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今日大新聞:國人在外公衆地莫大聲喧嘩



  奥運在即,北京很注意治理形象。對内嚴控食品安全,對外强調自律形象。今天外交部就發佈了領事保護協助指南,提醒中國公民在境外要注意19種常見問題(見《南方日報》8月22日A11)。其中“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説話”,不約而同被各家媒體單挑出來作題,反映出大家對這一集中表現國人劣性的行爲在認同上的高度一致!消息刊出,反響之强烈,也可從今天搜狐網國内新聞點擊排行榜該聞高居次位看出究竟。

  有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很多同胞在私人空間裏多是一副温文爾雅,細聲細氣的樣子。可一當到了公衆場所,就完全轉了性:男的像雷公,女的似河獅。這與歐美西方國家民衆遵從的率性於私密、克忍於公衆的民俗剛好相反!本來,“公衆場所不要高聲説話”,就像“街頭不要隨地大小便”一樣,只是一個文明社會人人皆知的常識,何勞政府部門鄭重其事當作一件非常嚴重的禁律來突出强調呢?説明它太普遍了,普遍到即使是一位外國盲人,只憑此特徵就能認出你是一個中國人。

  要在北京奥運會之前克服這個毛病,很難。因爲公共場所大聲説話可追溯爲國人的一種文化。而文化有“頑固流傳”、“規律重蹈”的特點,要想徹底根除,惟從生存它的歷史環境刨起,而那樣做,就有點兒“削足適履”的味道了。 

  (2007年8月22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