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長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作用



  一、都市圈的概念及界定方法

  1. 都市圈與城市群

  我國城市化〔1〕過程中出現了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現象。迄今為止,我國官方檔中尚無「都市圈」的提法。而我國學界和媒體類似於「都市圈」的說法,還有「城市圈」、「都市圈經濟區」、「都市圈」、「大都市圈」「大都市連綿帶」等等。至於其涵義更是模糊不清,頗有爭議,莫衷一是。

  都市圈是城市化由聚集階段發展到聚集與擴散相結合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城市化客觀規律的具體空間表現。它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心城與週邊地區共同組成的、超越城市景觀地域、行政地域的城市功能區域概念。〔2〕都市圈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有著眾多的大中小層次分明的城鎮,又以一個或幾個特大型城市為「龍頭」,構成密集而相互關聯的都市圈落。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在人口和城鎮密集區城,城鎮「紮堆」便成「都市圈」。它是建立在地緣經濟基礎上的都市圈落,它們在經濟、文化、交通、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形成天然聯繫;它們以市場為仲介,通過有組織的自覺聯繫,為經濟社會的區域合作與發展創造條件。只要是有一定規模的城鎮密集地區,都可以稱之為「都市圈」。根據規模的差異,都市圈有大中小之分。都市圈也有形態的差異,它可以是線狀的,也可以是圈狀的,或者是其他的形狀。1976年時,美籍法國地理學家J ·戈特曼(Jean Gottmann)提出的中國大陸上「以上海為中心的都市圈」,就不是圈狀的,它是包括長江中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區的帶狀+三角形形狀的都市圈。

  2.「都市圈」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命題

  都市圈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正如日本《地理學詞典》指出的那樣:「城市通過對其周邊地域輻射中心職能而發展,以城市為中心形成的職能地域、結節地域稱為都市圈。都市圈並不僅僅是一種概念上的地域構造,而且是一種具有具體職能的社會實體。它的範圍與都市勢力圈相近,內容與日常生活圈、經濟圈、商圈也類似,其界限是與相鄰城市勢力的強弱對比關係的產物。」 都市圈是進一步推進城市化的必然選擇。自法國學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經濟圈(帶)」概念〔3〕以來,大都市圈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戈氏認為,大都市圈形成的基本條件和標準有五:1. 區域內有比較密集的城市;2. 有相當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區,核心城市與都市區週邊地區有密切的社會經濟聯繫;3. 有聯繫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連接起來,各都市區之間沒有間隔,且聯繫密切;4. 必須達到相當大的總規模,人口在2500萬以上;5. 屬於國家的核心區域,具有國際交往樞紐的作用。 

  二、我國都市圈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1. 我國都市圈的分佈及其形成過程

  從中國既有事實來看,都市圈的形成,一般都以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為中心。而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的歷史淵源不外乎四種:一是源於古都古城或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中心,如鄭州-開封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等。二是源於歷史上或近現代的軍事要衝,如福州都市圈,沈(陽)大(連)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等等。三是源於在全國版圖上處於南北通行、東西橫貫的樞紐地帶的城市,如武漢都市圈、長沙都市圈等等。四是源於瀕江、臨海,較早開埠通商的海口河口城市,如珠三角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環渤海灣都市圈、膠州灣都市圈,等等。

  2.中國都市圈形成和地域分佈特點

  從地理分佈上考察,最具活力的都市圈,主要分佈在東部、南部沿海地帶,如長三角,珠三角。其原因:一有最早開埠通商的口岸城市——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被迫開放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5個通商口岸,如今這些都是經濟較發達的城市,並且以之為中心,形成了一定的城市群或都市圈;二有改革開放的特區或龍頭城市牽引;三有優越的海港、空港、鐵路樞紐等天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四是不但有1-2個、甚至3-4個經濟能量強大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而且在其周邊簇擁著通勤距離很短,鐵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增長競爭」十分活躍的大中小層次分明的城鎮群落;五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程度較高。另外,環渤海灣、膠州灣以及由福州-泉州-漳州-廈門連成一線的西海岸城市帶等也處在我國東部、南部沿海地帶。

  三、長三角都市圈的形成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逐漸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都市圈,這三個中國最大的都市圈目前競爭力的走向,已經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4〕而形成中的長三角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上海的地位及作用經常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所謂長三角作為一個區域空間,在近20年裏曾出現過不同範圍的指稱,有著不同地理位置的劃分。最小的區域空間指稱大概是僅包括5個城市的範圍。1982年,當時提出了「以上海為中心建立長三角經濟圈」的設想。這裏所說的長三角區域空間僅指上海、南京、寧波、蘇州、杭州。

  有關長三角最大的區域空間,大概是在1986年時建立的「上海經濟區辦公室」和 「五省一市省市長聯席會議」制度。這時的長三角區域空間擴大到了五省一市,即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這是在中央政府協調下建立的。這個區域空間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6%,總人口將近全國人口的1/4,GDP比值也非常高,在全國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

  現在人們一般所說的「長三角」,是指由江浙滬16個城市組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的城市行政區域面積總和,它包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臺州等16個城市所組成的長三角都市圈,也就是今天的蘇南、浙北和上海。長三角的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總面積的1%,人口7530萬,占全國人口的5.9%。作為中國經濟版圖上最大「閃光點」的「長三角」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全球眼光」和「國內眼光」。  

  由於經濟高速穩健的發展,長三角都市圈區域已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地區之一。受長三角都市圈區域魅力的吸引,華東地區越來越多的城市正紛紛申請加盟。2003年8月,浙江省臺州市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四次會議上,被正式接納為第16個城市。2004年,安徽馬鞍山市和浙江金華市,都分別正式申請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希望成為長三角的第17個城市。連遠離上海的安徽省的合肥市也提出了加入長三角經濟圈的申請。

  四、 長三角都市圈快速發展的優勢 

  1. 經濟增長的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都市圈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年到2004 年,長三角16 個城市GDP 年平均增長率超過了12%,滬蘇浙三省市GDP 年平均增長率則為11.70%,分別比全國平均水準(增長率為9.39%)高出2.68 個百分點和2.31 個百分點,分別是全國的1.29 倍和1.25 倍(見表1)。

  表1   典型時段GDP 年平均增長率(%)

  

  

  

  

  註:(1)表中「GDP 年平均增長率」按可比價格計算。(2)「指數」是以全國為1 的比值。

  資料來源:2005 年國家統計局出版的全國、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統計年鑒和《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年鑒》。〔5〕

  從發展階段來看,長三角都市圈經濟增長大致以1990 年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速度相對較慢,而後一階段的速度則明顯加快。長三角16 個城市和滬蘇浙三省市在1970年代末和整個1980 年代GDP 年平均增長率均小於10%,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比大珠三角地區(等同於廣東省的地域範圍)的12.74%低了約3 個百分點左右。但是長三角16城市和滬蘇浙在1990 年代以來GDP 年平均增長率則分別達到14.29%和13.32%,分別比全國平均水準(增長率為9.71%)高出4.6 和3.6 個百分點,與大珠三角地區不相上下。特別是1990 年代中期以來即1990 年代後半期的五年和進入新世紀的四年,長三角城市群經濟增長速度顯著大於全國平均水準。

  2. 人均收入水準的優勢

  由於經濟快速增長,長三角都市圈經濟發展水準明顯提高。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準不完全取決於人均GDP,還取決於產業結構層次等經濟構成品質方面的因素,但人均GDP 無疑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準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指標。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都市圈典型年份人均GDP 如表2所示。

  表2   長三角及其比較區域典型年份人均GDP 及其指數

  

  

  

  

  註:1.表中數字是當年價。2.人民幣與美元按8.2768:1 的官方匯率折算。3.「指數」是以全國為1的相對數。資料來源:2005 年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上海、江蘇、浙江年鑒和2005 年出版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別行政區統計年鑒》。〔6〕

  由表2可知,1978 年長三角16 個城市和滬蘇浙三省市人均GDP 分別為841 元和607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2.24 倍和1.61 倍,到2004 年分別達到35149 元和25364 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3.33 倍和2.40 倍。發展變化的結果是:長三角和滬蘇浙都市圈經濟發展水準相對於全國提高了,大約提高了48.7 個百分點和49.1 個百分點。

  3. 長三角都市圈發展水準在世界上的位置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較,長三角都市圈經濟發展水準已經超過了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根據世界銀行公佈的世界發展報告,1998 年世界低收入國家人均GDP 的平均水準為520 美元、中低收入國家平均為1740 美元、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為2990 美元、中高收入國家為4870 美元、高收入國家平均為25480 美元。與其相比較,2004 年全國人均GDP 為1276美元,介於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之間,約相當於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的73%。長三角16 個城市人均GDP 約4250 美元,介於中等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之間,約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的142%和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的87%。滬蘇浙三省市人均GDP 約3000 美元,略高於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收入水準。上海市人均GDP 為6682 美元,已經超過了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收入水準,大約是後者的137%,不過與高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的差距仍然很大,只相當於後者的26%。江蘇省和浙江省人均GDP 分別約為2531 和2890 美元,前者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的85%,後者則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收入水準的97%。

  長三角大都市圈除了經濟增長、人均收入及發展水準等優勢外,還具有以下優勢。

  4. 地理區位優勢

  長三角地區臨靠東海、黃海和長江,集「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於一身,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為兩條軸線的「T」字形開發模式受到國家的重視,成為我國國土開發綱要的重要指導思想,而長三角正處於這一交接點的核心位置。

  5. 交通網絡優勢

  長三角都市圈地區既有沿江城市,又有京杭大運河流過,已建成通車的滬甯、滬杭、甯杭、蘇嘉杭高速公路,江陰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加上已有的南京長江大橋、滬寧鐵路,正在施工中的滬湖高速、潤揚長江大橋、沿江高速、蘇通長江大橋、新長鐵路,已經列入規劃待建的還有貫穿長三角地區的京滬高速公路、滬杭高速鐵路、寧啟鐵路、南京長江三橋以及連接上海與崇明島、南通之間的跨江隧道和跨越杭州灣大橋。港口方面,上海港和寧波港的貨物吞吐量已進入我國沿海港口的前五位,而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上海港(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79億噸,約佔全國規模以上沿海港口吞吐量15%,超過了荷蘭鹿特丹港(約3.54億噸),成為僅次於新加坡港(3.88億噸)的世界第二大貨運港口。南京是我國最大的內河港口。同時,在建的大小洋山的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將通過越江隧道和跨海大橋,把北侖、舟山、乍浦以及南通、蘇州等港口連接起來,形成專業分工、快速發達的集疏運體系。航空方面,除浦東、南京祿口、杭州、寧波、南通等機場外,浦東國際機場二期工程也正在進行,完成後年旅客運送量將達到4600萬人次以上。正是這些發達的交通網絡,在長三角都市圈內以至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資訊流、資金流、技術流,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上海中心城市在長三角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作為長三角都市圈內的特大城市,在中國近、現代經濟中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它經常開全國經濟之先風、執產業之牛耳,同時又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視窗。近年來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舉世矚目,因此上海作為目前國內最具發展後勁的大都市,在長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已經確立了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申辦,更為上海及長三角都市圈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這將全面帶動了上海及其周邊城市的旅遊、商貿流通、金融資訊、基礎設施、文化科技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上海作為長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對其腹地發揮龍頭作用,是指中心城市為其腹地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綜合服務,以其巨大的技術經濟能量向其腹地進行輻射和擴散,從而帶動其腹地的區域經濟更快發展。

  上海作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龍頭,一是有區位優勢,二是有實力。上海位於太平洋西岸的國際航線上,從上海到東京、漢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幾乎相等,使得上海成為亞太地區的交通樞紐。同時上海又是中國東部海岸帶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點,海陸交通十分方便,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和廣闊的經濟腹地。上海城市的輻射功能也很強。目前,世界許多跨國公司都把駐華總部放在了上海,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的總部也遷到了上海。據對在昆山、太倉、紹興、寧波等地區的調查採訪,政府管理者都認為這幾年的進步都依託了上海的發展,無論是人才、技術、資金,還是引資開發工作,以及改革的方案設計,都密切觀察上海發展的動向,以此作為自己城市發展戰略的思考點。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將更加強化上海的對外開放地位,使其龍頭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高(見表3)。

  表3   上海市在長三角和全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註:根據2002年長三角各市統計公報和國家統計公報整理而得,#資料表示全國的相關資料為2001年。〔7〕

  因此,上海將以全面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深入推進浦東的開發開放,著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不斷提高城市發展的國際化、資訊化、法制化水準,努力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人口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將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成為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根據這一發展目標定位,無論從經濟角度看,還是人文角度看,上海都是長三角都市圈眾望所歸的領頭羊――中心城市,在長三角都市圈中,上海應充分發揮獨特的綜合優勢,進一步謀求產業結構、城市功能和區域佈局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儘快建設成為具有強大綜合競爭力的國際大都市。

  六、長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1. 長三角構建都市圈的問題與劣勢分析 

  長三角都市圈的構建優勢明顯,但其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劣勢也不能忽視,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①行政區劃分割導致各城市各自為政,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滯後;②區域內各主要城市除與上海加強合作外,而與其他城市之間缺乏必要的橫向聯繫;③城市內部市區與市轄市(縣)之間矛盾尖銳;④城市產業結構趨同,互補性較弱,且城市間分工不明確;⑤城市建設用地較為緊張,用地結構不盡合理;⑥區域環境污染嚴重,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待提高。

  2. 上海作為中心城市發展中的問題

  上海作為長三角中心城市,其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比較顯著的是近兩年上海經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房地產一枝獨秀,在海內外熱錢的簇擁下,房價日新月異般上升,將普通上海市民推向郊區甚至遠郊區。2004年,房地產雖在上海六大支柱產業中排第四,但它對GDP的貢獻與第一支柱產業資訊業之間相差不足3個百分點。如果加上對鋼鐵、家電、材料、仲介等行業1.36的帶動系數,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共產生了19.5%的GDP,堪稱上海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引擎,其經濟房地產化的傾向相當明顯。

  與此同時,上海經濟發展主要動力之一的外商投資,合同投資額的年增長率從2002年的43%大幅下滑到2004年的12.6%。自2003年起,上海引資數額已落在蘇州之後。上海的幾大傳統工業在全國仍具有一定優勢,但無一例外地在今後幾年面臨產能過剩的考驗。更令人擔心的是,高企的土地、勞動力價格,推高了上海的商務成本,使得大量企業選擇外遷。除了幾大重化工企業外,上海製造企業流失嚴重,中小企業競爭力不足、斷層明顯,產業空洞化已然浮現。

  現代化服務業是上海追求的新目標,為此,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專門制定了「三二一」戰略,將第三產業列為優先發展行業,希望把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像很多國際大都市那樣提高到70%以上。不過,國內金融業近兩年的低迷不振,使其第三產業的表現乏善可陳。2004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連續第二年下降。 

  而在上海為中心城市的長三角都市圈中,正如前面所說,由於行政區劃的壁壘,各地區自成體系發展,產業結構趨同,較為嚴重的重複建設的存在,仍然是當前該都市圈面臨的最大難題。以港口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與協調配合,難以實現互聯互通;以大體相同的產業結構為支撐的地方經濟相互掣肘,難以實現高端有效銜接……多方面、多層次的惡性競爭造成該區域的生產要素在很大範圍內仍由行政力配置,中心城市的產業集聚與擴散受阻,外向型經濟發展難以整合成為區域整體優勢。

  3. 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制度創新

  率先把長三角打造成世界級都市圈(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是國家戰略。長三角進一步領跑中國經濟發展,並使之成長為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相融合的組織節點,既是當地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加快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長三角都市圈與上海中心城市所面臨的挑戰,需要突破區劃壁壘,共創增長引擎,而這除了制度創新很難找到更佳的途徑。

  為此,需要研究建立中央級中觀、宏觀層面的協調機構,改革對江浙滬主要幹部政績考核辦法,構建能平衡江浙滬利益關係的財政分配體系,建立能協調長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關係的諮詢協商機制,成立都市圈仲裁機構,以及管理中心常設地等實際問題,以真正化解中國這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都市區域的各種人為障礙和行政壁壘。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的十一五規劃中區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亮點,據瞭解長三角地區率先列入中央級區域規劃,因此,也希望明年3月即將出臺的長三角區域規劃〔8〕,能夠突破長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行政壁壘的困擾,大力實行制度創新,積極構建有利於都市圈及整個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體制與規劃,從而使長三角都市圈與上海中心城市在經濟與社會的各個方面,進入高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上海是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龍頭」作用?這需要突破陳舊的地區主義思維約束,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跳出上海佈局上海,考慮長遠部署當前。上海當前不僅面臨著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經濟運行機制和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艱巨任務,而且更需要謀劃如何更好地與長三角經濟聯動發展,與全國經濟發展協調同步。為此,上海的發展應該依託蘇南浙北,縱深長江流域,直面開放機遇,加快改革試驗,構築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前沿陣地,合力打造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搶佔國際競爭高地。

  註   釋:

  〔1〕與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相似,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起步於20世紀五十年代,但進展相當緩慢。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農業生產迅速發展,增加了農業剩餘,鄉村工業迅猛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國小城鎮勃興,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按照我國現行城市規劃法的規定,行政建制的市和鎮統稱為城市。我國城市體系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組成。我國提出城鎮化的概念,目的是要重視小城鎮的建設,以發展小城鎮提高城市化水準。同時,加快小城鎮建設也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城鄉一體發展的有效途徑。在中國,城鎮化與城市化實質相同。本文除特別處採取「城鎮化」的提法,一般採用「城市化」的提法。兩者的實質涵義是一致的。

  〔2〕國外對都市圈概念的認識較早。早在191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就沒有採用「行政性」城市概念,而是採用了「功能性」城市概念——都市區(Metropolitan District)。後來幾經修訂和概念延伸,出現了標準大都市統計區(SMSA)、國家大都市經濟區、聯合大都市統計區和標準一體化區域(Standard Conso-lidated Area)等從不同空間尺度對城市和區域一體化發展地區界定的概念。意大利採用城市化區域(Urbanized  Region)的概念。前蘇聯將都市圈理解為「城市集聚區」,並給出了人口規模、通勤距離等界定指標。日本1950年代開始採用都市圈的概念,1960年又提出了大都市圈(Metropolitan Region)的概念,並將日本全國劃分為首都圈、近畿圈、中部圈、北海道圈、九州圈、東北圈、中國圈和四國圈八大都市圈。此外,類似的還有加拿大的「國情調查大都市區」、英國的「標準大都市勞動市場區」、澳大利亞的「國情調查擴展城市區」等概念。儘管各國對都市圈概念的表述不盡相同,但對都市圈涵義的理解殊途同歸。到目前為止,國內尚無公認的都市圈概念和界定標準,本文將對這個問題進行初步的回答。

  〔3〕1957年法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理學家戈特曼教授提出「大都市圈」理論:由一二個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作為一定行政區域的核心,輻射並帶動周邊範圍內的一批中小城市,連接成為世界範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競爭力的區域城市群或城市帶。

  〔4〕1976年,戈特曼在他題為「世界上的城市群體系」的論文中,首次提出了世界上存在六大城市群的觀點,前五個分別是:美國東北部都市帶;美加大湖區都市帶;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帶;以倫敦為核心的英國城市帶,以及歐洲西北部城市帶。第六個,戈特曼列舉的,便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都市帶。

  〔5〕左學金、靖學青執筆,社會社科院2005年《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研究》。

  〔6〕同注釋〔5〕。

  〔7〕夏永祥、成濤林〈關於長江三角洲構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思考〉刊載於《中國農村城鎮化研究》(電子版)2003年22期。

  〔8〕2006年初,上海市委之事公佈《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框定「全面加強與蘇、浙協作」的發展路徑,涉及長三角交通、環保、誠信體系、知識產權及大物流諸方面的區域「聯動」內容,這標誌著長三角區域規劃,開始在區域成員的「十一五」規劃文本上正式亮相。

  (作者:陸緋雲,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經濟社會學系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