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節 宋元時期的社會與生活

  一、北宋統一和南宋末年抗元鬥争
  
  南漢劉長統治殘暴,人皆盼其亡,把防火桶叫“宋一統”。公元970年,北宋發兵攻打南漢,971年,南漢滅亡。順德屬廣南東路廣州府南海縣。
  
  南宋末年,蒙古鐵騎南下,廣東成爲抗擊元朝的主要地區。順德地區衆多愛國志士投入這場反對民族征服與野蠻掠奪的鬥争。比較著名的有區仕衡和張鎮孫。
  
  區仕衡,陳村人,宋理宗時,爲上捨生,就上書乞罷丞相史嵩之、參政李鳴復等職。景定初率三學諸生伏闕上書,論賈似道專政誤國。1276年,元大舉攻宋,區仕衡出萬金糾集鄉兵爲郡邑聲援。元軍合攻廣州,宋敗,區仕衡抑鬱生病,絶食,説:“吾得爲宋家完人,幸也!” 翌年而卒。其詩有《讀景炎福州詔書》:“多難興邦海艦移,忽逢祀夏配天詩。小臣不死留雙眼,東向行都望六師。” 《書事》:“南渡衣冠廢蒯緱,中原盡載向湖游。胡塵不謂飛滇海,鬼火何因暗鄂州。竟使兵家勞策畫,到今國是計恩仇。草茅死未忘哀憤,豈但燕雲恨白溝”,表達了他的憂憤之情。
  
  張鎮孫,倫教熹涌人,1271年舉進士第一。當時權相賈似道欲示恩結交,爲張鎮孫不屑。1275年棄官歸粤,與都統凌鎮召集潰兵、鄉兵,分路抗元。1277年4月,乘元兵糧草不繼,一舉收復廣州。12月,元兵復至,張鎮孫率戰船二千餘艘迎擊,激戰珠江,兵敗被擒。1278年,被押解北上,行至大庾嶺,自殺殉國。
  
  1279年,崖山之役,張世杰戰死,陸秀夫負宋帝投海殉國。是役,杏壇馬寧人何君佐,大良甘村人甘以智、甘子思父子均戰死殉難。另外,組織義兵抗元的有北窖蘇劉義、勒流忠義鄉(今黄連)何道祐、杏壇逢簡的樑起。
   
  二、移民與南雄珠璣巷的傳説
  
  1127年,金滅北宋,然後長期與南宋對峙。戰亂使得中原人民大量南遷。據統計,北宋遷移到廣東的人口比漢晋南北朝加起來還多。到了汴京陷落,南遷規模達到了高潮。中原士民一部分隨高宗進入太湖流域,另一部分跟隨隆裕太後來到贛南,後又過大庾嶺寄寓南雄珠璣巷等地,最終散居珠江三角洲各地。南宋末年,蒙古鐵騎大舉南下,期間,避居在嶺北的江南和福建居民被迫大批入粤逃難。所以,今天,順德方言裏保留了大量的吴、閩方言。
  
  宋代移民中江南籍比重的增大,對順德的開發意義重大:一、江南人民富有水田耕作的經驗,有利於水鄉的懇辟;二、大量商人和工匠的遷入,擴大了秦漢以來人口中工商階層,是工商業取得發展的一個因素;三、官紳等文化人士遷入,創辦書院等文化教育事業,促進了順德文化事業的發展。
  
  宋元時期,人民爲避戰禍,大規模移民到嶺南,多走粤北梅關古道。古道有一段横穿一個村落,名曰珠璣巷,非常有名。相傳巷内聚居33姓90户人家,有一被打入冷宫的皇妃,從皇宫潜逃,隱姓埋名,改嫁珠璣巷一商人,宋度宗藉口剿賊,派兵南雄殺人滅口,皇妃投井自盡,珠璣巷人爲避屠殺只得集體南遷,附近百姓怕受株連,也紛紛遷移,散居珠江三角洲各地,達70多姓。後人修家譜和祖譜,往往把珠璣巷作爲祖宗的發祥地。其實,嶺南自古有越族居住,秦漢以來,移民不斷,宋元時形成的珠璣巷的傳説和後人對珠璣巷的認祖歸宗,一方面由於這一時期的移民數量大時間近,南雄又爲其入粤的必經之路,更主要的是,它反映了在漢民族遭受歧視和苦難的景况下,珠江三角洲人民對漢民族的民族自尊和中華文化的强烈的認同。
  
  珠璣古巷位於南雄縣城北10公里處。據考證,珠璣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發祥地,也是海外華僑的祖居。珠璣巷的得名,始於張昌,張昌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朝廷聞悉,旌其孝義,特珠璣縧環,因避敬宗廟溢,改名珠璣。珠璣巷長1500多米,路而寬5米多,用鵝卵石鋪砌而成,巷内保留看不同朝代的古樓、古塔、古榕等一批古迹,其中,“珠璣古巷”牌樓西北的元代實心石塔,是廣東省現存元代石塔中唯一有確切年代可考究的。
  
  三、圍堰成陸和經濟的發展
  
  唐代以前,珠江三角洲成陸面積不大,居民點和耕地主要集中在背山面水的丘陵和淤高的老沙地。唐代中期以後,伴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移民,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地矛盾加劇;上游山地開發使宋代沙灘的淤積速度和海灘的浮露比以往增快;加之漢代以來前人爲除水患修築的小段堤圍,築堤圍墾不但必須而且成爲可能。宋代順德境内最早的堤圍是桂洲堡的扶寧堤(今桂洲四基附近),大規模的堤圍是桑園圍,“西圍自三水飛鵝翼起、至甘竹牛山交界止,東圍自……,至龍江河澎圍尾止”。大規模築堤圍墾,使土地面積不斷擴大,經濟文化能不斷發展,人口逐漸增加,漸成規模。
  
  水稻是當時主要的農作物。從北宋初鄭熊《番禺雜記》:“稻、水禾也。…….春播夏熟者,早稻也;夏播秋熟者,晚稻也”可知,順德地界已采用雙季稻;勒流瑭利宋代遺址出土文物中有鐵牛一對,説明農業中使用牛耕。兩宋時期是廣東棉花種植與紡織的黄金時代,順德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不過,在北宋徽宗時期,龍江、龍山一帶已開始種桑養蠶。
  
  甘蔗自漢代已有種植,宋元,廣泛種蔗制糖,《元一統志》説:“蔗、番禺、南海、東莞有,鄉村人益汁爲砂糖”。宋代荔枝的種植廣泛,品種多。荔枝樹到了清代都有保存。《學海堂詩注》載:“順德有鳳山,故謂之鳳城。有宋荔一株,土名尷尬……。” 龍眼的種植也比較普遍
  
  宋代,形成了濃厚的觀賞花卉的社會風氣,加之部分花卉如茉莉花、素馨花開始加工製造爲“瓊香”、“心花香”,商業價值提高,花卉業進一步發展。一方面外國花卉不斷引種,另一方面有花木運往内地。
  
  素馨花屬木犀科。花白色,香最芬烈。《南方草木狀》中記述:素馨,“一名那悉茗。有胡人自西國移植於南海”。據《龜山志》稱:“昔劉王(按:南漢主)有侍女名素馨,其冢生此花,因名。”因此,這種花又叫“美人花”。
  
  清初屈大均:“南人喜以花爲飾,無分男女,有雲髻之美者,必有素馨之圍。在漢時已有此俗。”凡女子以彩絲貫之,素馨與茉莉相間,以繞雲髻,是曰“花梳”。其二用作燈飾。據《廣東新語》:“廣中七七之夕,多爲素馨花艇,游泛海珠及西濠、香浦。秋冬作火清醮,則千門萬户皆掛素馨燈。”其三用作化妝品和飲食品的原材料。“兒女以花蒸油取液,爲面脂頭澤,謂能長發潤肌。或取蓓蕾,雜佳茗貯之,或帶露置於瓶中,經一宿,以其水點茗;或作格懸繫瓶口,離酒一指許,以紙封之,旬日而酒香沏。”其四作出口産品: “海外耶悉茗油,時於舶上得之,番酋多以涂身。今之龍涎香,悉以耶悉茗油爲主也。”其五作爲衛生保健用品。“當宴會酒酣耳熱之際,侍人出素馨毯以獻客,客聞寒香,而沉醉以醒,若冰雪之沃乎肝腸也。以掛復斗帳中,雖盛夏能除炎熱,枕簟爲之生凉。諺曰:‘檳榔辟寒,素馨辟暑。’故粤人以二物爲貴。”此外,還可作“香片”焙茶,釀酒叫“香醪”。 
  
  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漁獵在宋代順德的社會生活中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是杏壇馬寧鄉的唐宋遺址,還是勒流瑭利的宋代遺址,都發現大量的貝殻,以河蚌、蜆殻爲多,部分是牡蠣殻,厚30——100厘米。隋唐以來,已使用貝殻作爲砌墻的材料,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1973年,在杏壇逢簡出土了一批宋代漁獵工具,有鐵制梭鏢魚叉、箭鏃,銅針、釣鈎。宋代,池塘養魚有所發展,以鯉魚爲主,增加了草魚。
  
  四、文化
  
  1. 書院   
  
  中原的書院教育開始於唐代中後期。順德的書院始設於南宋。比較著名的有羊額書院,大羅村的義齋書院,馬齊堡的鼎齋書院,陳村的九峰書院,古樓堡的金峰書院;元代有桂洲的翠岩書院。宋代書院爲私人講學場所,學習内容多爲經史詞章。元代,書院開始官學化。
  
  2. 文學   
  
  南宋順德詩人區仕衡和張鎮孫,在國家危亡之階,奮起參與了南宋末年慘烈的抗元鬥争,所以,他們的詩悲慨激昂,包含着愛國熱忱。
  
  區仕衡詩《蕭、葉二子夜過》“褐衣曾替衮衣愁,肉食誰知藿食憂?斬馬尚方無可借,夜深燈下看吴鈎”,是區仕衡彈劾賈似道不獲報時憤恨而作,詩中激昂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感情;另一首《讀景炎福州詔書》,與陸游詩《示子》洋溢着同樣的拳拳愛國之心:“多難興邦海艦移,忽逢祀夏配天時。小臣不死留雙眼,東向行都望六師”。《蕭葉二子夜過》“褐衣曾替衮衣愁,肉食誰知藿食憂。斬馬尚方無可借,夜深燈下看吴鈎。”也有清新可人的《與客西湖上感事》“湖頭雙槳藕花新,五嫂魚羹麯院春。只道西陵松柏下,繁臺賓客更何人。”《雨中》:“蓬窗竹户小園東,濕書殘紅又淺紅。羡殺烏栖深樹穩,豆花籬落花流中。”
  
  張鎮孫雖不以詩名,但留下的描寫嶺南山水的詩依然清新可誦,如《白雲對月》對栖霞山的描寫:“萬山飛翠映瑶空,一抹晴霞淡復濃。何意海風吹不斷,歸鴉飛帶過前峰”。
  
  宋·明遠橋
  
  明遠橋位於杏壇鎮逢簡鄉,宋代李仕修建造,在順德樑式三孔石拱橋中,爲文獻記録最早的一座。因經歷代重修,已難找宋代風貌,現橋爲明代所修,是順德現存最長的一座明代石拱橋。明遠橋爲石拱橋,紅色沙岩石搆築。全長24.8米,頂寬4.7米,高4.5米。橋欄華板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兩旁望柱各十四條,柱頭雕石獅一只,現僅存十只。橋兩邊斜道不砌石級,行人來往象上下斜坡一樣,古代車馬過橋,可暢通無阻。
  
  明遠橋左右寬闊的河涌兩岸,整齊的石砌墻緊靠河壁。蕉林牘地上,舊日店鋪依稀可辨。
  
  3. 橋樑   
  
  宋朝統治者在鎮壓儂智高起義後,爲鞏固統治,加大城墻和交通的建設;同時,宋代商業發達,商人政治和社會地位提高,爲維護宗族利益,同時爲發展經濟,商人捐出大筆資財築橋;在古代,石橋的另一個作用是改善宗族和鄉村的風水。宋代,順德境内開始修建石橋,比較有名的有桂洲的洛陽橋,龍江的老女橋,杏壇的明遠橋和巨濟橋,原橋俱已不存,現在見到的都是明清時期重修的。
  
  宋·老女橋
  
  老女橋俗稱貞女橋,位於順德龍江鎮世埠鄉,建成於宋代嘉定八年(1215),明代湛若水所撰墓誌載:“貞女吴妙静,宋高宗朝助教吴南金遺女。南金無後,女許嫁新會李氏子。及婚,所許子由陸來,渡龍江溺死。女誓不再適,以嫁資爲石橋,五眼,石長二丈二尺,建於李溺死處,故後亦稱老女橋。自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至八年(1215)建成”。《龍江鄉志》載:“貞女之先祖,原福建入,橋石皆來自福建。”現該橋僅有一孔,有青灰色大石四條,每長7.9米,寬0.63米,厚0.55米。現僅存橋石四塊,橋頭“貞女遺芳”牌坊一座。
  
  4.《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三字經》,是宋元以來社會上流傳最廣的一部童蒙課本,他的作者,明清之際的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十一中説:“童蒙所誦《三字經》乃宋末區適子所撰。適子,順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節不仕。”
  
  《三字經》其書作者説法大致有四種:一、區適子撰,明代黄佐《廣州人物傳》,屈大均《廣東新語》,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都以爲作者應是宋末區適子;二、黎貞撰,清代邵晋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爲《三字經》爲明代黎貞撰;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説;四、王應麟撰,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清代賀興思《〈三字經〉注解備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内外子弟之發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爲《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
  
  《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雙重功能。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檏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由於《三字經》綜其覆蓋讀者廣、教育作用深以及流傳時間久,《三字經》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書,堪稱“蒙學之冠”。
   
  思考題:
  
  1. 宋元順德得到開發的主要因素有哪幾個方面?
  
  2. 宋元時期順德經濟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活動:
  
  1. 閲讀、朗誦《三字經》。
  
  2. 參觀逢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