物《廣州文博》,每年出版四期,成爲文博工作者發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園地。

  廣州市文博系統的科學研究是結合各館各單位的業務而展開,使研究工作能聯繫實際,指導各項業務工作,取得良好的效益。廣大的專業工作者經常在學術刊物和報紙發表科研文章,還有不少獲得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如《廣州市文物志》、《南越國史》獲廣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考古發掘報告《西漢南越王墓》獲夏鼎考古學研究成果一等奬等。

  三、對文物保護高度重視

  1982年1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頒佈,使文物保護工作走上法制管理的軌道。199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也相應製定了《廣州文物保護管理規定》,經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報廣東省第八届人大常委會,於1994年9月15日獲省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批準,同年11月24日由市人大常委會公佈實施。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文物保護管理獲廣東省人大通過的第一個地方法規。

  爲了有效地發現文物和保護文物,在建國初期的1956年廣州市曾開展了第一次文物普查,查出了一批珍貴文物和一大批不可移動的重要文物,這爲廣州市的文物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爲更有效地保護全市的文物,廣州市從1982年起先後進行了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即第二、三、四次文物普查。第二次是1982年,這是由國家文物局和廣東省文化廳逐級布置下來的。廣州市在這次文物普查中,共查出古墓葬、古遺址300多處,古建築1400多座,近現代革命遺址400處,發現歷史文獻、碑刻、陶瓷、書畫一大批,成果顯著,爾後,公佈了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在這個基礎上,編輯出版了《廣州市文物志》,該書曾被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評爲優秀社科成果一等奬。

  廣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是1999年,這次實爲補查。在市文化局領導下,成立了文物補查辦公室,對一些没有發現的文物單位采取補查辦法,在各區文化局等部門的協助下,共查出800多條文物綫索。並編輯了《廣州市文物補查成果匯編》一書。

  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於2003年6月起至2004年。衆所周知,前三次文物普查因時間、人力、財力等原因,不可能全面徹底地摸清廣州市的文物家底。然而隨着人們認識的提高,對文物重要性認識的進步,又從建設廣東文化大省、廣州文化强市的需要出發,從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發展考慮,急需對廣州市屬的各區、市的文物綫索作一次全面的徹底摸查。又以從化市委陳建華書記領導的文物普查保護的經驗,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事實證明瞭文物普查、文物保護、發掘歷史文化内涵的工作十分必要。從化市廣裕祠2003年被聯合國科教文委評爲亞太地區文物保護一等奬,那種轟動中外的效應,證實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這也是中共廣州市委、市政府下决心開展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的原因。

  在中共廣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成立了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廣州市文物普查辦公室,在各區、縣級市文物普查辦的密切配合下,經過一年時間不辭勞苦的共同努力,共查出文物新綫索3000多條,其中不少是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重要文物綫索,其類型包括古村落、歷史街區、近代民族工業、日軍侵華罪證、當鋪、近代港口碼頭,還有墓葬、祠堂、廟宇、民居、雕樓、碑刻、牌坊、鐘鼎銘文、摩岩石刻、古井、古橋、古塔等。在所有的文物綫索中,屬近代歷史文物綫索的占大多數。這次文物普查,從其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價值之高爲歷届文物普查之冠,大大充實和豐富了廣州市歷史文化内涵,有力烘托起廣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這反映了第四次文物普查取得了豐碩成果。計劃在2005年,由各區、縣級市分别出一本文物普查成果匯編,合在一起便是廣州市文物普查一套叢書。

  我們深信,通過第四次文物普查,可以達到預計的兩點要求:一是基本摸清了廣州市的文物家底,爲今後在廣州城市基本建設中進一步争取文物保護的主動性,提高城市建設的預見性、規劃性,做到既有利於文物保護,又有利於城市建設,避免盲目性,避免破壞文物;二是爲申報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確立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村鎮打下基礎,爲建設廣州文化强市服務。

  建國以來,從1961年起至2002年7月,廣州市被確定並公佈爲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達221個。其中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占絶大多數。如從1982年2月起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4處16個,從1979年12月起公佈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1個,從1983年8月起公佈爲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48個。此外,在2002年還公佈了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有104處。

  四、博物館已成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藏存的大批文物、資料、照片,利用歷史文化名城的許多舊址、遺址、史迹遺物,對人民群衆特别是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博物館“真憑實據”的實物教育,是最生動最形象的教育,它可幫助人們瞭解中國的今天、昨天和前天。

  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視愛國主義教育,重視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於1994年、1995年、2003年先後命名三批廣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批18個、第二批12個,第三批17個,合計47個。這些基地已形成不同層次、内容豐富、涵蓋面廣、教育作用强的基地教育體系。這些基地包括了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烈士烈園、歷史文化史迹、名人故居紀念地,有文物保護單位、科普基地、軍事培訓基地、重大建設工程和反映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名勝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中屬於博物館、紀念館的占較大部分,達23處。他們分别是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三元里人民抗英鬥争紀念館、黄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紀念館、鄧世昌紀念館、增城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魯迅紀念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廣州起義紀念館、南海神廟、荔灣博物館、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番禺博物館、從化博物館。

  這些列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博物館、紀念館,都能努力加强基地建設,認真徵集文物資料,充實並修改基本陳列,舉辦許多臨時性專題展覽,努力提高陳列展覽的質量,重視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講解宣傳的水平。同時還加强了基地的環境整治和緑化美化工作。讓觀衆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廣州市文博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已有兩個被列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就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紀念館於1997年入選爲全國100家中小學生教育基地;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於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公佈爲第二批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國防教育,於2003年公佈了第一批廣州市國防教育基地5個,其中博物館系統占了2個,即:黄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鄧世昌紀念館。這是閃爍愛國主義光榮的重要史迹,又有可進行軍事培訓、增强國防意識的教育園地。因爲國防教育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中國人尤其是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防教育,增强國防意識,爲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貢獻力量,是義不容辭的義務。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强調要充分發揮各類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强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努力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服務。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廣州市的博物館堅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决心把教育基地建成未成年人激發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陶冶道德情操、提昇品德修養的重要場所,瞭解祖國燦爛文明、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課堂。博物館工作者要增强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文博工作者要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同時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衆”的要求,做好文物徵集保護工作,提高陳列展覽的質量,改善各館的基本陳列,改進陳列設計的手段,舉辦更多觀衆歡迎而又富有教育意義的陳列展覽,增强教育基地對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博物館、紀念館屬公益事業,應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成爲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廣州市屬博物館、紀念館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已實行免費。對中小學生個人參觀實行半票優惠。同時還免費爲中小學校進行學生入隊、入團儀式和成年人宣誓提供場地,並協助做好服務工作。

  (作者:陳登貴,廣州市文博學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