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臺灣對中國大陸投資的利與弊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臺灣積極實行「經濟國際化」戰略,擴大與世界所有國家對外經濟關係,以加快國際融入步伐。臺灣經濟模型是外向模型,其中對外投資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很大貢獻。依據統計資料,自1959年至1979年,臺灣對外投資的累計金額為5900萬美元。經過30多年發展,臺灣經濟在1970年代跨入起飛時期,被列為新工業發展經濟。到1980年代,臺灣實行產業升級,提高臺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臺灣的出口產品加速從勞力密集轉為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型態,使臺灣產業結構進入技術導向發展階段。臺灣政府決定積極發展科技產業的同時,開始在1981年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促進電子、資訊、半導體與通訊產業發展奠定基礎。臺灣出口產品結構逐步改變,電子及電器製品成為主要的出口產品。追求擴大銷售市場,利用外國優勢條件的誘因,許多臺灣企業紛紛進行海外投資,使得1980年代初期臺灣對外投資迅速成長並獲得不少成就。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吳惠林教授的研究,自1980年至1986年,臺灣核准對外投資累計金額約2.1億美元,主要投資國家為美國,主要投資行業為電子和電器製品業,以及化學製品業。在此狀況,臺灣政府更加重視與肯定對外投資的重要性,並實現對外投資鼓勵政策,設法和其他國家擴大投資合作關係。臺灣政府於1987年7月公佈實施〈管理外匯條例〉,加速外匯自由化,並且於1989年大幅修改對外投資之法令,修改對外投資方式、種類、範圍的規定,廢除財務標準,明確訂立臺灣廠商權益等。再説,跨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世界形勢出現許多深刻變化,對於每個國家和地區在參與國際化過程中既是挑戰,又是未曾有的機會。冷戰結束後,國際關係迅速從敵對、武裝競爭的局面轉向多元、開放的經濟合作趨勢。和平、合作、共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關係中的主流,成為所有國家與地區的共同、基本走向。在新國際背景下,為了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亞太地區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已經積極制訂開放吸引外國投資政策,爭取各國和地區最大額度的資金、吸收現代技術以及先進管理經驗。臺灣政府修改廠商投資有關的法令已對臺商具有很大幫助。中國大陸早在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重視吸引外國投資,為國家現代化事業造出有利條件。自1993年,臺灣對外投資大量集中於中國大陸市場,使得兩岸經貿合作與依存性越來越緊密。十多年來,臺商在大陸投資已獲得了很多利益,不少廠商從此找到出路,但這也對臺灣經濟帶來值得思考的問題,需要臺灣政府和臺灣廠商進一步協調整合,以符合臺灣在新世紀的經濟建設以及臺灣持續發展計劃。

  一、臺灣對大陸投資狀況

  中國政府早在改革開放開始時期,就明顯認識到香港、臺灣和澳門對大陸現代化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說, 大陸可以利用三地位置來擴大其貿易市場;大量吸引資金和先進技術;吸引大量旅客赴廣州、深圳、澳門觀光等。因此,大陸政府非常重視促進兩岸四地經貿合作關係,並不斷對臺商赴大陸投資實施優惠政策,為臺商對大陸投資造成更大的吸引力。

  1979年1月,中共發佈〈告臺灣同胞書〉,裡面強調兩岸應該加強合作交流,相互發展貿易,期望臺商赴大陸投資。1981年9月葉劍英發表大陸政府對臺九條政策(所謂的葉九條),裏面提到歡迎臺商回大陸投資,並保護其合法權利和利益。為鼓勵更多的臺商往大陸投資,1988年7月中共頒佈〈鼓勵臺灣同胞投資規定〉,進一步提供臺商優惠。同時,大陸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減少行政手續的麻煩,為外資廠商創造更方便的條件。大陸在廈門設立經濟特區,提供內外投資企業極佳的優惠條件,其中包括更多的吸引臺商投資誘因。

  八十年代中期,尤其臺灣在1987年廢除戒嚴,允許臺灣同胞回大陸探親以後,臺商投資開始轉移到大陸,很多廠商紛紛往大陸考察投資環境與投資領域。不過,在這段時期,臺灣政府對大陸投資還沒有公開實施開放政策,以不限制也不鼓勵的態度對待臺商,臺商赴大陸投資還不算合法,因此,臺商這段時間在大陸投資的規模較小。

  1990年9月,臺灣政府宣佈〈對大陸地區投資及技術合作管理辦法〉,開放臺商赴大陸地區從事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該辦法對願意赴大陸投資的臺商起很大影響,她們能依靠合法規定前往大陸設立合作關係。再者,到1990年代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獲得很多成就,經濟發展迅速,投資環境全面改善,投資吸引力日益提高,世界上各國紛紛往大陸投資。中共十四屆大會(1992年)肯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包括外資的多成份所得制度。該背景已經帶動臺商赴大陸投資的潮流,投資金額逐年增加。從1991年、1992年、1993年臺灣核准對外投資金額及產業分配比例數字可以看出,臺商對中國大陸投資動機與意願急速上升,由1991年9.5%上升至1993年的65.6%。其中1993年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達到31.7億美元,遠較1992年的2.47億美元高出將近13倍。

  1994年大陸政府公佈〈關於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提供臺資更多的保護項目,但臺灣政府為了擔心會受到政治約束而設法限制臺商赴大陸投資潮流,實現「南向」政策,鼓勵臺商大量赴東南亞國家投資。1995 年和1996年兩岸政治關係陷入緊張局面,臺灣政府採取戒急用忍政策,以減緩臺商赴大陸投資的熱潮。因此這兩年臺商至大陸投資金額都不高,分別只有10.93億美元和12.29億美元。這是臺商在1994年到1996年間對越南投資金額猛增的主要原因,並導致許多廠商在越南市場生根。1995年臺商赴越南投資金額達到12.39億美元,為排名投資越南外商的第一名。

  但由於臺灣經濟開放,企業可以自由赴海外投資,因此雖然受到政府限制政策,臺商都能夠透過第三地前往大陸投資,所以實際上臺商在大陸投資金額仍然年年增加。再説,1997年兩岸關係稍微暖和,加上臺灣內地投資環境越來越惡化,臺商赴大陸投資再度轉為熱潮。2001年,臺商投資大陸佔臺灣全部對外投資比例將近40%。據蔡學儀研究,累計1991年至2002年臺商對大陸的投資金額超過220億美元,若以中共官方的資料觀察,則更超過320億美元,平均佔臺灣整體對外投資比重的37%左右。從1991年到2000年為止,累計臺商赴大陸投資,為171億美元;而據中國統計,則逾261億美元,平均佔臺灣整體對外投資之37.48%。2002年臺灣對大陸投資金額達到歷年最高,達67.23億美元,佔臺灣對外投資比重至66.61%;2003年略為下降,但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仍然高達45%,95億美元,佔臺灣對外投資比重至53.66%。

  臺灣赴大陸投資概況

  可以看到,臺商大量赴大陸投資是臺灣海外投資的一種特色,表現臺灣經濟自由化幅度。一般來講,臺商對大陸投資受到政府的態度和政策影響,而以經濟利益和市場因素為主,臺商不大重視政治問題。臺灣的「南向政策」、「戒急用忍」措施等均限制不了臺商往大陸投資之願意。反過來,大陸對吸引臺商投資劃了很明顯而具有戰略性政策,盡量依靠臺灣資金與技術促進沿海地區的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發展,從此帶動全國現代化前進。自從1979年開始,中國對臺商投資連續擬定各種保護、鼓勵政策與辦法,為臺商赴大陸投資造出更大的吸引力和信心理念。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因素之一。

  二、臺灣對大陸投資的積極效果

  過去二十年來,尤其從1990年至今,臺海兩岸經濟關係對臺灣和大陸帶來了很多好處,為雙方經濟發展做出很大貢獻。依據中國統計,累計至2004年上半年止,臺灣對中國投資金額達747.5億美元,佔中國外來投資總額7.5%。同期間,依據臺灣經濟部投審會資料,臺灣對中國投資累計,金額亦高達377.0億美元,佔臺灣海外投資總額48.5%,中國為臺灣最主要投資地區〔1〕。對臺灣來講,臺商在大陸大幅度投資為臺灣經濟解脫不少困難的問題。

  第一,為國際競爭力降低的產業尋找發展空間

  從1980年代開始,臺灣積極推動產業升級策略,注重發展高科技、資金密集產業,提高臺灣製造產品在國際的競爭力。臺灣由於經濟持續成長,所得不斷提高,所以工資上漲,土地價格也持續攀高,民眾對生活品質及環保要求也日益嚴格。雖然這些現象對每個發展國家與地區來說是正常的現象,但它為傳統製造業,尤其對勞力密集產業帶來不小影響。而製造業在臺灣工業比重很大,在產業調整背景下,許多廠商需要轉移沒有符合臺灣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導致海外投資的需求大增。而大陸在改革開放初期非常歡迎臺灣轉移過去的技術,因為其符合於大陸那段時期經濟及教育的程度。大陸市場寬闊,吸引技術需求龐大,因此許多臺商產業找到了出路,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

  第二,利用大陸優勢,協助臺灣經濟發展

  每個廠商赴海外投資都追求利潤目的,考慮當地的優勢,好處。臺灣是個市場狹窄的小島,自然原料缺少,工資不斷上升,限制傳統勞力密集產業發展規模與範圍。在大陸投資,臺商可以利用大陸的很多優勢:廣大的市場,低廉的勞工,豐富的資源等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大陸一直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減少麻煩、複雜的行政手續,增加外國投資吸引力。尤其大陸從2001年底加入WTO後,國內市場更開放,臺商以後的投資機會與優勢可能更多。加上,大陸對臺商投資早就實施很多優惠及保護政策與措施,使得臺商投資心理相當穩定。臺灣媒體曾經報導,中國投資環境如同磁鐵一樣,強力吸引臺商。實際證明,臺商在大陸得到了許多好處,這也是臺商不管政府限制政策,大幅度投資大陸的原因。

  第三,促進臺灣國際化經濟的過程

  國際化經濟是臺灣從1980年代開始實行的重要目標,以期能夠融入世界經濟生活,不斷提高臺灣廠商國際競爭力。加入WTO之後,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能否維持與提高國際競爭力。臺灣產品不僅在國外需要提高競爭力,滿足消費者的要求,而且在國內也要跟進口商品提高競爭力。由此得知,海外投資是臺灣全球化策略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廠商可以外移傳統技術,實行產業轉型,提高國內產品競爭力;同時能在海外利用當地優勢,降低產品成本,改善貨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產品質量要好、價錢要便宜的目的。因此十多年來,臺灣不斷設法擴大海外投資活動,尋找並落根在具有潛能的新市場,這其中最主要的市場就是中國大陸。

  對大陸投資過程中,為追求國際化目的,臺商不僅擴大投資規模,增加中大型企業投資案,還進行改變投資的產業和形態。臺灣早期赴大陸投資,大部分都以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但近年來則轉向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產業。投資型態趨向改變,由個別辦廠改為團隊模式,形成集團化的趨勢,越來越跟得上國際潮流,加快融入世界經濟腳步。

  臺商赴大陸投資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帶動了兩岸之間貿易的快速成長,也就是說,臺灣通過對外貿易以擴大國際化的幅度。臺灣對大陸輸出機器設備及其零配件、原料,另一方面從大陸進口臺商所生產製造的半成品。十多年來,臺灣對大陸的雙邊貿易金額,平均年成長率高達3.6%,較同期間臺灣整體對外貿易年平均成長7.7%,快三倍〔2〕。在1990年代中期,臺灣對大陸出口之中,至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屬於臺商投資所驅動,而臺商的出口則佔大陸總出口的14%到18%〔3〕。

  第四,緩和兩岸緊張關係

  從1949年到1970年代末,兩岸關係屬於敵對局面,沒有任何交流談判。1979年1月,中國國務院在〈告臺灣同胞書〉裡面呼籲,兩岸之間應該進行經濟交流,相互發展貿易並鼓勵臺商赴大陸投資。1987年臺灣政府解除戒嚴開放赴大陸探親。1988年7月中國頒佈〈鼓勵臺灣同胞投資規定〉,進一步提供臺商在大陸投資的優惠。這些事件對開闢兩岸經貿關係熱潮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礎。1980年代,臺灣政府雖然對臺商赴大陸投資還沒有法律性的規定,但很多臺商早就暗地裏紛紛赴大陸投資,使兩岸關係逐步緩和密切。面臨臺商在大陸投資越來越熱絡,成為不可阻礙的國際化潮流,臺灣政府頒佈〈對大陸地區投資和技術合作管理辦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成為開放臺灣企業赴大陸投資的重要法源依據。兩岸經貿關係更密切,臺商在大陸生根更緊,兩岸依存性更大,要求臺灣和大陸均採取忍耐,謹慎態度,限制政治變動,避免影響兩岸廠商經濟利益。1996年,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局面,臺灣頒佈「戒急用忍」政策,對臺商在大陸投資予以若干限制,範圍限於高科技、基礎建設,以及5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型投資案等項目。但是,2001年8月,臺灣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並公開指出,兩岸經貿是必定的趨勢,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代替「戒急用忍」政策,追求開放三通目的。2000年和2004年臺灣總統選舉前後,兩岸關係都有所緊張,中共十六屆大會文獻也提到對臺動武問題,但雙邊都考慮到兩岸經貿關係,經濟相互約束狀況而謹慎行為。可以說,臺灣與大陸緊密的經貿合作、交流是緩和兩岸政治緊張關係的重要因素。

  三、臺灣對大陸投資所發生的負面性

  十多年來臺商赴大陸投資項目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領域越來越廣、地盤越來越寬,對兩岸經濟發展有著帶動作用,但對臺灣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臺灣政府不應該設法限制臺灣對大陸投資,兩岸經貿關係應讓市場作主,但是,臺灣應該對臺商投資大陸的行動作好調整與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大陸拿到更多的利潤,一方面能推動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為兩岸關係建立穩定、秩序、健康局面。當前,臺灣對大陸投資有下列幾個負面性的影響:

  第一、臺灣對大陸投資過分集中,對臺灣整體經濟發展構成明顯威脅。

  臺商紛紛往大陸投資,不僅資金快速增長,投資形態也明顯轉變,從勞力密集模型為主轉向資金與技術密集模型趨勢,導致臺灣本地投資市場下滑。臺灣媒體大幅報導臺灣許多產業,包括優勢的電腦產業在國內投資興趣下降,盡力往大陸尋找投資機會,結果人才和資金隨之外移。臺灣很多名牌產品上面寫著:made by Taiwan,而不是made in Taiwan。臺灣國內產業沒有1970年代和1980年代熱門發展,導致失業率一直上升。1995年臺灣失業率很低,僅有1.79%,社會呈現就業狀態;1996年到2000年之間,失業率緩慢上場,但一直控制在3%以下分別為2.60%、2.72%、2.69%、2.92%及2.99%。從2001年失業率迅速上升,達4.57%,2002年失業率更創下5.17%的歷史紀錄,2003年失業率略為下降,但也逼近5%,為4.99%,2004 年上半年失業率介於4.36%和4.61%,平均4.48%〔4〕。臺灣失業率上升由於多種類的原因,其中國內投資下降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二,因為投資在大陸過分集中,所以臺灣經濟對大陸依存性也較高,加上兩岸關係沒有達到正常化,也沒有正規的管道,隨時面臨複雜、挑戰的變動,臺商在大陸投資容易遇到困難, 失去競爭力。

  第二、臺灣政府沒有積極改善內地整體投資環境的大計劃。

  臺商赴大陸投資的盛況對臺灣國內投資環境引起很多不同的爭論意見,其中有的提到臺灣投資環境惡化問題。臺灣經濟持續成長,所得不斷提高,所以工資持續上漲,土地價格也不斷攀高,政府和民眾對環保要求日益嚴格,這些是一個國家與地區經濟發展的正常現象,但對傳統製造業帶來不利的影響。不過,臺灣當前投資環境也不應該算是惡化的,因為許多外國人願意投資臺灣。據臺灣經濟部統計,2004年度臺灣對外招商成果持續成長,核准之僑外投資件數計1149件,金額則為39億5千2百78萬美元,核准數較2003年同期增加6.59%,核金額增加10.55%〔5〕。但值得探究的是,臺灣本身的投資環境出了什麽問題,會讓臺商想「根留大陸」?是不是臺灣政府對投資環境沒有整體的改善計劃?由於傳統勞力密集產業紛紛赴大陸投資,並拿到有吸引力的利潤,臺灣政府對改善傳統製造業的投資環境沒有恰當重視,主要集中於改善技術密集投資環境,以對外招商。換句話說,臺灣沒有足夠的重視內地產業投資環境。諸如這樣,臺灣將來會面臨產業空洞問題,內地很多產品跟進口產品的競爭力會下降,臺灣整體經濟發展受到負面影響。在這種背景下,2001年8月臺灣召開經發會,秉持「全球佈局,策略性開放」的原則,將「戒急用忍」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希望在全球佈局的策略下,成為臺灣優先、兩岸互利雙贏的目標, 達到維護臺灣整體利益,達到臺灣持續發展的目標。

  第三、限制臺灣在海外投資方面的國際化程度。

  臺灣對大陸投資過分集中,意味對世界上許多市場還沒有足夠探勘開發,使臺灣在海外投資方面的國際化受到不利的影響。除大陸以外,美國及東南亞地區為臺灣投資大市場,但臺商在這些國家投資範圍還沒有高幅度成長,沒有全面開闢具備潛能的投資領域。其他市場如東歐、南亞、南非等對臺灣資金、技術和管理的需要很大,但臺商還沒有非常重視。加上,投資狀況更有帶動貿易發展的作用,直接影響國際化程度。在投資過程中,由於臺商從臺灣進口大量機器及中間原料到大陸,造成臺灣對大陸出口快速成長。自1992年起,臺灣對大陸順差每年均超過臺灣對全球順差,換句話說,若扣除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已經陷入巨額貿易逆差的困境。自1993年,大陸已成為臺灣第四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日本與香港。到了2000年,臺灣更超越香港成為大陸對外貿易的第三夥伴。根據臺灣陸委會兩岸貿易之比重統計,1981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為1.7%,進口依存度為0.35%,貿易依存度為1.05%。到了2003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進口和貿易依存度分別上升至24.52%、8.61%及17.07%〔6〕。

  為達到國際化經濟目標,臺灣應該更進一步將投資適當地分佈世界各地,對臺商投資行動、方向能更適切地指導,協助臺灣產業佔領國際市場,並獲得長期的穩定利益。

  結論

  1979年起,尤其自1990年代至今,臺商赴大陸投資越來越熱鬧,投資金額日益增長,兩岸經濟依存度日益上升。這是全球化趨勢的必要,更是臺灣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戰略的結果。臺灣對大陸投資為兩岸經貿合作關係起巨大作用,並帶動雙方經濟迅速發展。大陸市場有巨大優勢,不僅對臺商,對世界上其他外資均顯出龐大的吸引力。瞭解大陸市場的優勢及潛力,臺商紛紛赴大陸投資,臺灣政府也從1993年開放對大陸投資,並自2001年加上更積極態度,盡力改善兩岸經貿關係,廢除限制大陸投資政策。加入 WTO後,大陸市場必須開放,更成為外資的競爭之地,而臺商對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投資, 以在大陸投資更具有優勢,因此大陸未來還是臺灣最主要海外投資地區。

  不過,臺灣政府和臺商應該具備考量到臺灣整體經濟發展策略,推廣臺灣在世界上的經貿活動,跟更多國家與地區建立緊密、繁榮的經貿合作關係,包括投資項目。無論大陸還是其他市場,都不應該投資太集中,以避免受到損失,並且能多利用目前市場的各種類優勢,有利於臺灣持續發展。換句話說,臺商一方面要到海外尋找生產成本較低的投資場所,一方面到先進國家(如美國)設置更多的研發據點,以取得先進技術,加上還要考慮到投資國家的政治、社會安全等穩定因素。再説,臺灣政府要規劃改善內地投資環境,協助臺商提高在臺投資,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達到保護臺灣整體、持續發展的策略目標。

  在〈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劃〉,臺灣政府已經訂定「加強協助臺商回國投資措施」,以落實「深耕臺灣,佈局全球」的策略目標。2005年至2008年期間的目標為,建構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吸引臺商返臺投資;提供臺商相關投資資訊,協助臺商掌握廠機。加入WTO以後,臺灣面對兩個重要目標,一方面擴大國際經貿關係,提升國際化經濟幅度;一方面保護臺灣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高臺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在投資領域上,臺灣應該擬定基本、長期並穩定的政策與措施,為臺灣經濟、政治、社會整體發展作貢獻。

  註   釋:

  〔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新世紀國家建設計劃》,頁129

  〔2〕吳榮義,2001《WTO時代:當前臺灣經濟的省思與發展》,時報文化,頁107

  〔3〕童振源,〈兩岸經貿全球化互蒙其利〉,《中國時報》,2001年4月7日,言論版

  〔4〕臺灣行政院主計處,2004年,〈失業率統計〉,http://www.dgbas.gov.tw

  〔5〕InvestinTaiwan.nat.gov.tw,2005年11月28日

  〔6〕蔡學儀2004,《臺灣經濟論》,新文靜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135-136

  參考文獻:

  1. 吳惠林(2002),《臺灣自由經濟之路》,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52。

  2.《中國共產黨文件彙編》,1994,中國黨校出版社,北寧,頁574。

  3. 吳惠林2002,《臺灣自由經濟之路》,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53。

  4. 蔡學儀2004,《臺灣經濟論》,新文靜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137。

  5. 越南計劃與投資部預算管理司,1996年12月31日。

  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新世紀國家建設計劃》,頁129。

  7. 童振源,〈兩岸經貿全球化互蒙其利〉,《中國時報》,2001年4月7日,言論版。

  8. 臺灣行政院主計處,2004年,〈失業率統計〉,http://www.dgbas.gov.tw。

  9. InvestinTaiwan.nat.gov.tw,2005年11月28日。

  (作者: 馮氏惠,越南中國研究所副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