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人貴有自知



  高二(1)班   劉宇泉

  人貴有自知之明,勇於自以爲非。

  楚漢之争,項羽被劉邦打敗。有人想爲劉邦歌功頌德。劉邦却説:“運籌策帷帳之中,决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絶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

  若劉邦缺乏自知之明,不善用人才,恐怕中國的歷史會被改寫。而禰衡就因爲不自知,最終身首异處。

  三國時期,一個名叫禰衡的人,頗有才學,能言善辯,爲人却輕佻傲慢,不可一世。一次,禰衡竟在曹操擺宴之時,裸身擊鼓,大駡曹操,把文武百官貶得一文不值。他却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一不曉;上可以致君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顔,豈與俗之共論呼!”曹操爲了不落得“殺害賢才”的名聲,忍氣吞聲,没有刹掉禰衡。

  禰衡却仍然我行我素,走到哪裏,駡到哪裏。後來,他又跑到劉表、黄祖那兒“放肆”。但黄祖可不像曹操那樣冷静,他一怒之下把禰衡喀嚓了。而禰衡也被後人耻笑。

  有些人因爲缺乏自知之明而被人貽笑萬年,也有些人因爲有自知之明而取得豐功偉績,流芳百世。

  維克多·格林尼亞出生於法國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生活奢爹,不務正業,是一個没有出息的“二流子”。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格林尼亞意外地遭到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的羞辱。那位姑娘對格林尼亞説:“請站遠一些,我最討厭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我的視綫!”驕横的格林尼亞生平第一次遭到别人的蔑視和冷落,他怒不可遏。但怒火併没有讓他失去理智。

  此後,格林尼亞像一個昏睡的人被猛擊一掌後突然清醒,他開始對自己的過去産生悔恨之情。他留下一封家書,悄悄離開家鄉。家書的内容是:“請不要探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學習,我相信自己將會創造一些成績來。”此後,格林尼亞潜心於學問,在道師巴比埃的指道下,研究金屬鎂所引起的有機合成反應,創立了“格林尼亞反應”,並於1902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奬。

  毛澤東説:“自知之明是一個人能够有所進步有所成就的内在精神力量。”若缺乏對自己的正確估量,目空一切,自以爲是,那麽小則影響個人進步,大則影響集體事業的興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