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官員卸任 話風陡變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央頻調省部級官員,精簡黨委副職,最近又調换了六省、直轄市紀委書記。更多“够鐘”高官從現任崗位上退居“二綫”。然而中國的卸任官員具有中國特色,他們並未完全歸隱田園,相反仍在發揮“餘熱”,對其曾管轄的行業之影響力,更不能小覷。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卸任官員總是“語出驚人”。比如教育部前副部長張保慶痛斥教育問題,坦言“我自己就知道,我和我夫人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個孩子上大學”;中組部前部長張全景痛斥官多爲患,稱“現在中國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爲患”;衛生部前副部長殷大奎痛斥醫療問題,認爲“醫療服務缺乏公平與公正性、政府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最近,國家統計局前副局長賀鏗又痛斥住房問題,“若不解决房地産市場中的官商勾結,所有的宏觀調控都收效甚微”。

  這些話一針見血,乾脆利落,真是説到老百姓心窩裏了,也必然引起社會有識之士的共鳴。只可惜説話人在任時不會這樣講。不過,也有例外。現任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最近就説過“地方政府不配合,房産調控政策難見效”這樣的話。而汪部長的這番話,緣於建設部等10部門最近對11個省(區、市)貫徹落實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情况進行集中檢查發現,截至2006年9月底,全國還有65%的地級以上城市、91.1%的縣級城市未公佈住房建設規劃。這使得國務院規定的住房建設規劃上報的截止時間,不得不推遲到12月20日。

  爲什麽官員卸任,講話就比較具體、容易接近問題真相呢?答案不言而喻。近日一項專題調查顯示,“2006年中國十大暴利行業”列於前三甲的,恰恰是被百姓譽爲“新三座大山”的房地産、醫療衛生和教育。説明卸任官員所言並非逞黄忠之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時公佈的一項科普所舉辦的調查顯示:教師、科學家和醫生,在公衆心目中的聲望最高。民衆如此“出爾反爾”、在任官員爲何守口如瓶?一定是擁有惟一解釋權的各級地方政府,介入了“三甲行業”的整個過程。  

  

  (2006年12月6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