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東亞合作還是亞太合作——中國與地區各國面臨的兩難選擇

  一、前言

  從地理角度來講, 東亞和亞太是兩個很明確的概念。 東亞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東北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雖然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也是東北亞的地理範圍, 但從歷史、文化、經濟等角度來看, 俄羅斯是個歐洲國家, 不能包括在東北亞國家裏面), 東南亞的國家就是東盟十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汶萊、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而亞太的概念則要廣泛的多, 除東亞國家外, 還包括大洋洲國家、北美國家、拉美的太平洋沿岸國家。 

  不明確的是東亞峰會(East Asian Summit, EAS)所界定的「東亞」範圍。 2005年12月14日, 首屆東亞峰會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玻召開。這次東亞峰會包括16個成員,即東盟十國, 東北亞地區的中國、日本、韓國, 東亞地區外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 很明顯,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 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是不能包括在「東亞」的概念裏面的。 

  這是歷史上首次以「東亞峰會」為名的地區領導人會議。 這次東亞峰會, 是在爭議不斷中召開的。 困擾東亞峰會的幾大主要問題包括東亞峰會的成員、東亞峰會的工作機制與制度、東亞峰會的性質及東亞經濟合作的前景等等。 

  早在十六年前的1989年, 東亞地區的各國已經歡欣地迎來過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成立, 並在1993年為APEC引進了領導人會議機制。APEC目前共擁有21個成員, 包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巴布亞新磯內亞、秘魯、菲律賓、俄國、新加坡、中國臺北、泰國、美國、越南。

  APEC領導人在1994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茂物目標——發達成員在2010年、發展中成員在2020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目標, 並且朝著這個目標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但是在1997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實現茂物目標的突破口——部門先行自願自由化(EVSL)——失敗以後, APEC進程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其實現茂物目標的雄心大打折扣。 在APEC進程處在十字路口之際,受世界範圍內九十年代興起的區域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協定(RTA/FTA)的刺激, APEC成員也積極地參與次區域的和雙邊的RTA/FTA。

  東亞經濟合作正是在APEC進程受阻、世界範圍內的區域貿易安排蓬勃興起的情況下, 本地區各國對地區性的經濟合作進行的最新探索。 

  在東亞峰會即將召開之際, 東亞地區的各國必定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從頭開始推動東亞經濟合作, 還是繼續推動亞太合作?

  表1   APEC與東亞峰會的成員構成*

  

  

  

  

  *作者製表

  東亞峰會的16個成員中, 主要的12個成員都是APEC成員。 這些成員參與東亞峰會的目的是什麼? 這些目的,與他們對APEC承諾的目的是否一樣? 如果是一樣, 那麼為什麼要參與東亞峰會? 如果不一樣, 那麼在APEC裏面實現不了的目的, 能在東亞峰會裏面實現嗎? 在APEC鬆散的機制、自願的貿易投資自由化約定都受阻的情況下, 東亞國家是否有必要創立一種新的合作機制, 這種機制的可行性又是如何? 

  二、東亞峰會:必要性、可能性與前景

  區域經濟合作是近代以來國際經濟中的普遍想像。 無論是EAS,還是APEC,都是成員構成不同、目標幾乎相同的區域經濟合作形式。 

  區域經濟合作包含許多形態, 巴拉薩(Balassa, 1961)將其總結分為五種形式, 即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和完全經濟同盟。 前三種形式只是依據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等國境措施的自由化程度給予的區分, 即取消區域內關稅為自由貿易區, 處於對區域外徵收共同關稅階段的為關稅同盟, 資本和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階段叫做共同市場。 若在成員國間採取共同稅收措施、管制方式以及經濟政策的則稱為經濟同盟, 而發展到統一預算、統一貨幣制度階段的則為完全經濟同盟。

  二戰以後, 以「非歧視性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為核心的GATT/WTO(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談判機制, 在貿易開放與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然而, 以區域為基礎的各種優惠或差別待遇性區域貿易安排卻也同時存在。 由於FTA的國際談判和國內調整成本都較低, 所以成為九十年代以來地區主義的主要流行形式。

  在1948-1994年間, 向GATT登記的區域貿易協定一共只有124個。但是, 自WTO 1995年1月1日成立到2004年底的十年間, 向WTO登記的新的區域貿易協定高達130多個。上述250多個自由貿易協定中, 尚在生效的還有170多個。根據WTO的估計,沒有向WTO登記、但是已經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還有70餘個, 加上正在談判的、準備實行的, 到2005年底, 世界上的RTA/FTA數量可能會達到300個〔1〕。

  東亞地區一直是區域貿易安排的「落後」地區。 在2000年前, 世界上較大的經濟體中, 只有中國、日本、韓國不屬於任何一項區域貿易安排。 這種狀況直到新世紀開始後, 才有了很大的轉變。  

  東亞地區在區域貿易安排方面的「落後」狀況, 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結果。 從經濟角度來講, 東亞國家對地區外貿易依賴性強, 嚴重依賴美國與歐洲的市場, 雖然東亞地區內部的貿易在增加, 但其貿易結構受國際生產網路影響, 因此, 亞洲(特別是東亞), 不具備與美洲、歐盟鼎立的條件, 也不具備從與美洲、歐盟鼎立的過程中獲得利益的條件。 很多中國專家都認為, 無論是從經濟角度, 還是從政治、安全、地區網路等角度, 東亞國家都不存在經濟上自成一極、與歐美三足鼎立的可能性〔2〕。 

  那麼東亞峰會的意義何在呢?

  1990年, 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就提出了東亞經濟合作的概念。十幾年來,東亞經濟合作一直受世人所矚目。但只是到了近幾年, 東亞經濟合作才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馬哈蒂爾最初提出的是「東亞經濟集團(EAEG),」 稍後將其改為「東亞經濟核心(EAEC)」。 無論是EAEG還是EAEC, 剛開始便遭到了東亞外國家的強烈反對; 而東亞國家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 敢於採取實質性的步驟明確支援EAEC的國家並不多。 這一狀況直到1997年底東盟領導人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機制和之後的10+1機制的出現才開始改變。

  今年的首次東亞峰會, 將面臨一系列困難與問題。 首先是成員構成問題。此次16個國家參與東亞峰會, 是多方爭論和妥協的結果。由於本地區外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參與了此次峰會, 使此次峰會的地域意義大打折扣, 也為今後地區外的國家參與東亞峰會開了先河。 不難想像, 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地區大國參與東亞峰會, 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其次是東亞合作的前景問題,是建立自由貿易區, 還是經濟共同體, 甚至共同體或者同盟,抑或僅僅只是一個論壇, 這些問題, 都要在未來明確。第三是東亞峰會的機制問題, 是重複10加3機制, 還是學習APEC的領導人-部長-高官-工作組機制, 還是自己創新一個機制, 但無論那種機制, 都面臨實際操作的困難。最後是東亞峰會的性質問題。 東亞峰會, 到底只是一個鬆散的論壇,是10+1、10+3的補充,  還是會發展成為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組織。 

  目前看來, 東盟主導了東亞峰會的進程。 在2005年4月的東盟外長會議上, 東盟確定了參加東亞峰會的新成員的三個標準, 即東盟的全面對話夥伴國、與東盟有實質性的合作關係、是《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簽字國。 之後, 東盟又確定了東亞峰會每三年一次在東盟各國輪流召開, 會期在東盟首腦會議之後。 

  很明顯, 參與東亞峰會的新成員只能是東盟說了算。 東盟正是基於其確定的三項標準, 確定了今年除10+3成員外參加首次東亞峰會的三個新成員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 由於東盟十國間複雜的政治經濟關係、遲鈍的反應及決策機制, 東亞峰會的未來發展方向只會是在吵吵鬧鬧中摸索。 

  東盟主導東亞峰會的進程是現實的選擇, 但是絕對不是最佳的選擇。 東盟十國的經濟實力不到中日韓三國經濟實力的十分之一,讓其主導東亞經濟合作進程也只會是力不從心。  

  本地區已有很多學者認為, 當前的東亞合作與當年所期望的東亞合作大不一樣, 東亞峰會是個「早產兒」, 東亞峰會的作用值得懷疑〔3〕。 

  三、東亞峰會與APEC比較

  東亞地區作為一個整體經濟實力很強大。 有幾個數字可以說明這一點。 1960年, 全亞洲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只佔世界GDP的4%, 但目前, 這個數字是25%, 並且到2010年, 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上升到33%左右(東亞的GDP佔整個亞洲的90%)。 同樣, 2003年亞洲地區的總出口佔世界總出口的比重也達到了32%, 而1960年時這個數字還是3%〔4〕。東亞地區經濟實力的壯大及經濟活動的增多, 自然有利於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 也使地區的經濟合作成為必要。同時,東亞各國間經濟的相互依賴關係在加強。在六、七十年代, 東亞國家的主要出口對象及外資來源都是歐美, 即使是90年代初,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 東亞國家間(包括中國臺灣及中國香港)的貿易還少於20%,  但2001年, 東亞各國外貿的一半以上、 吸收外資的60%以上的物件都是本地區的國家, 而且這種相互依賴的經濟關係的程度還在增長〔5〕。

  而APEC在地區經濟中的重要性就更大了。擁有21個成員的APEC,2004年總人口高達26.2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2%, 國內生產總值(GDP)22.6萬億美元, 約佔全球的56%,貿易額8.5萬億美元, 約佔全球的46%, 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APEC進程的兩個核心是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TILF)和經濟技術合作(ECOTECH)。1994年在印尼的茂物APEC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議上, 領導人制定了《茂物目標》。  但是隨著EVSL的失敗, APEC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及便利化進程便陷入停滯之中。 與此同時, APEC的ECOTECH也無法找到突破口, 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

  APEC成立十幾年來, 各成員經濟日益開放, 貿易投資壁壘也日益消除。 據統計, APEC成員平均關稅從1988年的16.6%下降到6.4%, 降幅高達61.5%。 APEC所有成員半數以上產品稅率均在5%以下, 許多產品實現了零關稅, 同時, 非關稅壁壘也逐步消除, 貿易透明度得到提高。 

  成立十六年來, APEC在推動亞太經濟合作方面, 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成員構成。1989年APEC剛成立時, 只有12家成員; 1991年中國、香港和臺灣同時加入, 之後,巴新、 墨西哥、智利、俄羅斯、秘魯、越南先後加入, 形成了當前APEC 21家成員的格局。 考慮到成員越多工作難度越大, APEC在1997年採取了「關門」措施, 決定10年內不準備接納新成員。 就目前來看, APEC在十年「關門期」過後, 很可能繼續「關門」。 其次是目標及工作重點方面。 APEC在1989年成立時, 也只是空泛的談論「推動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 1993年第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 提出了建設「太平洋大家庭」的目標, 1994年更具體到「茂物目標」, 1995年進一步制定了實現「茂物目標」的「大阪行動議程(OAA)」。 第三是在機制和制度方面, APEC也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摸索, 單邊行動計畫(IAP)、集體行動計畫(CAP)、EVSL及各個部長會議、工作組等, 都是APEC為實現茂物目標所作出的努力。

  但是, APEC推動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努力遇到了體制上的限制。 一方面, APEC協商一致和非強制性的組織方式是其優勢和力量作在, 但另一方面, APEC方式的非約束性, 使其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的能力不足。

  同時, 隨著全球和地區經貿環境的演變,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使APEC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內涵較以往更加豐富,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採購、規制改革和反腐敗等旨在改善貿易投資環境的「邊界內問題」(behind the border issues)引人關注。 

  另外, 近年來APEC範圍內的RTA/FTA蓬勃興起。目前, APEC成員共簽署了40個RTA/FTA, 其中包括成員間的14個。除已經簽署的以外, APEC成員正在談判的或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RTA/FTA還有40餘個, 因此, 今後數年內APEC成員參與的RTA/FTA有可能達到80個。

  據統計, APEC所有成員均不同程度參與FTA/RTA, 其中, 尤以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最為活躍。關於RTA/FTA對APEC的「茂物目標」到底是「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各界尚在爭論。 但不可否認的是, 由於RTA/FTA的興起,APEC對很多成員的吸引力在下降, 其結果是貿易投資自由化在APEC進程中份量減輕、APEC在區域經濟合作中作用淡化。

  新生的東亞峰會,在成員還只有16個的情況下, 人口高達31億,幾乎佔到全世界人口的一半, 如果加上另外的10個國家, 人口則高達39億, 佔到全世界人口的60%。 在這麼巨大的一個組織裏, 討論問題、開展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

  東亞峰會的成員遲早是會增加的, 東亞峰會的目標也會慢慢明確—但即使是最大膽的想像, 也不可能超過APEC的茂物目標, 而東亞峰會的機制需要一步步探索—就跟十幾年前的APEC一樣。 在東亞峰會一切還是未知數的情況下, 討論東亞峰會的性質還為時尚早。

  表2   東亞峰會與APEC比較:基本資料、目標與機制

  

  

  *作者製表

  APEC在成員、目標、機制/制度等方面的進程, 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是,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 APEC進程的核心問題——貿易投資自由化進展緩慢。 今天, APEC仍然面臨很多機制上的困難, 能否實現茂物目標, 令人懷疑。 

  但是, APEC在成員、目標、機制/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即使十年以後的東亞峰會, 也難以達到APEC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的水準。  

  如果東亞峰會只是重複APEC進程, 那麼它的意義和前途將是值得懷疑的。可是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條件下, 又很難指望東亞峰會能為地區經濟合作開創出一條新路。因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的RTA/FTA在本質上與過去的RTA/FTA差異很大, 以往傳統的FTA以降關稅為主, 而現行的RTA/FTA內容更深、更廣。現在的RTA/FTA的內容, 一般都是所謂的「WTO-plus,」主要是以「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與「貿易合作」為目標, 內容包括投資、原產地規則、產品標準及進出口檢驗檢疫措施、知識產權保護、相互認證、人員流動、競爭政策、海關合作和通關程式簡化、金融合作、電子商務、政府採購、 環境保護、勞工待遇、人力資源、中小企業、廣播、教育、旅遊等方方面面。作為後來者, 東亞峰會在貿易自由化方面作做的不僅需要超過WTO,也要超過領先的APEC,否則, 推動東亞經濟合作就沒有意義。

  四、地區主要國家的區域合作戰略

  今天的亞太、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狀況, 早已不是九十年代初樂觀主義彌漫時的情景。 地區的大國, 在全球貿易機制進展緩慢、大的地區貿易安排難以實現的情況下, 有的忙於次區域及雙邊的RTA/FTA, 有的看似對東亞經濟合作情有獨鐘。  

  日本

  日本外務省於2002年10月公佈了日本的FTA戰略, 強調了FTA對日本未來經濟發展及地緣政治經濟的重要性。 在日本的FTA戰略中, 東盟、韓國、墨西哥排在前面, 日本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只是在遠期的規劃中〔6〕。日本簽訂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是2002年1月與新加坡簽署的《日本-新加坡新時代經濟連攜協定》, 它是1999年12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訪日時提出來的。2002年1月,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東盟五國及澳大利亞期間, 同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新加坡領導人會談時, 說明日本對東盟外交「新理念」和「小泉構想」。 所謂小泉構想, 就是以「日本-新加坡新時代經濟連攜協定」為樣板, 包括自由貿易在內, 與東盟在廣泛的領域締結「一攬子經濟連攜協定」(日本稱為EPA, 即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日本目前已經與泰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正在與韓國、墨西哥、智利、義大利、南非、巴西、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EPA在全球的總的佈局是, 以東盟、韓國為立足點擴展亞洲, 利用墨西哥打入北美, 依靠巴西和南非分別進軍南美和非洲。

  雖然日本設計的經濟合作協定充分體現了全球性、戰略性和靈活性〔7〕, 但是實踐中, 日本仍然是RTA/FTA的落後國家。 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日本是全球性經濟大國, 多邊貿易機制最有利於日本的經濟利益,任何形式的區域貿易協定, 都不是日本經濟政策的最優選擇; 二是日本是美國的盟國, 兩國間有密不可分的政治、經濟、安全利益, 積極地參與排除美國在外的地區貿易安排不利於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三是日本國內的農業問題; 四是「泡沫經濟」崩潰後巨大的國內經濟調整費用。 

  到目前為止, 日本參與的FTA/RTA, 與其說是進攻性的, 不如說是防禦性的。 如日本-東盟的FTA, 很明顯, 是受中國-東盟FTA刺激之後的反應。 

  綜合上述因素, 日本對待東亞峰會的態度, 只能是消極的參與。 

  韓國

  韓國是本地區的大國,東北亞的樞紐。 按世界銀行統計, 韓國GDP高達6801億美元, 是世界第十一經濟大國, 人均GDP高達1萬4千美元。 

  對韓國來講, 韓國的地區戰略包括如下幾點, 一是建立朝鮮半島的永久和平機制; 二是致力於建立廣泛的、有彈性的韓美同盟; 三是注重盟邦的外交關係; 四是加速佔領地區發展中大國特別是中國、印度的市場, 從而確保韓國的經濟增長、保持其經濟在東亞的領先地位。 

  雖然韓國也是致力於與智利、中日、新加坡、 加拿大、 印度、 東盟等的FTA談判,但是很明顯, 韓國參與FTA的目的, 在於開拓海外市場、給國民增加工作機會。 

  從戰略角度來講, 韓國的FTA可供選擇的不多, 與日本的FTA戰略很相似。 

  東盟

  東盟的FTA戰略有如下幾個考慮, 一是東盟內部的AFTA(東盟自由貿易區)效果不佳, 需要借助與區外的FTA帶動內部發展; 二是開展與中、美、日、印度、甚至歐盟的等距離外交, 從而確保東盟在地區政治、安全中的主導地位; 三是從周邊各大國對東盟的拉攏中獲取更多的、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正是從地緣政治的角逐中, 東盟主導了10+3及東亞峰會的進程。  貌似強大、其實很軟弱的東盟, 雖然能夠暫時領導中、日、韓、印地區四大國, 但是, 如果沒有四大國中間的縱橫捭闔, 東盟哪有這個能力與力量呢? 

  美國

  美國雖然地理上不是東亞國家, 也不會參加首次東亞峰會, 但正如裴肯燦所言,只要美國反對, 任何形式的東亞合作框架都會失敗〔8〕。

  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 不再漠視自由貿易協定, 實現了多邊、區域和雙邊並舉的戰略轉變。 早在1985年至1988年就分別與以色列、加拿大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1993年又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1999年WTO西雅圖會議的失敗, 使美國推動全球自由貿易新一輪談判的希望落空, 美國轉而重視雙邊FTA。1999年APEC奧克蘭會議期間, 美國同新西蘭、澳大利亞、智利、新加坡商討建立太平洋自由貿易區的問題。2000年10月與約旦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截至2004年4月, 美國已經簽署了10個雙邊FTA,涉及15個國家。

  美國本身也是九十年代以來的東亞地區主義的始作俑者。 1997/8年的東亞金融危機, 美國主導的全球性國際組織如IMF,很多情況下的確無法完全符合區域經濟的要求。 危機過後, 美國對東亞地區主義有一定的理解, 不再明確反對東亞的區域主義。「然而, 一個走向優惠式貿易安排且排除美國在外的東亞, 無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結合, 絕對不符合美國的經濟與戰略利益, 當然也就不會得到美國的支持〔9〕。」

  但是, 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包括在經濟領域的霸權。美國實際上並不希望歐盟自成一極, 而是希望世界格局完全由美國所主導的兩極:一極為跨大西洋合作, 一極為跨太平洋合作。

  美國一批學者針對東亞區域合作與美國的關係問題進行了專門的分析研究, 其研究結果表明, 東亞合作將對美產生不利影響, 可能會導致美國被排除在東亞之外。 由此, 美國會極力宣導由其主導的亞太合作, 或明或暗地破壞東亞合作。

  五、東亞還是亞太,中國面臨的兩難選擇

  作為東亞地區的重要一員, 中國對待FTA/RTA的態度, 近年來有了很大的轉變,從較早的懷疑論到積極參與,從否定到肯定〔10〕。 

  無論是東亞還是亞太, 都與我國政治經濟關係密切。 2004年, 我國與APEC其他成員之間的貿易額達到8357.3億美元, 同比增長34.4%, 佔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 72.4%。 在我國的十大貿易夥伴中, 除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外, 其餘都是APEC成員, 從第二大貿易夥伴至第十大貿易夥伴分別是美國、日本、東盟、中國香港、韓國、中國臺北、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在引進外資方面, 2004年, 我國新批來自APEC其他成員的投資企業36182家, 合同外資金額1074.9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423.1 億美元, 分別佔我國新批外資企業總數、合同外資金額、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82.8%、 70% 、70%。

  我國所在的亞太地區已經成為當前全球FTA合作的熱點。 據初步統計, 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已經簽署、正在商談和有意向談判的FTA協定已經超過100個, 各大國都把亞洲地區作為FTA談判的重點之一,亞太地區正在形成FTA網路。

  中國幾乎全部參加了亞洲的40多個區域和次區域的合作機制, 並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眼花繚亂的FTA協定中, 中國的FTA戰略日益顯示出一個清晰的輪廓:次區域 FTA協定加上雙邊FTA協定。

  在次區域方面, 中國FTA的優先選擇是大陸-港澳臺經貿合作(包括《大陸-香港更緊密經貿安排》、《大陸-澳門更緊密經貿安排》以及未來的《大陸-臺灣更緊密經貿安排》(CEPAs)),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CAFTA), 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FTA, 中國-南部非洲FTA, 中國-安第斯共同體FTA, 上海合作組織FTA, 中國-南亞FTA,APEC,東亞峰會。 

  在雙邊方面, 已有新加坡、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冰島等國已與中國談判締結FTA。

  表3   中國的FTA

  

  

  

  *作者製表

  由於區域自由貿易的效果與成員之間的經濟品質(GDP規模)成正比, 與他們的距離成反比,所以中國FTA談判的順序是由近及遠、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針。

  關於大區域的經濟合作, 即東亞和亞太, 考慮到目前東亞合作很難跳出美國主導的全球模式, 東亞自成一極幾乎沒有可能, 因此推動東亞合作, 只能從政治利益角度來考慮。 雖然APEC也不能代表中國大區域FTA的最佳利益, 但是和東亞峰會相比,APEC還是能給中國帶來一部分利益。 在當前情況下, 推動亞太合作遠比推動東亞合作有利的多。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積極參與和發展RTA/FTA,是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和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途徑。

  作為全球第三貿易大國, 中國與美、日、歐一樣,都有全球性的貿易利益。 雖然是發展中國家, 但中國在經濟規模、商品生產及貿易方面, 比大部分國家擁有優勢。 同時, 跟發達的大國如美、日、歐、韓相比, 中國面臨的農業出口補貼問題遠沒有他們那樣嚴重。 所以, 現在正是以全球為座標構築中國的RTA/FTA體系的時候。 

  中國應該積極利用目前的貿易仲介模式, 提高在區域內的影響力, 並且不論是WTO、還是東亞、亞太貿易合作, 我們都應積極參與其中, 以在參與過程中尋找利益的最大化, 將WTO政策與區域合作政策結合起來充分考慮, 最終推動全球貿易的自由化。

  表4   中國FTA的優先順序

  

  

  

  

  *作者製表

  六、結論

  東亞峰會是本地區各國面對全球新一輪地區主義浪潮的最新一次集體性衝動, 是東亞部分國家催生的「早產兒」。對參與東亞峰會的地區各國來講, 東亞峰會宛如雞肋一樣,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東亞峰會不會構成APEC的威脅, 也不可能與APEC形成競爭關係, 而只會重複APEC進程, 其在成員、目標、機制/制度等方面的進程, 即使10年後也達不到APEC在旺盛時期的水準。 

  對中國來說,最好與美、日、歐一起, 高舉多邊貿易機制, 推動WTO多哈回合的談判取得突破。 

  在全球性多邊貿易機制一時難以取得進展的情況下, 在大的區域合作方面, 亞太合作更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為此, 中國需要與APEC的積極成員一起,高舉亞太經濟合作的旗幟。  對待東亞合作, 改積極進取為隨波逐流, 將東亞峰會推進成茶館式的清談俱樂部。 

  中國需要建立自己的RTA/FTA戰略, 中國也在構築自己的RTA/FTA戰略, 那就是次區域加雙邊FTA的戰略。

  在次區域方面, 中國FTA的優先選擇順序是大陸-港澳臺經貿合作,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CAFTA), 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FTA,中國-南部非洲FTA, 中國-安第斯共同體FTA, 上海合作組織FTA,中國-南亞FTA,APEC,東亞峰會。

  在雙邊方面,中國需要確定雙邊FTA的原則,首先是周邊發展中國家,其次是資源/能源國家,第三是發達的小國和無關緊要的國家,最後才是發達大國。 基於上述原則,近期內,與日、韓建立RTA/FTA不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

  註   釋:

  〔1〕參見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region_e/region_e.htm

  〔2〕參見「兩極還是三極:PECC研討會綜述」, 2005年3月4日。 

  〔3〕Bae Geung Chan (裴肯燦),“Prospects for the East Asia Summit”,Policy Brief 2005-5/September 2005,外交安保研究院, 韓國。

  〔4〕根據世界銀行各年度的「世界發展報告」計算出。 此處轉引自泰國總理他信在2002年3月7日《亞洲經濟峰會》上的講話“Revitalizing ASEAN, Sustaining Economic Recovery”. 

  〔5〕此處數字轉引自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所長Noordin Sopiee 在《亞洲經濟峰會》上的講話“Towards an East Asia Economic Group”。

  〔6〕參見 〈日本的FTA戰略〉,http://www.mofa.go.jp/policy/economy/fta/strategy0210.html

  〔7〕全毅,楊立冰〈中國周邊地區經濟競合趨勢與我國的對策〉, 中國亞太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

  〔8〕裴肯燦, 前引文。 

  〔9〕蘇浩〈兩極還是三極:PECC研討會綜述〉, 2005年3月4日。

  〔10〕楊澤瑞〈中國與區域經濟合作〉, 《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影響》,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5。 

  (作者:楊澤瑞,中國亞太經合委員會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