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樑肇煌傳略



  樑肇煌(1827—1886),字振侯,另字檀浦,樑同新第二子。少年聰明靈敏,勤奮讀書。道光十六年(1836),其父考取進士到北京任翰林院庶吉士時,携帶肇煌進京讀書,嚴於教子,每命一題作文,一定數易其稿不得通過,致使肇煌少年文章超練拔俗。番禺縣每年考試者達數千人之衆,肇煌成績均列前茅,咸豐元年(1851),縣試首榜,補邑弟子員;咸豐二年(1852)鄉試時,因其岳父太常寺卿、順德龍元僖任職會試同考官,需要逥避,未能參試。至咸豐三年(1853),才考取進士。從此之後,樑肇煌同其父親一樣,走上了一生爲官的道路。

  一、任職朝廷、湖北和雲南

  樑肇煌於咸豐三年(1853)考取進士之後,即以進士之優於文學書法者入翰林院庶吉士。咸豐六年(1856),以優异成績被選入散館授編修。咸豐九年(1859)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大考翰詹,欽取二等第六名,授侍講(從五品)。咸豐十年(1860)十月,其父在北京逝世,即扶棺回番禺安葬,並在家服喪。同治二年(1863),服喪期滿,即回北京。是年五月,補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教習庶吉士、國史館篡修官、功臣館篡修官、協辦院事、本衙門撰文。同治三年(1864),充湖北正考官,所取録者多爲知名士,如餘雅祥、洪良品、張楷、敖名震等62人。特别是洪、張、敖三人,“尤以文章風節刻苦勵行”〔1〕而著稱於鄂人。

  同治四年(1865),簡放提督雲南學政,負責雲南學校政會及各府、州考試童生及生員。此時,雲南兵亂,道路梗塞,前後督撫學臣多以規避獲譴者有6人。但樑肇煌受命即行履新,由四川入滇。四川總督駱秉章奏請派兵保衛:

  雲南學臣樑肇煌抱蹇蹇之志,冒險之官,臣仰體朝廷優待儒臣,謹派兵三百從衛。〔2〕

  同治五年(1866),樑肇煌扺達雲南以東,道員岑毓英率師剿亂回至東路,來見樑肇煌,兩人高談闊論,十分投機。後雲南有人彈刻岑毓英跋扈,呈請雲貴總督勞崇光查辦。因勞崇光與樑肇煌友情甚篤,乃寫信向肇煌詢問岑毓英事。肇煌即給勞崇光復函,報告“岑毓英已將曲靖防布置周妥,新統舊部三萬餘衆,於二月十三日啓程,分路援剿”,並大贊岑爲幹才:

  岑毓英忠勇果毅,可大用。滇亂之平,端賴此人。〔3〕

  樑肇煌扺雲南履新後,非常認真工作,對於雲南士子來見,必親自接見,諄諄教誨;遇有貧窮學子,則割俸資助,使之得以繼續學業。同時嚴格要求士子,並頒文誥四條“曰重倫紀、曰通經史、曰習詞章、曰慎行檢”要求學士。同時對各郡學士的“試卷必躬親校閲,夜以繼日,精勤忘疲”〔4〕。因此,樑肇煌爲雲南培養了不少有用之才,諸如李肇南、李熙文等人皆得入翰林院。因肇煌在位雲南學政成績顯著,清廷於同治五年(1866)補左右春坊庶子(正五品),六年(1867)補翰林院侍講侍讀學士(從四品),七年(1868)補詹事府詹事(正三品)。

  二、任職順天府

  同治九年(1870),清廷調補樑肇煌爲順天府府尹(正三品),十年(1871)二月扺任履新。按其時的順天府轄今河北長城以南,遵化、豐南以西,馬河、大河清、海河以北,文安、大城縣地區的大興、宛平、良鄉、國安、永清、東安、香河、三河、武清、寶坻、寧河、順義、密雲、懷柔、房山、文安、大城、保定、平谷等19個縣及通州、薊州(今薊縣)、霸州(今霸縣)、涿州(今涿縣)、昌平州(今昌平縣),治所在大興、宛平(今北京市),其轄管範圍比今天的北京市管轄的地區要大得多,因此,順天府尹比一般地方的府尹的地位遠爲重要,僅次於直隸總督。

  樑肇煌到任時,適琉球國子監生林世功、世忠兄弟在北京,十分仰蒙肇煌之爲人。又值肇煌伯父樑綸樞重游泮水(學宫前的水池),林世功、世忠兄弟皆作詩慶賀。光緒五年(1879),琉球國亡,世功復入北京,請清廷求兵不得,竟以身殉,賜葬北京郊區。同治十一年(1872),順天府水灾,肇煌疏請傾倉賑恤,使廣大灾民全活甚歡。

  同治十二年(1873)五月,樑肇煌因母親凌夫人病重,請假回家料理。期間,兩廣總督瑞麟、廣東巡撫張兆棟,聘肇煌主持越華書院講席,爲廣東培養人才。至光緒元年(1875),造就甚宏,計受業於肇煌門下而中科舉者不下百數十人。同時,肇煌還倡議爲番禺邑庠生“代輸經費,籌款置田,勒石横舍”,於是“士林大歡”〔5〕。樑肇煌在講學期間,也十分注意保護文物古迹,如發現番禺縣鄉人趙氏糾衆拆毁新會縣江門釣臺的陳獻章(白沙)先生的遺迹,肇煌即出面制止,使釣臺得以保存。

  就在樑肇煌在家鄉期間,國内開始有選派幼童學生到美國留學的舉措,按清政府規定,凡是有意去美國留學的幼童,必須由有名望地位的親屬或名人推薦保送。當時黄埔村樑氏族人子弟十分踴躍報名應派,於是樑肇煌極力推薦其族人14歲以下子弟出洋留學。例如,其族弟樑誠(名丕旭)、樑敬等,就是經樑肇煌推薦而保送到美國入菲力學院讀書的,1881年畢業回國。1886年樑誠以候選縣丞的資格,隨張蔭桓赴美任中國駐美大使館參贊。1903年,接替伍廷芳先後出任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古巴四國的欽差大臣(大使),成爲清末著名的外交家。在負責向美國政府交涉庚子賠款“餘額”退還中國事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後獲得美國退回“餘款”,從而建立清華大學等。此是衆所周知的事。而樑誠的出國和其後的業績,與樑肇煌推薦出國留學不無關係。

  光緒五年(1879),樑肇煌在家服母喪完畢,即返回北京,再補順天府尹;八月,充順天府文武鄉監臨官、列宇圍校射大臣,稽查右翼覺羅學。此時,樑肇煌在雲南學政任上門人孫清士服官北京,以肇煌父樑同新曾任順天府尹,至肇煌不到20年,兩次父子榮任同職,於是繪圖紀念,並得江南名士汪士鐸在國内徵集詩文咏之,一時各地名流爲圖題咏者甚衆。

  三、任職江寧

  光緒五年(1879)十一月,補樑肇煌爲福建布政使(從二品)。但因其女兒姻親何璟時任閩浙總督,按清廷規定,必須逥避。於是轉調任江寧布政使。時江寧布政使所轄有江寧府、淮安府、揚州府、南通府和海州府等六府。江寧布政使與兩江總督同駐江寧(南京)。按布政使,明時爲一省的地方長官,有方伯藩臺之稱。但到清朝,省一級的大權已爲總督和巡撫所掌握,只有民政、財政、文教和建設歸布政使管理。

  樑肇煌於光緒六年(1880)三月扺江寧履新,即盡爲整頓江寧政紀,史稱:

  下車清查庫款,在絶苞苴,嚴定各州縣交代章程,風紀一振。七年,復訊三牌樓命案,悉心研鞫,獄以平反,得旨交部從優議叙。〔6〕

  所謂“三牌樓命案”,是當時江寧府的一起爲廣泛注意的冤案。據史料記載,光緒初年,周步畛與沈鮑洪合謀殺害朱彪,兩人潜携篾刀尋遇朱彪,糾邀行竊,至三牌樓竹園房將朱彪殺害後潜逃。案發後,兩江總督沈葆楨命營務處洪汝奎懸賞捉拿兇首,並派緝捕委員胡金傳密訪,先後捉拿曾紹棕、張克友和曲學如三人,並賄教方小庚作證人,胡金傳與部官嚴堃一起審訊,用逼供手段,酷逼曲學如、曾紹棕成招。沈葆楨批飭將曲學如、曾紹棕正法。

  光緒六年(1880),樑肇煌到江寧履新後,於光緒七年(1881)復審此案,從抓獲竊犯李大鳳處供出周步畛和沈鮑洪才是謀殺朱彪的兇首,即將周、沈捉拿歸案,經審,周、沈供認不諱,周步畛起意謀殺,沈鮑洪聽從下手殺害,真相大白。於是立斬周、沈。“率將胡金傳誘取供詞認爲實情,隨同附和,實屬糊涂謬妄;洪汝奎、嚴均著革職,發往軍臺效力贖罪,會審此案之候補同知□□□□、□□知縣丁仁澤著交部分别議處察議。前兩江總督沈葆楨辦理草率,實有應得之咎,業已身故,著免其罪”〔7〕。

  與此同時,樑肇煌又大力興修江寧水利工程。先是兩江總督左宗棠動議興修自浦口至張家堡的江南朱家河水利工程。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因恐興修長江各省水利而减少對北洋協餉之經費,即屢函其朋黨極力反對,並謂左宗棠是“模糊顛倒,爲江左官民所厭苦,移置散地固得矣”〔8〕。樑肇煌到任後,力排衆議,親歷工地指揮,凡兩年竣工,成績顯赫,史稱:

  江南朱家山河工,自雍、干、嘉、道以來,叠經大吏籌議疏濬,均以功世費煩,莫得要領,及左文襄公宗棠移督金陵,復倡是議,衆論汹汹。肇煌力排衆説,親履工次,督同各員弁察勘情形,隨宜修治,時閲兩稔,功用告成。文襄奏稱,近年金陵興修水利,凡十四案,皆乏成績,此舉實貽皖吴百數十年之樂利,論功以樑藩司爲最,請從優叙,奉旨交部議行。〔9〕

  於是,江寧以至安徽沿江圩田受其利,而糧艘貨船,亦均可由内河通行,農工商同享水利之福。

  樑肇煌還建造石龍橋、九龍橋,添儲義倉谷米,增至惜陰書院膏火,以及養老院育嬰堂經費,使江寧的社會保障事業獲得顯著發展。同時刻書修志,發展文化事業。由於樑肇煌行政有方,政績顯著,每適左宗棠因病因事請假,皆奏報清廷由肇煌代行兩江總督常務。光緒八年(1882)八月,肇煌代理兩江總督,辦理江南武鄉試主試監臨,革除夙弊。光緒九年(1883)九月初九,以“籌解西餉,歷年均足十成”,經署欽差大臣劉錦棠向清廷奏報“仰懇天恩先將江寧布政使樑肇煌賞加頭品頂戴,以勵其餘,而示優异”〔10〕。最後清廷下諭加肇煌頭品頂戴,史稱:

  光緒九年九月三十日,内閣奉上諭:劉錦棠等奏請將籌解西餉足數之布政使奬叙一折,西征餉需,關係緊要,所有協立接濟之員,應量加奬叙。江寧布政使樑肇煌,歷年籌解均足十成,著賞加頭品頂戴,以示鼓勵,餘依議該部知道,欽此。〔11〕

  此時,適法國軍艦圖謀侵擾沿海地域,左宗棠暗中組織“漁團”(小型武裝艦艇團隊),協助長江近海防務。九月十九日,左宗棠以出省校閲“漁團”事務,奏疏清廷,請求以督篆鹽印由樑肇煌護理事務,奉旨欽準,并兼理兩淮鹽政,奏曰:

  ……大約兼旬内外仍可回署,所有總督日行事件照例委藩司樑肇煌代拆代行外,擬將督篆鹽印奏請諭旨交江寧布政使樑肇煌護理,以免行次往返蓋用之煩,臣帶用南洋大臣關防拜發章疏,並分别咨行各處文件,可以隨時發遞,無虞積壓。像樑肇煌才長心細,隨同辦事已久,熟悉本任情形,必期無誤。而臣按行各處,一意籌度,免案牘之勞形,亦可銷資調理,……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施行,謹奏。軍機大臣奏旨知道了,欽此。〔12〕

  光緒九年(1833)十月十七日,左宗棠回到江寧,樑肇煌將督鹽兩印委員齋送,左宗棠又奏報照常啓用。同時,左宗棠又以眼疾難於痊癒,仍奏懇開缺回家,兩江總督事暫由肇煌代理。光緒十年(1884)一月初四,左宗棠眼疾日益惡化,有失明的危險,堅决請求開缺,並推薦樑肇煌爲兩江總督:

  江寧藩司樑肇煌才長心細,遇事留心,隨同辦事已久,本所深知,護理督篆兼辦南洋事宜,必無貽誤,並繇諭旨明降,令其護理督鹽兩篆,庶一切得有禀承。〔13〕

  同年閏五月十八日,左宗棠應清廷之詔推薦賢士。左宗棠向清廷推薦了侍郎曾紀澤、布政使魏光燾、德馨和樑肇煌,説:

  四員皆堪備督撫之選,倘任用不效,或有過失,臣願一同受罰。〔14〕

  其中左宗棠又特别推崇樑肇煌,向清廷作了重點奏報:

  頭品頂戴江寧布政使樑肇煌内鷹京尹,外綰藩條,才長心細,久在聖明洞鑒之中,自隨同臣辦事以來,深悉其才智堪當一面,查該員本有任候昇之案,應否調其陛見,聽候簡放。〔15〕

  可見,左宗棠對樑肇煌信任和重用之一斑。

  光緒十年(1884),法國侵略越南與中國相持。六月,法軍攻佔臺灣基隆砲臺,張佩倫奏稱法艦窺視福州,於是命沿江沿海攻擊登陸法軍。七月,法軍毁閩江砲臺船廠,擊沉中國艦艇22艘。在此緊急情形下,清廷命左宗棠以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兩江總督由曾國荃接任。左宗棠於八月扺江寧,調舊部5000人從征,詔前陝甘總督揚岳斌幫辦軍務。十月扺福州,議調兵援臺灣,布置内地防軍,設置沿海漁團,同時請求兩江總督曾國荃協餉,並囑樑肇煌善爲調度。肇煌遵示先提銀4萬兩,解至湖南交給黄少春軍部,俾其迅速趕赴前綫。於是左宗棠再疏請清廷以肇煌辦理福建後路糧臺(經理行軍時的機構),兼辦雲南軍裝協餉。肇煌善於理財,與雲貴總督岑毓英友情甚篤,與揚岳斌、王德榜、劉銘傳亦交友甚善,聯繫密切,而新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又是積極備戰的主戰派。廣東紳商經樑肇煌勸導,亦紛紛踴躍捐輸。使得樑肇煌易於籌款,支持左宗棠扺抗法軍。這麽一來,東南七省會力抗法,自福建至滇、桂等地,糧餉軍裝,皆由肇煌籌度供應不匱,所以左宗棠在福建,就已指示下屬説:

  吾此行,微樑布政,事且勿濟,蓋生平相知之真,推挹之誠。〔16〕

  法軍懾震於左宗棠的威望,揚言封鎖臺灣海峽。左宗棠意以軍十二營潜渡協防臺灣。臺灣劉銘傳等向樑肇煌報告臺灣軍事情報,肇煌亦急爲接濟軍餉。於是,至光緒十二年(1886)正月初二,粤、桂、湘軍連戰連捷,攻克鎮南關(現友誼關)。王德榜軍因得到樑肇煌濟餉供應而奮勇出關,横截法軍後路。二月初九,法軍大敗。中國前敵統帥馮子材親自率領十營兵士出關攻克文淵、諒山、屯梅,攻至郎甲;縝軍亦進窺興化府。岑毓英即電告樑肇煌與馮子材諸軍會師河内。〔17〕

  在此抗法節節勝利形勢下,一貫反對左宗棠、勇於内訌而怯於外争的北洋大臣李鴻章,却急電派赴法國巴黎負責秘密議和的英籍海關洋員金登干(Duncan Campbell)與法國簽訂媾和草約,並電傳上諭張之洞,限令中國軍隊於三月十一日從越南撤退。此時,雖然張之洞有“謹昧死上陳萬萬不可撤兵”,以及馮子材有“請上誅和議之人,士氣可奮,法可除,越可復,後患可免”的奏請,但也無濟於事了。所謂“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左宗棠見此狀况,氣憤成疾,是年九月,病殁於福州。

  左宗棠離任回鄉一死,樑肇煌自然屢受朝中投降派中傷,謂以區區江寧布政使而暗操七省財權,絶非國家之福等等,不一而足。光緒十二年(1886)五月,陳請入京,奉旨留京候簡。但是到了七月,樑肇煌亦積勞成疾,請假回到廣東番禺老家養病。十一月,病情惡化,不治而終,享年60歲。

  樑肇煌有11子,長子慶驄(1850—1874),字伯衢,號少浦,郡庠生;次子慶桂(1856—1931),字伯陽,號小山,舉人、内閣中書;三子慶衍(殤);四子慶壽(殤);五子慶榮(殤);六子慶鏘(1875—   ),原名慶釗,字伯厚,號勉齋,舉人;七子慶暄(1877—1900),字伯熙,號鬱生,廪貢郎中;八子慶澄(1881—   ),號澧泉;九子慶禄(1882—   ),號富臣,十子慶榜(1882—1892);十一子慶鑾(1886—    )號瓊苑,留學美國,獲法學學士學位。另有一從子慶榆,舉人,光緒五年(1879)應美國舊金山三邑總會館之聘,赴美國任該會館次任司事。任内曾資助貧老粤人返國者約200多人。〔18〕女11人,長女嫁南海縣主部屬沙頭附生崔珄;次女嫁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香山司小欖同知何熙章;三女嫁順德縣江村司龍山附生周逢濟;四、五女(殤);六女嫁順德縣捕屬大良附生羅豫征;七女嫁順德縣江村司龍江監生簡士晋;八女嫁番禺縣附生、江蘇知縣許炳璈;九女嫁高要縣附生馮紹忠;十女嫁香山縣同知蔡敏騶;十一女嫁南海縣廖珠材。〔19〕

  樑肇煌遺世著作有:《讀書撮要》2卷;《讀書摘録》4卷;《思誠齋文集》2卷。另外有爲汪士鐸等篡編的《同治續篡江寧府志》所作的序言存世。又曾重刊清印光任、張汝霖合著的《澳門記略》等。説明樑肇煌雖然爲官一生,但也注重文化事業。

  注 釋:

  〔1〕 丁仁長等;《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十,《人物》。

  〔2〕 樑慶佳:《武洪室詩文遺稿》,第39頁,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

  〔3〕《平定雲南回匪方略》,卷三十二。

  〔4〕 丁仁長等:《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十,《人物》。

  〔5〕 樑慶桂:《式洪室詩文遺稿》,第40頁,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

  〔6〕 丁仁長等:《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十,《人物》。

  〔7〕《清德宗實録》,卷一四三。

  〔8〕《李文宗公全集》(明僚函稿),卷二十。

  〔9〕 丁仁長等:《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十,《人物》。

  〔10〕〔11〕《劉襄勒公奏稿》,卷六,《懇奬叙江寧藩司折》。

  〔12〕《左文襄公奏稿》,卷六十一,光緒九年九月十九日奏出省相度海口漁團事宜。

  〔13〕《左文襄公奏稿》,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夙恙難痊懇恩開缺回籍調理眼疾辦理海防水利鹽務事宜折及擇人自代片。

  〔14〕〔15〕《左文襄公奏稿》,卷六十三,光緒十年閏五月十八日遵旨保薦人才折。

  〔16〕 樑慶桂:《式洪室詩文遺稿》,第40頁,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

  〔17〕 吴汝綸:《柚城吴先生日記》,下册,廣文書局印行。

  〔18〕《番禺黄埔樑氏家譜》,卷二,《宗支譜》。

  〔19〕 樑慶桂:《式洪室詩文遺稿》,第41頁,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

  (原載《名城明珠黄埔村》,廣州出版社2001年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