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港輸出的廣東陶瓷

  陶瓷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求生存、圖發展,爲滿足和美化自己生活所需而創造的源遠流長的造物文化載體;而且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友誼使者。以往對於我國陶瓷的鑒賞、收藏和研究方面,人們大多較注重擇其精要者作爲對象。當然這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但我覺得這有很大的偏頗。因爲它往往忽略了在這有限的優秀作品的後面,還有極大的一批來自民間的商品陶瓷器的存在。它們雖不如宫廷御器那樣精緻,而是普通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品,或是漂洋過海,販運到异國他鄉的商品;并且還曾歷經歲月風塵的冲刷,甚至成了碎片、次品等,但它却依然保存了不少歷史信息和豐富的内涵,充當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使者,把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世界文明的杰出貢獻,帶到世界各國人民中。對它們的研究,當然應該説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中國陶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而且也是我們從事對外貿易史、社會經濟史、交通史、航運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極爲珍貴的資料。

  本文擬以古代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資料,對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港發出的廣東陶瓷,在外銷起源、外銷品種、時間、航綫、區域等問題,作一粗淺探討,以就教於同行師友。

  一、廣東陶瓷從廣州港外銷探源

  廣東陶瓷從廣州港外銷起源於什麽時候?

  雖然史書没有記載,但只要我們沿着史書記載的當時從廣州港出發,到達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國家和港口,與文獻記載和國外考古發現的資料,相互印证、考察和分析,是不難找到解决這個問題的答案的。

  例如,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曾到達的國家安南(今越南),據1934年至1939年曾主持該地區考古發掘工作,考察中國自漢代以來的文明在安南傳播情况的法國遠東考察隊的O.R.T.簡斯所編寫其考察、調查的四卷報告,其中他所劃分的六個時期中的東山文化時期的中國輪制陶瓷器,就代表中國最早輸出到達該處的陶瓷器。其時間相當於我國戰國時代。如果他的分期無誤的話,那麽安南所出土的“東山”時期“輪制陶器,就應屬於戰國時代的陶器。因爲這類陶器我們在廣東戰國時代考古發掘出的遺址多達數百處,在增城西瓜嶺和始興白石坪發掘的兩處戰國時代的窑址,燒制的陶器有瓮、罐、釜、盂、缸、壺、壇、盅、碗、杯、鼎等,均是這類輪制的幾何印紋硬陶。與簡斯所稱完全相符。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爲海上絲綢之路上由廣州港輸出的陶器應早在戰國時代便有一條與東南亞諸國來往貿易,海上交通貿易的先驅路。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應是早於漢代的徐聞的廣州港。到漢代,據已故大陶瓷研究專家韓匯淮先生多年在南洋即東南亞地區從事古陶瓷研究的調查報告,他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現的中國古外銷陶瓷,就有漢代的陶器,有水波紋和附加雕紋等裝飾,也有龍首勺等陶器。這些出土物都與廣東漢墓出土的同類型器物大致相同,説明這其中有一些估計就是從當時番禺(即廣州)港發出的沿着海上絲綢之路輸往該處的廣東陶器。證明廣州港發出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廣東陶瓷等貿易源自先秦時期。

  二、鼎盛時期從廣州港外銷的廣東陶瓷窑口和品種

  從廣州港輸出海外的廣東陶瓷,經過漢晋南北朝和隋唐的興起和發展,到宋代,即進入第一次鼎盛期。南宋時期,由於廣州對外貿易的中心口岸地位被泉州所代替,陶瓷等貨物的出口量大减,呈現衰退景象。到元代由於廣州對外港口地位恢復,故隨之廣東陶瓷外貿的繁榮又得到恢復。到明清達到第二次鼎盛期。

  明代鼎盛時期從廣州港輸出的廣東陶瓷的主要窑口和品種如下:

  主要窑口,在宋代有廣州西村窑和潮州筆架山窑以及遂溪窑和佛山石灣窑等四處最著名的外銷窑口。其他較次的窑口有幾十處。當時廣州陶瓷外銷之所以能够達到鼎盛,這是由於我國陶瓷品質得到極大的改良,美觀實用又價廉物美,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其需求量大增,其他省區著名瓷窑,如景德鎮窑、龍泉窑、越窑、耀州窑、吉州窑、建窑、磁州窑等的産品到廣州再出口轉運到東南亞、西亞、東非地區也未能滿足需求;再加上它們運來廣州出口,路途遥遠艱辛,器物易受破損,獲利不豐。所以廣東外銷陶瓷窑口便應運而生,按需發展起來。尤其廣州西村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廣州西村窑位於荔灣區西村皇帝崗,距市中心約5公里。外銷商利用廣州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海上絲綢之路所開闢的通商航道,依據本地區原材料的實際情况,和及時瞭解到的外商需要的商業信息,創設了這一專供外銷的窑場,專門仿製聚集在廣州港待運的全國各大名窑産品,使自己的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市場的競争能力,因而得到蓬勃的發展,産品暢銷東南亞各國、日本等國家。主要的品種有:盤、碗、碟、壺、燈、枕、盒、玩具等。釉色有青釉、緑釉、黑釉、醬釉、褐釉、黄釉和少量的琉璃釉。其中最有特色的品種有青白釉鳳頭壺、鳥形蓋粉盒、點彩小瓷瓶、點彩小瓷壇、青白釉點彩水盂、綵繪菊花大盆、小口反唇罐、寬沿刻花大盆等。其裝飾手法多式多樣,既有仿磁州窑的粗獷、自由奔放的釉上或釉下綵繪作風的作品,也有融匯景德鎮窑精細刻劃風格的做法,還有仿耀州窑的灑脱的印花和淺刻偏刀法,以適應蓬勃發展的外銷市場的需要。所以西村窑的作品,在國内很難找到完整器物。大量却出土於東南亞各國。尤其是在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大量出土宋代廣州西村窑青釉刻花大盤、白釉鳳首執壺、醬釉小瓶、軍持、碗、水盂、鳥蓋粉盒等。1979年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在香港舉辦《東南亞瓷與中國出口瓷》展覽,其中就有四件是在國外出土的廣州西村窑的瓷器。據稱是在菲律賓棉蘭佬布土安地方出土的:一件是素胎刻劃折枝花卉大盤,一件是緑釉劃花窄頸闊口扁圓罐,二件是鳥形蓋盒,在器蓋上有刻劃花卉並加點彩裝飾(注)。在菲律賓,據東方陶瓷學會編輯的陶瓷書中,還有出土的廣州西村窑青釉長頸闊口瓶和青釉長頸盤口瓶等。

  潮州筆架山窑也是宋代盛極一時的外銷窑場。它的産品外銷有一部分也是從廣州港發出的,是廣州港外貿市場的繁榮刺激下創設的。在廣州附近佛山,有石灣窑、奇石窑和南海縣官窑,在三水縣有洞口窑和中山縣的碗逕窑、番禺的沙邊窑、高鶴縣的大崗山窑,以及惠州東明窑、陽山縣石灣窑,等等。北宋潮州外銷窑址,主要分佈在它的東郊的筆架山、南郊的洪厝埠、竹圓墩,以及西郊的風山,北郊的田東園、瓷片山、竹竿山和象鼻山等,方圓範圍達15公里。主要品種有白釉、青白釉、青釉、黄釉和醬褐色釉五種,器形有碗、盆、茶托、鉢、碟、杯、盞、燈、瓶、壺、罐、盂、粉盒、香爐、人物、玩具等。特别是有專門適應外國人需要的高鼻卷發西洋人頭像和西洋瓷狗等産品。較精緻及有特色的産品還有喇叭口或直口瓜稜腹長流執壺、軍持、凸雕蓮瓣爐、刻花碗、碟、瓜稜形粉盒、園筒形劃花粉盒、蓮花三聯盒、玩具、人像和佛像等。都是當年暢銷海外各國的商品瓷。這與現代考古發掘資料及海外學者的研究報告的事實是完全相符的。

  北宋佛山石灣窑位於廣州東南26公里,北起奇石村,南至石灣鎮,其面臨東平河北岸連綿15公里的山崗上布滿了古窑址。當時它經廣州港輸出的外銷陶瓷主要品種是醬黑色、醬黄色、醬褐色或青色、白色等釉色的碗、碟、盞、壺、罐、杯、爐、盒、壇和陶塑等,主要銷售地區是東南亞各國,同時也銷到阿拉伯半島各地區,所以在東南亞一帶,常出土有北宋石灣窑的青釉厚唇高身罐、醬黑釉壇、長頸直口平底把壺和黑釉碗、碟、盒等産品,新加坡頓佛士情物館還收藏有北京石灣窑八耳古瓮和黑釉細胎高達2尺4寸耳瓮,在菲律賓則發現有北宋石灣窑的古瓮,波斯灣和阿曼灣交界處的阿曼蘇丹國索哈地區出土有北宋石灣窑醬黑釉四耳罐。

  南宋時期,隨着對外貿易中心從廣州轉到泉州,廣東的外銷陶瓷業便一落千丈,廣州西村窑及潮州窑等幾個大窑場便紛紛停燒,奇石窑也停燒,石灣窑緊縮在石灣區内,同時呈現衰落景象。至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設立市舶司,至元三十年(1293)在慶元(寧波)、上海、澉浦、温州、廣州、楊州等處設立市舶司後,廣州陶瓷對外貿易的繁榮又逐漸得到恢復。當時從廣州傾銷到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各國。現在在東南亞地區出土的元代瓷器的數量大大超過了宋代。

  明清時代,廣州港輸出的廣東陶瓷達到第二次鼎盛期,廣州港的對外貿易的中心地位得到恢復。到十七世紀初的明代晚期,廣州的陶瓷不僅暢銷亞洲和非洲等國,當時,“歐羅巴諸國東來,據各島口岸,建立博頭,於是諸島貨物充溢中國。”(《瀛環志略》卷二《南洋各島》)再次刺激廣東地區陶瓷業的興盛,這時的石灣窑“共有陶窑107座,容納男女工人6萬有奇”(李景康:《石灣陶業考》《廣東文物》),它除繼續生産日用陶瓷器外,還生産出口陳設陶塑、實用美術器皿、玩具等美術陶型及各式硫璃瓦、瓦瓷陶塑等園林建築陶瓷,成爲綜合性的陶瓷生産基地。其産品遍銷國外,被譽爲“石灣瓦,甲天下”。國外收藏石灣窑明、清陶瓷的很多,在日本京都國際博物館、德國維多利亞和美國舊金山等,都有收藏。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檳城,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曼谷和越南西貢等地廟宇寺院屋頂,還保留有完整的石灣石脊,就是明证。

  明清時代,廣東各地出現大量仿製龍泉窑的産品外銷,仿景德鎮青花瓷也盛極一時。其中仿龍泉窑瓷範圍最廣,窑址分佈在大埔、興寧、五華、龍川、河源、澄海、惠來、平遠、陸豐、惠州、惠陽、惠東、博羅、中山、番禺、高州、化州、遂溪等18個縣市,約50多處(廣億:《廣東明代仿泉青瓷初探》 廣東省博物館 刊1,1988)。據《東南亞瓷與中國外銷瓷》一書雲,廣東燒制的仿龍泉青瓷製作精緻,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行銷不少國家和地區,其産品在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以及中東和日本均有發現。清代廣州地區還出現專門按照國外市場的需求而特地生産的外銷瓷品種——廣州織金彩瓷(簡稱“廣彩”)。它先是從景德鎮販素瓷到廣州文昌路、帶河路一帶,以所謂仿西洋畫法,加以綵繪,再開爐烘染制成彩瓷。爲適應當時十三行貿易市場需要,所謂以自來圖樣在廣州加工綵繪的彩瓷,廣彩行業稱“號頭”的,也就應運而生。這類産品多以瓶、碟類爲多,數量極大,均繪有外國公司的商標(廣州話叫做“嘜頭”)作爲紀念品贈送或商品廣告用。後來廣彩作坊搬去河南燒制綵繪,轉售出口,人稱河南彩。多是花瓶、餐具、茶具之類,顔色絢麗,間中也有畫筆極細與粉彩相似的。它始於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發展到十九世紀初(清嘉慶——道光)成爲極暢銷的工藝品,遠銷至歐洲等地。當時這個行還在西關設有行會組織——靈思堂,會址在文昌路毓桂三巷,後遷去河南龍導屋村和龍田村開業。初期以單件的形式出現在市場,僅供外國商人來廣州登岸作交换物品,或被他們選購運回外國。後來他們發現這類商品在中東和歐洲很受歡迎,便帶來各國的喜愛、習慣和色彩圖案等資料,要求照樣定制,擴大銷售,使廣彩逐步成爲獨立行業,後轉爲批量加工定制,出現作坊式的生産,出現莊頭、洋行等形式,集中資金專門接受外國定貨,派專人到景德鎮收購和定制素胎瓷器,有些甚至帶外國耒樣的器皿到景德鎮仿製。清朝末年,廣彩在廣州還建立大大小小的金山莊(專經營銷美洲商品)、洋莊(銷遠東和歐洲的)、南洋莊(銷東南亞的)。當時最大的瓷莊叫“德隆興”,其作坊主稱攬首,有36家之多,繪製彩瓷工人有數百人。

  總之,明清期間,廣東陶瓷源源不斷從廣州輸往國外。十七世紀晚期,據荷蘭東印度公司達維達記録的數字,該處每年運往歐洲的瓷器達300萬件之多。在廣州經營瓷器運銷貿易的有荷蘭、英、法、丹麥、瑞典、葡萄牙、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東南亞各國和阿拉伯及我國商人。使瓷器在世界各國深受歡迎。廣東陶瓷外銷在中國陶瓷外貿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作者:羅雨林,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