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關係進入高度危險期

  在今次疑雲密佈的台灣大選中,陳吕以極其微弱的票數領先,儘管連宋和支持者們為之憤然,採取措施還擊,但是按照民進黨人的政治性格和政治手段,其繼續執政的機會是絕不會放棄的。至於台灣民主公平與否,台灣社會安定與否,不是他們的首要問題。

  陳水扁與民進黨繼續執政,對兩岸關係究竟意味著甚麽呢?以和與戰的簡單角度觀察,顯然是很難準確勾勒兩岸關係今後的處境的。所以,需要以高度危險期來形容今後一段時期的兩岸關係。

  事實上,自民進黨二○○○年奪得政權後,兩岸關係就進入了危險期。在李登輝時代,形似危險,其實不危險,兩岸關係充其量也就是摩擦期、敏感期、麻煩期。

  兩岸關係的危險與不危險,低度危險或者高度危險,如何把握,如何判斷?標準是甚麽,條件又是甚麽?說來複雜,其實簡單。最主要的標準是:一中原則有無受到衝擊和挑釁。

  民進黨執政伊始,就是兩岸關係進入危險期的時候。但是,前三年多,基本徘徊在低危險期,因為民進黨始終以“四不一沒有”為執政的原則,不直接衝擊一個中國的底線。儘管去中國化等台獨措施不斷出現,台獨步伐加快,兩岸關係越來越危險,但是風險系數還是可以控制的。

  二○○四年大選前夕,兩岸關係即進入了高度危險期,被大陸指為“變相的台獨公投”的民進黨公投方案一推出,大陸的期望就斷然無存。但是礙於大選結果未明,高度的危險暫時沒有全面爆發。

  從台灣政局變化展望下一階段的非常不清晰的兩岸關係,確實可以發現處處充滿了高度的危險。

  高度危險一:台灣島内的分離意識將進入空前的高漲期。今次大選後,台灣社會的分離意識、分離思想、分離運動將會格外活躍,很有可能導致抗衡大陸、走向分裂的主張演變成為主流民意。如果真的發展到這一步,不僅大陸領導層無法遏制中國大陸的強大的民族主義的民意壓力,台灣執政者也難於迴避越來越極端的民粹主義的民意壓力,作出失去理性的決策。如此之危險,還不是高度的嗎?

  高度危險二:民進黨的台獨步伐將會邁得更大更快。完全可以預期,民進黨將會在去中國化方面採取更多更激烈的辦法,大量相關的挑釁大陸的政策將會出台。而化解兩岸危機的思考在黨內可能都無法進行。其中,大陸最為擔心的“制憲”活動一旦全面展開,兩岸就可能進入臨戰的狀態了。戰爭,成了兩岸唯一的對話渠道,兩岸關係的危險,還不是高度的嗎?

  高度危險三:泛藍陣營如果遭遇了今次的許多不公平待遇後,能夠更加團結,合力抗衡,固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執政資源長期失去的後遗癥,更令人擔心泛藍的制約力量嚴重消退甚至變質。台灣的政治最大的不同在於,是以統獨的對抗來達到生態平衡的。但是,國民黨、親民黨今次失利後,能否在四年後東山再起,已是後話。最令人擔心的是,兩黨是否還能夠繼續合作下去。而且,國民黨內部會不會發生嚴重的分裂,尚有待觀察。如果泛藍這股牽制台灣獨立的政治力量失去了制衡能力,台灣必似脱韁之馬,更快衝向高度危險的獨立懸崖。

  上述三個方面,主要是從台灣內部尋找原因,如果從大陸内部找原因,又有甚麽樣的高度危險要素呢?

  高度危險的要素一:大陸不再完全堅持和平解決的手段,可能逐步實施兩岸問題久拖不決後必須採用的手段,也就是說,和戰併用,是重要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大陸内部主張和平統一的人士會大大減少,傾向武力解決的人數會大大增加。對台政策的決策過程,增加了不可意料的危險、風險因素。

  高度危險的要素二:大陸也將進入一個全民關注台灣問題的特别時期,相關的民族主義情緖將會進入高漲時期,社會情緖、主流民意將對決策者施加極大的壓力。特别是每當台灣作出一個對統一具有危害的動作後,大陸民意的反彈將會格外強烈。如果稍有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高度危險的要素三:大陸失去了解決台灣問題的信心與耐心,完全終止與台灣的所有互動關係;政治將影響兩岸的經濟,影響兩岸的社會交流、文化交流,也就是人民的互信交流。時間長了,兩岸人民沒有互信了,仇恨將替代一切。

  所以,兩岸關係目前面臨的形勢,不是如何改善的問題,而是如何尽快化解高度危險的問題。把高度風險重新調整到低度風險,化高危為低危,是兩岸執政者必須面對的重中之重的問題。

  我們相信,不管大陸做如何的打算,仍能以克制、冷靜作為制定下一階段對台政策的態度。毕竟,大陸選擇的是在二十一世紀和平崛起的道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以國家、人民的重大利益為代價。

  但是,我們不敢相信,台灣當局能夠頭腦不發熱,能夠以理性代替感性,能夠客觀評估國際大形勢。就算民進黨人在近期能夠釋放一些減少兩岸摩擦的話,但是效果又能維持多久呢?

  兩岸關係,從現在開始,真正成了懸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利劍。

  (原载《中國評論》2004年4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