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上的致辭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和江門市蓬江區政府聯合舉辦的“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在廣州隆重拉開了序幕。我謹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對學術論壇的順利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江門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之一。共同的歷史淵源,共同的感情根源,共同的地緣、宗緣、人緣、血緣,孕育了江門綿延、厚重的僑鄉文化,形成了江門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展現了江門寬廣和諧的文化胸懷。江門市政府和蓬江區政府更是能够充分藉助史實機緣,以南北文化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爲主綫,以搆築僑鄉本根文化、擦亮地域文化品牌爲方法,以推動江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爲目的,以增進民族團結、增强民族凝聚力爲主旨,積極響應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號召,舉辦“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等系列文化活動,挖掘本土文化特性,提高促進經濟發展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促進人民精神風貌昂揚向上的和諧文化氛圍,爲推動良溪、推動江門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以及和諧構建,搭建了良好的學術研究和文化宣傳平臺。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滲透力、穿透力和影響力長久而深遠,絶不可低估。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着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定然穿越時空,澤被後世,爲人類所共有。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賴於各位專家學者用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非凡的聰明才智,穩步建立推進文化産業發展的學術支撑,努力夯實地域文化品牌的學術基礎;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賴於地方政府合群力、匯群智、集群策,正確引導群衆在地域文化建設中的推動作用,不斷推進文化創新,增强文化發展活力,在繼承地域文化基因的基礎上,依靠人文關懷、情感關懷、社會關懷以及文化關懷,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賴於各界人士携起手來,更加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文化建設之中,弘揚優秀地域文化精神,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爲建設廣東文化大省做出積極的貢獻。

  2007年11月6日

  (作者:周義,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黨組書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