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怎樣搶救香港電影業

  香港電影業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機。不久前,由香港電影業九大團體組成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向特區政府發出了“救亡通牒”,聲稱如果政府再無救市決心,香港電影勢必走向滅亡之路。

  香港的電影業是處在如此危急之中嗎?請看幾個數字。

  業内有七成人士失業或半失業;電影產量由全盛時期一年三百部,下降至今年上半年不足三十部;在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工業每年收益多達十九億港元,但是去年萎縮至十億港元。

  難怪香港電影業人士憂心忡忡,愁眉難解。

  怎麽辦?怎樣搶救香港的電影業?似乎業内人士缺少高招。不過在批評政府,諸如對電影業採取不干預政策、沒有扶助電影業等方面,意見不少,牢騷更甚。

  電影業對香港而言,重要的恐怕還不是收益與就業這麽簡單的問題。電影業是香港文化的支柱,甚至稱為靈魂可能也不為過。香港具有“東方好來塢”的美譽,足以表明電影業對香港文化的重要性。

  香港電影業於七、八十年代,每年的出口影片佔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港產片行銷全球,尤其對世界各地的華人影響巨大。香港的影片,其實擔當了中華文化形象大使的角色,溝通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外國文化,提高了香港在亞洲、在世界的文化地位。說實在的,現在美國文化的傳播載體,電影不也是主要載體之一嗎?

  但是,香港電影忽然就離開了輝煌,跌入了危機。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電影業出現了全球性的不景氣,香港不可以獨善其身。但是,韓國的片子,這幾年為何在香港大行其道?

  原因之二,經濟不景氣,看港產電影的人少了,收益大減。但是美國一些影片為何在香港大賺其錢?

  原因之三,香港影片素質出現問題。但是為何一些素質很高的影片同樣銷路甚缺?

  原因很多,非常複雜。但是種種原因,祇說明一個重大問題,香港製作的影片,失去了往昔龐大的觀眾群。香港的電影業,面臨著求變才能通的局面。

  香港電影以變求通、再造輝煌的典型時代是在八十年代。香港的電影人走出香港,融入内地,激荡靈感,創出輝煌。如《少林寺》、《垂廉聽政》等等,尤其是開創出新一代的功夫片,歷經十餘載而不衰。而在八十年代,香港影片打開了内地的大市場,引發了觀看港產片的狂熱。

  現在,隨著内地電影業的長足發展,内地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普通的港產片已經很難引起内地市場的興趣。放眼東南亞等地區,都是如此。所以,香港電影必然會面臨重大困難。

  另外,許多年來,香港影片基本停留在警匪片、功夫片、搞笑片幾大類,缺乏創新,少有突破。觀眾難於忍受重覆和老舊,肯定會大量流失。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印度,印度當年也是影片出口大國,但當來來回回都是說一下唱一下、缺乏創新的時候,觀眾就開始拋棄印度影片了。

  怎樣挽救香港的電影業,說到底,救藥還是在電影工作者手中。

  至於電影工作者認為政府應該具有救亡的責任,本人也完全贊同。

  首先,特區政府應該充分認識到電影業對香港的文化形象、文化地位、文化影響的重大作用,應該把這種認識提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其次,特區政府在發展戰略中應該給電影業一席重要地位,要為促進電影業的發展制定全面的政策。

  (原载《中國評論》2002年10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