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桂林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概述及相關問題探討


  【中文摘要】廣西桂林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溶岩地貌十分發育,氣候温暖濕潤,適合人類繁殖生息,至今還保留着許多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著名的有甑皮岩遺址、大岩遺址、曉錦遺址等。本文按文化分期進行介紹。
  Abstract: Guilin is located in south of the Hunan and Guangxi corridor,where Karst landforms are very developed,climate is warm and humid,is appropriate to the habitat of human reproduction,many cultural sites were reserved.There are many famous Neolithic culture sites including Zengpiyan,Dayan,Xiao inyan,and etc.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olithic cultural sites by stages.
  
  
  一、前言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理範圍爲北緯24°15′23″一26°23′30″,東經109°36′50″-111°29′30″。其地處南嶺山地西南部的越城嶺之南,坐落在越城嶺、海洋山、架橋嶺及天平山等海拔1000米左右的中低山所夾的岩溶盆地中,地扼湘、桂走廊南端。桂林是世界上岩溶地形峰竹發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區。灕江營養着青山,山水相依,有山必有洞,氣候温暖濕潤,雨水極爲豐富,爲古人類提供了非常完好的生存條件。目前爲止,桂林發現和發掘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主要有:甑皮岩遺址、大岩遺址、曉錦遺址。本文就發現的重要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進行綜述並就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二、桂林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述
  
  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桂林發現并發掘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甑皮岩遺址、大岩遺址、曉錦遺址。
  
  (一)甑皮岩遺址
  
  1.第一期文化遺存
  
  年代約在距今12000-11000年間,文化遺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石器均以河礫石爲原材料,石質以砂岩占絶大部分,包括各種顔色的細砂岩、骨粉砂岩、石英砂岩等,另有少量的花崗岩、碳質板岩、泥質板岩和灰岩,均爲打制石器,石器加工技術比較單一,大部分爲單面單項直接打擊成形,只有個别采用雙面打擊加工,二次修理可能有間接的硬鎚打擊技術。以石核石器爲主,直接用礫石打制加工而成,少部分爲石錘和砍砸器爲主。骨器和蚌器的數量較多。磨制工具存在,這一時期的陶器主要是敞口、淺斜弧腹的圜底釜,羼和粗大的石英顆粒,手捏成型。
  
  2.第二期文化遺存
  
  年代約在距今11000—10000年左右,文化遺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蚌器等。陶器數量比第一期明顯增加,但器類單一,器形簡單,大多爲器形較大的敞口、束頸、鼓腹、圜底罐,另有部分飾刻劃紋或附加堆紋的小件器物,因太破碎,器物整體特徵不詳,陶器以夾方解石灰褐或褐陶爲主,部分夾石英,另有部分紅褐陶。方解石或石英顆粒較多,大小不匀稱,形狀不規則。陶器的燒制火候仍然比較低,胎質疏鬆,顯示燒制工藝仍處於早期階段。器表均施分段多次重復滚壓而成的繩紋,其中以印痕較深、較細密的中繩紋最具特點,少量在繩紋上加飾刻劃紋;口沿多施繩紋,另有部分刻劃紋,沿下還有少量附加堆紋。此期的主要文化特徵之一是陶器製作工藝的進步,出現了泥片貼築的成型技術,器形變高,器壁變薄。石器和骨魚蚌器的形態和製作工藝與前期相比變化不大。石器依然以單面加工的打制礫石爲主,器類包括石錘、砍砸器、切割器和穿孔石器等。
  
  3.第三期文化遺存
  
  年代約在距今10000—9000左右,文化遺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陶器仍以敞口罐爲主,另有部分飾刻劃紋或附加堆紋的小件器物。陶器數量較前期多,第二期束頸較甚的敞口罐仍然存在,但出現了口近直或略外敞的敞口罐。以夾方解石的紅褐陶爲主,夾石英陶較少,方解石顆粒較多、較粗大,且大小不匀稱,形狀不規則。火候低,胎質疏鬆。多數爲泥片貼築法制成,可見較明顯的貼築痕迹。陶片起層,呈千層餅狀,與泥片貼築法形成的分層有很大不同。紋飾以中繩紋爲主,粗、細繩紋較少;另有部分刻劃紋、捺壓紋。刻劃紋多在繩紋上施劃,紋樣簡單,刻劃隨意,劃痕較深。工具組合中,石器均爲打制石器,器類包括石錘、砍砸器、切割器、棒形石鑿、穿孔石器和錛形器等,以砍砸器爲主。石質以砂岩占絶大部分,包括各種顔色的細砂岩、骨粉砂岩、石英砂岩等,另有少量的花崗岩。遺址出土大量的水陸生動物遺存,指示此期的經濟形態依然是漁獵和采集,後者包括了采集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的野菜。
  
  4.第四期文化遺存
  
  年代約在距今9000—8000年左右,文化遺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陶器數量較多,器類也較第三期明顯增多,以敞口罐爲主,但第二、第三期流行的束頸較甚的敞口罐基本不見,新出現高領罐、斂口罐和斂口釜等,器物底部也變薄,變緩。以紅褐陶爲主,羼和料主要爲石英,方解石較少,方解石、石英顆粒較粗大,大小不匀稱,形狀不規則。出現了分體制作工藝,如高領罐的領部與腹部就是分别製作,然後拼接而成的。胎壁變薄,大部分陶器火候仍較低,胎質疏鬆,易碎,但少部分陶器的火候有明顯提高。器表均施細紋,以中繩紋爲主,次爲細繩紋,粗繩紋較少,部分器物口沿也施繩紋。工具組合中,礫石打制石器仍是主要的工具,但磨制石器應該存在。骨蚌器的數量相對减少,其中骨器只有骨錐一種工具,蚌器也只有少量穿單孔的蚌刀。
  
  5.第五期文化遺存
  
  第五期文化年代距今8000—7000年左右,文化遺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未見蚌器。陶器數量較多,器形、陶色、紋飾種類比前幾期都有大量的增加。器類包括敞口罐、高領罐、斂口釜、直口或斂口盤口釜、盆、鉢、支脚、圈足盤和豆等。以夾細方解石顆粒的紅褐陶爲主,少部分夾石英,方解石和石英顆粒一般比較匀稱,應經過仔細遴選;新出現泥質陶,陶土雖經淘洗,但質地不純,不細膩,部分器物采用泥片貼築法制成,分體制作工藝有了進一步發展,表明陶輪已經發明。燒制火候較高,陶質較硬。紋飾種類豐富、樣式復雜,主要有細繩紋、扁草紋以及種類繁多、組合復雜的刻劃紋、戳印紋、捺壓紋等,而以細繩紋和刻劃紋爲主。另有少部分素面陶,並經磨光。製作精緻,大部分通體磨光,與之相比,打制礫石石器和骨器的數量减少,骨器以骨錘、骨針爲主,不見蚌器。
  
  甑皮岩遺址從全新時早期開始有人類在此生活,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左右,甑皮岩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以漁獵采集爲其主要生活來源,創造了豐富、獨特的物質文化。文化的發展相對平穩,演變軌迹清晰。
  
  陶器是史前人類最重要的技術發明之一。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與陶器有關的考古資料,是斯洛文尼亞Dolni Vestonici遺址的經過火燒的泥土,年代爲距今26000年(Rice,1999)。表明人類有關水、火、土三者結合能够産生新物質的知識,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成型的陶容器最早出現於東亞地區。大約從距今12000年左右甚至更早,陶器便開始出現在日本列島以及中國的東北、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更早的陶器分别見於廣西的邕寧頂螄山、臨桂大岩和桂林甑皮岩遺址以及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甑皮岩遺址第一期所出的陶器,在陶土配製、成型方法、器表紋飾以及燒成温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原始的特徵,表明其處於陶器出現的初始階段。陶器演變軌迹清晰,爲我們瞭解當地陶器的起源以及制陶工藝的發展和演變提供了相當完整的材料。
  
  甑皮岩遺址對探尋華南地區陶器起源的契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至中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含螺殻的堆積,桂林地區陶器的出現與大量螺殻堆積的出現基本同時或略晚。爲證明陶器起源與人類采食螺、蚌類水生動物之間的關係。
  
  甑皮岩遺存中發現的早期陶器和共生的文化遺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陶器産生的物質文化背景,如經濟形態的變化、生計活動乃至社會結構的改變與陶器起源的關係等等。
  
  (二)大岩遺址
  
  該遺址位於臨桂縣臨桂鎮二塘行政村小太平自然村東南的下岩門山北麓,由A、B兩洞組成。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對遺址進行主動發掘。揭露面積72平方米,發現墓葬10座,用火遺迹10餘處。文化堆積可分爲六期:
  
  第一期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物僅見礫石打制石器及製作打制石器而打下的片塊,還有一些獸骨。石器加工技術簡單,基本爲單面加工。
  
  第二期年代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堆積以螺殻爲主,礫石打制石器占較大比例,新出現磨制骨錐、穿孔蚌器以及兩件燒制的陶土塊,陶土塊並非容器,但經過捏制和燒制。另外此期發現兩座墓葬,一座爲仰身屈肢葬,一座爲側身屈肢葬,均無隨葬品。
  
  第三期年代爲新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10000年左右。堆積仍以螺殻爲主,遺物有礫石打制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動物遺骸。石器仍以礫石打制石器爲主,不見磨制石器。出土的3件陶圜底容器,製作粗糙,不施紋飾。
  
  第四期出土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數量少。陶器以夾砂爲主,不見泥質陶。出土的陶圜底釜(罐)飾粗繩紋,敞口,束頸,與彭頭山遺址的同類器物相似,其年代也應相當。石器仍以礫石打制石器爲主,但出現少量磨制石斧、石錛。
  
  第五期仍以含螺殻的堆積爲主,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陶器以夾砂陶爲主,新出現泥質陶。器型包括釜、罐、壺、鉢等。紋飾種類較多,有粗繩紋、細繩紋、弦紋、刻劃水波紋、戳印紋等,部分器物口沿並捺壓花邊。磨制石器明顯比打制石器增加。墓葬有8座,葬式有仰身屈肢、俯身直肢、蹲肢葬。年代應爲新石器時代中期。
  
  第六期年代爲新石器時代晚期或末期。出土遺物較少,僅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夾細砂陶爲主,器型只有寬沿罐一種,紋飾爲方格紋。石器包括磨制精細的斧、錛和鏃等。
  
  (三)曉錦遺址
  
  該遺址位於資源縣延東鄉曉錦村後龍山上,爲一處重要的山坡遺址。1998年開始至2002年進行了4次發掘。曉錦遺址文化遺存可分爲三期。第一期文化遺存爲新石器時代時期,距今約6000—6500年;第二期文化遺存爲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000—6000年間,出土了大量遺物,包括陶器、石器,并發現了墓葬、窑址、柱洞等遺迹。
  
  陶器大多爲夾砂陶,紋飾以繩紋爲主,偶見刻劃紋、弦紋、戳印紋和鏤孔。主要的器型有罐、釜、碗、鉢、盤、器座、支脚和紡輪等。石器大多磨制精細,種類豐富,有斧、錛、鉞、鑿、刀、矛、鏃、網墜、鐲、環、球、鑽、鋸、礪石等,其中還發現加工製造石器的石鋸、鑽頭等工具。
  
  在遺址地層中出土了大量的碳化稻穀,爲廣西遺址所僅見。
  
  遺址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都有人類活動。
  三、與周邊地區原始文化的聯繫
  
  (一)甑皮岩文化遺存與湖南地區史前文化的關係
  
  l.甑皮岩文化遺存與彭頭山文化
  
  彭頭山文化以彭頭山遺址爲代表。文化遺物包括陶器和石器兩大類。陶器質地没有明顯的夾砂和泥質的區别。普遍胎厚而質輕,器表紋飾以通體的交錯粗亂繩紋爲主,多數細繩紋僅見於較小的器物上,成型工藝以泥片貼築法爲主。主要器類包括大口深腹罐、小口深腹罐、圓腹罐、雙耳罐、盤、鉢、支脚以及碗、碟、盆、三足罐等,以圜底器爲主。石器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兩種。打制石器包括細小的燧石刮削器、錐形器和雕刻器以及大型的礫石砍砸器、刮削器和石錘等。磨制石器較少,有錛、鑿和裝飾品如棒、管、珠等。
  
  彭頭山文化的年代大致在距今9000-8000年之間。
  
  甑皮岩文化(第二至四期文化遺存)與彭頭山文化遺存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這種共性主要體現在文化遺物的相似上,如兩者陶器的成型工藝都以泥片貼築法爲主,陶器底部明顯厚於腹部,剖面可見貼片痕迹;陶器器表顔色駁雜,采用的可能都是平地堆燒的方法;器表紋樣均以粗繩紋爲主,都存在少量的戳印紋、刻劃紋等:器形上,甑皮岩第三期文化各種類型的敞口罐與彭頭山文化的大口深腹罐、小口深腹罐等在器物造型及器表紋飾風格上均大體相同或相近。
  
  2.甑皮岩文化遺存與皂市下層文化
  
  皂市下層文化發現的遺迹,主要是平地起建的房址。文化遺物包括陶器和石器兩大類。陶器以夾炭陶爲主,夾砂夾炭陶次之,夾砂陶較少,另有少量的泥質黑陶和泥質紅陶,但隨時間的推移,夾炭陶逐漸讓位於夾砂夾炭和夾砂陶,泥質陶的比例也曰漸增多。器外表多敷設一層薄而細膩、顔色深淺不一的陶衣。陶器多采用泥片貼築法制成,部分陶片斷面可見二或三層泥片相貼,較晚階段可能采用泥條叠築法,而圈足器則爲圈足和器身分别製作,然後拼接。大部分器物表面打磨光滑,應出現慢輪修整技術。器物仍以圜底器爲大宗。
  
  皂市下層文化分佈範圍廣泛,延續時間較長,已有不少學者對該文化的分期提出了相當深刻的見解。甑皮岩文化遺存與皂市下層文化的關係集中體現在甑皮岩第五期文化階段。其共性主要體現在文化遺物的相似上,如兩者陶器的成型工藝都以泥片貼築法爲主。剖面可見貼片痕迹,部分陶器采用分别製作然後拼接成器的方法,都出現了慢輪修整技術;器表紋樣以細繩紋爲主,戳印、刻印的幾何形紋樣大量存在:器形上均以圜底器爲大宗,甑皮岩第五期文化中的敞口罐、高領罐直口盤口釜、斂口盤口釜等均可在皂市文化中找到大體相同或相近的對應物。
  
  (二)曉錦遺址與湖南原始文化的聯繫
  
  曉錦遺址的第一、二、三期文化遺存的陶器器類很少,器型單一。其文化因素却是比較復雜,包含了湖南的皂市下層文化、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靖州斗篷坡遺址等原始文化諸多因素。在皂市下層晚期出現的少量寬帶彩陶,在曉錦遺址的第一期也有發現;皂市下層文化常見而在大溪文化不常見的陶器如高領罐在曉錦遺址第一,二期也有類似風格,如在錢糧湖墳山堡的A型高領罐、2式盤口罐分别與曉錦第二期A型曲領罐、C型斜領罐有諸多相同之處,碗、器座以及刻畫紋風格也具有類似特點。曉錦遺址第二期出現的夾砂白陶,當是湯家崗文化白陶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融合的具體反映。另外,屬於湯家崗文化的丁家崗遺址第一期所見的2式陶釜、1式器蓋分别與曉錦遺址第二期的A型直領罐、器蓋有相似的地方,顯然,第二期與湯家崗文化存在較多的共性方面,如湯家崗文化的陶器器型組合爲釜、罐、碗、盤,“這種組合在大溪文化一期中比較少見或不見”,但是這種組合在曉錦遺址第二期也是主要組合,由此表明曉錦遺址第二期與湯家崗文化有一定的聯繫。在曉錦遺址第一,二期的陶器中還有一個特點是釜,罐多折沿且凸,高領罐的領多是凹沿,弧領,這種風格在湖南的皂市下層文化、湯家崗文化不多見,但在湖南益陽地區所見的大溪文化的陶器當是比較普遍。
  
  (二)甄皮岩遺址與嶺南地區的關係
  
  甄皮岩遺址的文化序列,不僅爲本地區的文化發展提供了相對年代的斷代標尺,而且爲一直懸而未决的嶺南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標誌問題及全新世早、中期文化演變的序列和特徵提供了關鍵性的資料。嶺南地區從舊石器時代的轉變,以首先用於製作骨、角、蚌器的磨制工藝和開始采集淡水貝類做爲標誌。對水、火和泥土三種自然物質混合的嘗試,在嶺南地區亦出現於這個時期。到了新石器時代早期,嶺南地區的地層堆積中同樣含有螺殻,但數量大增,而螺殻一般都比較完整,反映了陶器出現以後,史前居民應該是用煮熟挑食的方法食用螺肉。有了陶器,本來就容易采集的螺肉變得更加易於食取,陶器和大量螺殻的出現是嶺南新石器時代早期最主要的文化特徵。
  
  (三)曉錦遺址與嶺南珠江流域原始文化的聯繫
  
  曉錦遺址與珠江流域陶器共同點均以夾砂繩紋爲主,有部分刻劃紋。大多數陶器爲圜底、圈足,少見三足器。陶器器型組合也以釜、罐爲主流。曉錦遺址與珠江流域原始文化最大區别是:曉錦遺址第一、第二期存在較多的高領罐,而珠江流域少見。曉錦遺址第二期A型陶碗與廣東深圳咸頭嶺遺址出土的2式碗雷同,另外在第三期陶器常見的泥質黑皮陶片以及白皮陶片、鏤空裝飾、乳凸形紡輪、支脚等陶器,在廣西的平南石脚山遺址也有發現;再有在第三期所見的卷沿陶釜、卷沿陶罐、支脚、陶鉢也見於以大黄沙——咸頭嶺遺址代表的珠江三角洲的第一類群。乳凸形紡輪則見於珠江三角洲的第二類群。
  
  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發現,曉錦遺址文化内涵從第一、二期的器型特徵來看,是以折沿的陶釜或陶罐、高領罐、圜底盤、器座爲主,其器型造型更多的是接近湖南而與珠江流域存在差异;但從陶質及器物組合來觀察,第一、二期均以夾砂繩紋陶,不見泥質陶,而且其器型組合也是以釜、罐爲主流,具有嶺南地區原始文化陶器的特徵,因此從這方面來看,曉錦遺址第一、二期仍然没有脱離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大範圍内,當是在主要受到湖南地區皂市下層文化、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影響下形成的一種土著文化。第三期文化雖然受到石家河文化的影響,但其文化内涵接近與珠江流域的史前文化,特别是以大黄沙一咸頭嶺遺址爲代表原始文化。因此,可以認爲曉錦遺址盡管屬於華南地區史前文化的範疇,但在其發展過程中更多是接受湖南史前文化諸多因素的影響。
  結束語
  
  桂林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發現與研究,揭示桂林這塊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的特徵,但同時它與周邊湖南地區、嶺南地區史前文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通過對桂林史前文化更進一步的研究,爲學術界探討“中石器時代文化”、“農業起源問題”、“家畜起源”、“陶器起源”等問題提供大量的證據。
  
  
  
  參考文獻:
  
  (1)《桂林甑皮岩》,2003年文物出版社。
  
  (2)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桂林市革命委員會文物管理委員會,1976,《廣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遺址的試掘》,《考古》3期。
  
  (3)何乃漢,1988,《嶺南舊石器時代的過渡及其有關的幾個問題》,《中國考古學會第五次年會論文集》。
  
  (4)《廣西博物館文集》,  2004年廣西人民出版社。
  
  (5)何安益,2004,《曉錦遺址的文化性質及其初步認識》,《廣西博物館文集》。
  
  (6)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2004年,《資源縣曉錦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廣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
  
  (7)賀剛,  《南嶺南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的關係》,1993年《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
  
  (8)張鎮洪,2006年,《嶺南文化珠江來》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唐春鬆:廣西桂林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