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嶺南地區的礫石石器與經濟形態


  【中文摘要】根據考古學資料,實驗考古學的結果,以及考古發現所見本地區史前的動、植物資源等,本文嘗試探討嶺南地區考古學文化石器工具套中的礫石石器從更新世到全新世的組合變化,石器的製作工藝,石器功能和經濟形態等,並比較嶺南地區和長江流域礫石石器工業傳統消失的時間差别,認爲經濟形態和物質文化的變化,很可能是導致礫石石器長期存在或逐漸被磨制石器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Abstract: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experimental results,and data on prehistoric natural resources in South China,this paper focuses on pebble tools as part of prehistoric cultural toolkits,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appearance of pebble tools in South China,as well as related cultural development.By comparing contemporaneous developments in the Yangzi River Valley,it iS argued that changes of subsistence strategies and related cultural development might have been causal factors of decline of pebble tool industry in both areas,which was eventurally replaced by ground stone tool s.
  
  
  嶺南地區大體包括現在的廣西、廣東、福建、香港和澳門等地。本地區史前時期的早期以礫石石器爲主,其特色是以天然礫石作爲原材料,用直接或間接打擊法加工而成,未經磨制。這類石器廣泛發現於長江流域、嶺南地區和東南亞大陸地區。要特别强調的是,礫石石器往往只是上述地區考古學文化工具套中的一種因素,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中,  它可以和石片石器、細小石器、乃至磨制石器和青銅器共存。
  
  根據觀察和考古學實驗,礫石石器的製作,通常是根據所擬製作工具的大小,選取外形合適的礫石,在其尖端或邊沿部位用直接或間接打擊法進行打片,剥下若干石片後直接成器,而打下的石片通常是廢品,當然也有直接使用的情形(1)。换言之,與石片石核工業傳統不同,礫石石器只有“選取石材”和“打制加工”兩個製作程序,並没有經過從選材到剥片到二次加工這三個製作階段〔1〕;其製作工藝過程相對簡單,所需時間較少。除了穿孔石器的製作耗時頗久之外,一般的礫石砍砸器、尖狀器等工具往往在數分鐘至十數分鐘內可以完成(2),是一種高效率的石器製作技術傳統。另一方面,因爲每一件礫石往往只能製作一件礫石石器,所以,與石片/石核工業傳統相比,礫石石器工業傳統的石材耗用量相當高。但天然礫石是一種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根據觀察和實驗,很多不同類型的岩石如砂岩、石英砂岩、凝灰岩、變質砂岩等都可以製作礫石石器,故石材的消耗量應當不是問題。
  
  衆所周知,人類最早的石器工業傳統就是礫石石器,即大約距今兩百多萬年前首先在非洲出現的奥杜威石器工業傳統(Olduwan)。在這之後出現於非洲和歐洲的阿舍利石器工業傳統,將單件礫石製作石器的工藝技術進一步發展,其中的兩面加工技術更達到巔峰。此後非洲和歐洲的石器製作工藝漸向石片工業傳統發展,但礫石石器工業傳統長期存在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包括中國的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
  
  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廣西百色盆地出土的礫石石器是本地區年代較早的石制工具,包括了部分雙面加工的石器。此外在廣東、福建、香港等地的考古遺址中也發現了不少屬於更新世或全新世時期的礫石石器,如廣東封開黄岩洞和羅沙岩、陽春獨石仔(3),桂林甑皮岩和大岩等。
  
  一般來説,嶺南地區舊石器時代的礫石石器主要器型包括了用寬扁礫石製作的砍砸器、敲砸器等,也有一定數量的尖狀器、石錘。石器的原料往往來自遺址附近的河流礫石,而且史前石器製作者往往選取具有某些結構、硬度和顆粒度的岩石或礦物製作某種器物,其選材有一定模式。如砂岩、石英砂岩、變質砂岩、凝灰岩等顆粒較細小、硬度在摩氏5-7度的石材多用於製作各種石器,而顆粒粗大,硬度在摩氏7度左右的花崗岩和花崗斑岩等岩石則多用作石錘、石砧等製作石器的工具。製作技術以直接打擊爲主,錘擊法爲主。器形一般較大,加工比較簡單,多是沿礫石的一端打制(4)。百色盆地出現的雙面打制“手斧”,在嶺南其它地區並不常見。礫石石器中製作比較費時的是穿孔石器。根據實驗,這類器物的製作是選取扁平圓形或近圓形的河流礫石,用礫石石棒在礫石兩面進行反復的對向敲琢,最後穿鑿成孔。有的穿孔石器在孔的兩端還有加磨的痕迹。用上述方法制作一件穿孔石器至少需要八小時或以上(5)。
  
  到了新石器時代,礫石石器在嶺南地區的石器工具套中仍占相當比例,但在器型組合上發生了一些變化。舊石器時代常見的寬扁陡刃砍砸器、敲砸器等,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的考古遺址中發現的數量逐漸减少;礫石尖狀器,以及利用天然礫石不經加工而使用的石錘、石杵、敲砸器、石球等則尚比較常見。其中一種礫石尖狀器又被稱爲“蚝蠣喙”,常見於沿海及內陸的貝丘遺址,如廣東南海縣距今5000-4000年左右的竈崗遺址(6),香港從新石器到青銅時代的沙丘遺址等。但據現有發表的材料,廣東北部距今4500—4000年的石峽遺址和南部深圳距今6800—5000年左右的咸頭嶺、大黄沙等遺址發現礫石石器的數量並不多(7)。
  
  這種組合的變化,表明嶺南地區從更新世到全新世的礫石石器工業傳統和功能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其自身發展的軌道和變化。從目前的材料來看,嶺南地區的礫石石器工業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年代跨度很大,從更新世到全新世時期都有發現;二是共存的考古學文化十分多樣,分屬從舊石器到青銅時代不同的文化階段。
  
  嶺南地區礫石石器工業的以上特點,明顯有别於鄰近的長江中游地區。後者的礫石石器以距今70萬年前左右的湖北鄖縣猿人石器(8)和湖南的舊石器時代澧水和沅水文化類群中的礫石石器爲代表,在製作工藝上與嶺南地區礫石石器相似,都是以遺址附近的天然礫石作爲主要原料,主要經直接打擊法加工而成,没有磨制工藝;石器的類型包括砍砸器、尖狀器、穿孔石器、石球等(9)。近年在湖南澧縣八十垱遺址下層發現了一批石器,以細小石片石器爲主,含少量礫石石器,從地層關係看其年代旱於彭頭山文化,被視爲從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階段的器物(10)。礫石石器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彭頭山、八十垱遺址中仍有相當可觀的數量,并且出現了新的器型,如石核刮削器,其加工工藝比舊石器時代礫石石器的加工技術要成熟得多(11)。這類礫石石器與石片石器、磨制石器等共存,後者標誌着石器製作一種新工藝的出現,並在此後的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中逐漸取代打制礫石石器,成爲主要的工具。
  
  爲何礫石石器在嶺南地區延續時間頗長,而且直到新石器時代後期乃至青銅時代,打制礫石石器在工具套中仍然相當常見?這和嶺南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特别是經濟形態的發展,有無關係?我們都知道長江中游地區在全新世初期已經出現農業經濟,之後的整個新石器時代,農業一直是該地區重要的經濟活動。農業生産所需的工具,顯然和采集狩獵所需的工具不同。那麽,長江中游地區礫石石器的消亡,其主要原因,是否因爲農業生産的發達,和采集漁獵經濟的逐步衰落?
  
  根據筆者的實驗,礫石制成的砍砸器、敲砸器,其功能包括剁砍獸骨、果殻等;而尖狀器可用於挖掘根莖類植物。由此看來,礫石石器的功能應與采集狩獵經濟形態相關。當然,礫石尖狀器同樣可用於挖掘栽培的根莖類植物。但在禾本科植物的栽培活動中,礫石石器的功能恐怕比較有限。故我們不能單憑礫石石器的存在或消失而判斷考古學文化的經濟形態,而需要參考切實的植物考古學和動物考古學資料得出答案。至於礫石穿孔石器,以往對其功能有不同的解釋,目前的實驗結果尚難以提供有説服力的答案,暫時存疑。
  
  據目前公佈的植物和動物遺存資料,兩廣及香港大部分的史前貝丘遺址和沙丘遺址,其主要經濟形態恐怕還是以漁獵采集爲主。1970年代以來,在廣東北部的石峽,廣西北部的資源曉錦,南部的頂螄山第四期和香港的沙下,都分别發現了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稻作栽培的考古學證據:在廣西那坡感馱岩和香港沙下也發現了青銅時代的農業栽培活動證據,前者發現了小米和大米。後者可能栽培大米和葫蘆科植物(12)。以上遺址的材料尚未全部發表,難以進行石器工具套的對比分析。但據現有資料,在這些遺址中,感馱岩没有報導發現礫石石器:石峽遺址據報導是以磨制石器爲主。没有提及礫石石器(13)。這是否指示礫石石器主要是適用於狩獵采集經濟形態的工具?這一工業傳統在嶺南地區史前石器工具套中長期佔據主要地位,和狩獵采集經濟在嶺南地區的長期存在有無關係?這是值得我們在今後的考古學研究中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另外,嶺南地區從新石器到青銅時代的文化其實是相當多元的。如上所述,礫石石器在某些文化中所占比例較高,在另外一些遺存中所占比例甚少或没有。這些差别和考古學文化的其它因素如不同的陶器組合等,是否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换言之,是否在嶺南地區同一時期的考古學遺址中,存在着以礫石石器爲主和以磨制石器爲主的工具套?這兩種工具套是否各自和一定的陶器搆成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其中一種含有植物耕作經濟,另外一種不含耕作經濟,而這兩種考古學文化在嶺南地區長期共存?這也是值得我們今後關注的問題。
  
  由於嶺南地區不少遺址的正式報告都未發表,缺乏全面的資料,目前難以對各遺址的石器工具套進行深入的分析對比。此外,田野工作中的綜合研究也有待進一步提高。今後在嶺南地區的考古發掘中應當注重利用浮選、植物殘餘和動物考古學的分析方法收集資料,特别是嚴格按照現代動物考古學的標準,對不同地層中的動物遺存進行分層收集和鑒定,從而詳細深入地瞭解史前人類的經濟形態,並和石器工具套綜合進行對比分析,以便找出礫石石器在嶺南地區長期延續的深層原因,與鄰近的東南亞地區礫石石器的起源、發展和衰落相比較,進一步瞭解這種人類最早的石器工業在東亞地區的發展軌道,以及相關的史前文化發展。
  
  鳴謝
  
  本文所討論的石器分析和實驗工作,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區研究資助局全額資助(項目編號CUHK 410I/04H)。筆者對此深表感謝。

  注 釋:
  
  〔1〕以天然礫石作爲石材,經過“剥片”而制成的石器,其加工技術應屬於石片石核工業傳統;這些石器,不管是否經過二次加工,都歸入“石片石器”之類,不在此討論。

  參考文獻:
  
  (1)(2)(5)吕烈丹2003  “石器製作工藝的分析和研究”,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編《桂林甑皮岩》367-388頁,北京:文物出版社。
  
  (3)王幼平1997《更新世環境與中國南方舊石器文化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杜。
  
  (4)蔣廷瑜和彭書琳1990“廣西打制石器的傳統風格”。《考古與文物》第3期,8一18頁。
  
  (6)廣東省博物館1984“廣東南海縣竈崗貝丘遺址發掘簡報”,《考古》3期:203-212頁。
  
  (7)廣東省博物館1978“廣東曲江石峽墓葬發掘簡報”,《文物》7期,1-15頁。李伯謙1992  “廣東咸頭嶺一類遺存淺識”,《東南文化》3-4期,45-49頁;深圳市博物館1994《深圳考古發現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8)李天元2004“鄖縣人遺址的發現與研究”,載吕遵諤主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舊石器時代考古卷》313-339頁,北京:文物出版社。
  
  (9)袁家榮2004“長江中游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載吕遵諤主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舊石器時代考古卷》370-39l頁,北京:文物出版社。
  
  (10)(1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2006《彭頭山與八十垱》。北京:科學出版杜。
  
  (12)(13)廣東省博物館1978“廣東曲江石峽墓葬發掘簡報”,《文物》7期,l-15頁。蔣廷瑜等2000“資源縣曉錦遺址發現碳化稻米”。《中國文物報》3月15日頭版。趙志軍,吕烈丹,傅憲國“廣西邕寧頂螄山遺址出土植硅石的分析與研究”,《考古》第11期,76-84頁,2005。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隊和那坡縣博物館2003“廣西那坡感馱岩遺址發掘簡報”,《考古》第10期,35-56頁。吕烈丹,趙志軍和鄭卓:“The PrehiStoric and Historic Environments,Vegetations and Subsistence Strategies  at  Sha  Ha,  Sai Kung”, in  The  Ancient  Culture  of  Hong  Kong,  PP.  57-64, ed,  bY  Louis Ng  et al.  Hong  Kong:  Govervament Logistic  Debartment.  2005。 


  (吕烈丹,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係副教授,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