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北江大堤文化園的調研報告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廣東文化研究組

  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

  自2005年夏至今,我們作爲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的廣東文化研究組成員,同時又是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的主要成員,應省水利廳等有關部門的邀約,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黄華華同志的有關指示,對北江大堤及相關的北江文化,進行了幾個層面的調研,爲確立北江大堤文化園策劃方案,進行了反復的論证。

  在這一年時間裏,我們先後完成《北江大堤三水區域自然及人文環境調研報告》、《佛山、清遠、韶關調研報告》等,調研範圍包括大北江、小北江及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並據此完成了項目開發文化策劃的專家論证會紀要。在調研過程中,還先後發表了《北江文化刍論》、《北江大堤地區歷史地理初探》、《北江大堤文化園的文化構建》等論文8篇,爲省水利廳提供了較爲完善的北江大堤文化園策劃書。通過這些調研和實踐,使我們更深地認識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黄華華同志提出建設北江大堤文化園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

  一、對北江大堤及其水利文化的基本認識

  北江是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中的第二大水系,此江流域占廣東全省流域面積的27%,北江大堤是全國七大重點圍堤之一,是廣東省最重要的堤圍,是全國第三大都會廣州市與全國最大的三角洲之一——珠江三角洲的國民經濟發展的防洪屏障,是廣東國計民生的重要生命綫。北江大堤北起清遠騎背嶺,經石角鎮沿北江幹流左岸經佛山市三水區的大塘、蘆苞、黄塘、河口、西南至南海市的獅山,總長度爲63.34公里。

  調研中,我們從歷史資料及實地考察得知:

  據《漢書·地理志》等記載,“中宿(今清遠)有洭浦官”,又嘉靖《廣東通誌》曰:“漢安帝元初六年(119),詔江海陂、園、池及少府者,以假平民,勿税賦”,即漢代在北江下游設水利官,可爲北江大堤地區有墾辟活動之始。唐開元十年(722)又先後頒發“弛陂澤禁”,即减免水利興修和墾辟農田税收的政令,諒有助於堤圍修築。宋代開始,修築大堤成爲可能,於是“私基以起,逐後村族日衆,聯合組織,擴大圍築,遂成公基,進而聯防合作之統籌” 。堤圍防洪灌溉功能加强。如據《羅格官洲圍志》(1948),佛山附近羅梧圍“始建自宋真宗代(998-1022),……而當時河床闊曠,潦勢不甚猖狂,故堤高不滿三尺”。雖然堤不算,但仍起到防洪作用,珠三角出現“潮田無惡歲” ,糧食生産喜人景象,廣州成爲南方一大米鄉,“廣南是最多米去處,長歲商賈轉販,舶交海中” 。福建“福、興、漳、泉四郡,全靠廣米以給民食”。這些糧食主要産自珠江三角洲。因有堤圍保護,沿綫新興不少村落,爲移民繁衍、創業之地,如南海縣南宋時增加不少村落,羅格圍“是時沿水而居,幾同澤國。……(後)興築基堤,袤長十餘裏,堤内沙洲數百遂成沃壤”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明代,三角洲河道淤淺已較普遍,水患增多,防洪對堤圍提出更高要求,堤圍這些功能也被提高。如被視爲“五邑屏障”的石角圍,光緒《清遠縣誌》載:“清平圍(即石角圍),……石角圩最爲貼邊,……此圍直障大河,圍内糧田無算,一有缺口,水即横溢,從邑東南田心、國泰等處,直扺花縣白泥地方,並南(海)、番(禺)連屬境界,俱受害焉。”由此可見北江大堤早期防洪貢獻之一斑。清初,清平圍由兩廣水師提督直接掌管。

  清代以來,珠三角河道淤淺日多,洪灾也急劇增加,且涉及面廣,往往西江、北江水患合并發生,往往數縣同時受灾,北江沿綫各堤承受着巨大防洪壓力,决堤事件也屢有發生。據《北江大堤志》統計,從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235年中,北江流域發生較大洪水51次,平均4年發生1次。其中特大或大洪水有道光十三年(1833)、民國四年(1915)、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六年(1947)龢民國三十八年(1949)、1959、1962、1964、1966、1968、1976、1982年洪水。1915年乙卯洪水爲有史記載最大洪水,洪流淹没廣州及以北平原、清遠、三水、花縣、南海及佛山大片土地成爲澤國,廣州全城2/3受淹,西關、長堤一帶水深數尺,長達7天以上,損失慘重。由此反觀,北江大堤對捍衛洪水具有生死攸關意義。所以,建國以後北江大堤多次培高加固,防洪能力一再提高,至今仍在提昇大堤工程質量,就是從歷史防洪教訓以及珠江三角洲今後發展趨勢總結出的一項戰略决策。

  但問題在於,過度圍墾也會造成洪水灾害增長,早在1930年,《中國水利史説略》作者就指出“廣東水患與北省异。北省水患,患在無堤;廣東水患,患在多堤。無堤則害多而利少,多堤則利多而害亦隨之”。這是對珠江三角洲修堤圍墾正確評價。如何處理這一矛盾,即使在現代條件下,也是一項很復雜系統工程。如北江三角洲宋代以來築堤圍墾,形成大片水田區,成爲糧倉,這是成功一面,但河床由此淤淺,沿岸堤圍不斷加高。研究顯示,近40年來,北江在清遠縣城,河床已淤高2米。由此引起負面效應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抗洪治水的歷史傳統與精神需要文化載體體現並弘揚

  北江人民在抗禦洪水中,表現出的英雄氣概,以及治水理水的智慧,有的載入了史册,有的還化作神話、傳説。

  以北江大堤爲中心,展示歷史上治水、理水的業績:

  可從“禹門”的歷史傳説開始,大禹兄弟劈山引潮,撲滅火灾(注:軒轅二子初到南方,發現珠江兩岸泉甘土厚,適宜耕種,便驅策五羊,銜來谷穗,與百姓一起建造五羊城,又名穗城,即現在的廣州。正當人民歡天喜地開荒種田。忽然卷起巨大臺風,燒荒野火即蔓延開來,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焚燒大地。沿途村莊焚爲平地。大禹兄弟連忙前往搶救,作法驅使大海浪潮,汹涌向北,冲刷出一條河流,淹滅大火,搶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大火熊熊蔓延,海潮正要撲滅火灾。忽然一座大山,擋往海潮,眼看熊熊烈火就要燒過山峰,造成更大的禍害。大禹仲陽兄弟立即運用神力,手持神斧,向阻路大山劈去,霹靂一聲,這座大山被劈開,海潮當中冲入,穿透山谷,這就是飛來峽。從中流出的大江,就是北江。北江波濤汹涌,巨浪凌空,終把大火徹底撲滅了。自此,北江大河就在這山當中流過,使之成爲險峻的峽谷。峽内奇峰壁立,夾峙江流,山水相輝,成爲勝景)。

  進而到唐代名相、大詩人張九齡鑿通大庾嶺梅關古道的事迹與神話(張夫人殉身開岩),從而溝通贛江之章水與北江之湞水的聯繫,使粤北成爲嶺南歷史上第二大文化中心,令中原漢人從此大規模進入廣東墾殖。(注:張九齡鑿通大庾嶺道,實際上是連接贛江水系之章水、北江水系之湞水,從而使粤北成爲廣東又一人文盛區,同樣可納入水文化内,况且在傳説中,其夫人戚宜芬得知,須用孕婦血拜祭方可破石開路,便不惜半夜上山,剖腹以祭山神,獻出生命,從而感動上蒼,貫通了贛、北二江之間的通衢,早年更有夫人廟以祭祀她。)

  再是小北江楞伽峽的疏通,縣令李華“小石縴道,大石饞落,上以火攻,下以堰取”,創巨靈鑿,貫木百鈞。以及北江治水之神“張候廟”及有關傳説。

  從這些歷史資料可見,北江大堤及其文化底藴是極其重要而源遠流長的,可見省領導提出在此建水利文化園是有充分的地理、歷史和文化依據的,同時也説明在此建造典型體現我省人民歷代抗洪、治水、理水、用水的光榮傳統與業績的文化園是很有必要的,是有深遠意義的。

  三、建設北江大堤文化園的基本理念

  在一年時間裏,我們考察足迹遍佈小北江所在各縣,以及珠三角相關地區,還不辭勞苦,沿大北江北上,爬山越嶺,獲取了不少信息,尋找到不少相關文物、碑記,最終確信,這個項目的重大意義所在。

  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的指示,旨在通過這樣一個北江大堤文化園,匯聚我們歷史上,尤其是北江史上治理、開發、利用北江,造福百姓的業績,重點放在造堤、防澇、抗洪上,表現出北江人民乃至我們民族在防洪搶險中的奮不顧身的英雄主義氣概與科學精神,以及當代治水、理水、管水、用水理念上的根本演進,以達到生態平衡之“天人合一”。

  在更深一個層次上,南方與水的關係,治水的歷史的階段性與延續性,乃至神話傳説中傳遞出的人文精神,海洋文化或珠江文化的特質。並在這個北江大堤文化園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與進一步的提昇,這對於增强民族凝聚力,推進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都有着積極的重大意義。

  四、建設北江大堤文化園的建議

  爲了擴大視野,使文化園的構建不僅達到國家水平,且直逼國際先進水平,調研組還與水利廳的負責同志,到了浙江,專程參觀了正在基建中的國家水利博物館,同時,還到了紹興等地,觀摩其衆多水利文化工程,加上以往出國訪學,所見的與水利相關的博覽機構,認真比較、借鑒、研究,我們認爲:

  ①該文化園應近乎於一個專題博物館。融歷史性、知識性、觀賞性於一體,辦得好將是一個頗有特色、内容豐富、鼓動性强、標誌突出且有着相應娱樂功能的公共園地,吸引衆多的中外遊客,成爲知名的景點。

  ②文化園中,尤應突出現代高科技下,治水理念的根本變化,尤其是從宏觀的,大生態視野下,對水資源的管理運用。突出北江大堤科學管理上的提高及至今的功績。尤其是捍衛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廣州與佛山部分地區及相關的北江流經地區。以北江大堤志爲主綫,使用數字技術,三維動畫等,展示當前現代科技下治水、理水、管水、用水的新成就。

  爲此,我們規劃了其展出博覽、紀念、勵志、科普互動、生態怡情等五大功能。

  五、關於選址的具體建議

  由於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水利文化建設上,亦應“敢爲天下先”,邁出更大的步伐。爲此,我們在原有策劃基礎上,建議:

  目前選址,是在三水西南街道即原河口鎮思賢滘附近,所在範圍内有古塔等建築(塔上可鳥瞰三江匯流),鄰近亦有不少古文物,目前占地面積約300多畝,基本上可以容納我們所規劃的内容,但要做得更大氣魄、更全面與精細,也還是不够的。可考慮把附近文物、景觀納入文化園的範圍,使之成爲國内外獨具一格、氣勢宏偉的水利博覽園,彰顯珠江人民的宏大視野與博大胸懷,並作爲一項文化創新的大舉措來進行,這不僅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對未來也是一個很好的啓示。

  
  (2006年5月10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