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政治會走進困局嗎

  立法會選舉熱鬧已過,新一屆議員躇躊滿志地準備逐鹿政治舞台。因為泛民主派議員在立法會人數不過半,許多人鬆了一口氣,至少認為,香港的政治形勢可以穩定一段時期了。事實究竟會如何?

  事實上,香港的政治問題還非常嚴重,政治麻煩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所以,不管選舉結果如何,香港的政治生態都不會就此健康成長,香港的政治很可能會走進困局,而且解困的難度非常大。

  這樣的結論基於三個方面的判斷。

  一、衝擊基本法、抗衡基本法的政治活動仍將加強。

  支持和反對“二十三條”、“雙普選”的爭鬥,仍是今後相當長時期内香港政治矛盾焦點,對基本法的衝擊力強度絲毫未減。可以預知,在今後一段時間裡,特區政府不會勇於重提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以此求得政治安定,但反對力量絕對不會輕易放棄這種有利其進攻的政治話題。而“雙普選”更是反對派凝聚内部團結,爭取社會力量支持的最大政治議題。

  二、分裂社會、製造新的階層對立的政治活動仍將加劇。

  今次的立法會選舉,總體情況是值得肯定的,選民是理智的、成熟的。但是深層次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儘管尚不嚴重,危害性不可小看。如出現了支持某黨就是親中、支持某黨就是不親中政治言論。尤其要警惕的是,有非常不良的政治分裂社會的思潮存在,比如說親中就是非本土、不親中就是本土等等。如果香港的選舉政治最後陷入以親不親中來組合政治資源,勢將分裂香港社會,嚴重破壞香港社會的團結。

  三、鉗制政府、打擊政府威信的政治活動仍將持續。

  選舉剛剛結束,有些議員還沒有上馬,就提出要停止減少綜援,為討好部分選民,置整體利益不顧。更嚴重的是,一些政黨人物,對民主進行粗暴的解讀,將癱痪政府與民主劃等號,將支持政府與保皇黨、反民主劃等號。在如此不正常的政治壓力下,今後立法會的運作能否正常,今後特區政府的許多正確施政會否受到嚴重干擾,成了壓在廣大市民心頭的巨石。

  上述三個方面的判斷如果沒有大幅度偏差的話,香港政治勢必受到這些政治活動的左右或者裹挾。雖然隨著香港經濟的復甦,人們的怨氣會逐步減弱,但是政治的活動不會減少。香港一旦踏上了政治的台階,腳步祇能拾階而上,要從政治台階退回經濟的平台已經是不可能了。

  政治台階如果一級一級地上,香港政治的改革相信會順利得多。但是香港的部分政治力量根本不滿足按部就班的政治安排,而是希望迅速地改變當前的政治現狀,改變基本法看守的當前的政治體制。

  如是,香港政治必然陷入困局。

  困局之一:因為反對力量不斷衝擊基本法,特區政府軟弱無力,逼使中央不得不經常出來護法,久而久之,中央從對香港的不干預要過渡到經常干預,港人治港的政治體制恐怕就要陷入困局了。

  困局之二:特區政府主要的任務,是發展經濟,保障香港的繁榮穩定。但是,政治形勢咄咄逼人,特區高層官員不懂政治不行,不玩政治不行。等到香港特區的主要官員都成了政治高手,香港還是香港嗎?香港的政治不遭遇困局嗎?

  困局之三:回歸對香港社會是一次成功的大整合。過去長期存在的階級分裂、政治分裂、社會分裂,因為回歸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彌合,大有回歸一笑泯恩仇的形勢。但是,當前的政治鬥爭,又將裂痕撕開,而且還有擴大之勢,結果便是政治局勢的動荡,這不是困局又是甚麽?

  當然,政治困局不是政治危局,更非政治亂局。面臨困惑是一種困局,面對困難也是一種困局,陷入困境更是一種困局。困惑、困難和困境,都是可以應對的,可以解決的。但是,務必看到解決香港政治困局的難度是很大的,很複雜的。不是靠一兩次的選舉、兩三個席位的差距就能解決的。

  解決困局,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特區政府,首先要端正的是心態。在各種各樣的心態中,最重要的是依法治港的心態不能改變。無論處理甚麽政治問題或者是政治麻煩,都不要違背基本法。其次是港人治港的心態不能變,過去高度相信港人一定能夠治理好香港,今後也不能懷疑港人治港的能力。

  (原载《中國評論》2004年11月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