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港人愛國

  香港人其實是非常愛國的。平時從香港的傳媒中,可能不容易感受到香港人的愛國熱情。其對於内地,批評不少,讚揚不多。而且還有不少傳媒,特别是雜誌,是以揭露所謂内地的黑暗面為賣點。有些傳媒的評論說多幾句内地的好話,就會有專欄文章指摘不專業,沒有水準。

  事實上,愛國這個概念在香港長期被混淆,有愛兩岸一個中國的,有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也有愛中華民國的。有人因為不認同中共,所以不愛中國内地。有人因為嫌棄内地落後,所以不親近中國。殖民文化的敎育,更使新一代香港人不瞭解内地,缺乏對中國的感情。

  但是,港人無法不愛國!

  六月八日世界盃中國對巴西,三萬球迷聚集在香港政府大球場,從電視屏幕上觀看戰況。開賽前,中國隊唱國歌,三萬香港球迷自動肅立,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場面極其感人;而且,這是沒有人組織、發起的自發行為。乃至外國記者都好奇地說“香港人甚麽時候變得如此中國”!

  還記得嗎?當中國成功地獲得奧運會主辦權時,不管甚麽觀點的報紙,幾乎都用“我們贏了”做大標題。

  港人愛國,就像瓶子中盛滿著的水,遇到時機,就會噴發出來。不管是甚麽形式的瓶子,噴出來的感情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愛國!

  

  感情雖然一樣,但是表現形式肯定不一樣。批評中共,不見得是不愛國;親近台灣,不見得是不愛國;說好話,不一定愛國;說壞話,不一定不愛國。關鍵在於,愛國是否真誠!香港人愛國,主要就表現在真誠。

  香港回歸,港人有擔心,有疑慮,但是在香港必須回歸這個方面,港人是認同的,是支持的。這不就是最大的愛國真誠嗎?沒有全民全社會的愛國高度認識,香港的回歸豈能如此順利!

  香港人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熱愛香港,認為天下沒有比香港更好的地方了,走遠了,走久了,就想回來。有這樣一個統計數字,九七年至九九年香港移民回流者高達三十萬人。香港是風水寳地,是發財致富的好地方,更是養生度歲的好地方。愛香港,是港人愛國的基礎。

  港人愛國是一貫的,但是回歸後對國家的認同感更加強烈了,愛國的情感更加濃烈了。不僅僅重視與内地保持两制,且越來越重視的是如何在一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這種變化趨勢,非常值得重視。

  所以,當特區政府的一些行政措施還繼續沿用過去殖民政府的,以隔閡香港、内地為目標,就遭遇到了民眾的強烈反彈,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

  又所以,當民進黨執政後,拒絕一中原則,香港同情台灣的人劇減,批評輿論大增。在兩岸關係方面,不論何種立場的傳媒,都不會為台灣的去中國化言行稱好。甚至,香港人感受到了與台灣日益增強的疏離感。

  當然,中國内地不能期望,因為港人越來越愛國,好話就越來越多。愛之深,言之切。批評是愛國的一種表現,不愛國,何來期盼國家糾錯佈新、不斷進步之心情。當然,谩罵與造謠,不在此列。

  港人的愛國,也處在一個發展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完全可能產生質的飛躍。這是值得關注與研究的。

  (原载《中國評論》2002年8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