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花脚綉腿”踢出新姿彩——“廣州毽王”鄧永生自創花毽招式80種

  每逢周六、周日下午,在廣州市人民公園的林蔭道上,在一群群踢毽的男女老少中,總會活躍着一個矯健的身影——他就是“廣州毽王”鄧永生。年近半百的鄧永生已有35年的“毽齡”,他毽技純熟,身手非凡,毽子在他身邊飛來飛去,“表演”時常常博得觀衆的陣陣掌聲。

  鄧永生一邊擦拭着汗水,一邊對記者笑談少年學藝的經歷:他12歲時,正是“文革”後期,學習並不緊張,他的鄰居鄧師傅是當時廣州數一數二的毽壇高手,於是他拜師學藝,從此迷上了踢毽。在鄧師傅的言傳身教下,他刻苦用功,常常毽不離脚,日久天長,漸漸成爲毽壇高手。如今,他已將踢毽融入日常生活中,週末和周日便邀來三五個毽友圍成一圈過過“毽癮”。他説:“踢毽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活動全身的盤骨,有益健康,老少咸宜,另外它還可以陶冶性情,娱樂身心。”

  多年來,“毽王”自創的踢毽招式近80種,高難度動作層出不窮。鄧永生告訴記者,他自創的招式往往融入了舞劍、足球、體操等方面的動作造型,比如“羅成下馬槍”就吸取的舞劍的動作造型;而用後脚跟踢毽的“倒踢紫金冠”,則是吸取了芭蕾舞凌空後踢的動作造型等等。他還説,每次創出新的招式,都要成功試過3次以上才取名稱,名稱都很有特色,比如“龍跳天門”和“虎卧鳳闕”,都是取自染武帝對王羲之書法的形象評語。

  鄧永生提到了一件十分有趣的小插曲,由於他對踢毽進入瞭如痴如醉的境界,有時夢中也會想着踢毽的招式而手舞足蹈,弄醒妻子少不了要捱駡。“其實這種情况在我的毽友們當中也時有發生。”他憨笑着説。

  鄧永生曾多次參加花毽比賽,近年來又在廣州市體育局的組織下到香港、澳門等地進行巡逥表演,令他最難忘的要數1990年獲得全國花毽比賽的四人組亞軍。他説:“我們屬於南方花毽派,踢法可隨心所欲,因而贏得了觀衆的滿堂喝彩,而北方的踢法比較注重難度,有如雜耍。”

  采訪完畢,鄧永生即場表演了他的絶技,毽子從3米開外飛到他的右邊,只見他用右脚脚面輕巧地勾住毽子,快速向後一甩,毽子就乖乖地從他身後繞過他的頭頂落到前面,緊接着,他又來了最經典的招式“龍跳天門”,小小的毽子踢過他的頭頂,他頭也不回,同時凌空躍起,後脚跟不偏不倚地與毽子相碰撞,毽子像離弦之箭從他臂彎中穿過,當場贏得圍觀群衆的讚嘆聲。

  (《老人報》2003年8月14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