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打造僑鄉文化使歷史更輝煌——江門僑鄉調研報告

 

  文/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廣東文化組/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僑鄉文化項目組

  2006年10月中旬,我組的參事、館員和珠江文化研究會的專家教授,到江門市進行了僑鄉文化專題調研,先後到五邑大學、華僑華人博物館、蓬江區、臺山市、開平市等地考察,有不少新的發現,特將調研報告及相關建議提交如下:

  一、對歷史文化遺存價值及文化現象的新發現

  (一)在蓬江區發現“後珠璣巷”

  在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考察時,發現這村有一座羅氏大宗祠,建於清康熙46年(1707)5月,咸豐10年(1860)重修。這是該村羅姓村民爲紀念南宋時到此定居的先祖羅貴而建的。祠堂内至今仍存一對長聯,記述了羅貴從南雄珠璣巷遷此發祥的歷史:“發迹珠璣,首領馮、黄、陳、麥、陸諸姓九十七家,歷險際間嘗獨任;開基朗底,分居廣、肇、惠、韶、潮各郡萬千百世,支流百派盡同源”。這付對聯,與史料記載南宋時羅貴率領從中原進入粤北南雄珠璣巷多姓民衆南下開發的歷史相契合,清楚地列舉出這批民衆到良溪(古名朗基)村後,又進一步擴展至廣州、肇慶、惠州、韶州、潮州等地開發的走向和歷史。這批民衆,從南宋遷來至建造或重修羅氏大宗祠的清康熙或咸豐年間(現難確定這對聯産生時間),約有四、五百年,這麽長時間擴展至這些地域是可信的。我們曾先後在肇慶考察古村文化,見到從良溪村遷去的氏族。而在這個村,至今仍存清干隆年間修的羅貴墓,每年清明都有來自各地、以至港澳和海外人士專程祭拜;這次在臺山考察時,又發現不少華僑華人的祖先,也是從南雄珠璣巷遷良溪村後,再轉遷臺山而出海外的。可見良溪村實際是中原移民南遷南雄珠璣巷後,再度南遷廣東各地以至海外諸國的第二個中轉站,因而稱其爲“後珠璣巷”是有理有據的。這個文化定位,能較好地體現其文化内涵和價值,拓寬其開發空間。

  (二)在臺山市發現“僑圩文化”

  臺山市是“中國第一僑鄉”,有豐富多彩的僑鄉文化,有口皆碑,名噪中外,但其中有種“僑圩文化”的内涵和價值,似乎尚未受到重視和開發。臺山市有一些以圩日取名的鄉鎮,如:三八鎮、四九鎮,據説過去尚有:一六鎮、二七鎮、五十鎮。即:每逢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八(十八、二十八),或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九(十九、二十九)爲圩日。圩日是中國農村傳統性集市,而臺山獨特之處,除以圩日定名之外,尤其表現在其圩集的場所及建築風格具有西洋文化韵味。例如,端芬鎮的汀江圩,是民國二十一年(1932)興建的集商貿、居住於一體的集圩,占地30畝,位於大同河畔,今仍存船舶碼頭和小橋,整個圩由94棟各有特色的三、四層騎樓式建築,從四面環抱一片廣場而搆成,建築多用當時進口的洋材料,都具有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有的是中國式硬山頂爲屋頂,門面及窗户、陽臺是希臘、羅馬、西班牙風格,可見從圩集的性能、選地,到結構、風格,都甚有僑鄉文化特色和底藴。據該市文化部門稱,類似具有僑圩特色的鄉鎮、水埠,全市有70個之多。這種僑圩文化,從其圩日傳統上説,當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可以此申請作爲省級、國家、乃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而其又體現於鄉鎮之名和圩場建築之中,亦可列入物質文化遺産範疇,提出重點保護單位申請。但更爲重要而有發展前景的是:如能作爲一個文化旅遊項目開發,可能會産生變廢舊爲新生的積極效果。

  (三)開平碉樓文化的新視角

  開平市昔有“無碉樓不成村”的説法,迄今全市尚有1833座碉樓,被稱譽爲“中國碉樓之鄉”。近年來,該市碉樓和古村落作爲一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已經國家提出申請,最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已派專家到該市進行了考察,估計通過的可能性甚大,現在應考慮通過後的宣傳及其文化價值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該市碉樓從功能上説,可分爲衆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在申報材料中,對其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作瞭如下評語:1、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证;2、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3、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杰出代表;4、它寄寓了中國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些評語是正確的,但似乎尚可以在這基礎上,更深一層地挖掘與弘揚其文化内藴和價值,以當今世界現代水文化理論爲新的視角,去宣傳和開發其文化内涵和意義。

  因爲自十九世紀以來,一些西方學者一直以海洋文化先進論而論斷各國文化的性質和地位,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就認爲中國“並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賦予的文明,既然他們的航海—不管這種航海發展到怎樣的程度—没有影響於他們的文化。”顯然這種説法是片面的、武斷的,但它却是影響甚大、甚深的。從開平碉樓的文化内涵上看,清楚而深刻地具有海洋文化的性質和意義,完全可説是對黑格爾所代表的西方學者理論的有力回擊。而當今聯合國通過其爲世界文化遺産,也就等於對這個回擊作出了肯定,也即是認同了以開平碉樓爲標誌的中國早有接受並具有海洋文化的歷史事實。

  我們應當特别注重以此爲視角去認識和發揮開平碉樓和古村落被評定爲世界文化遺産的價值和意義。因爲這是在中國大陸首個非單純的傳統文化、而又有鮮明海洋文化印痕的文化遺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同時,這又是作爲具有鮮明海洋文化特色和悠久歷史的文化大省—廣東首個世界級的文化遺産,由此,也就意味着是對廣東具有如此文化特色和歷史的承認和肯定。所以,我們應當將開平碉樓文化的宣傳,與中國和廣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聯繫起來,與愛國主義教育、華僑史教育、文化遺産教育、建設文化大省教育等任務結合起來。

  (四)僑資辦學的新現象

  江門所屬的新會、開平、恩平、臺山、鶴山,通稱五邑,都是著名僑鄉,歷來有華僑華人回鄉投資辦學的傳統,所以僑資辦學的學校遍佈各地,歷史長,影響大,蔚然成風。這次考察我們發現有兩種新現象值得注意:

  首先,是一種值得倡導的新現象:在江門五邑大學,幾乎每棟樓都是海外華僑華人捐資興建的,有的還以個人名義設立奬學金,鼓勵教學。學校爲了對這些熱心人士表示感激,弘揚其精神和傳統,除冠其名爲樓名、並將其事績在展覽室陳列之外,還組織學生分别采訪他們,寫成文章,寫出每棟樓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編成《灑向大學都是愛—旅外鄉彦熱心捐建五邑大學實録》一書出版。這做法是有新意的。我們還注意到,該校對僑彦的宣傳,不着重於張揚其捐助數量的多寡,而是着力宣揚其捐建辦學的熱情,尤其是他們愛國愛鄉、奮鬥創業的精神,並以此教育學生,形成校風。這種做法,使僑鄉的學校更有僑鄉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當是值得倡導的新現象。

  其次,是一種具有較普遍性的新現象,即在鄉村有些僑資辦學的小學、甚至中學的校舍荒廢了。據説,皆是生源逐年减退的緣故,而且有日益發展的趨勢。這種現象是過去罕見的,恐怕也是難以逆轉的。這現象很可能會影響僑資辦學的積極性。迫切的問題在於:一是如何使鄉村學校布局調整更合理?二是如何利用這些廢舊校舍?

  與此相關的還有另一種現象:在五邑僑鄉不少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碉樓、洋樓、騎樓、别墅、古屋,許多都無人居住了,已成廢舊建築,又無力修繕,長此下去更難以維護。這也是不可忽視的現象,是不可逥避的問題。

  二、僑鄉文化概念及特徵刍議

  長期以來,對於海外華人華僑和僑鄉對祖國和革命事業的貢獻,都舉世公認,有口皆碑。“文化大革命”的干擾破壞,已逐漸修復。改革開放以來,華人對於華僑的貢獻更是重大,僑鄉的發展變化也是十分巨大。海内外學者都意識到:應當認真研究和大力宣傳華人華僑和僑鄉的文化,但究竟是用“華人華僑文化”,還是用“僑鄉文化”的名稱和概念,文化學術界却有争議。我們認爲,這是兩個密切聯繫而又有所區别的概念:前者是一種族群性質的文化概念,是指旅居和定居於海外的華僑華人,他們有相同或相通的文化意識、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他們是中華民族中的一部分或一個分族群,但却定居或族居海外各國屬於所在國的公民或居民,因而海外華人華僑文化就有二重性:一是就其屬性而言,仍是中華民族文化之一支,二是就其所在而言,則是所在國之地域或水域文化之一部分。僑鄉指在中國本土中旅居海外華人華僑較多的地方。這些地方,因海外華人華僑多、關係深、影響大,使這些地方形成具有明顯特質的僑鄉文化。所以,僑鄉文化是中國本土的一種地域或水域的文化概念,與海外華人華僑文化關係密切,但各屬不同的文化系統,而且範疇與内涵也有所不同:前者屬族群文化,後者屬地域或水域文化。

  我們提出江門應打造僑鄉文化,根據是這裏的五邑地帶,早具有僑鄉文化傳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形態,具有了自身的文化特徵。這些特徵,都是與海外華人華僑有密切關係的,可以説主要是華人華僑文化在這些地域的輻射或投影。具體表現在下列四字上:(一)根,即本根文化意識,具體是指:僑鄉是海外華人華僑的故土之根、鄉情之根;(二)橋,橋樑作用,即:溝通中外經濟文化和信息之橋,又是貫通歷史與現代之橋;(三)義,即:義氣、義舉,這種傳統精神是僑鄉與海外華人華僑聯結的紐帶,又是海外華人華僑回鄉投資、辦學助學的精神動力;(四)和,即:結合、融和、和諧,從建築上説,是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的結合,如碉樓、僑圩等;從精神上説,是僑鄉人與華僑華人及其相互之間的和諧。這四個特徵,既鮮明地顯示出江門僑鄉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而且有僑鄉人特有的精神和風格,這就是:艱苦創業、愛國愛鄉、開放兼容、情義和諧。顯然,這是一種内藴豐厚的文化,應當繼續深挖、永遠弘揚。

  這種僑鄉文化,也應當屬於我國乃至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一個部分,因爲海外華人華僑過去大都是從海上絲綢之路赴海外各地的,華人華僑回鄉,以及外國商人經商、教士傳教,也大都經海上絲綢之路到中國,並有不少在江門僑鄉上岸,迄今上川島、下川島仍有傳教士遺址。可見以此視角去研究開發僑鄉文化,空間更大,必有收穫。

  三、打造僑鄉文化的幾點建議

  (一)鮮明亮出僑鄉文化品牌,加强加速僑鄉文化的理論學術建設。建議省高教和文化部門考慮在江門五邑大學設立僑鄉文化研究基地,作爲省的學術重點,並與暨南大學作爲海外華人華僑文化研究基地的重點分工,分别完成廣東僑鄉文化理論、僑鄉文化史,以及廣東華僑史和華僑文化理論等學術著作,並爲此需要,舉辦相關專題的全省、全國或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

  (二)加深擴大“後珠磯巷”的研究開發。我們爲篷江區良溪村定位爲“後珠璣巷”,是初步的,仍需繼續搜集史料,深入論证,進一步成熟,即:做出規劃,建設開發;在取得初步成效之後,可以與南雄珠璣巷聯繫起來,舉辦前後珠璣巷與海外華人華僑關係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内外學者與僑領參加,擴大影響。

  (三)打造“僑圩文化”。以臺山市爲中心,以汀江圩爲基點,從史料與建築、歷史圩集傳統與當今貿易需求、節日活動與旅遊度假、非物質與物質文化等方面,開拓其文化價值與活動内容及方式,制定出統籌開發規劃,然後招商開發。同時,專請學者編寫僑圩文化學術論著和普及讀物,組織作家、藝術家撰寫文藝作品,製作影視片或光碟,多方式多途徑地大力宣傳。

  (四)抓好開平碉樓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如被正式定爲世界文化遺産,應舉辦世界性的學術研討會,現即應着力準備;我省和開平市爲這項申遺作出了長時間的艱苦努力,整個過程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值得大書特寫,應請作家採寫專題報告文學,既是建設文化大省的成果,又是普及文化遺産教育的好教材;應在保護文化遺産不受損害的前提下,開拓多種的節日、文化、宣傳、教育、旅遊、度假活動,尤其是可以組織中小學生的夏令營活動,既擴大文化教育效果,使保護與弘揚文化遺産觀念代代相傳,又可獲適當經濟收入,作爲保護修繕遺産之用,使遺産得到有效、長期的保護龢利用,這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使歷史更輝煌。這樣做,還可能會爲許多荒廢僑居找到新生的出路,使難辦的問題得到逐步解决。

  (五)着力發展具有僑鄉特色的文化教育。希望省市有關部門將僑鄉文化教育作爲一個有特殊性的領域看待,在政策上有所傾斜,如:在文藝評奬或選拔中應有其代表作列入,在文化科技人才和經典作品的宣傳上應注意僑鄉代表學者、專家、作家、畫家、戲劇家、音樂家、攝影家等等及其代表著作的研究和宣傳,編寫出系列叢書或選本;並利用現有多家報刊在海外發行之有利條件,大力向海外推介僑鄉最新發展成果和信息;在僑資辦學的學校,應注意開展對海外華人華僑愛國愛鄉和艱苦奮鬥的傳統教育,講述僑鄉史,組織回鄉華人華僑與學生聯誼活動,使僑鄉文化成爲僑鄉學校的校風特點之一。

  (六)考察研究本地域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和相關文化遺存。前不久國家文物局正式宣佈,我國正聯合相關國家將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所有文化遺産和相關文化遺存,統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在江門市所屬五邑僑鄉,應調查瞭解,如有這方面史料,應積極匯總上報,以免漏報或錯失時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