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劉長樂賣摩托?



  今天《南方日報》“東莞觀察”C01版一張照片裏的人物側面,實在太像劉長樂了。如果不是放在“首批車主昨領報廢摩托補償金”標題下,還真以爲是鳳凰衛視主席兼總裁先生莅臨現場了。

  香港回歸10週年紀念活動前夕,我集團與鳳凰衛視達成“合作報導”的意向,這表明雙方的新聞意識由互不搭界到彼此欣賞。關於劉長樂本人及事業的神奇躥起,這裏毋須贅言。作爲合作伙伴,他有兩點最值得學習:一是實實在在的傳媒觀。劉長樂認爲,“作爲媒體本身,現在的社會責任,是我們的受衆本位返璞歸真以後,去解决他們所面臨的新問題”。他强調,華文媒體有龐大市場空間的同時,也需要有使命感,纔可平衡商業利益和新聞價值。劉長樂説:“中國有13億人,當中只需數千萬人是‘不要媚俗’,而且他們手裏有錢,‘大視野’這類節目就可叫好叫座”。

  二是很會識人、用人。劉長樂很善於對有潜質的人量體裁衣、製造高手。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楊錦麟等人原來都是默默無聞的文人,他們滿腹經綸,文章錦綉,却從來没在電視上露過臉。而在劉長樂的發掘下,阮次山成了電視上第一個“結巴的老頭兒評論員”;而楊錦麟,當年被一位朋友寫打油詩開涮:“老楊讀報,嚇人一跳,國語不準,英文走調,體型太胖,樣子太老”。在内地電視看重俊男靚女主持人的“票房價值”時,劉長樂却深信思想比漂亮的臉蛋更有力量。再看看,竇文濤原是電臺節目主持人,樑冬則是一個不太稱職的播音員……。但這些人到了鳳凰後,都發生了脱胎换骨的巨變。在鳳凰10年臺慶上,張鐵林曾開玩笑説過:“没想到就連竇文濤都能成名人。”但正是劉老闆給竇文濤量身定做的《鏘鏘三人行》,從1998年開播一直火到現在。 劉長樂認爲,這是因爲鳳凰衛視給主持人提供了一個鼓勵創新、發揮個性的舞臺。很多人的潜質和優勢就在這個舞臺上被充分發揮了出來。鳳凰衛視流傳着一個段子,説當初臺裏安排鄭浩“下西洋”,劉老闆只問了兩句話就讓他在海上呆了8個月。“會游泳嗎”?鄭答:“會。”“暈船嗎”?鄭説:“不暈。”由此可見,鳳凰提供給員工的平臺是極爲寬鬆的,寬鬆到甚至能超乎員工自己的想象。但這種“放縱”絶不是無章無序的,它基於劉老闆對每一個鳳凰員工的瞭如指掌和公平公正之心。  

  

  (2007年7月1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