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跳集體舞不如去勤工儉學



  這些年,海歸派幹部逐漸走上前臺,這可從他們執掌的部門陸續推出一系列嚴重脱離本土實際的“嫁接型决策”洞窺一二。教育部日前下令讓中小學生統一跳集體舞就是一例(見6月5日《南方日報》A10)。男女手拉手華爾兹集體舞,熱力逼人,青春無限,可那絶對不適合中國的小學生、中學生跳!更不適宜由學校强制統一進行!教育部這麽做,那是喝洋酒喝昏了頭,想政績想壞了腦!先不説事前有無做過細緻的調研,就是跳舞要置辦服裝必定要增加額外花費一項,不知讓全國多少學生家長愁上心頭?這邊厢剛宣佈“2010年前城鄉義務教育全免費”(見今日《南方日報》一版頭條),那邊厢又通知跳集體舞必然要上交種種費用,我們的政策制定者腦瓜裏究竟想些啥?

  起源歐洲宫廷的交誼舞,再怎麽移植嫁接,總該保留其最基本的成人社交禮儀的屬性吧。即,讓一個骨子裏充滿陰柔内澀的民族文化接受它,是非常受舞者的身份需要和時間場合制約的。而中國的中小學生,正值未成年之際,况且他們白天終日在一起上課,他們分不清成人社交的真諦,他們也不需要通過跳洋舞應酬認識。至於説到什麽“培養審美情趣”、“鍛煉身體”之類,那都是没有底氣的藉口。現在是决策爲先的時代,什麽事,不是先有需要後有决定,而是倒過來,先有决策再找藉口也來得及!審美感有很强烈的民族地域性,他怎麽不指定中小學生跳肢體語言更加豐富的新疆舞呢?至於“鍛煉身體”,那厲行了幾十年的課間廣播體操又算麽子回事呢?再説,有那個時間勞師動衆,又是培訓辦班,又是發行光盤,爲什麽不給學生們創造勤工儉學的機會,讓孩子們通過勞動認識社會、珍惜價值同時减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呢?

  説到底,下令中小學生跳集體舞,反映出制定者内心深處難以忘懷的舞情結。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那些窑洞裏的日子,締造共和國的領袖們,不也熱衷於跳舞嗎?因爲他們多從國外留學回來,也一並把跳交誼舞的嗜好帶了回來。80多年過去了,再怎麽苦,跳舞從没有停,再怎麽難,“忠字舞”來凑數。革命,西方世界什麽都要打倒,唯獨没有革過交誼舞的命。相反,作爲黨的一個潜傳統,一直發揚到現在。

  交誼舞,不就是一個體面認識异性的社交形式嘛,今天被重新賦予官員的意志由身心格格不入的中小學生們强制執行,必生詬話。 

  

   (2007年6月5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