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舊圈重建:沿海跨境經濟圈的遞階優化



  一、舊話重提

  邊境是若干個政治、經濟、文化力量的交匯處,是國際或地區經濟合作與經濟圈的仲介和先導。特別是沿海邊境地區,自古就有的海上交通運輸與海洋捕撈作業等等生產合作,早已萌生的民間層次跨海經濟交往圈,事實地存在著,並長期將這些地區連成一片。在東亞地區,到1980-1990年代期間,受國際政治環境改善、中國改革開放和區域經濟整體發展等影響,「(環)黃海經濟圈」〔1〕 (Yellow Sea Economic Rim / Zone, YSER)、「泛黃海經濟圈」〔2〕 (Pan Yellow Sea Economic Sphere)與「北部灣經濟圈」〔3〕 (Beibu Bay Economic Rim, BBER)、「中國人共同體/中華經濟/華南經濟圈」〔4〕 (CSCE)等沿海跨境合作理論概念,相繼由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學者提出,且不斷「舊話重提」、推陳出新,相關名詞達數十種之多,僅「中華經濟」類就有30餘種。此後,隨著中越、中韓等國際關係的改善及各經濟體市場的開放,環黃海地區與環北部灣地區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跨海邊境經濟合作的兩個熱點與典型,發展迅速,開始進入有關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議程。但到1990年代中後期,由於房地產、證券市場等泡沫經濟、區域性金融危機以及領海劃界問題的影響,這兩個跨境經濟圈的發展出現波折。而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全面融入全球市場,東盟與中、日、韓等開始構建東亞自由貿易區(FTA)之今時,這兩個經濟圈又呈現新一波的拓展。本文從邊境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探討沿海跨經濟圈的優化問題。

  二、本質與特徵

  1. 經濟圈的本質

  雖然,針對個別沿海地區,學術界提出過相關的沿岸經濟圈理念,但是,對於更廣意義上的「(沿海)跨境經濟圈」,學術界至今尚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因此,很難提出一個各方認可的「經濟圈」的定義。現實中,人們甚至將沿海經濟圈與歐盟、北美、東盟等關稅區或共同市場、自貿區等等,不加分別,籠統地稱為「經濟圈」。事實上,按照區域經濟合作理論發展的邏輯,東亞地區1990年前後出現的「增長三角」(Growth Triangle)概念,應該是「經濟圈」概念的母體。按其初期的定義,「增長三角」是指包括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的、精心規劃的、地理毗鄰的跨國經濟區〔5〕。亦稱為「次區域經濟區」(Sub-Regional Economic Zones)、「自然經濟領土」(Natural Economic Territories, NETs)及「擴展大都市區」(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 EMRs)。由於臺灣、香港、澳門與華南內地合作所構成的「華南增長三角/經濟圈」〔6〕 的特殊性,所以,理論與實踐中也把跨越三個及三個以上經濟體邊境的跨境經濟區,視為增長三角。在中、日、韓文中,「三角」有特指之味,因此以「圈」取而代之。

  1990年代以來,學界公認的經濟圈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沿岸,例如,1990年代初日本方面概括的亞洲地區經濟圈有:華南經濟圈、臺灣海峽兩岸經濟圈、環黃海經濟圈、華東(上海)經濟圈、圖們江經濟圈、新加坡-柔佛-廖內增長三角、東盟北部增長三角、東盟東部增長三角、泰銖經濟圈等。〔7〕

  儘管形式、名稱各異,但從其基本的形態看,經濟圈和增長三角一樣,本質上是利用沿海地區地理相鄰、文化共通而處於不同體制管轄下的地區間互補性,通過相關方面的主權讓度與分配等配置,優化成跨境合作網絡,積聚資源,以取得出口競爭力和規模經濟的一種國際合作方式。〔8〕

  2. 經濟圈的空間特徵

  從其空間結構看,經濟圈具有如下特徵:

  (1)沿海地緣性——面臨同一片海域的多個沿岸城市構成一珍珠串似的環狀或半環狀交集空間,這一沿海的圈狀空間並不一定閉合,常常是一個灣區。

  (2)多邊協作性——三方以上經濟體的政府與企業等民間各層面的多邊網狀協作而非一般的雙邊合作、多中心整體地發展而非單一中心的強制主導。獨木不成林、單邊難為圈,經濟圈是相關各方多邊配置資源、多方積聚、整體發展的結果。〔9〕

  (3)有限跨境性——以邊境地區的經貿交往為依託,幷循序漸進地逐步拓展邊境合作的範圍,但又不存在歐洲「申根協定」(Schengen Accord)那樣完全消除成員內部邊界流動障礙的政府協議。從全球看來,沿海跨境經濟圈是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經濟走廊」「增長三角」之外又一種獨特而重要的形式。

  三、舊圈新建

  從時間維度看,經濟圈或經濟協作體系是具有歷史繼承性的。當人們看到澳門的「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臺/經濟圈」、「世界華商合作平臺/經濟圈」、「粵西經貿平臺/經濟圈」時,往往有一種故地重遊、似曾相識的感覺。當然,歷史是雙面的,有激勵也有諷刺。例如,「中國人經濟圈」令人聯想到「朝貢貿易體系/天朝體系」;「泰銖經濟圈」讓人想起1930年代泰國總理鑾披紋策劃的「大東亞泰族聯邦」(其成員包括操壯侗語族的各個民族,地域包括我國廣東、廣西、海南島、貴州、雲南等省,越南的北部,老撾的全部,緬甸的撣邦,印度的阿薩姆邦以及泰國全境)〔10〕;日本主導的經濟圈,則讓人聯想到1940年Yabe Teij在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概念〔11〕等等。因此,必須以一種新的理論和策略,建立新型的經濟圈。

  不過,應該看到,1980年代以來的跨境經濟圈發展,是世界科技進步、國際關係緩和的結果,也是建立全球自由市場體系之需要在區域範圍上的體現。從當前的邊境發展趨勢看,為了因應大量且高速的貨物、人員、資金、技術及資訊的自由流動,跨境經濟合作的寬度在不斷擴展:一是穿越邊境的通道、口岸等硬體設施在增多、加寬;二是邊界兩側的邊境經濟帶在增寬;三是各種功能性的跨境合作協議增多、範圍拓寬。反映在經濟圈的實踐上,有若干新現象。

  1. 多層化

  東亞經濟圈呈現一種小區域與次區域、大區域等多種層次協作相互配合的格局。譬如,東盟與中、日、韓的「10+3」東亞經濟圈,是亞太經濟圈中的一個大區域,而東南亞次區域又是「10+3」的一部分,「華南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圈」涉及的則是東南亞的一部分,而在這些經濟圈內,又可分為更小的灣區合作。這種大圈套小圈、不同層次的協作推進的格局,是東亞經濟圈的一大特色及發展趨勢。而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圈的合作範圍由雙邊到多邊、小圈到大圈,合作內容由關稅互讓、共同開發到自由貿易,再到資金、商品、勞務和人員自由流動,形成經濟共同體,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這種多層漸進的趨勢日益明顯。

  2. 地方化

  由於沿海地區只是若干個國家和地區的毗鄰部分,很少包括某一整個國家在其中(新加坡等城邦國家除外),因此,經濟圈只是次區域的、省級地方之間的國際合作,像 「10+1」之類的區域合作,受益大、影響深的往往是雙方接壤或鄰海的前沿地帶,這使得經濟圈的合作越來越「向下」紮根,表現為省、市、縣、鄉、村等等地方政府機構,作為多元的國際關係新主體,推動城市外交、省市外交等等跨境合作網路,使得地方跨境網絡日益增密。又如,在華南經濟圈的核心珠江口粵港澳地區,近年來出現了圍繞局部灣區合作開發的探索。〔12〕

  3. 系統化

  例如,在2005年12月於日本北九洲舉行的「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第十一屆國際研討會」上,日本與韓國的學者都同時提出「亞洲地中海(經濟圈)」的概念,認為在「環黃海經濟圈」、南北朝鮮鐵道「物流共同體」、東亞海洋防汙及能源開發合作共同體的基礎上,整合東亞經濟的「亞洲地中海」時代已經到來。〔13〕早期的經濟圈合作,只著眼產業分工、資本財富的共同增長。後來的經濟圈,多採取項目帶動、功能合作的滾動發展模式,通過交通、能源、通訊、農業、海關、貿易、旅遊、環境、人力資源、貨幣等等具體項目或多功能的合作,集聚相關資源,起到共同發展的社會經濟功能,而且,功能合作逐步制度化、機制化,政府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參與角色,發揮協調、推動的作用,使單純的「經濟圈」變成了自成一體的「發展系統」。

  四、 理論與模型

  1. 用二層系統遞階優化理論看待經濟圈發展

  從早期民族性、排他性、單邊性及政治性色彩很濃的「共榮圈」、「……協會」、「大東亞/大中華……」、「……人共同體/經濟集團」等等舊經濟圈理念,到寬容並包、開放務實的「協作(發展)系統」與「共同市場/自貿區」等等新的概念,經濟圈的理論和實踐走過了幾代人的曲折,呈現出逐步優化的路徑。雖然,這些發展是多層面多目標的,但用決策理論的觀點看,這樣的多層發展系統是由多個上下二層系統(Bi-Level Problem, BLP)複合而成,因此經濟圈理論和實踐是一個二層系統的遞階優化(Hierarchical Optimization)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一個上下內外二層遞階優化跨境發展系統

  

  

  

  來源:筆者根據決策理論二層系統優化問題及黃枝連教授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理論(見黃枝連著《指點江山:探索二十一世紀的文選》,香港:匯訊出版公司,第44頁)繪制。

  2. 模型

  用模型表示,一個二層系統遞階優化的一般模型是:

  

  

  其中,y求解如下:

  

  式中,F(x,y)、g(x,y)、f(x,y)、h(x,y)均為權力/資源分配時的利益損失(衝突)函數。

  3. 例子

  從二層系統的理論角度,選擇環黃海經濟圈與北部灣經濟圈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兩個經濟圈中內部地方級跨國網絡結構的遞階優化與外延拓展的規模優化進程。初步比較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北部灣經濟圈與環黃海經濟圈的對比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兩經濟圈2004年數據及相關文獻整理。

  針對跨境合作寬度偏大、內部地方級合作網絡強度偏低的問題,環黃海經濟圈可以考慮將整個經濟圈分為若干層,分成幾個次級經濟圈來推動建設,比如,可以加快建立韓國與朝鮮北緯38度線邊境以及中朝邊境等經濟走廊,等等。

  五、 結語 —— 邊境重建:經濟圈理論研究的未來發展

  沿海邊境地區不僅社會制度不同,經濟運行體制相異,經濟、技術發展水準懸殊,使沿海岸各方面臨諸多障礙,人們因而很少看到邊境是一種資源。但從經濟圈不斷重建、擴展的發展進程來看,存在一種不斷變化且可遞階優化的彈性邊境(Elastic Border)、經濟圈結構以及經濟圈理論。

  正如1980-1990年代期間「環黃海經濟圈」與「北部灣經濟圈」理論先於實踐的發展一樣,沿海跨境經濟圈的新一波拓展,仍需要以理論探索、理論優化為先導。現在正是拋棄恩恩怨怨的傳統經濟圈、向平等互利的現代經濟圈發展的時候。

  為何地中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幾內亞灣等歐、美、非洲的海灣,乃至波斯灣、孟加拉灣等亞洲的海灣沒有出現東亞/西太平洋沿岸這樣密集的「經濟圈」、沿海區域合作(包括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出口加工區/開發區、自由港區等等)?是主權問題?海權問題?還是文化問題?對此亦值得通過遞階優化等方法開展橫向對比研究。

  註   釋:

  〔1〕參見:Kim, Won Bae, “The future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Sea Rimlands”,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9 (Winter 1990), No. 4, pp.53-70. 中國的學者和輿論認為,「環黃渤海經濟圈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西南大學小川雄平教授在[19]80年代末提出的。」 與此同時,渡邊利夫還提出「局地經濟圈」構想,即「在國境周邊的局部地區形成的市場單位」。(見:倪月菊,〈環黃渤海經濟圈的地緣合作〉,北京:《亞非縱橫》,2004年第4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韓國政府首先提出了『黃海經濟圈』構想……就在韓國提出並著手實施『黃海經濟圈』構想的1990年代初,地處北九洲的日本文部省所屬的國際東亞經濟研究所也提出了『環黃海經濟圈』規劃設想,此事引起了北九洲地方政府的關注,並著手倡導實施。」(見:http://www.tt91.com/hbh_wenzhang_detail.asp?id=40869)

  〔2〕西村明、渡邊利夫合編,《環黃海經濟圈 :探索東亞的未來》,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1991年版,第363-367頁。

  〔3〕周中堅,〈從歷史走向未來:北部灣經濟圈構想及其依據〉,《亞太經濟增長與中國沿海發展戰略》(黃枝連、姚錫棠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0年版。

  〔4〕劉融主編,《中華經濟協作系統論》,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7-8頁。

  〔5〕Min Tang and Myo Thant, “Growth triangles: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Myo Thant, Min Tang and Hiroshi Kakazu, (eds.), Growth Triangles in Asia: A New Approach to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

  〔6〕Edwar K.Y. Chen and Joseph S.L. Lee, “Southern China growth triangle: an overview”, in Myo Thant, Min Tang, and Hiroshi Kakazu (eds.), Growth Triangles in Asia: A New Approach to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29-72.

  〔7〕林華生著、黃曉勇等譯,《亞洲「四極」經濟》(日文版1995年),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18-119頁。

  〔8〕同〔6〕。

  〔9〕Steve Chan, “Growth with equity: a test of Olson’s theory for the Asian Pacific-Rim countrie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4, No.2 (Jun., 1987), pp.135-149.

  〔10〕范宏貴,《同根的民族——壯泰各族淵源與文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第28頁。

  〔11〕見Joyce C. Lebra (Ed.), Japan’s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in World War ll: Selected Readings and Documents,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29-35. 此前,Miyazaki Masayoshi等人1936年出版的《東亞協會論》提出「東亞協會」(Toa Renmei)概念[p.3-8];Ozaki 等1939年出版的《東亞共同體概念及其構建目標/基礎》、Shinmei Masamichi出版的《東亞共同體理念》等文中提出的「東亞共同體」(Toa kyodotai)概念[p.9-19]。

  〔12〕根據在美國舊金山灣區(St. Francisco Bay/Bank Area)居住多年的賀越明先生介紹,1997年4月,從美國Berley大學到香港科技大學執教的吳家瑋教授,根據自身在舊金山灣區的經驗,在香港提出建設沿香港海域的「香港灣區」設想。吳教授的「香港灣區」更多的一個科技概念,即從科學技術帶動產業發展的角度考慮的。但由於香港高地價的特殊條件與舊金山灣區當初瓜農的低廉地價條件相差甚遠,後來,「香港灣區」變成了地產商盈利的地產概念股,灣區產業帶沒有出現 (引自賀越明先生2006年3月28日在澳門「一國兩制2006論壇」上的發言) 。此外,2003年7月,黃枝連教授提出「伶仃洋灣區」的概念,認為如果珠海萬山群島能夠加入港澳的發展系統,建立類似美國三藩市灣區那樣的「伶仃洋灣區」或「華南灣區」(South China Bay),則可對整個區域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寬廣的平臺。(見:林永定,〈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新形勢〉,香港:《戰國策》,2003年7月刊,第31頁。 )在2006年3月於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主辦的「一國兩制2006論壇」上,澳門、珠海、廣州等地專家學者分別從自己方面的立場再次提出「中國灣區」、「萬山群島灣區」、「港珠澳灣區」灣區等概念,呼籲大珠三角城市共同建立珠江口伶仃洋「灣區」,以推動泛珠三角「9+2」的區域合作。參閱:(1)鄭國強,〈重新規劃澳門 擴大發展空間至橫琴:建議大珠三角城市共同打造珠江口稱為中國灣區以支持泛珠合作〉;(2)俞友康,〈萬山群島灣區戰略研究〉;(3)鄭天祥,〈「港珠澳灣區」發展構想〉,載於《「一國兩制2006論壇」論文資料》,澳門,2006年3月28-29日,第1-28頁。

  〔13〕詳見本文集小川雄平之論文,〈開拓東亞地中海新時代〉以及韓國海洋大學東亞系金泰滿教授在大會上的發言。

  〔14〕「環北部灣城市論壇」1996年由廣西北海市政協倡議,經與廣東湛江市、廣西防城港市、欽州市協商,於1997年4月聯合發起組建了「環北部灣城市論壇」組織,到2000年7月,該組織又陸續吸收海南的海口、儋州、廣西玉林、東興等共23個市縣為成員。至2005年8月,已有9個城市簽署《北部灣旅遊合作宣言》:廣東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廣西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海南海口市;越南海防市、下龍市(http://gd.news.sina.com.cn/local/2005-08-02/1558339.html)。「兩廊一圈」是指「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它說明北部灣經濟圈的發展已呈現體系化。

  參考文獻:

  1. Amos Jordan and Jane Khanna,“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challenge to the nation state: the emergence of natural economic territories in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8, No.2 (Winter 1995), pp.433-462.

  2. Carl Grundy-Warr, “Cross-border regionalism through a ‘South-east Asian’ looking glass”, Space & Policy, Vol. 6, No. 2 (2002), pp. 215-225.

  3. Fu-chen Lo and Yue-man Yeung (eds.), Emerging World Cities in Pacific Asia,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1996. [http://www.unu.edu/unupress/unupbooks/uu11ee/uu11ee00.htm]

  4. K.Y. Chen and C.H. Kwan, “The emergence of subregional economic zones in Asia”, in K.Y.Chen and C.H. Kwan (eds.), Asia’s Borderless Economy: The Emergence of Subregional Economic Zones, St. Leonards, Australia: Allen and Unwin, 1997, pp.1-27.

  5. Myo Thant, Min Tang and Hiroshi Kakazu, (eds.), Growth Triangles in Asia: A New Approach to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econd Editio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Rimmer P.J., “The Asia-Pacific Rim’s transpor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control since the mid-1980s”, Geojournal, Vol.48 (1999), No.1, pp. 43-65.

  7. Sueo Sekiguchi,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Yellow Sea Rim”,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10 (Spring 1991), No. 1, pp.56-70.

  8. Scalapino, R. A.,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future prospects”,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Winter 1991/92), pp.19-40.

  9. 高木直人,〈環黃海經濟圈與九州的新亞洲戰略〉,深圳:《開放導報》,2003年2-3期。

  10. 金鳳君、王輝軍,〈環黃海經濟圈航運中心與運輸網絡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長沙:《經濟地理》,第22卷第6期,2002年11月。

  11. 孫尚志主編,《中國環北部灣地區總體開發與協調發展研究》,北京:氣象出版社, 1997年。

  (作者:李紅,廣西大學商學院高級經濟師,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助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