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廣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1〕

  一、廣州古代海上航行起自新石器時代末期

  1958年中山大學黄進等發現西樵山下水渠有石器出土,爲新石器晚期一種先進的農用石器,已俱斧形,故名“兩肩石斧”,據曾騏教授等研究,這裏是兩肩石斧的製造工場(華南最大),歷時長,類型多,並遠播至東南亞各地。説明當時已有沿岸航行,才能把有肩石斧傳至各島。

  近海航行可用竹筏和獨木舟等。週末孔子:“乘桴浮於海”,可見桴小筏可沿海航行。海洋洲(南太平洋各島)土人已用大獨木舟(10米長上下),兩側有浮桴壓浪(由船身伸出長木柱約5-6米,柱端有桴 鎮巨浪衝擊舟身),上載“石錢”(以石鑿成薄餅狀,中通圓孔或方孔,爲各島交易貨幣。又據《宋史·汪大猷傳》即記臺南毗舍耶國人架竹筏入侵泉州略鐵器事,説明竹筏亦能渡臺灣海峽了。〔2〕

  故我國石器時代外貿可利用獨木舟沿岸航行,此説有力地解釋了雙肩石斧分佈遠至南太平洋各島的原因。

  二、先秦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已具雛形

  我國以廣州爲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先秦時已俱雛形,因無考古實证,只能推定如下:

  1.先秦“番禺”已是外貿港口

  《淮南子·人間訓》:“(秦)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即發兵50萬,略以爲三郡,即南海、桂林、象郡。番禺爲南海郡治。其前身爲南武城。上述寶貨多由外貿獲得,因爲雖廣東、廣西當地亦産寶貨,但産量不多,不能大量供應北方巨大需求。

  2.南武城是越國進行外貿的港口

  百越時代,番禺是一土邦,越國爲楚滅後,常思復國,遣相公師隅南來,重修吴國建的南武城(吴建此城是準備逃來此地以免受越國攻打),〔3〕進行外貿。此事早見於明代郭棐《廣東通誌》雲,“越王與魏通好,於是使隅復往南海,求犀角、象齒以獻之。隅久處嶺外,乃得諸琛,並吴江樓船,會稽竹箭之魏。魏乃興師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於是南武疆土,遂爲越貢奉邑,稱雄於交趾。”《古本竹書紀年》也載魏襄王七年(前312年),越王使公師隅“來獻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象齒。”

  可見戰國時,番禺的南武城已是外貿港口,且規模不小,爲此地方中心城市。

  3.楚國曾占南越地

  番禺都除建有南武城外,還建有楚亭(高固時建),在徐聞亦建“楚豁樓”。〔4〕即楚國曾“征撫南海”(《國語·楚語》),佔有外貿寶貨。故《戰國策·楚策三》雲:“張子曰:‘王無求於晋國乎?’(楚)王曰:“黄金、珠璣、犀、象出於楚,寡人無求於晋。”可見南越地方爲外貿口岸所在,或不止番禺一地。

  三、秦代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

  秦代,趙佗佔領了三郡後,按秦始皇指示,搜求寶貨進貢,這時廣州的外貿實已在進行。這從番禺城在漢初可成爲全國九大都會之一,〔5〕主要貨物亦多爲寶貨,即可反映南越國的外貿發達,因《史記》記漢初主要商品,番禺有六種,即:“珠、璣、犀、玳瑁、果、布之凑。”其中四種屬寶貨。

  秦末南越國國勢很强,《南越列傳》(《史記》)記趙佗用“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又説“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今保山)。”即南越國經濟區是包括了雲南、貴州、福建、越南大片地區。財物從何而來,作者以爲即靠番禺爲中心的海岸港口,番禺爲主,或許還有徐聞、合浦等港口的外貿。才使趙佗與章邯並爲秦代邊疆大使。《漢書·主父偃傳》雲:“將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即秦末也將利用職權開設關市,獲利私有。南越國近海有寶貨,外貿特盛,有雄厚資本,用錢財收買附近小國。

  四、漢代廣州“海上絲綢之路”通印度

  西漢海上絲綢之路不是以廣州爲起點。《漢書·地理志》已明記官家外貿有固定的出海港口,即日南、徐聞、合浦三港。

  原文:“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没國,又船行可20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10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黄支國,民俗略與珠崖相類,其州廣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黄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琉璃、奇石、异物、賫黄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畢禀食爲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若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1-5年),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遣黄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雲。黄支之南,有已不程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是正式的“絲綢之路”了,因明確記帶絲綢去做買賣。航路也清楚,如航船、物産等等,但全程不單只有海道,因中間有陸路隔斷,故只能説“初期的航道”。至於地點名稱,史家各有解釋,下面只述我們的觀點,兹釋如下:

  1.日南,秦郡地名爲“象郡”。秦象郡遷至今柳江流域象州地,向北遷了。《通典:象郡》稱此郡爲“秦屬桂林郡地”。漢武廢秦象郡(指合浦郡地的象郡),改爲日南,而於桂林郡北立新象郡於桂林郡象山地區,但後以地少難管,於漢昭帝元夙5年(公元前76年)廢(見《漢書·昭帝紀》)。〔6〕日南爲軍事要塞,故亦爲漢皇朝使用出海基地。地與合浦、徐聞相倚角,同爲交州治出海要途,故西漢於此建港口。

  2.徐聞,今海康縣,因地屬漢合浦郡徐聞縣,海康爲隋時折地建的。有南渡河三角洲,洋田20萬畝,故歷爲州、郡治。相傳楚於城内建楚豁樓,定楚國南邊。北有通明河爲古窑址區,漢出口陶瓷多出於此,河口即“九州石”(今稱“九州村”,爲唐代海上絲綢之路所經)。

  3.合浦,爲漢軍渡海基地,北順南流、北流河入西江到交州治所。亦爲漢家皇朝使用爲出海外貿易基地。

  4.都元國,該國疑即《通典》中的“都昆國”。因地望相同。

  5.邑盧没國,疑即《唐會要》中的“拘蔞密國”(見100卷),地望及養象習俗均同。

  6.諶離國,在馬來半島北部東岸,準備登陸和過地峽地點。

  7.夫甘都盧國,即馬來半島北部西岸,因按行程計得。南航黄支國水程二月之數亦合。

  8.黄支國,在印度南部東岸馬德拉斯市地區,該處爲達羅毗茶人古國地(Dravida)。人種與錫蘭人同,爲海洋蒙古種,故亦與海南人相似。不用梵語。國都名建支,亦與黄支同音。《新唐書·南蠻傳》稱“千支”。

  9.皮宗,按航程應在南洋群島内。

  10.象林,漢日南郡最南一縣。東漢才自立名“林邑國”。今漁民稱“靈山大佛”,因海岸山地華列拉角(Cap Vasella)處海岸山上有石如佛首得名,漁民用爲沿岸航行標誌。

  11.已程不國,疑即今斯裏蘭卡國,因古名“Sihadipa”,音近,又多寶石的港口。

  從上可見,這條漢代航道反映出當日貿易已達印度。且是“應募”組成,即組織沿海外貿商人一起入海。故廣州商人亦當加入這一船隊出發,以補由廣州出海之不足。

  廣州當時已成都會,百貨雲集,不斷發展,由漢墓的連續性,不見中斷,可知漢武帝平南越後,很快即恢復貿易。故在東漢時,按《漢書》所記,且多了“象牙”、“銀”和“銅”三種貨物。

  五、六朝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暢旺

  六朝自吴時起,廣州正式定名,與交州分治,故昔日徐聞之盛漸爲廣州代替。步騭遷州,修尉佗舊治,建立城廓,即把武帝燒燬城池,把南海郡遷於廣州60裏處(即今順德簡岸)。南漢分南海縣爲常康和咸寧兩縣,亦以此南海郡治處立爲縣,故今天簡岸仍有“咸寧社”之名。自是廣州以地理環境優於徐聞,即徐聞20萬畝洋田,只富一州,而珠江三角洲廣大能富一國(南越國),吴時即以廣州爲起點,派康泰、朱應使扶南爲轉折點,開六朝海上絲綢之路三百多年的興旺時代。此時期的“絲路”特點有三:

  1.有自己船隊進行貿易

  吴康泰、朱應航海10多年,載絲綢、瓷器赴扶南(今泰國)開貢,通數十國。當時造船業已有大進,航海不再作沿岸航行,可直航海外,《吴都賦》(左思)“篙工楫師選自閩、禺”,即廣州已成造船中心和航海的中心。東漢入貢已有天竺、大秦、訶羅單諸國。

  2.已能直接和南海諸島國進行

  在康泰《吴時外國傳》〔7〕中貿易記南洋諸國甚多,開後六朝南洋之盛。晋法顯乘搭的船已是“商人大舶”。他是由錫蘭先到爪哇返廣州的。其他南洋各島及各國均有頻繁的貿易。〔8〕吴時萬震《南州异物志》亦有所記。〔9〕

  3.貿易範圍擴至印度以西大秦國

  晋時貿易範圍已擴大到印度以西,如大秦國即有貢品。《藝文類聚》卷85即記殷巨的《奇布賦及序》中稱:

  “惟泰康二年(281年),安南將軍廣州牧謄候(即滕修)作鎮南方,餘時承乏,忝備下僚。俄而大秦國(指羅馬帝國)獻琛,來經於州(廣州),衆寶既麗,火布尤考。”即用石棉織成的石棉布。

  其他入貢國家多直航廣州,船隻有多至年中十數艘之多,即平均月月有貢,爲漢代所未有。

  4.廣州的繁榮

  六朝自步騭遷交州至廣州後,入吴外貿已至大秦、印度,康秦,《外國傳》所記國名、地名,爲廣州航行的實録,如扶南、漲海、斯調、摸趺、〔10〕諸薄國、都昆、五馬州、毗騫、頓遜、嘾揚、枝扈黎、拘利、〔11〕盧容浦、蒲羅中國、北護國、薄難洲、耽蘭洲、巨延州、濱郍專國、烏文國。

  朱應《扶南异物志》亦還記有毗騫國事〔12〕,可知當日廣州與南洋諸國交往之頻繁,據入貢次數,大秦入貢2次,天竺4次,獅子國5次,波斯2次,占婆27次,扶南22次,狼牙修3次,盤王7次,盤盤9次,丹丹6次,訶羅丹7次,干陀利5次,婆利3次,訶羅陀1次。〔13〕

  當日廣州之富全國知名。《晋書·吴隱之傳》:“廣州包山帶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世。”《南齊書·王琨傳》:“廣州刺史但經城門一過,便可得三千萬也。”雖或夸大,但廣州北石門有“貪泉”之戒,亦可证之。沿海豪强亦因外貿而爲朝廷封官,以分其利。

  六、隋唐是“海上絲綢之路”全盛時期

  隋代開始,承六朝“絲綢之路”之暢旺,進一步加以發展,如隋初即曾派常駿出使赤土。唐代更有詳細通海夷道,唐末南漢亦爲外貿致富之國。兹分述之。

  1.隋代遣使赤土(今馬來半島)

  《隋書》記大業四年(608年),煬帝派常駿等出使赤土,即由廣州發舟,帶絲綢5000匹,故可正式稱爲“海上絲綢之路”了。五年(609年)在洛陽東市於正月舉行招外商互市盛會。南海建立神廟(594年)以祭祀海神。即因六朝外貿之盛。

  2.唐代“通海夷道”最遠至非洲

  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盛時期唐代,即有船隊航行於亞、非兩洲之間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各地。《新唐書·地理志》載“廣州通海夷道”全文如下,並加解釋:

  “廣州東南海行二百裏,至屯門山”(唐設鎮,駐一艦隊鎮守,外舶入穗,先停此檢查)。

  “乃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九州石在海康,地點有兩説,一説即海康縣東南幾座小山,中有舊石,即此。另一説在通明下游海旁九州村,筆者曾考察之)。

  “又南二日行至象石”(即今海南省大洲山,又名雙石,近看如猪,故附近海稱獨猪洋。但遠看又如象,故名“象石”)。

  “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裏海中”(今名占婆島,占城唐名環王國)。

  “又南二日行至陵山”(海南漁民稱“大佛”,因此山爲航海標誌,山頂大石如佛首得名。海船每樵、汲於此,即燕子岬山咀處)。

  “又一日行,至門毒國”(今越南歸仁,古名港,今芽莊一帶)。

  “又一日行至古笪國”(今芽莊至慶和一帶。顧炎武《利病書》説是真臘,有誤)。

  “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洲在越南藩朗,古名港。宋稱賓瞳朧國,占婆南部)。

  “又兩日行,到軍突弄山”(今湄公河口外“崑崙山”,水險,附近即名崑崙洋。居小黑人,唐捕爲奴,故名“侖昆奴”,古中國南界)。

  “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質’。南北百裏”(即今麻六甲海洋,馬來語爲Selat,譯爲“石叻”,意即海峽)。

  “北岸則羅越國”(今柔佛,馬來語可譯爲‘墮羅鉢底’,見《新唐書·南蠻傳》)。

  “南岸則佛逝國”(蘇門答臘東南部,即今巨港。全名室利佛逝,唐末稱“三佛齊”)。

  “佛逝國東北行四五日,至訶陵國,南中洲之最大者”(今爪哇島,《佛國記》稱“耶婆提”,唐又名“阇婆”)。

  “又西出硤,三日至葛葛僧只國,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島,國人多鈔暴,乘船者畏憚之”(今蘇門答臘西北部海島,今伯勞威斯群島[Brouwers Is.])。

  “其北岸則個羅國”(《唐書·南蠻傳》稱“歌羅”(Kalah)譯音,地當吉打至克拉地峽範圍)。

  “個羅西則哥谷羅國”(即白荳蔻名,大食人用爲地名,地亦在克拉地峽)。

  “又從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勝鄧洲”(地當今蘇門答臘北部棉蘭、日裏附近)。

  “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國”(今巴魯斯Baros地)。

  “又六日行至婆國伽藍洲”(今尼古巴群島Nicobar Is.,當日屬婆露國,故名)。

  “又北四日行,至獅子國。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裏”(今斯裏蘭卡,《宋史》譯悉蘭池國)。

  “又西四日行,經没來國。南天竺之最南境”(天竺據《大唐西域記》,從正音宜雲“印度”。没來即宋譯“麻羅拔”Matbbar,港名“故臨”或“俱藍”Quiton,宋元同此)。

  “又西北經十餘小國,至婆羅門境”(今印度古稱,即“婆羅門衆之國”之意)。

  “又西北二日行,至拔國。其國有彌蘭太河,一曰新頭河,自北渤昆國來,西流至提國北,入於海”(阿拉伯語稱印度爲“彌蘭”Mihren,此河很大,故名。同印度河。新頭亦即印度,Indus即大河之意,爲梵文音。渤昆國即今巴基斯坦北部喜馬拉亞山區)。

  “又自提國西二十日行,經小國二十餘,至提羅盧和國,一曰羅和异國。國人於海中立華表,夜則置炬其上,使舶入夜行不迷”(即今波斯灣頭亞巴丹港,《黄金牧地》〔14〕一書記有燈塔三處,並中國船到)。

  “又西行一日至烏刺國,乃大食之弗利刺河,南入於海”(今伊拉克幼發底河口巴士拉城區,内陸淺水船轉運口岸。大食即爲回教諸國的總名。宋《嶺外代答》説有國千餘)。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羅國,大食重鎮也”(今巴士拉Al-Basrah西側。《太平寰宇記》譯“勃薩羅”)。

  “又西北陸行千裏,至茂門王所都縛達城”(按裏數計即今巴格達城,伊拉克國都。《諸番志》譯“白達”,《元史》譯“報達”)。

  “自婆羅門南境,從没來國至烏刺國,皆緣海東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國,其西最南謂之三蘭國”(此三蘭國即今坦桑尼西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地已入南半球,此城今回教徒仍有7萬多人)。

  “自三蘭國正北二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設國”(今紅海口阿丁對面吉布提港,屬埃塞俄比亞古代港,名Djibauti)。

  “又十日行,經小國六七,至薩伊瞿和竭國,當海西岸”(今阿曼的馬斯喀特附近的沙爾Sur)。

  “又西六七日行,經小國六七,至設巽國”(今蘇哈爾Sohar,因於此航改向西北行,又當西岸;古名Mezeon,今仍爲阿曼國港口)。

  “又西北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拔離訶磨難國”(今波斯灣内,距烏刺只一天程,即與東航道合)。

  “又一日行,至烏刺國,與東岸路合”(烏刺即古Volla港,在弗利拉河口)。

  這條航道時記貞元年間(785-804年)賈耽所録(即《皇華四達記》)。涉及國名31個,地方名12個,小國70多個。此航綫可知伊斯蘭教徒東航中國爲89日,西南航非洲東岸爲48日。

  此航道從伽藍洲(今蘇門答臘島北民尼古巴群島)至錫蘭島應是横渡孟加拉灣的,因只記行四天,如爲沿岸航行是不可能的。當時已有“牽星術”〔15〕,遠洋航行已懂用指、角、導航。

  3.唐代外貿對廣州城市建設的影響

  外貿興盛,廣州富足,影響結果有三:

  ①扶胥鎮外港的建立

  隋建南海神廟於古兜村,地當黄木之灣,正合番舶停泊,故依廟成市,成人口集中、商業繁盛的廣州外港,據《南海志》卷六記宋時扶胥一鎮,收入仍多於一縣(如東莞、清遠等縣)。

  ②城内“蕃坊”的建立

  城西沿南濠一帶(今海珠路),爲蕃舶麕集之地,蕃商停居於此,築石聯城,自成一區,且設清真寺,建光塔,爲夜航歸來船舶引路,並設有蕃官,自理其政。〔16〕故有數世留居者,人口日多,黄巢一亂,死者12萬之衆。〔17〕

  ③外貿能富一國

  廣州外貿之盛,能充實唐朝國庫,如黄巢占廣州,乞做嶺南節度,便不再謀反,朝庭以“賊得益富,而國用乃屈”〔18〕而不準。

  唐末南漢承唐之盛,而自立不納貢中央,成富國。故方能大興宫殿、園苑的建築於廣州及附近地區,以資游樂。

  七、宋代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1.宋代已能横渡印度洋

  入宋後,承南漢外貿之繁榮,加以發展。即宋代商船已通行南洋各國,且已能横渡印度洋,即由蘭裏風帆60日到麻離拔國。〔19〕蘭裏即今蘇門答臘北部阿齊地方,麻離拔即今阿拉伯半島南部馬赫拉地方。因此,由蘇門答臘至阿拉伯半島南部正好是横過印度洋,需時60天。交易時間可以一年來回,大大短於唐代。貿易已擴至阿拉伯地區,東非亦可參予交易。航海技術上已廣泛使用羅盤儀;“牽星術”已被“量天尺”等取代。〔20〕

  2.關於泉州外貿超廣州的討論

  學者多以爲泉州是宋代外貿始發點,廣州降爲次要。從航道發展上看,廣州已直航阿拉伯地區,而泉州未見有此航綫,則北宋時代廣州仍是外貿的中心始發點。南宋後,由於南宋偏安,宗室及皇室集中大量資金投入外貿,是以泉州爲始發港。故南宋時期的廣州、泉州之争,才爲學者討論焦點。試論如下:

  ①廣州設市舶使早於泉州

  廣州爲唐外貿中心,設市舶使管理,時期約在開元前。泉州至北宋仍要去廣州辦理外貿手續。〔21〕到北宋末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才正式設立市舶管理機構。〔22〕可見泉州入宋外貿才盛。

  ②南宋初廣州外貿仍盛於泉州

  南宋初期,廣州外貿仍大於泉州。例如宴請外商規定,泉州到紹興14年(1144年)才被批準按廣州行事,〔23〕即此時才與廣州地位平等。

  ③泉州外貿超於廣州開始於南宋中期

  干道二年(1166年)把兩浙和泉州合併,以泉州爲外貿總吞吐口岸。朝廷撥款二十五萬貫(廣州8-9萬),而1132年時,亦只付廣州10萬貫。這是因爲當時朝廷急需加强外貿,而廣州綱運上京(杭州)要6月,泉州則3月可至,故貿易量增大一倍或更多。且南宋皇室及大臣家眷也多遷居於泉州各地。

  ④泉州外貿超於廣州時期

  泉州外貿超於廣州自南宋孝宗開始,經歷只有2朝,即至光宗時期爲止,如計紹興已興,則莫三朝也,約30年多。時泉州已被外商稱中國第一大城,據《諸蕃志》記載,貿易國家和地區多達58國。此書成於1225年(寶慶元年九月),〔24〕爲泉州外貿高於廣州時期。

  當時《嶺外代答》,記與廣州交易之國少於泉州。〔25〕

  ⑤泉州衰於寧宗年間(1195-1207)廣州復盛

  寧宗朝時,經營不善,原因至多,不必細論,至嘉定朝時(1208-1224年),據《宋史》卷427《真德修傳》:“蕃舶懼苛政,至者歲不三四。”至裏宗紹定年間(1228-1234年),(番舶)“漏泄於恩、廣、潮、惠間者多,而回州(指泉州)者少。”〔26〕廣州沿海各港又以得復興。如泉州紹定四年(1231年)船税收錢只有四萬餘貫,而真德秀在嘉定任上時,則可收十餘萬。可見此種情狀一如廣州,時起時落。宋末用蒲壽庚管理,頗有起色,但又受張世杰之阻又呈低落了。

  ⑥宋末蒲壽庚資財及外貿船隊之消滅

  宋末,泉廣外貿互爲消長,但仍以泉州帶頭。朝廷行文多用泉州爲首,如《宋史·食貨記》稱:“申飭泉、廣市舶司照條抽解和買入官外……”。

  宋末,泉州蒲壽庚管理外貿雖有“擅蕃舶利者三十年”〔27〕之利,但宋室南逃至泉,蒲與張世杰議降未果,史稱“世杰不從,縱之歸。繼而舟不足,乃掠其舟,並没其資,壽庚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南之在泉者。”〔28〕宋末外貿已無起色。又《閩書》亦雲(卷152):“泉人避其熏者數十餘年(即指蒲壽庚),元亡乃已。”可見蒲氏對泉州並無政績。

  3.宋代外貿對廣州建設的影響

  宋代外貿發展對廣州建設的影響甚大,至少有下列二點:

  ①在唐城西側興建巨大的西城等

  唐蕃坊建於城西,入宋蕃人更多,有五代蕃,故蕃商有貢錢建城之議,以求保護。城比唐子城大三倍。以南濠爲中心,光塔、懷聖寺、蕃商豪宅,城中專業洋貨街道(象牙巷、瑪瑙巷、絨紙巷等等)。

  此外,又修東城。這城即後番禺縣城所在。宋時東城久廢,本秦時南海郡治,任囂築。武帝滅南越,廢。至是始修。

  ②建立八大衛星鎮

  在廣州四周興建繁榮小鎮若干,已知有八個。即大通(今芳村)、瑞石(今新造對岸穗石)、平石(番禺“勝石”)、獵德(今名同)、大水(今天河)、石門(今名同)、白田(今西關江邊叢桂裏)。

  八、元代“廣州絲綢之路”的擴大

  1.元代對外貿發展的重視

  元占廣州後,即沿廣州外貿發達的基礎,次年,即至元十六年(1279年)即派權臣楊庭壁出使俱藍國,並與俱藍王弟一同來華。〔29〕可見廣州外貿未因戰事而衰,故能占廣州後即派大員出使俱藍。廣州城也未被拆毁,可見破壞不大,因元兵占一城便先拆城防亂。

  至元十九年(1282年)廣東宣慰使塔刺海哈整頓市舶事務。“清廉不犯,蕃商大悦,其後舶舟至者常倍焉。”〔30〕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有須門那、僧急裏、南無力、馬蘭丹等國來朝。《南海志》中説:“其來者,視昔有加焉。而珍貨之盛,亦倍於前志之所書者。”可見廣州外貿很快興起。

  大德年間(1297-1307年),即外貿整頓後15年,廣州又成全國外貿中心。觀《南海志》紀録“通商之國,達145處”,遠比《諸蕃志》所記爲多,達2倍以上。

  當然,泉州亦爲元代重視之港口,承蒲壽庚投降之力,泉州亦成爲元代外貿興盛中心。在廣州未平時,設市舶司於泉州(1277),派蒲壽庚出使南洋,溝通昔日貿易。但却在廣州仍以楊庭壁爲使者,出使馬八兒諸國,可見元朝亦看重廣州。即泉、廣同爲當日外貿中心,但以蒲氏之助,故外貿各項規劃出自泉。1236年在廣州設市舶司,表明外貿與泉州並列,廣州復盛也。

  2.廣州外貿1297年(大德元年)後又超泉州

  廣州遲於泉州建市舶司九年,但出使招商却要比泉州爲早。因楊庭壁三次出使(1279、1281、1281)後,元朝外貿已基本轉入興盛時代,廣州又超於泉州。因泉州盛時,曾爲忽必烈集船千艘、兵二萬,遠征爪哇,惜遇臺風,船艦折損,大大影響泉州外貿力量,時爲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而廣州則正好是外貿暢順之期。計由廣州於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建市舶司後至1297年(大德元年)9月時期,即復超於泉州。正如陳大震在《南海志》殘卷所記。雲:“其來者視昔日有加焉。而珍貨之盛亦倍於前志之所書者”。按泉州出海遊歷汪大淵著《島夷志略》(1349)記環行90多國;而大德八年(1304年)所著之《南海志》記國家和地方已達135個,連大國共達145處。

  至1341年後,廣州仍屬外商稱贊的大港口。如元順帝(1333-1368)初年,到過中國旅遊的摩洛哥伊賓·拔都他(Ibn Batuten)在其《遊記》中即記:“秦克蘭(廣州)者,世界大城市之一也。市場優美,爲世界各大城市所不及。”〔31〕

  3.元代外貿的地區和國家

  元代時,廣州地當中國外貿港口,地理知識也比前朝更爲系統,如不是以一城或一地爲國,而是知一國可控制不少地方 和屬國。如《南海志》殘卷專著記述“諸蕃國”時,即記出交趾國管:下列出團山、吉柴,占城國管下列出7國,直臘國管下列出4處地方。羅斛國則没有列出,只記一國,暹國則記只管上水速孤底一處。單馬令國管小西洋,下列出地方較多,可能爲屬國的不少,計有12個之多。三佛齊國管下的小西洋,下列有地方或屬17個;東洋佛坭國管小東洋則列出9個:單重布羅國管大東洋下列出25個;阇婆國管大東洋下列出有17個;南毗馬八兒國管下列有6處,稱爲國的還有大故藍國、差裏也國、政期離國、胡荼辣國等四國,但未有列出管及的地方或屬國。最後,只列地方名稱,不稱國,但排列與上述四國相同,按地方性似爲京城名稱,如默茄(今麥加)、蘆眉(羅馬)等。兹一一分述如下:

  1.交趾(越南北部)、2.團山(海防港外島)、3.吉柴(交趾南部港口鷄唱)。

  4.占城(占婆島對岸)、5.泥越(越南中部海岸)、6.烏裏(占城北州名)、7.舊州(順化灣南港口)、8.新洲(義平省南古占城都)、9.古望(今歸仁港南虬蒙)、10.民瞳朧(今平定省南部近眉公河)、11.賓瞳朧(越南中部藩朗)。

  12.真臘(今柬埔寨)、13.真裏富(今暹羅灣東北岸,華僑稱尖竹汶)、14.登流眉(今泰國洛坤省,已在馬來半島)、15.蒲甘(今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敏建西南)、16.茸裏(緬南近泰國,横過馬來半島中部要地)、17.羅斛(今泰國中部湄南河下游)。

  18.暹國(今泰國宋加洛地)、19.上水速孤底(今宋加洛古暹國都)。

  20.單馬令(今馬來半島中部六坤,小西洋即指馬來半島區。)、21.日羅亭(馬來半島南部東岸地)、22.達刺希(今馬來半島北部)、23.鬆古羅(今馬來半島中部地)、24.凌牙蘇家(今泰國北大年地)、25.沙裏(今馬來半島六坤旁)、26.佛羅安(今馬來半島西岸巴郎Paleon)、27.吉蘭丹(今馬來西亞州名)、28.晏頭(今馬來半島旁一島)、29.丁家蘆(今名同)、30.迫嘉(今霹靂)、31.朋亨(今彭亨,馬來西亞國州名)、32.口蘭丹(今彭亨的關丹Kuantan)。

  33.三佛齊(今巨港,小西洋指印尼島國區)、34.龍牙山(今龍牙島)、35.龍牙門(今馬六甲海峽)、36.便塾(今蘇門答臘東北岸巴蘇島Basso)、37.攬邦(今印尼南榜省)、38.棚加(今邦加)、39.不理東(今勿裏洞Bittiton)、40.籃篦(今蘇門答臘東北岸)、41.啞魯(今阿奴島、Aru群島)、42.亭停(今霹靂河口外島群,要道)、43.不刺(今蘇門答臘東北岸巴勒島、Parlah)、44.無思忻(今蘇門答臘東北岸巴施,Pasei)、45.深没陀羅(今蘇門答臘島,古國名,用爲島名)、46.南無裏(今在蘇門答臘西北巴拉阿齊港Banda Aceh)、47.不斯麻(今蘇門答臘北部)、50.賓撮(今Aru群島南部)。

  51.佛泥(今加裏曼丹北部,已入於東洋地區,但未離西洋遠,故名小東洋)、52.麻裏蘆(今馬尼刺,菲國)、53.麻葉(今民都洛島)、54.美昆(今棉蘭老島西北岸港口)、55.蒲端(今菲律賓班乃島西岸)、56.蘇録(今同名)、57.沙胡重(今棉蘭老島西岸沙奥桑Siocon)、58.啞陳(今班乃島怡朗港西部奥頓oton)、59.麻拿羅奴(今蘇禄群島,因有摩洛人部族名此得名,即Maranau)、60.文杜陵(今民都洛島Mindoto)。

  61.單重布羅(今馬來人稱加裏曼丹島名,已入大東洋方面島嶼)、62.論杜(今輪杜港Lundu港,在沙撈越西北)、63.三啞思(今加裏曼丹島西北部三發Sambas)、64.沙羅溝(今沙撈越的古名)、65.塔不辛地(今加裏曼丹中沙撈越州特貝杜Tebedu)、66.沙棚溝(今沙撈越沙旁Sipang角)、67.涂離(今沙撈越州港口)、68.遍奴忻(今文萊古譯名)、69.勿裏心(今加裏曼丹西部海岸mini)、70.王琶華(今加裏曼丹坤甸北民巴華Mampawah)、71.都蘆辛(今加裏曼丹西南岸,近坤甸)、72.羅幃(今加裏曼丹東南部港口,Laut)、73.西夷涂(今加裏曼丹西岸西打斯Sidas)、74.質黎(今加裏曼丹西南質拉河口Djelai)、75.故梅(今加裏曼丹南部古未灣北古港名Kumai)、76.訖丁艮(今加裏曼丹南Kota-Waringin簡譯名)、77.呼蘆漫頭(今卡裏阿他群島Kariatma)、78.琶設(今加裏曼丹東南巴斯Passir)、79.故提(今加裏曼丹東古太河港口古譯名Kutai)、80.頻扺底賢(今坤甸的土名)、81.孟嘉錫(今望加錫島)、82.烏潭麻(蘇拉威西島西南)、83.蘇華公(今三寶顔,華僑稱名棉蘭老島西南岸)、84.文魯古(今馬魯古群島或摩鹿加群島)、85.盟岩(今蘇拉威西島東Banggi島)、86.盤檀(今班達群島Banda IS.)。

  87.阇婆(在爪哇東面海上故名大東洋,今爪哇)、88.孫縧(今巽他島古譯名)、89.陀雜(今爪哇萬丹灣外Tunda島古譯名)、90.白花灣(今東爪哇,華僑叫“若望”)、91.淡墨(今淡目在爪哇三寶壠東北,多華僑)、92.熙寧(今爪哇東北Hering)、93.羅心(今爪哇北部拉森)、94.重伽蘆(今爪哇西部泗水附近,古國名)、95.不直干(今爪哇東部PacheKan村)、96.陀達(今爪哇東部)、97.蒲盤(今加裏曼丹南平奔河口Pembuang)、98.布提(今爪哇東部南海岸Pugger)、99.不者羅干(今爪哇北岸北加浪海岸Pakalongan)、100.打工(今在中爪哇三寶壠)、101.琶離(今巴裏島)、102.故鸞(今古裏島)、103.火山(今桑格安島,上有火山)、104.地漫(今帝汶島)。

  105.南毗馬八兒(今印度南部海岸馬拉巴,古國名)、106.細藍(今錫蘭)、107.伽一(古馬八兒國地方)、108.勿裏法丹(今印度南岸法丹港)、109.差裏野括(今印度南部海岸港口)、110.撥的侄(今馬八兒國港口,亦在印度南部海岸)、111.古打林(今印度南部西岸Cochin港附近)。

  112.大故藍(今印度南端東岸Quilon城,在馬拉巴海岸)、113.差裏也(今大故藍北邊港口)、114.政期離(今印度南部西岸Cachin港北部)、115.胡荼辣(今孟買北卡提阿瓦半島Guzerat地)。

  116.禧裏弗丹(今印度南部東岸Solipatm)、117.賓陀蘭納(今印度西南海岸科澤科德北面)、118.迫加魯(今印度西岸馬拉巴爾地方之内)、119.盟哥魯(今印度南部,古南毗國屬國)、120.條(今馬爾代夫群島)、121.靼拿(今孟買北部海岸Thana城)、122.闊裏抹思(今霍木兹海峽小島,今名同)、123.加刺都(今阿曼Kalhat港)、124.拔肥離(今西亞港口)、125.涂弗(今佐法爾,在阿拉伯半島東南)、126.毗沙弗丹(今印度東岸懷沙洽班淡Visakhapatam)、127.啞靼(今亞丁,在南也門)、128.鵬茄羅(今恒河下游印度及孟加拉兩國間地)、129.記施(今波斯Kish島)、130.麻羅華(今印度同名高原,Malwa,古國)、131.弼施羅(今伊拉克Basra港附近)、132.麻那裏(非洲東岸肯尼亞)、133.白達(今巴格達,伊拉克都)、134.層拔(非洲桑給巴爾島)、135.贍思(今東非海岸黑人地)、136.弼琶羅(今東非索馬裏岸亞丁灣南Berbera地)、137.勿斯離(今埃及,Mosul)、138.勿拔(今阿曼國Mirbat港)、139.蘆遐(今伊斯坦布爾,羅馬人留居地)、140.默茄(今麥加)、144.茶弼沙(今地中海東部大島)、145.古兹尼(今阿富汗的ghazni地方,爲阿富汗一省省會)。

  從上述看,元代地理知識比宋進步表現爲航路已有大、小西洋,大、小東洋之分。大、小西洋下分國、佔領的屬國和地區;同樣,大、小東洋下分國、佔領的屬國和地方(包括港口等)。大小西洋分界在蘇門答臘島,大小東洋分界在爪哇島。

  注 釋:

  〔1〕本文所述廣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指明代以前海上貿易航道。

  〔2〕見曾昭璇:《人類地理學概論》,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264頁引述。

  〔3〕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引《吴越秋色》雲:“闔閭子孫,壁越嶺外,築南武城。”

  〔4〕樓在海康(古名徐聞),黄佐:《廣東通誌》雲:“楚子受命鎮越,至此開城建樓,以表其界。”硇洲島戰國墓出土楚兵器8件(刀、斧、劍、鼎)。

  〔5〕據《史記·貨殖列傳》爲:番禺、邯鄲、臨淄、陶、睢陽、吴、壽春、宛、燕。

  〔6〕曾昭璇:《秦象郡與漢象郡》,《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第一輯,1994年7月,華南師大地理係出版,36-38頁。

  〔7〕《三國志·吕岱傳》:“遣從事南宣國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諸王各遣使奉貢。”

  〔8〕如按六朝時期計,入貢國家,主要有羅馬、天竺、占婆、扶南、獅子、狼牙修、盤皇、盤盤、丹丹、訶羅單、干陀利、婆利等等。

  〔9〕如《南州异物志》即記有“林陽”、“師漢”等國,皆當今泰國及馬來西亞國地。

  〔10〕印度文音爲Mahadet。似譯爲“摸跌”爲宜。

  〔11〕《南州异物志》稱“句稚”。

  〔12〕該書記下:“毗騫國,去扶南八千裏。”的記録。

  〔13〕鄧端本:《市舶使設立前之海上貿易管理》,見《廣州外貿兩千年》(陳柏堅主編),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56-70頁。

  〔14〕見Abu-l-Hasan Ali-el-Masudi著《Meadows of gold》一書。

  〔15〕牽星術即用觀星體高度定船位方法。漁民今天仍是用“指”、“角”來定,一指即1°9,相當於4角。這是漢代存下來的航海術(見曾昭璇:《明〈武備志〉中“過洋牽星圖”試釋》,科學史論集(10),地質出版社,北京,1982,93-100。)

  〔16〕見《天下郡國利病書》引堂房千裏《投荒録》。

  〔17〕見《中西交通史料匯編》第二册,中華書局,1977。

  〔18〕見《新唐書·黄巢傳》。

  〔19〕見《嶺外代答》卷三:“有麻離拔國,廣州自中冬以後發船,乘北風行,約四十日到蘭裏,博買蘇木、白錫、長白藤。住至次冬,再乘東北風,六十日順風才至此國。”

  〔20〕見《戒庵老人漫筆》卷一,記“牽星板”。

  〔21〕《文獻通考》卷62:“泉人賈海外者,往復必使東詣廣。”故當時廣州仍爲管理中心,故泉人必來廣州辦“公憑”之類。

  〔22〕見《宋史》卷186,《食貨志》:“(10月6日)詔泉州增置市舶司。”

  〔23〕見《宋會要輯稿》職官44。“依廣南市舶司體例,每年於遣發番舶之際……支破官錢三百貫文,排辦筵宴。”

  〔24〕趙汝適著,其爲宋宗室太宗八世孫(見《宋史》,慶元二年[1196]進士),故當時他是朝散大夫提舉福建路市舶。

  〔25〕《諸番志》記外國主要有下列多處:麻嘉(今麥加)、勿斯裏(開羅)、木蘭皮(西班牙南部)、弼琶羅(柏培拉)、層拔(桑給巴爾)、弼斯羅(巴士拉)、白達(巴格達)、伊禄(伊拉克)、大秦(羅馬東部叙利亞)、鵬茄羅(孟加拉)、天竺(印度)、注輦(印度東南海岸)、故臨(印度西南部奎隆)、馮牙羅(印度西南部)、胡荼辣(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地)、瓮蠻(阿曼)、細蘭(斯裏蘭卡)、浦裏嚕(馬尼刺)、阇婆(爪哇中部)、登流眉(馬來半島洛坤)、摩逸(菲律賓)、三佛齊(蘇門答臘東部)、巴林馮(巨港)、渤泥(加裏曼丹)、藍無裏(亞齊)、古蘭丹(今同名)、逢豐(彭亨)、凌牙斯加(蘇門答臘東林加島)、底切(帝汶島)、三嶼(菲律賓群島)、交趾(越南北部)、占城(越南南部)、賓瞳龍(越南藩朗)、真臘(柬埔寨)、蒲甘(緬甸)、暹(泰國北部)、羅斛(泰國南部)、真理富(泰國占竹汶)、中裏(索馬裏中部)等等。

  〔26〕見《真文忠公文集》卷17。

  〔27〕〔28〕見《元史·馬八兒等國》卷210。

  〔29〕見《元史·馬八兒等國》卷210。

  〔30〕《廣東通誌》卷214,《官績録》。

  〔31〕見張星烺等:《中西交通史料匯編》第二册。 

  (作者:曾昭璇,華南師範大學地理係;曾新,廣州地方誌辦公室;曾憲珊,廣州青年培訓學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