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关係的维持有赖理性框架

  岌岌可危的两岸关係,在摇摇晃晃中又走过了一段时日。虽然危机陪伴著时时刻刻,两岸之间大至一项政策的出台,小至一句话的说出,都无不露出危机,带出危机,但始终沒有爆发危机。归根结底,是因為两岸关係中还沒有抛弃理性框架。

  两岸关係的理性框架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者,两岸仍然坚持和平的理性思维。

  如今来看两岸的政策,最值得肯定的是都以和平為主要基调。大陆沒有更改和平统一的方针,仍然以和平统一為各项对台工作的基本原则。当然,大陆做好了武力准备,但现在基本可以肯定,这种准备是以维护和平统一為目的,而非取代和平统一政策。所以,和平统一之和平,是贯穿於大陆政策的理性思维基础。

  台湾比较明智的是,在五二○即提出了和平对策。声称要推行和平发展纲领,组建和平架构。儘管大陆满腹狐疑,但对两岸的和平维护政策是不反对的。且不管台湾是否要用和平作為策略或者手段,祇要目前能维护台海的现状,不至於引起军事的摩擦,大陆就能忍下去。所以,台湾的和平主张,也属於理性的思维范畴。

  二者,两岸仍然维繫交流的理性关係。

  两岸关係的理性框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两岸的经贸关係、民间交流,如果两岸之间继续保持发展势头,那么,理性就与两岸关係同在。三二○至今,人们可以欣幸地看到,两岸经贸关係沒有受到影响,两岸民眾的交流维持现状,一切还保持著广泛深入发展的势头。

  两岸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了不可分离的一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两岸执政者,都必须理性正视,沒有万不得已的原因,不能做出非理性的举动来。所以,称经贸合作是两岸关係中最理性的基础,一点也不為过。至於民间交流,也是两岸建立互信、消除敌意的最理性基础的组成部分。

  三者,两岸仍然保留接触的理性空间。

  从三二○至今,两岸都沒有把期待的大门关死,大门裡面,还有迴旋的空间。大陆的五一七声明,该堵的漏洞堵住了,但是该打开的门户也打开了,沒有把话说绝,沒有把路断绝。台湾方面,虽然把该说的话说了,但把要做的事缓下来了,先不做了。别小看这缓一缓,一小缓,留出的是一个週旋的两岸大空间。如果当时就喊若要如何如何,甚至做了起来,两岸之间绝对不会保留今天仍然存在的理性空间。两岸的麻

  烦局面,将不知道如何收拾。

  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两岸关係的理性框架。

  但是,两岸关係中理性的框架非常脆弱,非常不结实,如遇到两个方面的衝击,势必发生大崩塌。

  一是大陆的底線被踩穿了。大陆的底線,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比如台湾宣佈独立,或者作出了实质与独立无異的举措,那么,一个中国的原则就被踩穿了。踩穿的结果就是和平让位於战爭,理性让位於非理性。

  二是大陆对台湾政局发生了误判。台湾的一举一动,大陆都高度关注,密切注视,认真评估。不為别的,就為判断是否到了临界点,是否到了需要作出政策更改的时刻。台湾的举动,历来令人眼花缭乱,难明难懂,其政策之反复,很容易令大陆產生误读误判的问题。据知,多年来,两岸之间已经沒有甚么可靠的沟通管道或者沟通机制,危险的系数相当高!

  所以,两岸关係的理性框架並非结实的,更非牢不可破的,需要的是小心的维护,谨慎的使用。

  当然,理性的框架不是人人都喜欢的,两岸之间,不乏非理性甚至反理性者。台湾极端的分离主义者,大陆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都迫不及待地要拆除两岸之间的理性框架,这是需要两岸人民高度重视,並且起来制止的。切莫让这些极端的思潮,被人利用,演变成所谓主流民意,导致两岸发生无可挽回的悲剧。

  当前台湾日趋现实的和平分裂趋势,大陆日趋高涨的武力统一诉求,对理性框架,皆是莫大的威胁!

  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来推理,领导者的理性決策是最受人民欢迎、支持的。如果在两岸关係上,选择非理性、反理性的決策,是会受到人民抛弃的。

  祇有理性,才能制止悲剧,才能维持和平的大局。

  (原载《中國評論》二○○四年十一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