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爲色消得人憔悴



  高二(1)班 陸文廣

  假如讓我只選擇一種顔色留在世上,我會堅决地選擇白色。我喜歡白色,因爲你是我降臨世上第一眼見到的顔色。從那一次我已經迷上了你——純潔的“白”。

  有人説你是純白的象徵,如天使羽毛一樣輕盈温柔;有人説你是悲傷的象徵,如靈堂那白色挽聯一樣令人傷心;有人説你是歲月的印证,如母親雙鬢的白發……

  從我懂事開始,我已經接觸白,並逐漸地瞭解白。明白古人皆因爲“白”而憔悴,因爲“白”而改變。

  元稹和白居易二人是歷史上著名的詩人,他們倆更是知己。“白頭徒侣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自識君來三度别,這回白盡老髭須。”這兩句詩都寫出了他們交情之深,在元稹去世後,白居易還作詩紀念好友,詩曰:“相看掩泪情難説,别有傷心事豈知。聞道咸陽墳上樹,已抽三丈白楊枝。”這是知己間相互思念和關懷的“白”。

  “白發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是愛國詩人杜甫的另一種“白”。在當時,戰火紛飛,他擔憂着國家的命運,百姓的安危,連自己頭上的白發都不能插上簪了,他還熱血不息。這是愛國所表現的“白”。

  “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倘若我們在不經意間回眸一望。是否發現母親額角上的皺紋和兩鬢蒼蒼的白發,那白發如銀絲一樣掛在母親的黑發上,顯得極不和諧。那白發每一根都牽動着兒女的心弦猶如銀針一樣刺進心窩裏,“陽烏有二類,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爲人子女是否明白其中道理呢?這是母親辛勤賢淑的“白”。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每天在三尺講壇孜孜不倦地爲學生辛勤講授知識,老師身邊總是粉塵飛揚,那白色的粉筆如同老師的青春一樣逐漸消减。“白發點綴雙鬢旁,不怨不悔吾恩師。不求千金名與利,只盼桃李芳香時。”這是老師智慧的“白”。

  白色,你是經歷長期“過濾”而沉澱下來的,你經歷了時代的變遷,人類文明的演替。

  白色,你是一種無以形容的美,你令多少騷人墨客傾倒,你點綴了世間,讓黑白分明。

  一色同銷千古愁,輕嘆,衣帶漸寬終不悔,爲色銷得人憔悴。(指導老師:王爽)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