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試論廣州作爲改革開放前沿地的歷史成因

  廣州作爲改革開放前沿地决非偶然,這是由多種因素决定的。它除了在自然條件方面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之外,在歷史上,兩千年來,一直是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就有助於對外交往,因而我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即漢晋以來同印度地區、唐宋以來同阿拉伯地區、明清以來同歐美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均以廣州爲主要基地。

  廣州從未閉關鎖國。這是因爲:儒家的政治理論强調對外交往;歷代政府設置外事機構,積極進行外事活動,重視對外貿易。由於戰争關係,明、清兩朝曾短期實行海禁,但對廣州没有影響。嶺南文化一向强調改革開放,華僑對廣州地區的改革開放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

  廣州的自然條件可謂得天獨厚。它面臨南海,港口不凍少淤,能直接通向世界各地。同沿海其他港口相比,前往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歐洲、美洲的航程較短。

  它位於運輸量較大的西江、北江、東江匯合處附近,腹地深廣。溯北江而上,越過大庾嶺進入贛江,或越過騎田嶺進入湘江,均可能入長江、大運河、黄河,前往華中、華東、華北、西北、西南等廣大地區。溯東江而上可通往贛南、閩西地區。這使全國貨物均可通過水運在廣州出口,而從廣州進口的貨物也可以銷往全國。再者,它位於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區,在北回歸綫附近,氣候温熱,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農、林、牧、副、漁業産品豐富,手工業技藝高超,産品種類繁多,被譽爲“廣貨”,與“京貨”齊名,暢銷海内外。我國主要外銷貨物如絲綢、瓷器、茶葉等,珠江三角洲及廣東沿海地區均大量生産,從而能够保证出口貨源,有利於對外貿易。它還是我國造船基地之一,所造“廣船”首尖體長,喫水較深,有較好的適航性與續航力,爲廣州的海外交往提供得力工具。1976年在廣州市中山四路附近發現秦漢時期造船工坊遺址,能够製造載重數十噸的海船,就是物证。

  有人認爲:西漢時,嶺南海船的始發港是現今廣東徐聞和廣西合浦,這是對班固《漢書·地理志》的誤解。該書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最後來到黄支國(今印度東南建志補羅)。“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國(在錫蘭島),漢之譯使自此還矣。”其回程的經點是:“到日南象林界雲”。在此要加以説明:日南是郡的名稱,障塞乃邊防營壘,並非港口;徐聞在雷州半島最南端,爲海防要地;合浦設有關亭,乃邊防前哨。象林現爲越南廣南——峴港省維川縣南茶橋鎮。上述地點没有能力吞吐大量進出口貨物,不是外貿港口,日南障塞、徐聞、合浦只是出境檢查站,日南象林只是入境檢查站。班固曾任軍職,故重視海防記載。作爲嶺南對外交往的重要港口,仍然要推番禺(今廣州),因爲《史記》説是全國19個都會之一,是嶺南唯一經濟繁榮的都會。《漢書》説中原地區來番禺貿易的很多成了富户。

  1983年在廣州市區象崗山發現南越文王墓。其中出土有産自非洲的大象牙、紅海沿岸的乳香、波斯風格的圓形銀盒、始創於兩河(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金花泡飾,以及燃燒東南亞龍腦香的薰爐。據《史記》、《漢書》記載,番禺(今廣州)市坊上有珍貴的舶來品出售,從而顯示出一派國際性都會的風光。所以德國著名學者夏德(F·Hirth)説:“中國與羅馬等國貿易,自公元三世紀以前,即以廣州及其附近爲終止點,是時廣州已爲海上貿易要衝。”可見兩千多年前,番禺(今廣州)就對外開放。

                                二

  我國對外交往,主要是西北陸路和東南海路。由於西北陸路要經過很多國家龢民族區域,其中一處發生變亂或進行操縱壟斷,就影響全綫暢通,南方海路則不致如是;而且,我國主要外銷貨物,如絲綢、瓷器、茶葉等多出自東南地區,由西北陸路輸出,路程遥遠,南方海路則較便捷;再者,我國西北陸路要越過高山大漠,行旅艱辛,費用高昂,南方海路運費較爲低廉。一頭駱駝最多只運300公斤,一艘百噸海船相當於300多頭駱駝的運力。三兩百噸的海船很平常。僅説太平洋、印度洋上許多島國,只有南方海路才能與之聯繫。由於西北陸路沿綫各國的政局經常波動,影響貿易;而造船和航海技術不斷發展,東南海路貿易日益興旺,廣州對外交往也就愈加活躍。

  漢晋以來,廣州是我國同印度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時,我國船隊在黄門官員、譯員和應募者率領下,携帶黄金和絲綢從嶺南的港口啓碇,來到印度半島南部,我國商品以此爲中轉站,再由安息(今伊朗)、羅馬商人運往南阿拉伯、埃及並輾轉運往歐洲各地。而埃及的玻璃製品、南亞和東南亞的寶石、珠璣、玳瑁、琥珀、瑪瑙、象牙、犀角等,也販運到番禺(今廣州)的市坊上出售。

  兩晋南朝期間,不少天竺(今印度)高僧前來廣州譯經傳教,第一個由海道前來的天竺高僧耆域,於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年到達廣州,他爲人治病,很有效驗。這以後,天竺高僧絡繹而至,其中著名的有罽賓國(今克什爾米)高僧曇摩耶舍、求那跋摩,中天竺高僧求那跋陀羅、求那毗地、曇摩伽陀耶舍等人。梁武帝時(503——547年),有兩位對我國佛教頗具影響的天竺高僧來到廣州,一是菩提達摩(簡稱達摩),傳説是我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另一是波羅末陀(又名真諦),他是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其餘爲鳩摩羅什、玄奘、義净);而廣州也成爲當時我國三大譯經中心之一(其餘爲建康、洛陽)。

  唐宋以來,廣州是我國同阿拉伯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地理志》轉載唐德宗時宰相賈耽著《皇華四達記》,其中“廣州通海夷道”明確記録:我國船隊由廣州揚帆到印度半島西部,再分兩路;一路進入波斯灣,來到烏刺國(今伊拉克巴士拉),我國商品由此轉運至世界商業中心之一的縛達城(今巴格達);另一路横渡印度洋,到達東非三蘭國(今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一帶)。這是當時世界最長的一條遠洋航綫,全長一萬多公里,溝通亞非兩大洲,大批外國商船沿着這條航綫來到廣州。據日本作者真人元開著《唐大和上東征傳》説:廣州“江中有婆羅門(今印度)、波斯、崑崙(今馬來半島、馬來群島)等舶,不知其數,並載香藥,珍寶,積載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師子國(在錫蘭島)、大石國(阿拉伯國家)、骨唐國(在今吕宋島或蘇門答臘島)、白蠻(指歐州人)、赤蠻(指非洲黑人)等往來居住,種類極多。”對此,唐朝在廣州設置市舶使,由嶺南節度使兼任,任命宦官充當市舶官員,管理外貿事務。還在廣州設置“蕃坊”,供外僑居留,因而傳入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推崇中華文化,成爲中華文化西傳的橋樑。宋元兩朝,廣州設市舶司,有專職官員負責,同阿拉伯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有了進一步發展。宋朝廣州蕃坊的外僑比前增加,外僑主要是阿拉伯人。

  明清以來,廣州是我國同歐美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基地。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人首次來到廣州貿易 。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詭稱商船遇風破損,請求暫租廣州府香山縣蚝鏡澳(即澳門)晾曬貨物,其後竟占爲對華貿易據點,大批基督教傳教士也絡繹而來,在傳教的同時傳入歐洲文化,設立西方近代化的醫院,學校和出版機構,介紹西方音樂,美術、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

  清高宗干隆四十九年(1784年),美國第一艘來華商船“中國皇后號”到達廣州,獲利甚豐,因而美國商船争相來華。至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年),美國前來廣州的商船達1040艘之多,可見廣州同美國的貿易發展十分迅速。

  爲瞭解决外國商船在廣州的維修問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國商人柯拜(J·Couper)在廣州黄埔建造近代化的“柯拜船塢”。因而我國近代工業和近代産業工人均最早在廣州黄埔出現。

  廣州歷史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爲今天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

  明清兩朝均曾實行“海禁”,但是廣州仍然對外開放,從未“閉關鎖國”。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民與細川氏各自遣使來華,在寧波發生衝突,竟然殺戮我國官民,大肆焚擄掠,寧波等沿海城鎮受到嚴重破壞。爲此,明朝下令停止閩、浙對外貿易,嚴行海禁,出兵平亂。據張廷玉等撰《明史·職官志》載:“給事中夏言奏,倭禍起於市舶,遂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廣東市舶司。”這時廣州成了我國南方對外貿易的唯一港口。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基本平定倭寇侵擾,立即撤消海禁。

  清朝初年,明軍鄭成功據守臺灣,繼續扺抗。爲此,清世祖順治十八年(1661年)頌布“遷海令”,實行海禁。這時廣州府香山縣澳門因有葡萄人數萬居留。故澳門居民没有内遷,廣州繼續對外開放。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統一臺灣,次年十月解除海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設立江(雲臺山)、浙(寧波)、閩(漳州)、粤(廣州)4個海關,管理對外貿易。後因西方殖民者在我國沿海地區進行違法勾當,清高宗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撤消江、浙、閩3個海關,廣州再次成爲我國南方對外貿易的唯一港口,至第一次鴉片戰争後(1842年)“五口通商”時止。

                 四

  廣州地處邊陲,遠離中央政權所在地的京城,政治思想上所受桎梏較輕,加以位居海疆,容易接受外來影響,思想比較活躍,因此在我國歷史上,每當朝政黑闇腐敗、社會停滯衰退的時候,廣州地區就有一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要求改革。到了近代,帝國主義者交相入侵,我國處境十分險惡,廣州地區的覺醒者,要求改革圖强之聲更爲突出。

  早在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廣州府順德縣樑廷柟(1796—1861)在廣東海防書局任職,有機會瞭解國外情况,他編寫《海國四説》,推崇歐美的民主政治和生産技術;他稱贊凡事通過立法,反對終身擔任最高職務,這明顯是否定封建制度。其後,廣州府香山縣南屏鎮(今珠海市)容閎(1828—1912),建議派遣公費留學生去國外學習。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采納其建議,先後派遣120名少年去美國學習,爲國家造就了鐵路、船舶、礦冶、機械、電報、教育、海事、外交等方面的第一批專家。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的重大改革,是對傳統的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的衝擊,創立了向西方學習的良好開端,此後出國留學蔚然成風,爲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具有强烈愛國思想的廣州府香山縣雍陌鄉(今屬珠海市)鄭觀應(1842—1921),大力宣傳變法維新,主張君主立憲,同治元年(1862年)在江蘇出版《救時揭要》;同治十年(1871年)增補後在香港出版,改名《易言》;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廣州再經删定,改名《盛世危言》。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皇帝下令譯署出版給官員閲讀,因而此書在全國影響很大。廣州府三水縣人胡禮垣(1847—1916)和南海縣人何啓(1859—1914),因都在香港出生,很早就接觸西方文化,認爲我國如要富强,最好是仿傚英國,實行君主立憲,設立議院,大辦教育和發展實業。他們在光緒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887—1901)發表一批政論,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彚刻爲《新政真詮》(又名《新政全書》)出版,積極推動社會改革。倡議變法維新,影響最大的要推廣州府南海人康有爲(1858—1927)和新會人樑啓超(1873—1929)等人發起的戊戌維新運動。康有爲撰寫《經學僞經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作爲變法的理論根據。樑啓超則在上海《中外經聞》、《時務報》和在日本横濱《清議報》上發表一批政論,鼓吹變法。“戊戌變法”因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而失敗,但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其重要意義,它促使廣大群衆的政治覺醒,進行辛亥革命。

  上述一系列情况的出現,使廣州成爲民主革命策源地。

                                 五

  廣州的改革開放和華僑有密切關係。據劉權《廣東華僑華人史》説:“海外華僑、華人約3000多萬,其中廣東籍占2200多萬;廣東還有歸僑、僑眷約2000萬人,主要居住於廣州地區。因而對廣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有重大影響。

  華僑遠處海外,深受帝國主義者剥削壓迫,於是熱切盼望祖國强大繁榮,故不怕犧牲,奮勇獻身革命;不少人利用在當地學會的先進技術,回國參加經濟建設;至於捐資興學,舉辦慈善福利事業,更是不勝枚舉。

  早在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廣州府南海縣西樵簡村的東南亞歸僑樑啓源,曾在安南(今越南)、暹羅(今泰國)等地考察外國機器繅絲廠,其後回到本村,用自己設計的機器創辦繅絲廠,成本低,效率高,獲利甚豐。他還設計小型繅絲機,交給小生産者在家繅絲,他設立貨棧收購蠶絲。附近各縣相繼仿傚,使當時廣州地區成爲中國民族資本機器繅絲産業的重心(華東地區機器繅絲業控制在外資手中)。光緒五年,(1879年)旅日華僑衛省軒在佛山首創巧明火柴廠,因投資少,獲利快,附近各縣争相興辦火柴廠。光緒八年(1889年),南海縣鹽步商人首創宏遠堂選紙廠,因紙張用途廣泛,兩廣總督岑春煊藉端并吞其大量商股,改爲官商合辦。光緒十六年(1890年),臺山旅美華僑黄秉常在廣州首創電燈公司,因買的是舊機器,經常發生故障,只好改爲鋸木廠。光緒三十年(1904年),廣州府新寧縣(今臺山)旅美歸僑陳宜禧倡議修築新寧鐵路,他痛恨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公開提出:“不招洋股,不借洋錢,不用洋工程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施工,1920年完成。以臺山縣城爲中心,北至江門北街,南至斗門,西到白沙,共長137公里,並附設碼頭、船塢、機器廠、電燈廠和印刷廠等,這對促進當地經濟繁榮和文化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華僑除在廣州地區創辦近代工業外,還積極捐資興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廣州大學、國民大學以及培正中學、知用中學等,均獲得華僑的慷慨贊助。

  以上所述,可見華僑、歸僑對廣州地區的改革開放,做出了很大貢獻。

  歷史在不斷前進,今天的廣州是由昨天的廣州發展而成。因此,研究廣州作爲改革開放前沿地的歷史成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今天廣州實行改革開放何以能獲取如此豐碩的成果,從而更好地發揚優良的歷史傳統。

  (作者:袁鐘仁,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