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泛珠江三角洲和東盟區域板塊的經濟互動與整合



  一、背景介紹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區域是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江門、中山、珠海,及惠州和肇慶市區。珠三角每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一直超過10%, 高於全國平均增長率。廣東省90%的產品產自珠三角。眾所周知,珠三角經濟的成功離不開香港和澳門這兩個鄰居。

  但是, 香港經濟近年處於結構轉變。最近由於香港沒有了製造業,也沒有高新科技,只是一個服務業的經濟(馬躍, 2004),它作為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出現了邊緣化的趨勢。此外, 珠三角和其他中國地區譬如長江三角洲的競爭也加大了。例如,在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馬躍, 2001),在廣東省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第一次下跌到長三角水準之下。這對香港經濟無疑有潛在憂患。

  面對這些挑戰,大陸中央政府和兩個特別行政區之間分別簽署了兩個CEPA協議。然後廣東政府在2004 年6月又與廣西、雲南、海南、貴州、江西、福建、湖南、四川、香港和澳門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除了香港和澳門, 泛珠三角擁有中國土地的1/5,並且佔中國大陸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口的1/3。

  此外, 在人民幣受到西方政治壓力下面臨升值,從而使得實踐證明很成功的、面向歐美的出口導向戰略將受到嚴重阻礙的背景之中(馬躍,2007; Ma & Sun, 2007),中國政府於2004 年11月簽署了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FTA)協議。東盟包括十個成員國, 即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中國-東盟FTA 泛珠三角除了在探索本地區潛在機會的同時,還可以擴展其經濟活動進入東南亞。顯然,泛珠三角比起其他中國地區有許多比較優勢與東南亞整合,譬如經濟發展水準和地理位置。

  然而, 要討論進一步泛珠三角和東盟未來的發展, 有二個關鍵的問題必須深入探討。

  第一個問題是目前泛珠三角內部的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的整合程度。這對瞭解在泛珠三角區域內的潛在發展機會有重要意義。第二個問題是要瞭解目前泛珠三角和東盟之間的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的整合程度。

  現有的文獻涉及到了兩個問題的描述性分析。例如, Enright 等(2003) 研究了在珠三角地區內部的經濟互動。宋恩榮 (2004) 定量比較了一些香港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利弊。香港中央政策研究組(2004)比較了泛珠三角地區的11 個省的長處和短處。

  其他研究包括整體中國大陸和世界經濟的一體化。Hu and Ma (1999) 研究了中國產業間的國際貿易。馬躍等人(Ma, Tsang & Tang, 1998)建立了中國大陸和香港二區域模型,研究中國因素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曾澍基和馬躍把中國巨集觀經濟模型(Tsang and Ma, 1997, 2004) 連入IMF的多國家模型MULTIMOD (Masson, Symansky & Meredith, 1990),研究中國大陸和世界經濟的一體化。

  雖然描述性和基於模型的分析對於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理解非常重要, 但它有一些嚴重的缺陷。例如, 貿易額、投資流量無法度量來自貿易壁壘和資本控制的影響。所以, 他們無法度量一體化程度。本文意欲填補這一空白。我們採用價格差異(相對購買力平價)及利率差異(UIP)指標,測量兩地區的整合程度。相對購買力平價 (PPP) 可測量兩地區實體經濟整合程度的整合程度, 利率差異可測量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

  應該指出, 基於價格的測量指標也有它們自己的局限性。例如, 它們不能區分是否一體化的起因歸結於互補還是競爭 (馬躍, 2004)。因此基於價格的測量指標應該被認為是對其他一體化測量指標的補充。 

  據作者所知,現有文獻尚未將價格差異及利率差異的檢驗應用在泛珠三角經濟之內, 也未應用在泛珠三角和東盟之間經濟一體化的研究。本文嘗試填補這個文獻空白。在泛珠三角地區之內, 我們選擇二個最重要的地區, 即廣東和香港, 考查它們與二個代表性地區湖南江西的整合。然後我們進一步考查廣東香港各自與東盟二個代表性經濟體, 即菲律賓和新加坡的經濟一體化程度。

  二、測量泛珠三角和東盟經濟一體化的跨境流量指標

  表1和表2提供泛珠三角及東盟兩區域2003 年主要經濟表現。在東盟內, 最大的經濟是印度尼西亞(表2)。但是, 印度尼西亞國人均民生產總值在US$1,000 之下。新加坡有最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1,000美元。

  從國際貿易來看, 兩區域有數千百億美元國際貿易。2003年泛珠三角和東盟商品出口量相似。其中香港有2240億美元的最大的出口量。香港的貿易主要是與中國大陸的轉口貿易。但是, 應該指出, 由於缺乏數據, 廣東總出口沒有包括它對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的出口,與香港數據有不可比性。 

  此外, 如果我們分析雙邊貿易流量, 看起來地區內的貿易比跨區域間的貿易密集。例如, 廣東的出口的1/3 去到香港, 但只有5%去東盟。香港42%的出口到中國大陸, 僅僅7%到東盟。同樣, 23%東盟的出口是地區內的貿易, 只有各自7% 和5%到香港和中國大陸。但是, 兩區域進口結構比較複雜。例如, 東盟和香港進口仍然維護了密集的地區內的貿易格局。但2003 年廣東從東盟進口(190億美元)多於從香港進口(50億美元)。

  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來看,香港吸引了巨額140億美元。泛珠三角(包括香港和澳門)整體上吸引了230億美元,東盟吸引了200億美元, 總量相似。進一步分析雙邊資金流量顯示, 地區內的投資比兩地間的投資流量密集。

  總之, 從跨境流量指標來看,泛珠三角和東盟兩地區的貿易已有一定融合,兩地區的跨境投資也有一定規模。  

       

  三、經濟整合的價格差異指標

  實體經濟的整合可以考慮相對購買力相同的概念(RPPP) :

                                                        (1)

  這裏上標 『e』 表明期望,        和        是本地和外地的通貨膨脹率的數學期望。上標『h』 和『n』 表示本地和外地經濟。上標 『e』 表明期望。       是本地貨幣對美元的貶值期望。

  考察金融市場一體化的利率差異給定如下:

                                   (2)

  這裏     和     是本地和外地的利率。

  在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一體化的情況下,價格差異及利率差異都應是零均值的平穩時間序列。

  四、價格差異的檢驗結果

  本文月度數據來源如下:樣本區間為1991 年3月到2005 年6月,消費者價指數, 美元匯率, 3 個月的儲蓄利率, 都從IMF國際金融統計(IFS) 收集。廣東(不含海南), 湖南,江西消費者指數從中國月度統計收集。所有CPI經季節性調整。

  1. 單位根檢驗

  表3發現泛珠三角地區所有通貨膨脹率都有單位根。所有東盟通貨膨脹率都沒有單位根。表4單位根測試結果為泛珠三角和東盟所有這些亞洲貨幣對美元的貶值率是相對地穩定的。表5表明, 所有利率都有單位根。

    (2) 廣東不包含海南。

  2. 價格差異檢驗

  單位根測試結果排除了泛珠三角和東盟之間通貨膨脹率存在整協長期關係的可能性。這顯示泛珠三角和東盟之間仍未有長期的實體經濟整合。

  但是,表6(a, c)顯示, 廣東和香港之間有長期的實體經濟整合,並且與湖南和江西二個代表性省份也有長期的實體經濟整合。

  但是, 完全整合意味著通貨膨脹率之差必須為零[等式(1)]。表6(b, d) 顯示廣東與香港、湖南實體經濟完全整合, 因為通貨膨脹率之差在5% 水準不顯著。但是, 廣東與江西整合是不完全的, 因為廣東通貨膨脹率顯著比江西低。

  香港除了與廣東完全整合之外, 香港和其他泛珠三角地區的整合是不完全的。香港通貨膨脹率顯著低於湖南和江西。

  關於金融市場一體化的利率差的檢驗稍微複雜一些。在中國大陸,由於單一貨幣政策,珠三角沒有獨立的利率,所以只能研究中國大陸與其他經濟區域的金融市場一體化。但是因為從大多數亞洲貨幣明確地或隱含地盯住美元, 他們的利率或多或少跟隨美國利率。因此, 我們應以美國利率為控制變量,對泛珠三角和東盟的利率進行Granger 因果關係測試.

  表7(1)顯示,在中國大陸和東盟的二名成員國利率之間沒有Granger 因果關係。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利率也沒有顯示任何Granger 因果關係。這些結果與我們的預期是一致的。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仍然緊緊控制資本流出和金融資金流入的多數項目。另外,中國大陸金融市場是不發達的(馬躍, 2001). 所以不難理解中國大陸和其他經濟之間缺乏金融整合。

  但是, 表7(2)表明, 香港與那新加坡的利率在5% 水準下有顯著Granger 因果關係。由於這兩個經濟體的金融帳戶開放了很長時間, 我們相信這兩個金融市場有短期的整合效應。

  五、結論

  本文檢驗了一些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整合的概念。從跨境流量指標來看,泛珠三角和東盟兩地區的貿易已有一定融合,兩地區的跨境投資也有一定規模。但由於跨境流量指標的局限性,它們難以反應兩地區的整合程度。譬如,貿易量和投資量都不能揭示貿易壁壘與外匯管制對整合程度的影響。因此本文進一步採用價格差異及利率差異指標,測量兩地區的整合程度。因為在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一體化的情況下,價格差異及利率差異都應是零均值的平穩時間序列。通過實證檢驗,本文發現泛珠三角內部實體經濟的整合程度,高於泛珠三角與東盟的實體經濟的整合程度。而泛珠三角與東盟的實體經濟整合程度,又高於其金融市場的整合程度。但無論在泛珠三角內部,及泛珠三角與東盟的整合程度,都遠未達到完全一體化的程度。這說明政府政策在區域整合過程中的重要性。

  從我們的研究結果出發,進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政府政策如何幫助泛珠三角和東盟的進一步整合。大陸與東盟最近簽訂的自由貿易區(FTA)的協定,也許能加速推動區域間的內生整合過程。在FTA之內, 交易費用和貿易壁壘會被減少, 這將會提高實體經濟一體化。反過來, 實體經濟的發展會要求更廣泛的金融服務, 因此會促進金融整合. 反之亦然。這將創造一個為區域發展的良性循環。這顯然是FTA 的樂觀看法。謹慎和認真的考慮應該包括儘量減少FTA 的潛在的負面作用。

  對於中國大陸, 其WTO 會員資格的衝擊將充分地表現在四到五年寬限期結束以後。對於東盟, 它與泛珠三角的關係是屬於互補還是競爭, 或兩者兼具,目前不是十分明朗。香港未來因此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既充滿機會也同時充滿挑戰。香港是將繼續為泛珠三角巨型發動機服務呢, 還是開發某個大陸-東盟FTA市場最亟需的、有比較優勢的高新科技產業的新市場呢?何去何從,市場開放的次序又應如何(Ma, 2007)?所有這些問題將是理解泛珠三角和東盟實體經濟及金融整合實質涵義的未來非常有趣的研究題目。

  參考文獻:

  馬躍,2001,〈中國加入WTO: 不可逆決策的金融經濟學分析〉, 《經濟研究》,第12期9-16頁,北京: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馬躍,2004, 〈香港新興工業化道路的探索〉, 張玉臺主編《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馬躍,2007, 〈釘住透明性一籃子貨幣的困難和各國實證分析〉,《世界經濟》, 第5期, 北京: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趙志君, 馬躍,郭益耀, 曾澍基, 姚兆鋒, 劉樹成, 2003, 〈銀行業放鬆管制的理論分析與宏觀效果 - 兼論中國加入WTO對大陸和香港的影響〉,《經濟研究》,第6期14-22頁,北京: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Cai, Kevin G (2003)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Group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25, 387-404.

  Central Policy Unit (2004) “Research report on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ends of the Pan-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 HKSAR Government, 《泛珠三角地區之社會、經濟、政治趨勢顧問研究》第一期報告.

  Chirathivat, S (2004) “East Asia FTA: economic modalities, prospects and further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5, 889-910

  Enright, Michael, Ka-mun Chang, Edith E. Scott, and Wen-hui Zhu (2003) Hong Ko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economic interaction, Hong Kong: The 2022 Foundation, www.2022foundation.com.

  Frankel, Jeffrey A. and Andrew K Rose (1998) “The endogeneity of the optimum currency area criteria”, Economic Journal, 108, 1009-1025.

  Hu, X, and Yue Ma (馬躍) (1999) “The international intra-industry trade of China”,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35, 82-101. 

  Ma, Yue (馬躍) (2007) “In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seque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thcoming.

  Ma, Yue (馬躍) and H Sun (2007)“ Hot money inflows and renminbi revaluation pressure”,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5(1), 19-36.

  Ma, Yue (馬躍), Shu-ki Tsang and Shu-hung Tang (1998) “The Impact of China factor on the Hong Kong economy pre-1997: A macroeconomic modelling analysi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12(1), 89-106.

  Masson, P, S Symansky and G Meredith (1990) “MULTIMOD: mark II: a revised and extended model”, IMF Occasional Paper 70.

  Meredith, G and Yue Ma (馬躍) (2002) “The forward premium puzzle revisited”, IMF Working Paper No. 02/2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

  Pantula, S G, G Gonzalez-Farias, and W A Fuller (1994) “A comparison of unit-root test criteria”,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449-459.

  Rogoff, R (1996)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uzzl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4, 647-668.

  Sun, H and Yue Ma (馬躍) (2005) “Policy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revaluation pressures on the renminbi”, China Economic Review, 16, 103 -117.

  Sung, Yun-Wing (2004) “Hong Kong’s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 quantify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Final report to the Central Policy Unit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Tongzon, J (2001) China’s membership 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exports of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of East Asia: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Applied Economics, 33, 1943-1959.

  Tsang, S K and Yue Ma (馬躍) (1997) Simulating the impact of foreign capital in an open-economy macroeconometric model of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 14,435-78. 

  Tsang, S K and Yue Ma (馬躍) (2004)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 and Hong Kong into the world economy: a prototype global econometric model”, in S Liu, Z Zhao, Yue Ma (eds) Financial Opening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Documentation Publishing House.

  (作者:馬躍,香港嶺南大學經濟系教授,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王亞南客座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