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積極發展冬種馬鈴薯是增加農民收益的一項戰略選擇



  ——關於我省冬種馬鈴薯的調研報告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科技組

  馬鈴薯兼有糧食和蔬菜的雙重特點,馬鈴薯營養成分全面,據美國農業研究部門報導:“每日吃牛奶和馬鈴薯可以得到人體所需的一切元素”,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10種保健食品中,馬鈴薯排名第一。因此,馬鈴薯是一種營養價值高,營養成分全面的農作物,在農作物中是不可多得的作物。

  馬鈴薯在我國及世界範圍廣泛種植,早在17世紀初,馬鈴薯先後經絲綢之路,由印度、南洋群島和俄羅斯傳入我國。目前我國種植面積約7000萬畝,但單産低,食用量少,産業化進程落後。從近年來馬鈴薯生産發展態勢來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産國。入世後,水稻、玉米、小麥、大荳的國際市場競争力减弱,而馬鈴薯在我國則以産量高、成本低等特點顯示出强勁的優勢和發展潜力。目前,“馬鈴薯在亞洲,重要的食品,巨大的市場”已成爲共識,各國食品加工和澱粉生産企業也開始搶灘中國。但由於在薯種供應和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還存在問題,馬鈴薯的生産目前在我國發展不快。

  我省有較好馬鈴薯生産條件,有較長的生産歷史,省内居民也有食用的習慣,但始終不能大面積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由於自然條件的原因我省不適應馬鈴薯就地留種,這主要是因爲我省氣温偏高,降雨較多,傳毒媒介多且危害嚴重,病毒毒源多而復雜,留種難度大,品種退化速度快,容易造成商品薯産量低質量差。因此每年都必須從北方調入種薯。而且馬鈴薯的用種量大,每畝約100公斤,調種運輸量大。此外,農民固守原有種植馬鈴薯習慣,由於傳統的品種和種植技術落後,馬鈴薯産量低,品質差,價格低,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不高。

  近年來,我省引進新的馬鈴薯品種,推廣規範種植技術,使産量和品質得到大幅度提高,尤其廣東屬南亞熱帶地區,冬季温暖,適宜馬鈴薯的生長,這是我省冬種馬鈴薯具有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其次,我省晚稻面積大,不少地區可在晚稻收穫後種植馬鈴薯,翌年1至3月份收穫,這是世界最早上市的新鮮馬鈴薯,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産品大部分遠銷香港和東南亞地區。

  就冬種馬鈴薯、增加農民收入問題,根據近年來我們多次在粤東和粤西地區等地調查,目前我省冬種馬鈴薯約20多萬畝左右,主要分佈在我省的惠州、新興、信宜、恩平、河源、從化、湛江等地。據我們所調研的情况看來,我省的冬種馬鈴薯有下列一些發展方式:(1)龍頭帶動:如惠東縣以九華農貿公司爲經濟龍頭,以農民合作經營網帶動千家萬户,現惠州地區發展至12萬多畝,惠東8萬多畝。冬種馬鈴薯平均畝産可達4000斤以上,除去薯種、肥料和農藥等,每畝收益2000元以上。最高可達畝産6千多斤。他們采取二造水稻加馬鈴薯或薯、菜結合外銷香港及東南亞爲主的方式,通過向農民提供培訓、推廣示範、提供薯種、倉儲、銷售等,解除農民對産前、産中、産後的顧慮,目前該産業已成爲惠州農業最重要的支柱産業之一。(2)短期合作:引進外地龍頭企業和本地鎮、村采取冬種期間短期合作帶動農民增收,如新興縣利用冬閒田,去年冬種馬鈴薯5千多畝,爲農民增收,已産生效益,把農業産業鏈帶動起來。(3)外來龍頭企業與當地相結合:如信宜市目前盡管存在品種更新换代慢、組織化程度低、種植水平低、整體發展不平衡、停留於自産自銷、商品化程度不够等問題。但去年種植5.5萬畝,産量仍達到8.8萬噸;畝産3000多斤,畝産值1500元,畝純收入1100多元。前年它們開始同九華農貿公司合作經營200多畝采取訂單生産方式獲得成功。該市計劃未來幾年將種植基地擴大到8萬畝。(4)聯合組成龍頭企業,由當地就地租用土地,和龍頭企業共同開發:如由恩平市供銷社、惠東供銷社、内蒙種子公司等三方組成的龍頭公司(三家各負産、銷、種薯的責任),在恩平地區租用5千多畝土地進行種植。此外,當地農民在其指導下也有很高的種植積極性,它是以龍頭公司提供服務平臺(包括提供服務、銷售等)的方式進行的。在去年試種成功4百多畝的基礎上,現將示範片擴大至1萬多畝,他們采取一年三造(即優質水稻、冬種馬鈴薯、黑皮冬瓜各一造)的栽種方式,每畝純利潤可達5000多元。

  同時馬鈴薯的莖葉可作緑肥和飼料,其肥力高於種植紫雲英。事實證明,利用冬閑100天可爲種薯農民帶來豐厚的利潤。因此在我省粤西和粤東等水稻産區,推廣冬種馬鈴薯,是一個時間短,效益高的項目,是種植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益的一項戰略選擇,有着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建議:

  1. 由省農業廳牽頭,根據我省的氣候和土地等條件,制定出冬種馬鈴薯的適應區域,逐步實現馬鈴薯種植優勢産業帶,進行區域化栽培。

  2. 各級政府要把冬種生産作爲大事來抓,大力發展馬鈴薯生産,把冬種馬鈴薯擺上重要工作日程,早計劃,早準備,早動員,早部署,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建立示範基地等,充分利用冬閑農田,引導農民發展馬鈴薯生産增加農民收入。

  3. 提高馬鈴薯産業組織化程度。一是大力宣傳推廣“九華”公司的做法和經驗。二是大力扶持馬鈴薯生産、加工、營銷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要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形成産業化生産,各級政府部門應製定相關政策,保護農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引導農民成片種植,實行基地化生産,通過公司+農户的組織形式,逐步實現馬鈴薯生産,加工銷售一體化,加大發展有機種植,創建農業品牌,增强産品市場競争力。

  4. 加强馬鈴薯栽培的技術指導。各級農業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對農民進行培訓,建立多層次的技術培訓體系,提高農民對科學種植馬鈴薯的認識和種植水平。

  5. 下大力氣着力解决種薯問題。一是建立穩定的種薯繁育基地。目前我國的内蒙古、甘肅、雲南等省區在馬鈴薯脱毒、組培、快繁及原種工廠化生産技術方面已處於全國領先並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我省應加强與這些省份的科技協作,選擇有實力的科研單位和企業,逐步建立比較穩定的種薯繁育基地,確保優質脱毒種薯的供應,擴大優質脱毒種薯的種植面積。二是組織協作攻關,探索本省留種和降低用種量的新途徑。三是大力引進、試種優良新品種,從中篩選出適合我省種植市場適銷的優良品種,推動我省馬鈴薯品種更新。

  6. 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生産。由於種薯的品質是種植的關鍵,我省當前要總結、研究本省馬鈴薯高産優質栽培技術規程。做好示範、推廣標準化生産。逐步建立完善和健全的種薯檢疫制度和種薯質量標準,建立優良種薯供應和生産體系,促進馬鈴薯標準化生産。

  

  (2006年10月23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