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明清以來的經濟

  一、築堤圍墾
  
  明代以來,河道淤淺日益嚴重,水患增加;同時人口增加與商品經濟發展,人民紛紛修築堤圍。史料記載,明朝共築堤圍17條,長108公里,比較著名的有甘竹左灘鷄公圍和東周圍,右灘的東成圍和西成圍等,圍墾沙田2.7萬畝。
  
  
  清朝初年,順德與香山間的海灣淤積成陸,水患加劇;清朝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人口壓力增大;清政府推行重農政策,優待開荒,准許疍民上陸定居種地,順德築堤圍墾達到高潮,共築堤圍143條,長366.5公里,比較著名的有南順東西圍和白駒圍等,其時全縣堤圍密佈林立,是珠江三角洲修築堤圍最多的地區。新墾沙田30.7萬畝。
  
  在圍墾技術上,明清時期順德人民采取了抛石法、種草法。抛石可以削弱水勢、束夾水流、攔沙促淤,種草可以固結泥土、堅實堤圍、改良土壤、提供燃料和飼料。     
  
  順德人多爲移民,遷移時就是以宗族爲基本單位,來到异地,爲“防外侮或外人施虐”,强化了宗族的力量,同時,大規模的築堤圍墾興修水利對宗族力量的依賴也加劇宗族勢力的發展,順德成爲中國宗法勢力最强固的地區之一。所以,築堤促淤形成的沙田,多以書田、祭田、祠田的方式爲宗族所占,許多最終爲宗族内的豪强掠奪。
   
  二、商品化農業的發展:果基魚塘和桑基魚塘
  
  商品經濟的發展是果基魚塘與桑基魚塘産生發展的前提。
  
  明代,農民挖地成塘以養魚,培土築基以種植果樹。明代中期,順德的花卉和水果生産已具相當規模,陳村的花果生産與種苗培育,在廣東佔據中心地位,其園藝技師技術精湛,周圍地區禮聘有加,花果加工業不斷發展,花果市場已成爲順德最大的專業圩市。明末學者屈大均生動記述到:“周邊四十餘裏………居人多種龍眼、荔枝爲業,彌望無際,約數十萬株。荔枝、柑、橙諸果居其三、四,比屋皆焙取荔枝、龍眼爲貨,以末致富”。清朝,陳村附近的弼教、瀧洲後來居上。清中葉,密柚開始大規模栽培,加之桑蠶業的發展,到咸豐年間,桑基魚塘取代了果基魚塘,成爲順德商品農業的主業。
  
  桑基魚塘的發展依賴對外貿易。16世紀中葉,葡萄牙佔據澳門,中外貿易不斷擴大,時國際市場對蠶絲紡織品需求急劇增長,桑蠶生産隨之擴大,形成桑基魚塘。1759年,清朝封閉了沿海各港口,獨留廣州一個口岸,廣東的生絲外銷量激增,價格也不斷上漲,於是,順德掀起了“棄田築塘,廢稻樹桑”的高潮,明朝末年(1642年)順德有桑地5.81萬畝,到清光緒年間,已發展到30萬畝,魚塘在1581年有40084畝,其時已占三角洲魚塘的25%,至清光緒年間,又擴大到十萬畝。桑基魚塘的生産結構是桑、蠶、魚、猪循環經營,綜合利用,商品化程度高,經濟效益好。但是,其單薄的産業結構以及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使得果基魚塘與桑基魚塘農業比較脆弱,大起大落,糧食大部分靠外運。
  
  三、商品化的大規模養殖業 
  
  明朝初年,用火焙法孵化雛鴨,開始大規模養鴨。明《廣東通誌》載:正德年間,順德“蓄鴨動以數萬計”。清代,飼鴨人編竹爲排,横架船面,每排容鴨數百到數千只。
  
  明朝中葉,番薯引種順德,加之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釀酒業興盛,爲家畜飼養提供了充足的飼料,又與果基魚塘和桑基魚塘相結合,農户和釀酒作坊普遍養猪,多者一户養猪達百餘頭。清代的飼養量也比較大,1906年,屠宰猪的數量約爲8萬頭,由此可見一斑。
  
  明代,龍江大量飼養乳牛,製作牛乳餅。清代,中國的天主教徒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對牛奶有一定的興趣,牛奶開始成了廣東甜品的重要原料,順德的乳牛飼養轉移到了縣城大良的金榜村,牛乳製品“金榜牛乳餅”、“大良雙皮奶”和“大良炒牛奶”弛名遠近。
   
  
  大良金榜牛乳的製作方法
  
  備料及工具:新鮮水牛奶一煲,微温;白醋一煲,微熱;一個茶杯;一個小勺;一塊模具;一盤鹽水
  
  製作方法:在茶杯裏倒1/3杯白醋,用勺一勺牛奶入杯中,牛奶馬上凝固成團狀,將團牛奶倒入模中,抹平用手掌用力壓平,然後輕輕掀出放入盤鹽水中,這樣金榜牛乳就制成了。
  
  大良雙皮奶的製作方法
  
  用料:鮮牛奶、鷄蛋、白糖
  
  制法:將鮮牛奶炖滚,在小碗内注入小半碗,待凝固成奶皮後,用小竹簽輕輕挑起,倒出剩餘的奶液,將鮮牛奶加入蛋清、白糖拌匀,注入小碗中,使奶皮覆蓋於上,隔水蒸15分鐘即可。
  
  四、商業的發展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商業圩市發展起來,到明朝末年,已有41個,并且出現按産品分類的專業市場,如陳村有花果秧苗市,大良有龍眼市。清朝初年,有圩市50個,出現了桑市、魚苗市、蠶市、塘魚市、猪圩、牛圩、鷄鴨圩等專業圩市,其中又以蠶市、絲市爲多,容奇的蠶市發展爲區域貿易中心,陳村則成爲廣東四大名鎮。
  
  順德的商人,做生意已不限於本鄉本土,而是遠及廣東各地及全國的很多省份和世界的許多地方。如龍山鄉商人,“或奔走燕齊,或往來吴越,或入楚蜀,或客黔滇。凡天下省郡市鎮,無不貨殖其中”。
  
  會館
  
  中國明清時期都市中由同鄉或同業組成的團體 。始設於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會館是建於永樂年間的北京蕪湖會館。嘉靖、萬曆時期趨於興盛,清代中期最多。早期的會館絶大部分設於北京,主要以地域關係作爲建館的基礎,是一種同鄉組織,與工商業者絶少關係。明中葉以後 ,具有工商業性質的會館大量出現,會館制度開始從單純的同鄉組織向工商業組織發展。但這些工商業會館仍保持着濃厚的地域觀念,絶大多數仍然是工商業者的同鄉行幫會館。明清時期大量工商業會館的出現,在一定條件下,對於保護工商業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會館與鄉土觀念及封建勢力的結合,也阻礙了商品交换的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思考題:明清順德經濟發展呈現哪些地方特色?
  
  活動:動手製作雙皮奶和牛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