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越國:華風越接成一體



  文/曾昭璇 鄭力鵬 曾憲珊

  趙佗在歷史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推動中原文化與越族文化的融合。他入越俗“椎髻箕踞”,自稱“蠻夷大長”,教化越人,爲越人所歡迎。中原文化因而得以向南方穩固發展,,逐步形成珠江文化。   

  廣州是珠江文化的中心地,珠江文化的建立,趙佗即爲主要先賢之一。他是最系統、最全面把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融合起來的文化使者。他建立南越國後,采取“和親”的辦法治越,開創和平共處的局面,是在珠江流域推動的文化改革,深入人心。

  一、和越政策

  (一)改從越人之風

  1.椎髻 《史記》記南越王趙佗椎髻箕踞見漢朝專使陸賈。陸賈説他:“反天性,棄冠帶”。

  2.箕踞 在漢人視爲“看輕”别人的不禮貌舉動,但南越人則風俗如此。

  3.人殉葬(貴族葬禮) 如廣州龜崗南越王王太子墓,即有四妾殉葬,這在漢族地區,早已廢除。

  4.住干欄屋 南越國宫室多爲干欄式,即用椿柱承頂地板,再建宫室,如廣州中山四路兒童公園東側發現成排巨木板上,可見承巨柱柱椿。

  5.用越人治粤 南越國丞相即爲順德人吕嘉,今順德的金陡、石涌即爲吕嘉建城退守地點。石涌的節擁山下,多西漢瓦碎片,可見當日已有聚落。在魚塘掘地每見成層牛骨埋存。

  6.和親政策 《史記·南越列傳》説吕嘉:“年長矣,相三王,宗族官任爲長吏者七十餘人,男盡尚王女,女盡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蒼梧秦王有連,其居國中甚重,越人信之,多爲耳目者,得衆心愈予王”。

  (二)輸入中原生産技術

  趙佗能把中原漢人先進的組織和文化不斷輸入,使越人誠服,願意跟隨趙佗進行改革。

  1. 發展農業

  農業的改革表現爲鐵器的輸入,使石鏟、石鋤等落後農具改用銅器、鐵器制成,提高農業生力。還有由漢輸入牛和羊,交通工具有馬的輸入,又與長沙國建立“關市”交易,改變了先秦嶺南“刀耕火種”的落後農業.使南越國國勢日强。

  2. 發展手工業

  利用隨軍的部屬人才,又携來北方工匠,大力發展南越銅器、陶器、蠶絲、金屬業等手工業。大量輸入鐵器,代替銅器。趙佗自稱有“甲兵百萬”。當指他有强大武器爲依據。金銀器則表現爲精美工藝技術,如越王墓出土金花泡飾,均用金絲和小金珠焊接成,珠小如沙,反映南越國與海外有技術交流。玉雕精美,每與金銀配合,另創新風,顯示南越風格,與海外文化交流有關。

  制陶業已以泥質硬陶爲主(90%以上),即繼承幾何印紋陶係發展起來的,已近原始瓷(1280℃)了。建築用磚瓦,亦與中原無异,如南越王宫的道路鋪地磚、印花磚及印有“萬歲”二字的瓦當,磚質窗欞,彩釉磚雕(朱、緑色殘件),都是咸陽宫中學來的。陶文出現如“|”、“||”、“|||”、“×”等正好和今天仍用的南越王字相同,即今天所謂“花碼字”的“一、二、三、四”,表示南越土邦已有雛形文字。

  蠶絲紡織工具也在南越王墓出土,如銅制印花凸版(有學者稱爲世界紡織史上最早一套彩色套印工具),可見專家們説趙佗立國絲綢大興,原匹的或分别識出的即有絹、羅、紗、錦等,每種還有多種,如絹類中有“黑油絹”,大量絲織品可見不是輸入的。

  漆器方面,越王墓出土也有飾金盒、盤等高檔産品,表示的手工藝之精,可能爲貴重出口商品之一。最早存世“番禺”二字真迹,即在廣州西村石頭崗l號墓出土漆奩上,桂林郡治布山城墓葬中,顯示漆器爲南越土文化一種,亦當爲外貿一主要商品也。

  南越王墓出士平版玻璃牌、小串珠、耳珰等器物,可能亦爲當時出口貿易的商品。因當時趙佗彩陶釉已屬高温玻璃釉,故玻璃亦當能造,一如精巧玉器與中州玉飾不同(如構圖靈活,動物動態逼真等等),但對外銷至爲蕃人所喜。

  趙佗治國手工業比南越土邦時期有了一個飛躍,故問漢使陸賈曰:“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着漢?”(見《史記·陸賈傳》)可見先秦分散土邦文化已爲中原封建文化所代替。

  3. 擴大經濟貿易區

  趙佗立國後,工農業發展,政局穩定,即利用經濟上的富足向外擴展。其盛時,南越國中心地區則以南海至桂林(治布山)兩地爲主,象郡亦偏西,又有藩屬爲財物控制地區。珠江流域成爲一經濟實體,文化水平大爲提高。

  (1)北上 通過秦代開闢的五條主要山道和其他次要道路,將嶺南貨物北輸中原。秦開的五條主要山道爲:梅嶺道、騎田嶺道、都龐嶺道、萌渚嶺道、越城嶺道。以上五條山道以瀟水入賀最平,過山坳也是平谷地(作者考察)。越城嶺道過坳爲一臺地,故秦已開渠(作者考察時還有秦臺古迹),古代此兩道稱“瀟湘並稱”。次要的人道還有不少,如下列4條:

  城口道—仁化錦江過城口秦關通汝城耒江入耒水出湘。此道春秋末期已開通(作者考察),即沿錦江航行上可至仁化扶溪、恩村,陸行一天到汝城。

  京西大道—此道由英德沿北江直入乳源,不經曲江。上徭山西麓梅花,下坪石沿武水上臨武,此路爲山路,但最快速,漢荔枝運輸即沿此道。

  烏逕道—湞江過低谷地區入江西信豐桃江入贛水。據作者考察,此道平緩但路程遠,上京者不走。

  臨武道—此道由連山縣東坡河星子上臺地入臨武,出嘉禾接舂陵水入湘,荔枝貢道,作者考察沿路平坦,走馬方便。

  故趙佗仍以這些過嶺山道和山間水道相接爲北上主要貿易商路,與長沙國相交惡時(如吕後時),即侵略此帶交通要區。

  (2)東出 趙佗向東與閩越交易,時國境已入閩南,《史記·南越列傳》雲:“以財物賂遺閩越、兩甌、駱、役屬焉。”

  (3)西去 趙佗西方貿易亦遠達雲南西境,故該列傳亦雲:“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今保山怒江東側,近緬甸境)。西北支跨過夜郎(今貴州大部),遠達四川盆地,即利用牂牁通粤(今盤江、紅水河)。西方與毋斂、句町通商(右江流域、紅水河下游),亦爲上雲南的大道所在。

  (三)建立海上絲綢之路

  趙佗以“財力役屬他人”.這些財力從何而來?海上對外貿易當爲主要來源之一。始皇滅越即“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見《淮南子·人間訓》),在前越相公師隅已建有南武城(即今廣州),求寶貨以貢魏王求保護之史實(即爲“越貢奉邑)。

  《漢書·主父偃傳》雲:“將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即秦末邊疆大吏多利用職權進行外貿。趙佗將卒50萬,近海口岸又多,南越先秦大墓中,銅器至多至美,足敵中原産品。表示先秦土邦已有外貿事業,故趙佗變服易俗,和輯越衆,即對外貿易獲利之舉有利,是使他養强兵而抗漢。佗敗,漢武即建爲七郡,即有三大海港(日南、合浦、徐聞),成爲真正“海上絲綢之路”,這實由佗奠基,而漢武加以發展。

  進口貨物己發現於南越王墓中,如5支非洲大象牙,最長1.46米,最短的也達1米以上(因其直徑比小而紅、只堪作笏的亞洲象牙粗大得多,故可認定産自非洲)。還有銀盒(高12.1厘米,腹徑14.8厘米,重572.6克)爲外國風格。

  秦取南越地時已“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樑地,爲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戌。”賈人爲商人,即用以爲商業上開發南越之用。因賈人包括“嘗有市籍者”、“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

  二、封建王朝制度的輸入

  趙佗滅占象郡南部的安陽王,《交州外域記》載:“後南越王尉佗舉衆攻安陽王”。晋人《廣州記》亦説:“後南越王尉佗攻安陽王,令二使者典主交趾、九真二郡人。”又平西甌、駱越之亂,《漢書·兩粤傳》雲,西甌向爲大國,抗秦至力,故時有“南面稱王”的反叛,趙佗平之,用封爲王法就地處理。如蒼梧王即爲一例,秦蒼梧守竈、尉徒惟(即屠睢)之名亦見於《奏讞書》。

  趙佗武力平越後,即自稱“老夫身定百邑之地”,將秦制度引入,提高原土邦政治管理水平。

  (一)築城池、建宫殿、設關隘

  1. 建南越王城

  秦將任囂入番禺,立爲南海郡,建任囂城,今倉邊路東側,芳草街西側,豪賢路南,中山四路以北的範圍。周只1600多米小城,只容“中人數百餘家”(見唐垌記略)。故趙佗選新址來建,地在任囂城西側文溪對岸,即依南武城址興建。

  此城東依文溪,西止廣大路(有宋城遺址出土處),下接七塊石(南漢寶石橋),下藥洲藥西湖,北界文溪西支南岸,南限中山路南西湖路北,周約10裏(和高固五羊城相若)。内有宫殿區,已由考古發掘出。

  2. 建宫苑

  (1)御苑 在中山四路北兒童公園東側掘出一口石水池,約4千平方米,其南面發現有石曲渠長約150米,組成園林水景。其西又有一水井,山土大批磚瓦、焦木、木簡、石等宫屬建築構件。石水池南邊石板有三處刻字(一爲“蕃”字),還有鎏金銅半兩、四銖半兩、秦半兩出土。池中有石柱殘留,似有亭臺建築於此。池水當爲引東側文溪支流水,文溪沿倉邊路南下大塘、長塘街,故溪水最易引入御苑。石水池的水今暗槽石曲渠水源於北面,石曲渠在激水地點建立渠陂,使流水成小灘瀑布之狀,水聲潺潺。御苑中另有一井(1996),井深殘存8.8米,壁圈外徑1.1米。

  (2)宫殿 趙佗是建宫殿能手,任龍川令時即於今老隆鎮郊五華山建長樂臺,廣東省考古所證實其爲漢代早期建築(1991),面積達1400平方米。南越國都城火毁於漢樓船將軍楊僕,今仍存燒燬宫殿的遺址,宫庭走道上殘存大量殘瓦當(有些有“萬歲”字樣),朱色或緑色的磚雕飾,還有炭屑,紅燒土層厚達0.1米,覆於這層殘瓦片層之上,與《史記·南越列傳》中“樓船攻敗越人,縱火燒城”的記載相合。

  南越國都宫殿區規模頗大,即東西約500~600米,南北約500米。西到廣大路與廣仁路交界處己出土一段宋城殘址,當即趙佗城西址。在前中山五路新華電影院下,發現成層板瓦,筒瓦,雲紋與“萬歲”瓦當等宫殿建築殘片,東段則御苑以爾即無宫殿遺址可見。北面在兒童公園北有幾片紅色砂岩發現,表示爲山崗地形,而在省保險公司大樓地基下曾掘出一列小樁、原板組成碼頭護岸結構,隔開河灘和紅十分佈範圍,故城北當止於越華路南。

  南面在廣州百貨大樓的地下爲紅砂岩臺地,高出北京路2米;而九思亭所在的番山下亦爲紅砂岩小匠,《水經注》所稱“城倚其上”之處,即爲城南界所在,故拱北樓即越城南門。

  宫殿爲“干欄式”,即宫殿建築采用越族方式興建,下由木樁頂承,木樁以柎爲支座,平行排列,其上鋪板置柱礎聯成一直綫,支撑上面的宫殿建築。組成的方陣式“柱陣”與西安秦漢宫殿柱群一樣(戴開元,1982),柱礎底有圓榫與柎上的卯眼相合,由“柱陣”可知宫殿面闊在12間以上。

  殘萬歲瓦當圖案有四種篆體,可見宫殿數量不少、分佈範圍較廣。宫殿至少有7座,分佈在中山四路和中山五路之北,東西可聯成一片宫殿區。

  宫殿間走道建築寬2.25米,長20餘米,走道和宫殿平行方向延展,爲宫殿間的交通要道。各宫名稱,已知有“長樂宫”等。越王墓出土陶器上有“長樂宫器”印文,見到完整的已達28塊以上,字體早期多用“鳥篆”體,並有明顯的由篆書變隸書趨向,説明宫殿建築群是由秦末到漢初逐步加建形成的。

  3. 建關隘

  趙佗立國即置關隘防漢兵南下,首先是針對北方的强國長沙國。在通向北方的主要大道大興土木,建關隘固守,並以私黨替换擔任守、將、吏之職的漢人。

  (1)横浦關 《南越列傳》所謂“秦所通粤道”,後來又稱爲秦開“新道”,地點在大庾嶺上的“梅關”。據《淮南子·人間訓》,秦駐一軍守“南野之界”,路經梅嶺較陡而狹,一過梅關路平而寬,故爲過五嶺要道。今梅嶺道五裏、十裏仍置風雨亭。

  (2)城口關 由仁化至汝城必經之山口。據筆者考察,仁化水路到夫溪(吴時征夫至此别妻起陸),過白石嶺(600米)至恩村上城口(恩村爲謝恩地點)。秦時在山坳建關城,今仍存,有温泉。由此下汝城半天可達,有船出汝城,全程一日,今亦有五裏亭、十裏亭和鬆林夾道,略次於梅嶺,但只有一座城門,井非真正一座小城。

  (3)趙佗城 在樂昌峽出口處武江西岸,任囂於此建城聚兵名任囂城,爲準備南攻南越之用,峽口正當樂昌盆地中,劉遠鐸《樂昌縣誌》卷19説佗立國後又在對岸修建樂昌趙佗城,今在城南武水北岸洲仔發現遺址,城基由鵝卵石砌成,還有石柱,繩紋板瓦、筒瓦等,認爲即此城(朱非素,1991)。

  (4)陽山關 騎田嶺上新道南下首關,在陽山縣故名。其下游即洭浦關,上接南風坳道(東陂河上游)即古都龐嶺道(新道),今大鑼嶺下(1322米),古爲通湘潭大道,容閎《兩學東漸記》雲:“湘潭及廣州間,商務异常繁盛,交通皆以陸,勞動工人肩貨往來於南風嶺者不下十萬人。”

  (5)湟溪關 連州西北連江上,爲南下水關要地,古名湟水,具體在陽山、連縣接界處老溪口,屬秦新道。漢初不歸南越國管,後來漢伏波軍即出此關攻打南越國。

  (6)洭浦關(即誆口關) 在連江口處水關。具體位於連江與北江匯口處的連江岸上,今匯口連江北岸江口咀村後山,土臺上有秦漢瓦筒殘件發現,計連江三關連建,可知佗的軍事措施。

  (7)秦城 在廣西興安靈渠地區,史禄鑿亦屬秦新道之一,謝啓昆《廣西通誌》卷230雲:“秦城在縣(指興安縣)北四十裏,旁有秦皇廟,秦始皇築以限越。”

  (8)嚴關 謝啓昆《廣西通誌》還説:“城北近嚴關,群山環之,鳥道不可方軌。”

  (二)建立封建郡縣制

  趙佗按秦制首先建立郡縣制,故先秦士邦全爲郡縣管轄,使中原制度文化普及推行於全珠江流域。分述如下:

  1.南海郡、縣

  《漢書》稱“佗王此地”。即番禺縣,據徐恒彬指出番禺陶器早已知名,先秦又是寶貨集中之地。轄縣已知有下列7個。

  (1)番禺縣 吴建南武城,後爲越相公師隅修建,楚高固再增爲五羊城,即已成諸侯轄下的小城,故名“都”。秦任囂加建秦城於其東側文溪東岸,佗建都城於其西岸,郡不設守,由尉管之,西建行宫别館,如王子宅(今光孝寺)及迎陸賈的泥城和越華樓於司馬涌口處;於象崗建朝臺,於越秀山建越王臺等等,又開九眼井於越秀山下,保存至今。

  (2)龍川縣 佗初入越即任龍川令,轄地粤東,相傳建有城及官衙,今在龍川老隆南有陀城(古龍川城)遺址,城中有越王井。在龍川郊區五華山即發現1400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築,即長樂宫故址。又教民開墾荒地業農,開井今存,把漢族文化傳入越人地區,提高生産和知識水平,奠定治粤的方針策略基礎。故受任囂賞識,提爲南海尉。

  (3)博羅縣  即古縛婁國(土邦)地,博羅即出土先秦縛婁國酋豪大墓,出土銅器甚多,有成套6件的銅甬鐘禮器出土,即有兩套。封建制一吏即可管數國(土邦)和數十部落,故佗按族係分立爲縣以統治之。

  (4)揭陽縣 《史記》已記有“揭陽令定”,地當今揭陽縣以東到福建西南部沿海,故高昌候趙建德即在該地伐木造船。

  (5)湞陽縣 據《清遠縣誌》稱:“趙佗劃湞陽峽以上者爲湞陽縣”,地即今英德市地。

  (6)含洭縣 據《清遠縣誌》卷一。亦雲佗劃小北江以内者爲含洭縣,即今浛洸地,連江下游小盆地,亦有建關在内,即洭浦關。

  (7)洌江縣 《清遠縣誌》提及清遠縣秦名洌江縣。

  2.桂林郡、縣

  郡治在西江谷地中最大一塊平原地區,今天仍爲廣西農業中心地帶,有二縣。

  (1)布山縣 秦時置,南越國因之,爲桂林郡治。在貴平縣西南古城。因貴縣羅泊灣1號漢墓出土漆器上有“布山”烙印文字可证。出土銅甚多,顯爲奴隸主階級大墓,因出土器物有銅鼎、銅三足鼎,銅盆、銅桶、羊角鈕鐘及銅鼓二個,一大一小。

  (2)四會縣 秦時立,南越仍之。地當今四會縣地。先秦已有大墓發現,如高地園1號墓,分前後兩室,有臺階式墓道,銅器有鼎、鑒、人首柱形仗頭,顯爲奴隸主身份,即四會當時亦可能爲越人小國地方,故秦立爲縣。

  3.象郡、縣

  趙佗主南海尉後發兵襲秦時象郡,《漢書》稱郡治臨塵,今廣西左江崇左洞谷地。爲左江流域中心地點,農業發達。地當要衝,西入龍州,南下友誼關,入駱越,居高臨下,一路開敞,東側明江過愛店,更是大路平坦直通越南,故在龍州、寧明間爲壯族中心地,岩畫最多,沿明江左江岩壁,至爲壯觀,如寧明花山壁畫最佳,雒越英雄、祭司及舞人形象,像有狗、鹿、人等,銅鼓、皮鼓等樂器也多。

  (1)象林縣 據《晋書地道記》、《漢書》、《水經注》可证此縣確存在於秦代。地當今越南廣南至峴港。其南即外國地方,象林縣治即漢日南郡治。

  (2)武寧縣 此縣見於晋《交州外域記》,即安陽王都,地當今古螺城附近。

  4.交趾郡

  《水經注·葉榆水》雲:“秦始皇開越珠江,立蒼梧、南海、交趾、象郡。”又引《交州外域記》稱:“越王令二使者典主交趾、九真二郡民。”可見趙佗破安陽王后即立交趾郡,其地即當今越南北部,清化江北地區。

  5.九真郡

  地即今越南清化、文静二省地。

  6. 蒼梧郡

  蒼梧郡見於“江陵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稱當時蒼梧郡有守名竈,有尉名徒惟,此批簡多記前220年2月前,即蒼梧到鄉叛亂,及秦鎮壓事,故徒惟(即屠睢)被殺,即發生於此。故《水經注·葉榆水》雲:“秦始皇開越珠江,立蒼梧、南海、交趾、象郡”。

  (三)推行封建官制

  秦、漢官制,佗全部依據施行。如郡設守、尉、監。趙佗本人即爲南海郡尉,桂林郡只有監,如監居翁,他能命令“諭告甌、駱40餘萬人口降”。郡守如佗令二使者典土交趾、九真二郡,即名爲守。

  漢制更多應用,以適應時局變化的需要,如漢封王、侯之法,佗即應用。如在强盛的西甌地區,即封蒼梧王和西於王。

  1.官禄等級制度

  封建政體的官禄制度到秦代已很嚴密,故佗開南越即用爲管理南越三郡,比南越土邦時期奴隸制大大進了一步。故佗之有條有理見稱當時,且能執政67年,一生受福。

  佗受命爲王,中央大臣即有丞相、内史、御史、中尉、大傅。次一級官員由佗發印信。從考古文物得知有19種,皆沿漢制。南越國地方官爵系統中的官號還有:假守、郡監、使者、令、嗇夫。

  封建家庭制亦表現於皇室家族組織之中,已知有立太子之制和立后妃之制,盛行漢式葬禮。

  2.幣制及度量衡的統一制度

  秦統一了文字、道路和度、量、衡。比奴隸制國家大大進步,使中國成一大統。佗立國後,仍襲秦制,使國家經濟跟着前進,漢越再現融合。

  (1)幣制  “半兩”一直沿用至國滅,保证了國家經濟穩定。

  (2)長度 南越國亦奉行秦制。

  (3)容量 南越銅器多有容量刻銘以利計算,此亦秦制。據計算其1昇=197.655毫昇。

  (4)重量 重量據銅器刻銘换算,秦、南越、西漢初基本相同。

  總之,從幣制和度、量、衡都表示中原封建帝國文化對珠江流域各地的影響,至今仍未大變,可見今所謂珠江文化實爲漢越文化融臺的結果。

  三、結語

  趙佗一生在歷史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推動中原文化與越族文化的融合。趙佗願與越人共處一生,入越俗“椎髻箕踞”,自稱“蠻夷大長”,教化越人,爲越人所歡迎,如今天向西方學習一樣。他本人爲求政令能行,久安越地,而自立爲國,變服易俗,終身與越人共處。没有想到這樣把漢文化帶來,使越人文化大大提高,使漢朝以後嶺南越族成爲中華民族一支。中原文化因而得以向南方穩固發展,逐步形成珠江文化。

  史有先例如週末太伯奔吴,以投奔入越人之中,示不再用,以求自保。但這樣變服隨俗,以德化越人,從之者數千户,後立爲吴國,卒成春秋大國而争霸中原。

  後世粤西俚人首領冼夫人與漢人馮氏聯婚,在她説是嫁得佳婿,馮氏則求得政令可行。婚後得漢文化的教化,管理土邦成績大增,使粤西之開發大進一步,唐代以後影響遠及海南島,漢文化播傳於越人(俚人)深得俚人歡迎,使粤西海南社會經濟發展、政權安定達三朝之盛,爲俚人漢化成功之又一例。

  趙佗從歷史發展潮流觀之,即中華文化的傳播,擴大和融合其他種族文化,實爲今後對各個民族的主要方針。孫中山“五族共和”之倡,亦即此意。各民族融合成爲一體,則先進文化的領導作用,自能發揮,國家凝聚力必大爲鞏固,使國家富强,人民團結,生活日佳,爲期遠久之策也。

  中華文化有長久和不斷擴展的特徵,由黄土高原、黄河而淮海,進而向四夷擴張,五族共和形成傳統性文化中心,不斷繼承擴展的生命力的類型。他如歐洲不同地域歷史文化的不平衡和對峙,文化體系及其發展方向的不同而引起的不斷糾紛,是應加注意的問題。

  今天有不少人在文化發展“本土化”的研究中,引入國外文化理論並與中國歷史相結合,尋找我國文化發展的方向和新方法,是應加注意的。但從“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來看,强調創新,獨立思考,從研究實踐中總結我國文化體系的發展規律,似能更快速而扎實可靠地建立强大光輝的中華文化體系,爲國家小康,爲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更好的貢獻。

  (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青年培訓學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