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臺灣中小企業因應亞太區域經濟發展之策略分析



  一、 前言

  隨著冷戰時期結束與共產主義勢力的削弱,全球政治已經由過去共產與民主兩陣營對抗的局面轉變成為以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為主軸的趨勢。在面對全球化市場的激烈競爭環境,為爭取跨國經濟貿易夥伴並強化自身產業的競爭力,世界各國紛紛加入區域型經貿合作組織,促使全球化經貿發展與區域經濟整合蔚為當前主流。

  自從我國於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後,扮演臺灣經濟動脈的中小企業即面臨國際化分工架構及全球市場競爭壓力的衝擊。近年來隨著臺灣的產業結構開始發生質變,過去以低勞工成本與高勞力密集之產業型態,已無法繼續在臺灣取得競爭優勢,加上臺灣的投資成本不斷攀升與全球經濟景氣波動相關影響因素,可預見臺灣若不即早加入區域經貿發展體系,恐導致本身投資條件日漸下滑,並可能因此加速產業外移。

  根據文獻(馮遠耀,2004;胡政源,2004;蔡渭水、張聰傑、楊仲偉,2001)指出:臺灣中小企業具有獨特的產業網絡組織,不僅可以有效地分攤營運成本與風險,更可經由網絡成員彼此資源之流通與互換,提供企業本身彈性、靈活,以及快速回應的競爭優勢。近年來許多臺灣中小企業看好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紛紛前往投資設廠,然而受制於有限的資本、規模及人才條件下,在組織運作各方面相較於大型企業而言顯得相對弱勢。臺灣中小企業是否能夠移植過去成功的「臺灣經驗」,將產業網絡的經營型態複製於大陸市場,成為值得探討的主題之一。

  基於上述的背景,本研究將針對下列三方面進行研究,歸納臺灣中小企業如何因應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以尋求生存、發展之道。

  1. 亞太區域經濟特性與發展趨勢

  2. 臺灣中小企業因應區域經濟之發展策略

  3. 臺灣中小企業前往大陸地區投資之機會

  二、 全球經貿發展趨勢

  全球化的經貿合作是當前與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為求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聯合國於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除了將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Trade,GATT)架構下許多相關規定予以新增、修改外,亦補強其中不夠嚴謹的規章,有效解決過去許多關稅暨貿易總協定成員利用總協定之漏洞而進行違反自由貿易的行為。

  然而,目前經濟發展的趨勢雖然在於全球化與自由化競爭,對於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議題,則一直是國際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區域經濟集團化之模式主要是為了實現區域內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分工,進一步減少或取消企業進行區域經濟貿易與投資活動時可能遭受之限制,同時促使國際間資金的流動更快速、貿易間往來更便捷。透過區域性經濟貿易自由化,可進一步促使全球的經貿交流更順暢。區域經濟的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彼此相輔相成,相互間並不衝突。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全球化的經貿發展趨勢至少存在著四大迷思:

  1. 企業規模勝於一切。全球市場將由少數幾家全球性的跨國大企業所分割,市場轉由國際性的大公司來主導、管理,中小企業的機會愈趨渺茫。

  2. 全球性的產品成為唯一選擇。只有全球知名的品牌與所生產的產品才得以生存。

  3. 零和遊戲愈見盛行。全球市場競爭下贏者通吃,而贏家往往不是中小企業。

  4. 地理界限的消失。全球化將使各地的同質性增強,地方特色將趨於模糊。

  然而事實或非如此,全球化的經貿發展趨勢其實是促進企業經營環境更加自由與開放,面臨全球市場擴展的趨勢,企業的競爭壓力亦自然加大,專業化的程度愈能提升,比較利益的原則愈能發揮,小廠商、具地方特色的產品相對愈具有生存空間,獨佔的市場型態也愈來愈不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互助合作的「誠信」基本原則更形重要,也是中小企業主必須具備的重要信念之一。

  基於全球化經貿發展與競爭的架構下,Hung(1995)認為中國大陸、臺灣與香港三者之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其間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中國大陸與臺灣在商業形態與風格上極為類似。張慈偉(1992)則指出,大陸在整體資源(包括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產業結構(包括三級產業、產業項目、產業分工)、貿易關係(包括商品結構、產業內貿易)、投資關係(包括臺商國內投資與國外投資、臺商赴大陸投資對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等四方面與臺灣具有互補性的關係,因此自1990年代起,兩岸採取開放政策後,臺灣產業開始大量前往中國大陸投資,雖然期間曾經因為臺灣政府採取「戒急用忍」之政策而使投資熱潮轉趨於遲緩,但兩岸在各種產業面之交流、合作確實能夠促使雙方互蒙其利。

  三、 亞太區域經濟現況分析

  目前世界上三大區域性經貿整合組織分別為: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EU)、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NAFTA),以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1999年起,由於歐元的誕生,形成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日圓及歐元三大貨幣的角逐,益加速了三大經貿整合組織推動區域內經貿合作、發展之腳步,促使區域性經貿組織間之競爭成為全球經貿活動的常態。

  經濟整合(Economic Integration)是一種過程與事實狀態,前者為消除各國經濟間差別待遇之措施,後者則表示各國經濟間無差別的狀態。Balassa(1961)指出依整合程度的差異,經濟整合可分為自由貿易區(會員國間免除所有關稅及配額限制,非會員國則無)、關稅同盟(會員國間關稅一律取消,對外則採取有效的共同關稅)、共同市場(除具關稅同盟外,尚包括建立會員國間人民、勞務和資本自由流通所形成之無疆界區域)、經濟同盟(除關稅同盟外,還實施金融、財政及對抗經濟循環之經濟政策的協調,縮小會員國間政策差異)、完全經濟整合(會員國之經濟、金融、財政等政策完全統合,並設立超國家機構)等五種。

  1980年代中期以後,亞太各國政府對於由產、官、學界所組成的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PECC)之參與趨於積極,反映出由於亞太地區各國之間經貿往來日趨熱絡,加上新的區域協定亦陸續簽定(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澳紐緊密關係協定等)、歐洲單一市場、美加自由貿易區協定所突顯的區域主義與保護主義、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進展緩慢等眾多因素,促使亞太各國尋求區域合作,維護自身產業利益的意願提高。

  1989年初,澳洲前總理霍克訪問韓國時建議召開各國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等問題,其提議在亞太地區成立單一經濟論壇,希望經由各會員體部長之間的對話與協商,尋求亞太地區各國經貿政策之協調,促進亞太地區貿易暨投資自由化與區域合作,維持區域之成長與發展(蔡宏明,1998)。經與有關國家磋商,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與東盟等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正式成立亞太地區經濟體(Asia-Pacific Economy)高階政府官員之間非正式的諮商論壇。

  自1989年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由各成員外交和經貿部長參加的年會,並召開三至四次高級官員會議,其中另外可就某一專題舉行部長級特別會議。 1991年11月,在韓國漢城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漢城宣言》,正式確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宗旨和目標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一種藉由「功能性合作」的模式來推動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其架構係以各國領導人之間對話和諮商為主軸之鬆散的論壇結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最高層級的會議。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1993年11月20日在美國西雅圖舉行,會議發表了《經濟展望聲明》,揭開了亞太貿易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的序幕。此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在各成員間輪流舉行。

  回顧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發展歷程,其扮演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與共同繁榮之重要角色,越來越為各方所肯定和重視。以促進全球經貿發展之功能而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中多數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尤其會員體美國和日本是「重量級」經濟大國,中國大陸則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多邊貿易談判中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當多邊談判進程遇到阻力時,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會議通常會發揮推動作用,對達成協議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就解決實質經貿問題之功能而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許多實質問題藉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與成員間的合作得到解決和落實,儘管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宣言和協議不具有強制的約束力,但許多會議後達成的「軟性規定」實際上已成為亞太地區經貿合作所參考的規則。

  以推動多邊和雙邊外交而言,各國領導人在年會期間的雙邊會晤有助於成員就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交流和磋商,是增進彼此理解、深化共識、加強雙邊關係,並促進交往的重要機會。最後就促進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角度而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雖然是政府間論壇,但是每年有關經濟及貿易的部長級會議、工商領導人會議已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橋梁,相關的合作項目亦推動了政府與民間部門之間的合作。

  四、 區域經濟整合下臺灣中小企業所面臨之問題

  臺灣經濟的主體在於中小企業。在臺灣經濟發展歷程中,中小企業一直為奠定我國經濟基礎而默默付出。根據2005年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所統計,國內中小企業目前總家數為116萬4千零9家,約佔全部企業家數(119萬176家)之百分之九十七點八,顯示目前我國經濟的主體仍然在於中小企業。

  我國中小企業整體的產業結構,從民國四○年代的進口替代工業,至民國五○年代的出口導向工業化(經濟起飛時期),再到民國六、七○年代「出口導向之進口替代」的產業結構轉變,其中由於國內的經濟結構多以家庭企業為主的方式成長(Castells,2000),因此我國的經濟成長模式是以中小型企業體所形成的產業網絡結構,藉由靈活、彈性的生產動力,有效配合美、日等國大企業的生產及經營策略,讓臺灣中小企業得以成為當時全球第一大的製造業代工生產基地。

  然而近年來,受全球性經濟景氣波動及國內產業結構轉型等因素所影響,國內中小企業逐漸調整生產及製造策略,紛紛轉往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投資設廠。尤其是中國大陸,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所引發的龐大商機吸引各國資金投入,儼然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投資地區之一。今年(2005)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十個成員國更簽署了一項歷史性的貿易協定,準備在2010年實現貿易總額超過一點二兆美元,成為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中國大陸此舉無非宣示其將在亞太地區經貿整合趨勢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相對於臺灣的孤立,未來我國的經貿發展勢必面臨極大的挑戰。

  根據我國關稅總局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九月為止,我國與東協十國的進出口貿易值佔我國全球經貿總值的12.8%,並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7.3個百分點,貿易順差金額達到19億美元;另外在同一個時間裏,我國與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值占我國全球經貿總值高達24.3%,大陸港澳地區一躍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尤其貿易額較去年同期更上漲了38.3個百分點,貿易順差金額更是高達34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全球貿易順差金額僅64億美元,換句話說,若將來自於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移除,我國將成為貿易逆差十分嚴重的國家。由此可知,中國大陸和東協十國對於我國經貿的重要性,未來一旦「東協加一」成形,彼此間的關稅壁壘將大幅消減或者取消,勢必造成區域內經貿板塊的大幅挪移,產生貿易上的替代效果,東協國家恐將取代我國在大陸市場的經貿優勢,臺灣的經貿發展將面臨新一波邊緣化的危機。

  面對各種客觀條件的改變,我國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日益增大,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將會不斷增加。所以,國內中小企業除了迫切需要技術更新、管理更新之外,更需極力思考將來全球化市場的佈局策略與兩岸經營之道。

  五、 臺灣中小企業SWOT分析

  臺灣中小企業目前經濟的優、劣勢及機會、威脅在哪裡?優勢在於製造業的堅實基礎、發達的創投事業、整合華人資源與經營市場的能力、因應環境變化的高度彈性與經營管理的經驗、創業精神佳及在臺灣、大陸市場的深耕等,機會則包括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稅務障礙的消減及兩岸產業間的策略聯盟等,進而利用大陸地區低廉的資源成本進行生產。

  然而臺灣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認知及行銷通路管道不足、資金調度受限、管理階層資訊取得不易,及政策、法令對臺灣企業赴大陸發展諸多限制等均為臺灣中小企業的劣勢所在。此外,大陸地區法規限制、資金調度風險及大陸市場競爭激烈等威脅均有待排除。

  1. 優勢(Strength)

  (1) 社會文化方面:由於臺灣與中國大陸屬同文同種,因此於扮演歐、美、日等國廠商進入大陸市場之仲介角色,具有相對優勢。

  (2) 語言、文化方面:中國大陸與臺灣所採用之語言相似度極高,容易理解彼此文化,因此在溝通上並無阻礙,具有整合華人資源與經營市場的潛力。

  (3) 創業投資精神方面:臺灣中小企業充分顯現企業家精神,為隨時掌握事業機會可立即調整經營管理的狀態,常有移民或長期駐紮經營所在地的心理準備。

  (4) 製造技術方面:我國多數中小企業以製造業起家,因此大多專精於技術開發及應用,具有製造業的厚實經驗與基礎。

  (5) 經營彈性方面:我國中小企業之營運大多建立在「關係網絡」之上,較大型企業具有彈性優勢,能掌握時間與速度。

  (6) 產業結構方面:我國中小企業長期在臺灣深耕並成功移植產業鏈至大陸地區,產業上下游發展完備。

  2. 劣勢(Weakness)

  (1)組織經營方面: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不足、市場認知不足、缺乏行銷通路管道、資金調度困難、管理階層資訊取得不易等問題,造成組織經營的困境。

  (2)資金調度方面:我國中小企業向銀行籌措資金日趨困難,造成資金調度的受限。

  (3)政府政策方面:臺灣企業赴大陸發展往往受限於政府法規,於大陸地區的多數投資遭受法令限制。

  3. 機會(Opportunity)

  (1)整體環境方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減少了許多稅務上的障礙,兼以語言溝通上的優勢,使臺灣中小企業在大陸市場相對其他外資更具市場競爭力,並可利用當地低廉的資源成本進行生產。

  (2)策略聯盟方面:藉由兩岸產業間的策略聯盟,國內中小企業以彈性的組織架構,可以開發新的商機,共同創造利潤。

  4. 威脅(Threat)

  (1)世界趨勢方面:世界各經濟大國皆視大陸為相當重要之投資地點,因此臺灣中小企業於大陸發展所遭遇的競爭對手相當多。

  (2)社會環境方面:由於大陸地區法規限制,臺灣中小企業赴大陸發展需小心觸及違法,因此限制了中小企業的彈性應變特色。

  (3)資金調度方面:中小企業進行投資時,面臨資金調度發生問題時,較大企業易發生財務危機,因此在投資上較大企業不利,如何成功進行投資策略將是中小企業進行投資時的考量重心。

  以上經由分析臺灣中小企業的優、劣勢及機會、威脅,提供臺灣中小企業如何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及善用本身的經營彈性,融入區域經濟體系之參考。其SWOT分析結果彙整如下表1所示:


  六、 整合區域資源再造臺灣中小企業競爭力

  我國與中國大陸於2002年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均享有與其他會員國相同的權利,並且得以與其他會員國進行多邊貿易談判。透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與區域經濟主義的興起,為提升我國經貿權益,我國應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並且尋求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夥伴,以避免受到國際經貿孤立而導致邊緣化的窘境。本研究提出了下述之可行策略:

  1. 積極參與國際經貿組織,尋求可進行雙邊貿易的可能夥伴

  在經貿全球化、自由化的發展趨勢之下,我國應排除困難,積極參與國際經貿組織以促成貿易全球化、自由化。我國經濟是以外貿為導向,全球經貿環境越自由對我經貿發展越是有利,今日國際經貿環境全球化之趨勢日益明顯,因此推動全球貿易之自由化仍應是我參與國際經貿舞臺之首要工作。由於我國已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故應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新回合談判,並在此架構下與世界貿易組織其化會員共同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俾在此架構下尋求與我利益相同國家結合,有效爭取我國經貿之利益。

  2. 以國際分工之架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臺灣重回國際社會,而更重要的是區域經濟與自由貿易區的風潮已成趨勢,臺灣除了在資金、人員素質、技術能力等優勢上進行與國際交流,更應在管理模式、市場規模等方面與其他國家交流和開放,因此推動自由貿易區已不再是構想而應有具體的行動。再者,應以國際視野規劃產業的國際分工。產業與各國的依存顯然將日益殷切,因投資帶來的貿易與產業分工已大大改變我國過去的中心衛星體制,且影響我銀行與產業界的關係,因此,重新組合銀行與資本市場,配合區域經濟做好國際分工,並以兩岸經貿為其主軸來重新規劃已刻不容緩。此外,應加速規劃推行臺灣成為企業的世界營運總部,強化我國地理優勢,使臺灣成為企業東進或西行的營運中心。因此,企業必需要有國際視野,同時也要有利用各地優勢資源的策略規劃,政府部門除了獎勵國人與外資設立營運總部之外,政府也應協助企業建立示範性的國際總部營運模式。

  3. 依出口比重高之市場為優先考量,提升我國出口的市場佔有率

  評估我國未來加入區域經濟組織之策略,應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歐盟及東協組織為優先名單,但若無法加入這些組織,則應考量與其會員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以達到間接加入這些組織的目的。國內目前作法為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之可能性較高,目前美國、日本、新加坡及紐西蘭都是未來可能簽署協定的對象。未來應與南韓以及中國大陸都積極接洽。

  4. 避免臺灣邊緣化,應以經濟考量為重點,促進兩岸三通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兩岸長期的政治糾葛與意識形態對立,造成臺灣在國際政治與經貿舞臺上處處受到限制與壓迫,且臺灣先天條件不足,缺乏土地與天然資源,經濟與貿易發展自然成為我國賴以生存的命脈。臺灣在走向全球化過程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誠然是一大進展,隨著全球性的區域經濟整合與各國紛紛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臺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藉由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確保長期經濟發展及建立與各國經貿往來實質關係之客觀條件。以三通議題而言,臺灣較大陸有更迫切的需求性,須依靠政府以更開放的態度,將政治與經濟議題分開考量,積極促成兩岸三通早日實現。未來臺灣如果加入自由貿易區,不僅是兩岸三通勢必成為現實,且人員的往來還要比現在更積極開放。如果臺灣無法與大陸進行三通,就無法加入東協自由貿易區,臺灣自然就要面對被邊緣化之風險,三通變成是臺灣不被邊緣化的必要。為臺灣長期的經濟發展,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企望政府以經濟考量為出發點,儘早促進兩岸三通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協助廠商全球佈局,落實經發會共識,讓臺灣經濟發展有更廣闊的亞洲基礎。

  5. 臺商策略聯盟拓展大陸內銷

  協助企業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為企業國際化奠立實質基礎亦不可或缺,這方面除加速兩岸協商三通,爭取外商與臺商策略聯盟,共同進軍大陸外,將大陸當成國內市場,共同組織臺商在大陸建立聯合品牌、共用通路資源,並依地區大的產業建立密切配合的上中下游及中衛體系亦為重點。至於如何與產業龍頭領袖以及大陸臺商協會代表協商,共謀新的產銷聯盟組合亦不可忽。

  七、 結論

  在世界塊狀經濟體系儼然形成之時,未來亞太地區亦有逐步走向區域化經濟整合的趨勢。近年,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積極提升在國際政經舞臺的地位和影響,尤其在東亞經濟與全球經濟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其中擁有十國成員的東南亞國協之經濟形勢的變動深深影響東亞經濟的發展,因此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協建立經貿合作,且朝向自由貿易發展,其產生的效應將可能加速東亞地區經濟合作進一步的深化,而達到區域經濟整合的目標,成為全球三大經濟體之一。

  臺灣及中國大陸基於同文化、同種族,在經濟上得以相互學習與互補,在生產模式上亦可以透過協力網絡的擴展,將臺灣中小企業的協力網絡經驗,一方面透過產業分工的方式,將勞力密集的部門或企業,移往生產成本較低的區域;另一方面以合作性、互補性的方式做整合式的技術開發,從事「中小企業間的整合性研發」,並思考傳統產業是否應該繼續留在臺灣發展。若強調於產業提升,以臺灣中小企業的型態,應將視野放諸全球化經濟體系的層面,以全球化分工的思維進行產業定位,發揮協力網絡的功能。此外,臺灣中小企業亦可以依循過去臺灣發展的模式,將技術移轉至協力廠商,自行轉變為投入研發相關領域中,形成臺灣中小企業在面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競合」方式。

  參考文獻:

  1. 方世傑(2001),〈以網路個體分析方法探討我國中小企業之國際化與績效——中衛體系電子資訊業廠商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第18卷第1期,頁49-74。

  2. 吳惠林等八人(2005),《2005中小企業白皮書》,臺北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3. 李其泰譯(1985)(Karl W.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國際關係的解析》,臺北:幼獅文化(第七版)。

  4. 林沁雄(1989),《如何應用經貿力量推展我國對亞太地區國家的關係》,臺北:臺灣經濟研究院。

  5. 胡政源(2004),〈臺灣在地化中小企業關係網絡〉,《嶺東學報》,第15期,頁175-185。

  6. 胡哲生、王友民、陳美玉(2001),〈中衛廠商對大陸投資之協力管理的移轉新建〉,《企業管理學報》,第49期,頁1-35。

  7. 張慈偉(1992),《臺灣與大陸地區經濟互補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8. 馮遠耀(2004),〈我國中小企業關係網絡對競爭優勢影響之研究〉,《嶺東學報》,第16期,頁67-83。

  9. 蔡宏明(1998),〈APEC在促進區域整合之現況與展望〉,《經濟情勢暨評論》,第4卷第1期,頁69-93。

  10. 蔡渭水、張聰傑、楊仲偉(2001),〈中小企業跨區域網路發展模式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赴大陸投資之製鞋業為例研究〉,《企業管理學報》,第49期,頁37-69。

  11. Balassa, Bela (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ird Edition),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12. Castells, Manuel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13.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3), pp. 481-510.

  14. Hung, W. S., S. B. Wang, and Y. L. Cheung (1995), “Interdependence of Asian Emerging Equity Market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 22, No. 2, pp. 281-288.

  15. Sannwald R. F., Stohler J. (1959), Economic Integr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38.

  (作者:王本正,東海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