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和平崛起”與台灣問題

  自去年溫家寳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中國“和平崛起”的重要思想後,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關注以及國内思想界的熱烈討論。縱觀發展脈絡,“和平崛起”不是應景的話,更不是鼓動人心的口號,應該是中共領導人極之關注的國家發展戰略思想,並試圖構建的理論體系。假以時日,“和平崛起”很可能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

  “和平崛起”的最重要内容是甚麽?溫家寳在訪美之行中的演講其實已經基本解答了這個問題。歸納起來有不可忽視的兩個方面:一、中國的發展靠自己,而不是靠威脅或損害他國的利益而獲得。二、中國與國際社會和平相處,不稱霸,不擴張。如果再具體深入地探討下去,還會發現更多更重要的内涵,如:為中國實現現代化指明了方向,為今後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定下了發展調子,等等。

  中國能實現“和平崛起”嗎?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二十五年來的歷程,可以知道,中國早已在實踐“和平崛起”的戰略思想。一直是以自己的資源、自己的市場為主體,吸引國際資金,推動社會發展。沒有掠奪他國的資源,沒有通過戰爭的手段發財。但是,中國的發展變化,全球矚目。在香港、澳門回歸大業方面,創建性地通過一國兩制的方式解決了問題,既維護了國家主權,又妥善處理了與英國、葡萄牙乃至西方世界的關係。即成功處理了一個由主權、民主、人權、自由、殖民主義及民族主義等等因素環繞包織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涉及中西方各種複雜關係的大麻煩。成功經驗,應該給了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的信心、決心和耐心。

  中國在“和平崛起”的進程中,面臨的最棘手、最麻煩、最大的障礙是甚麽?台灣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

  環觀中國安全問題,可知週邊的國家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新疆、西藏的分離活動是難於成氣候的。所以,許多專家學者指出來:台灣是中國“和平崛起”的障礙。圍绕這個問題,又展開了爭論——有人認為,不解決台灣問題,“和平崛起”是一句空話;有人認為,“和平崛起”首先要靠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事實上,台灣問題確實是中國“和平崛起”中最難於逾越的障礙。

  認為不可能實現“和平崛起”者的一般認知與推理是:台灣正在加速走向獨立,獨立是中國人民不能容忍的,必須用武力解決。武力解決過程中,不排除美國的軍事干預,中國别無選擇,祇有軍事對抗。所以,台灣終將制約“和平崛起”。

  這是非常簡單化的思維。

  我們必須看到如下幾個可以化解台灣問題障礙的因素:

  一、中國的“和平崛起”是受國際社會歡迎和支持的。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度令世界一些國家產生了錯覺和畏懼感,於是“中國威脅論”不絕於耳。無論中國如何澄清,他們就是不敢相信。“和平崛起”的理論與措施,應該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化解他國的心理障礙。所以,對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利的形勢,國際社會肯定不會歡迎。台獨問題,就是難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問題。

  二、中國的“和平崛起”與亞洲崛起是密切相關的。放眼世界,北美崛起了,歐洲崛起了,亞洲還沒有崛起。亞洲的崛起,祇靠日本和東南亞的發展,事實已經證明是不可能的。需要南亞的發展,更需要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和平崛起”,必然帶動亞洲的崛起。台灣如果走向獨立,引發戰爭,必然拖累亞洲的崛起。所以,台灣分離主義者要在亞洲尋找知音,恐怕是非常困難的事。

  三、中國的“和平崛起”過程是化解台獨等分離主義的過程。中國的“和平崛起”過程是更加開放、更加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過程;是更加繁榮昌盛、更加國強民富的過程;是更加現代化、更加民主、自由的過程。一個開放的體系,完全可以消化種種不利因素。台獨的理念,最終會消除在中國的“和平崛起”之中。

  同時,必須客觀地看到台灣的共性:

  一、台灣人民是愛好和平的,是善良的中國人,絕不會反對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維護海峽兩岸的和平,是台灣人民的最大心願。海峽兩岸的和平,是中國人對亞洲和世界的貢獻。

  二、台灣人民為亞洲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亞洲崛起的重要推動力量。東南亞國家經濟的發展,長期來得益於與台灣的經濟合作。

  三、兩岸的經濟貿易合作,利多弊少,大陸經濟獲得了發展的新動力,台灣獲得了更大的市場、更多實際的資金回報和更廣的企業出路。

  如果很好地總結歷史經驗,繼續執行和平統一方針,在推動“和平崛起”的進程中,妥善處理台灣問題,把台灣同樣包含在和平崛起的國策中,台灣將是助力而非阻力!

  (原载《中國評論》2004年2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