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樑嘉彬傳略



  樑嘉彬(1910—1995),字文仲,是樑廣照之第三子,生於北平(今北京)。少年時在廣州入私塾讀“四書”、“五經”,並請有家塾老師陳知儉、鄔慶時(伯健)指導。1923年夏天,與胞兄方仲幾乎同時到北平、天津讀新式小學和中學。1928年秋天,由南開中學考入清華大學史學係,1932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34年赴日本留學,1935年考取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大學院(研究生院)東洋史科部攻讀研究生學位,指導教師是和田清教授。1937年夏,仍留日本做研究工作。但不久,爆發“七七盧溝橋”事變,他只好與當時已到日本進行學術考察的胞兄方仲一起毅然回國。到1971年,東京大學才按舊制補授樑嘉彬文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曾輾轉廣東、昆明、重慶等地工作。1945年8月,抗日戰争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樑嘉彬赴臺灣從事史學研究和教育工作,先後被聘任爲臺中的東海大學、臺北的政治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並一度被聘爲考試院顧問。1962年至1963年,又被聘爲美國夏威夷大學史學客座教授及該校東西文化技術交流中心第一届高級學人,和檀香山華僑學校明倫中學的國史講座特約教師。〔1〕

  樑嘉彬自大學畢業後,就選擇和走上了一生爲士的道路,終生專心從事史學研究和教育事業,成爲研究史學特别是研究清朝廣東十三行和中外關係史的著名專家。

  一、鍥而不捨研究廣東十三行

  樑嘉彬研究廣東十三行由來已久。據其回憶,因爲自己是廣東十三行之一的天寶行行商樑經國的第六代孫,所以“留心於十三行事迹”早啓自幼年,自肄業史學係後“更專心從事十三行之研究”。在清華大學讀書時,1929年就首先撰寫成《廣東十三行行名考》論文,並在1932年3月出版的《清華週刊》第37卷第5期發表,得“師友之間,咸稱道之”〔2〕。當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回到廣州後,繼續搜集資料和訪問廣東十三行行商後人,進行深入研究。時適朱希祖“爲國立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主任,聞其好學,特延請爲文史研究所編輯員,使其專心致力於此,期成巨著。越一年,乃擴充爲三篇:一曰《序編》,二曰《本篇》,三曰《尾篇》”,“文成十餘萬言”〔3〕,書名叫《廣東十三行考》,請朱希祖作序,於1937年由南京國立編譯館出版,商務印書館發行。

  《廣東十三行考》出版後,引起國内外學者的關注,不斷有學者發表書評,給予該書高度的評價。吴晗在《評樑嘉彬著<廣東十三行考>》文章中指出,由於樑嘉彬“用了幾年的時間……搜盡了一切能找到的中西史料。他在横的方面,遍訪各行商後人,利用家譜行狀和傳説來補正過去學者的缺陷;在縱的方面,對過去歷史作了一個詳瞻而扼要的鳥瞰。在行文體例方面,他把所有有關的史料和考證,都放在脚注中,使正文更醒目精彩”〔4〕,從而克服了過去研究廣東十三行的外國學者如法人Henri Cordier所著《廣東之行商》(Les Marchands Henistes de Canton);日人田萃一郎著有《廣東外國貿易獨佔制度》及《十三行》;根岸吉著《廣東十三洋行》;武藤長藏著《廣東十三行圖説》;鬆本忠雄著《廣東之行商及夷館》等所不能克服的三個困難:“第一是史料的搜集,所有各種文字中關於這問題的記載,尤其是中文材料,都應一一加以研究和批評。第二是實地的采訪,除文字的記載以外,還應從行商的後人和父老的傳説中采訪遺事,與文字的記載互相印证比較。第三是歷史的研究,除横的方面就十三行本身作研究外,因這制度和中國歷代市舶制度有關,更須向上追溯,作一縱的探討。”〔5〕《廣東十三行考》於是成爲當時研究廣東十三行的空前高水平的著作。1940年3月,美國《太平洋事務》也發表德國鮑克萊爾教授的一則書評,指出《廣東十三行考》的“著者利用該城、該省之早期檔案文獻,以及家譜史料,詳細闡釋了若干已經爲人所知之史實,並在許多實例上獲得幾乎全新之成果”〔6〕。

  所以,1944年1月,日本山内喜代美將該書翻譯爲日本文,以彦根高等商業職業學校東亞商業經濟叢書第一輯,由日本日光書院出版發行。譯者在該書的譯序中,高度評價説:

  通觀本書全篇,蓋純爲忠實研究之結晶,……樑氏克以清純的“家的精神”而注心血於本書,吾人可謂以此乃使本書得在近代中國各種著作中堪稱“白眉最良”,諒不爲過。〔7〕

  樑嘉彬並不滿足於《廣東十三行考》一書的成就和國内外學術界對該書的高度評價。在他看來,清代廣東十三行還有不少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以便更科學地闡述十三行的本質。於是,他在1959年獲得美國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基金的資助後,又對《廣東十三行考》進行詳細、認真的校補和修訂,增加不少新發現的史料,補充了自己繼續研究的心得和新見解,使該書得到充實和擴充,最後將原書修訂成30多萬言的增訂本,於1960年3月由臺中東海大學再出版發行。從此,《廣東十三行考》(增訂本)又以更豐富的内容和更高的學術水平公諸於史學領域,與讀者見面。但樑嘉彬仍感對十三行研究不足,據全漢昇先生對筆者(黄啓臣)説,他於20世紀60年代後,仍在臺北中央研究院圖書館和檔案館查尋與十三行有關的史料,並似再增訂本書。筆者(黄啓臣)1998年到臺灣中央研究院開學術研討會,期間去拜訪樑嘉彬之遺孀,因爲樑師母事前已知道我是樑嘉彬胞兄樑方仲的研究生,非常熱情接待我,而且領我到書房,指着一個放置廣東十三行資料的卷宗請我看。我打開翻看,厚厚一摞,大約也有10多萬字的資料。樑師母説:這是準備再增訂該書用的。又據樑嘉彬侄兒樑承鄴教授説,1994年,樑嘉彬在卧床養病之時,還來信囑承鄴轉託中山大學章文欽教授代爲校訂原增訂本,并聯繫在廣州重版事宜。後經章文欽教授和樑承鄴教授的多方努力,終於在1999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重版本書。章文欽教授不負樑嘉彬所托,進行了認真的校訂和注釋,使重版的《廣東十三行考》又以嶄新面貌奉獻給學術界。遺憾的是,樑嘉彬却看不到該書的重版了。但他一生鍥而不捨地研究廣東十三行的求實求真的精神,却是遺留給後一代學人的寶貴財富。

  二、精心研究澳門問題

  樑嘉彬不是孤立地研究清朝廣東十三行問題的,而是把從事清代海外貿易的廣東十三行與明代的三十六行聯繫起來研究,並得出“萬曆以後,廣東有所謂‘三十六行’者出,代市舶提舉盤驗納税,是爲‘十三行’之權輿”〔8〕的結論;然後又把清代廣東十三行與發生於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進入以後租居澳門的問題聯繫起來研究,並認爲這是過去研究中西交通史時無人過問的問題,表示自己要研究這兩個問題,説:

  國人研究中西交通史,每以葡借澳門以前之交通史爲界;研究中國外交史,每以鴉片戰争而後之外交史爲基:其介乎兩者間之澳門問題與十三行問題,則幾若無人過問焉,餘不敏,竊欲著爲專篇以補此闕漏。兹先作十三行考。〔9〕

  樑嘉彬按此計劃,當於1929年撰寫《廣東十三行行名考》後,即於1931年撰寫了研究澳門的論文《葡人在華最初殖民地Lampaeaao考》,並在《清華週刊》第35卷第4期發表。可見他研究廣東十三行問題與澳門問題是同步進行的,而且將兩者聯繫起來進行研究。我們將其發表澳門問題的論著列出,則可見一斑:

  (1)《〈明史·佛郎機傳〉考證》,載1934年1月《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2卷第3~4期。

  (2)《澳門的地位》,載1945年12月南京《建國週報》。

  (3)《澳門懸案有早日解决的必要》,載1945年12月南京《建國週報》。

  (4)《通論澳門在歷史上條約上的地位》,載1947年10月27日《中央日報》。

  在這些論文中,樑嘉彬既表明自己對澳門問題的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又表明瞭自己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强烈要求澳門回歸的責任感。他説:

  我本於愛國的立場,爲了要糾正各國數十年來把澳門看作葡萄牙領地的錯誤觀念,願意提供我國外交當局一個“澳門確非葡萄牙領土”的積極證據。

  自從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人僦居澳門以後,直至1887年(光緒十三年)簽訂“中葡草約”,翌年互换“中葡修好通商條約”以前,中國始終保持着澳門的主權,是毫無疑問的。在這其(期)間,凡300餘年,中國在澳門有司法權與財政權,有地方行政的官署和自治的村落,始終認定澳門爲中國海關港口,葡萄牙人用盡“納賄”、“納租”種種手段,僅得租住權限。

  樑嘉彬還進一步論证,即使是1887年簽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和次年换約之後,清朝政府允準“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澳屬之地”;但條約也載明“葡國堅允,若未經中國首肯,則葡國永不得將澳地讓與他國”〔10〕,此就證明:

  中國的允許葡國永居管理,不過允許葡國以“土地永租”和“市政管理”之權,但對澳門的主權絶未放棄。

  切實地説一句,大凡一塊土地的佔領權和管理權的讓與,是不包括主權的讓與,此項的特權的規定是與領土割讓截爲兩事,……並没有搆成割讓土地的行爲……〔11〕

  據此,樑嘉彬大聲疾呼要收回澳門:

  澳門主權的歸屬問題現在已經給我弄個水落石出了,澳門仍搆成中國領土之一部分,絶無疑義。我們現在既然已經收回各處租界和租借地,爲什麽還不收回澳門呢?〔12〕

  樑嘉彬研究澳門問題的科學態度、真知灼見和愛國熱忱,是難能可貴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是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1986年6月30日開始,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談判,正是根據澳門不是割讓給葡萄牙,而是租借給葡萄牙居住的原則進行的,並於1987年4月簽訂《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最後於1999年12月20日實現了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如果樑嘉彬地下有知,我想他一定爲自己研究澳門問題的觀點和呼吁收回澳門的願望得以實現而感到十分欣慰的。

  三、潜心研究琉球問題

  樑嘉彬目睹一些日本和歐洲國家的歷史學者歪曲歷史事實,將中國領土臺灣省也誣説是日本的琉球,直到1955年3月日本出版的本宫泰彦著《日中文化交流史》一書所附的《日中交通路綫圖》,仍然將臺灣標記爲“琉球”〔13〕的情况,於是他從1947年開始潜心研究琉球問題,並於同年6月30日在《中央日報》“文史週刊”發表了題爲《隋代琉求國確非臺灣考》的論文。之後直到1972年,不斷搜集歷史資料和深入研究,共發表了關於琉球問題的論文31篇,並寫成專著《朝鮮日本琉球臺灣菲律賓先史叢考》(未出版),以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證明“《隋書》琉球爲臺灣説的虚構過程”,證實當時的琉球實爲今日日本的琉球群島,絶對不是臺灣,並附帶從中日兩國關於琉球的文獻中論证了釣魚島亦是中國的領土。樑嘉彬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樣説明他的研究工作是體現了鮮明的愛國主義立場和充滿着愛國主義精神的。

  樑嘉彬一生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當然不止上述三個方面。其實他研究的方向和範圍相當廣泛,諸如中日關係史、中國近代外交史、中外交通發展史等方面,均有湛深的研究,或建探幽鈎沉之功,或發前人所未發,或獲先人未獲之果。即如“徐福與日本”這項相當專門深辟的研究,他的建樹也很突出。徐福在日本的歷史地位,曾有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而嘉彬先生的研究論斷爲:“謂徐福與日本皇室無關不可取,謂徐福即日本神武天皇亦不可取。”這種公允準確的論斷,得到有關學者的專門介紹。〔14〕

  爲了説明樑嘉彬一生的研究成果纍累,我們將收集到他的研究成果目録附於文後,以見一斑。

  樑嘉彬於1995年在臺灣病逝,有三子:名承天、承中、承基。

  樑嘉彬教授論著目録

  一、專著

  (一)已出版的:

  [1]《廣東十三行考》,國立編譯館,1937年版;1944年日文版;臺中東海大學,1960年修訂本版;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歷史》,國立編譯館1952年版。

  [3]《歷史地圖》,臺灣教育廳編審委員會,1953年版。

  [4]《麻六甲、鄭和等〈海外文庫〉》,臺北市僑務委員會,1955年版。

  [5]《師範本國史》(上、下册),臺灣復興書局1955年版。

  [6]《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臺中市東海大學,1965年版。

  [7]《明史·佛朗機傳考證》,臺中東海大學,1965年版。

  [8]《東北亞史》(日韓文),臺北市商務印務館1970年版。

  [9]《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争》,臺北市大陸雜誌社,1975年版。

  [10]《中國歷史圖説》,第10册(明代),臺北新新文化公司,1979年版。

  (二)待出版的:

  [1]《中日甲午戰争新研究》。

  [2]《朝鮮日本琉球臺灣菲律賓先史叢考》。

  [3]《日本史研究》。

  [4]《中日關係史研究》。

  [5]《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

  [6]《中外交通史研究》。

  二、論文

  [1]《日本在滿洲兩路侵略主義及應付方略之研究》,天津《國聞週報》,1928年第6卷第1期。

  [2]《中東鐵路問題之研究》,天津《國聞週報》,第6卷第28、29、30、31期,1929年。

  [3]《東三省自築鐵路史略》,北平《華北日報》“邊疆週刊”,1930年第11、19號。

  [4]《英國侵略西藏史略》,北平《華北日報》“邊疆週刊”,第18期,1931年。

  [5]《日本在蒙滿勢力的進退》,北平《華北日報》“邊疆週刊”,第18期,1931年。

  [6]《安泰吉長兩路權利之喪失及急應收回之理由》,北平《華北日報》“邊疆週刊”,第21期,1931年。

  [7]《錦愛鐵路與滿洲鐵路中立問題》,北平《華北日報》“邊疆週刊”,第22期,1931年。

  [8]《葡人在華最初殖民地Lampacao考》,《清華週刊》,第35卷第4期,1931年。

  [9]《英法聯軍之役廣東十三行商調停戰事史料》,《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1卷第1期,1933年。

  [10]《明史·佛郎機傳考證》,《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2卷第3、4期,1934年。

  [11]《論蘇聯將干預遠東戰事》,《正義週刊》,第4期,1944年。

  [12]《請英軍考慮放棄香港》,《光明週刊》,第1期,1945年。

  [13]《漫談越南》,《大衆週刊》,第8期,1945年。

  [14]《海島港灣——中國生命之一戰》,《大衆週刊》,第9期,1945年。

  [15]《澳門懸案有早日解决必要》,《建國週刊》,第2期,1945年。

  [16]《光復前後的臺灣中等教育》,《臺灣月刊》,第1期,1946年。

  [17]《關於本省(臺灣)的歷史教育》,《臺灣日報》,1947年2月4日。

  [18]《(臺灣)本省的航務問題》,《臺灣日報》,1947年2月2日。

  [19]《請認清“九龍城”、“九龍租借地”和“龍九割讓地”的區别》,臺北《公正報專論》,1947年2月14日。

  [20]《正視法越戰争》,《臺灣日報》,1947年2月25日。

  [21]《日本侵略中國簡史:五月談國恨》,《臺灣新生報》副刊,“史地”,第12期,1947年5月12日。

  [22]《通論澳門在歷史上條約上的地位》,《臺灣新生報》,1947年6月5日。

  [23]《隋代琉球國確非臺流考》,《中央日報》“文史週刊”,第60期,1947年6月5日。

  [24]《東北問題與國際戰争》,《臺灣新生報》副刊,《史地》,第10期,1947年7月8日。

  [25]《從中國地方誌看臺灣物産》,《臺灣新生報》副刊,《史地》,第10期,1947年7月8日。

  [26]《琉球史論正謬》,《國防月刊》(南京),1947年第4卷第4期、1948年第5期第1期。

  [27]《古琉球確即瀛州考釋》,《思想與時代》(上海),第50期,1947年。

  [28]《日本民族源於中華民族考》,《中央日報》副刊,“文史週刊”,第48期,1948年3月15日。

  [29]《從許壽裳先生和編譯館想起》,《中華日報》(臺北),“言語史週刊”,第33期,1948年4月5日。

  [30]《怎樣使臺灣安定繁榮》,《中華日報》(臺北),1948年4月7日。

  [31]《江吴夷州考》,《中央日報》(南京)副刊“文史雙週刊”,第90期,1948年5月17日。

  [32]《臺灣問題與美國》,《中華日報》(臺北)“海南島問題雙週刊”,1948年9月2日

  [33]《臺灣雜考》、《中央日報》(臺北),“文史週刊”,1948年9月22日。

  [34]《琉球同胞!請讓我報告:我對你們的認識同情和關切!》《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3期,1948年9月21日。

  [35]《海島問題與中國》、《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91期,1948年3月19日。

  [36]《臺灣通考》,《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1948年9月至1949的2月2日。

  [37]《臺灣漢民族之來源》,《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4期,1948年10月22日。

  [38]《記東沙群島》,《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6期,1948年12月24日。

  [39]《琉球舜天主爲日人血胤説正》(譯文),《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7期,1949年1月。

  [40]《琉球亡國史譚一二》(譯文),《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9期,1949年1月25日。

  [41]《從中琉關係談到臺灣省管理琉球問題》,《中華日報》(臺北),1949年3月22日。

  [42]《琉球鳥瞰》(譯文),《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13期,1949年4月12日。

  [43]《由琉球問題談到中國在東亞之地位》,《中華日報》(臺北),1948年4月21~22日。

  [44]《隨筆越南——從保大皇帝談起》,《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17期,1949年7月2日。

  [45]《爲琉球古代文字問題敬復琉球蔡璋》,《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18期,1949年7月23日。

  [46]《南海諸島礁中外新舊名稱對照表》,《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20期,1949年8月22日。

  [47]《論〈隋書〉琉球》,《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21~24期,1949年9月10日。

  [48]《臺灣島的發現》,《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25期,1949年11月7日。

  [49]《三國時代夷州禀州考》,《中華日報》(臺北),“海島問題雙週刊”,第25期,1949年11月。

  [50]《英國近百年來對華土地侵略》,《臺灣學生月刊》(臺北),第5、6、7期,1950年。

  [51]《宋代毗舍耶固確在臺灣非在菲律賓考》,《文獻專刊》(臺北),第2卷第3、4期,1951年。

  [52]《隋書琉球傳的石器和鐵器》,《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第145期,1951年11月2日。

  [53]《明代以前中菲關係小考》,《海外月刊》(臺北),第4期,1951年。

  [54]《臺灣先史新考》,《旁觀雜誌》,(臺北),第11號,1951年。

  [55]《中日兩民族間的血緣問題》,《日本研究》(臺北),1952年2月號。

  [56]《論琉球歸屬問題》,《自由中國半月刊》(臺北),第9卷第8册,1953年。

  [57]《三國時孫權所伐夷州確爲琉球而非臺灣之證據》,《幼獅》(臺北),第12期,1954年。

  [58]《中英中法戰役》,《中國戰史論叢》(臺北),第2册,1954年。

  [59]《泰國民族與華僑》,《華僑問題論文集》(臺北),第1集,1954年。

  [60]《記清季設立僑校與中美文化交流》,《華僑問題論文集》,第1集,1954年。

  [61]《鬼谷子考》,《大陸雜誌》(臺北),第10卷第4期,1955。

  [62]《論我國指南針指南車發明與方士入海》,《幼獅》(臺北),第3卷第3期,1955年。

  [63]《麻六甲》,《海外文庫出版社出版海外文庫之一》(臺北),1955年。

  [64]《鄭和》,《海外文庫出版社出版海外文庫之一》(臺北),1955年。

  [65]《從韓國“明刀”出土看東漢以前中韓交通》,《中韓文化論集》(臺北),1955年。

  [66]《論明清廣東國際貿易與近代中泰關係》,《中泰文化論集》(臺北),1957年。

  [67]《關於徐福史料之觀察》,《華僑問題論文集》(臺北),第4期,1957年。

  [68]《琉球辨》,《中央日報》(臺北),“學人”,第67期,1958年1月21日。

  [69]《論〈隋書〉“琉球”與琉球、臺灣、菲律賓諸島之發現》,《學校季刊》(臺北),第6卷第3期,1958年。

  [70]《論〈隋書〉琉球與臺灣琉球日本海行記録》,《臺灣文獻季刊》(臺北),第9卷第2期,1958年。

  [71]《從純學術立場論〈隋書〉琉球答臺灣論者》,《中央日報》“學人”,1958年8月5日。

  [72]《論〈隋書〉琉球爲臺灣説的虚構過程及其影響》,《東海學報》(臺中),第1卷第1期,1959年。

  [73]《唐施肩吾事迹及其“島夷行”詩考證》,《大陸雜誌》(臺北),第19卷第19期,1959年。

  [74]《日本是怎樣開國了的?》,《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臺北),1959年。

  [75]《關於華人發現美洲的觀察》,《中央日報》(臺北),“學人”,第160期,1960年4月12日。

  [76]《琉球古今見聞考實》,《東海學報》(臺中),第2卷第1期,1960年。

  [77]《叢荷蘭史料看鄭氏驅荷人出臺的背景》,《新時代》(臺北),第1卷第4期,1961年。

  [78]《論琉球問題》,《政治評論》(臺北),第6卷第11期,1961年。

  [79]《魏志侏儒國(琉球)、裸國(臺灣)、黑齒國(菲律賓)考》、《大陸雜誌特刊》(臺北),第2輯,1962年。

  [80]《崎山氏の人樑嘉彬氏琉求古今見聞考實たフつてヮの讀後感想》(日文),冲繩文化協會《冲繩文化》(東京),第11號,1963年。

  [81]《中日先史關係的幾個問題》,中日文化經濟協會會刊《中國與日本》(臺北),第53~54期,1964年。

  [82]《小琉球考》、《臺灣文獻季刊》(臺北),第19卷第1期,1968年。

  [83]《近代中日關係探源及兩國外交使才舉例》,《百年來中日關係論文集》(臺北),1968年。

  [84]《中國近代外交史和中外關係史的學習興趣》,《中國一周》(臺北),第985年期,1969年。

  [85]《論中國琉球關係的本原》,《中華雜誌》(臺北),第7卷第6期,1969年。

  [86]《從徐福碑看真假追踪蓬萊澶州》,《史學匯刊》(陽明山),第2期,1969年。

  [87]《徐福た就ぃて》(日文),《日本和歌山縣那多山徐福新廟落成典禮演詞》,1969年11月。

  [88]《關係徐福之研究》,《徐福新廟落成典禮演詞漢譯》(臺北),1969年11月。

  [89]《陳寅恪二三事》,《清華校友通訊》,新第32期,1970年。

  [90]《日韓史辭典》,商務印書館(臺北),“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12册,歷史學東北亞史”,1970年。

  [91]《中國與琉球關係》,《日本華僑新聞》,第15~16號,1970年。

  [92]《爲臺灣地位問題正告美國政府和人民》,《中華雜誌》(臺北),第9卷6月號,1971年。

  [93]《從明清兩代中國日本琉球文獻看釣魚臺群島問題及琉球問題》,《食貨月刊》(臺灣),第6期,1971年。

  [94]《宋〈諸藩志〉琉球國毗舍邪國逐句考證》,《大陸雜誌》(臺北),第44卷第1期,1972年。

  [95]《我和東京大學及東洋文庫》,《中華雜誌》(臺北),第1期,1972年。

  [96]《回憶清華寫作生活》,《清華校友通訊》(臺北),新第40期,1972年。

  [97]《〈隋書〉琉球國傳逐句考證》,《大陸雜誌》(臺北),第45卷第6期,1972年。

  [98]《樑同新傳》(先高祖),《廣東文獻季刊》,第2卷第1期,1972年。

  [99]《〈吴志·孫權傳〉夷州澶州考證》,《大陸雜誌》(臺北),第47卷第1期,1972年。

  [100]《總論南海諸島礁——唤國魂、告友邦》,《中華雜誌》(臺北),第12卷第129號,1974年。

  [101]《琉球亡國中日争持考實》,《大陸雜誌》(臺北),第48卷第5~6期,1974年。

  [102]《李鴻章外交與中日間朝鮮交涉》,《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7期,1975年。

  [103]“Liu-Chiu”in the “Sui-Shu”(《隋書琉球》,Conference Asian Histoies Taipei,Reprinted Chinese Linter Vol X No:1 March,1962,10.19)

  [104]《樑經國傳》(先太高祖),《廣東文獻季刊》,第4卷第3期,1974年。

  [105]《樑肇煌傳》(先曾祖),《廣東文獻季刊》,第6卷第4期,1976年。

  [106]《樑慶桂傳》(先祖),《廣東文獻季刊》,第7卷第1期,1977年。

  [107]《樑廣照傳》(先父),《廣東文獻季刊》,第7卷第3期,1977年。

  [108]《論中日先史關係兼論徐福與日本皇室》,《華崗文科學報》(臺北),第1期,1978年。

  [109]《律勞卑事件新研究》,《史學匯刊》,第9期,1979年。

  [110]《箕子朝鮮考》,《史學匯刊》,第10期,1980年。

  注 釋:

  〔1〕〔3〕 樑嘉彬:《廣東十三行考》,第4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 樑嘉彬:《廣東十三行考》,第418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5〕 吴晗:《評樑嘉彬著:〈廣東十三行考〉》,載《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1939年第6卷第1期。

  〔6〕 樑嘉彬:《廣東十三行考》,第412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樑嘉彬:《廣東十三行考》,第412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樑嘉彬:《廣東十三行考》,第24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 樑嘉彬:《廣東十三行考》,第3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 《中國海關與中葡裏斯本草約》,第74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11〕〔12〕 樑嘉彬:《通論澳門在歷史上條約上的地位》,載《中央日報》,1947年10月28日。亦可見黄啓臣、鄧開頌編;《中外學者論澳門歷史》,第355頁,澳門基金會,1995年。

  〔13〕 以前不少著作均記作“流球”,實爲今天著作中“琉球”的同音。

  〔14〕 鄭學稼:《秦始皇、神武天皇與徐福——樑嘉彬教授的勞績》,香港《中國人月刊》,1980年第2卷第11期。

  (原載:《廣東十三行之一:樑經國天寶行史跡》,廣東高等教育出版2003年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