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璣巷及後珠璣巷移民的重大意義



  文/葛劍雄

  2007年11月6日,廣東江門一個鮮爲人知的小山村迎來了全國各地的數十位專家學者。這個小山村名叫良溪,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一行到此考察後,發現它是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後主要立足地和發展地,因而定位爲“後珠璣巷”。爲弘揚“珠璣巷文化”,推動廣東文化建設,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珠江文化研究會,會同廣東省江門市委宣傳部、江門市蓬江區委宣傳部及區文體新局,聯合舉辦了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本期先刊發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陳梧桐、武漢大學教授趙小琪、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馬楚堅、暨南大學教授劉正剛的論文及省政府參事黄偉宗、文史研究館館員黄淼章的建言。希望各界人士關注,參與研討和論证。

  10年前,我曾主編出版了六卷《中國移民史》,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這只是一種概括性的通史,對中國移民歷史來説,至多只是一個有限的概括。由於大量的移民事實未見於正史或官方史料的記載,真正的移民史有待於大量區域性的、階段性的、具體的移民史實方能構建。廣東學術界與民間對珠璣巷移民與後珠璣巷移民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移民史的内容,重建了重要的移民史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我對珠璣巷與後珠璣巷移民缺乏研究,謹從中國移民史宏觀研究的角度,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珠璣巷移民的歷史地位

  南雄珠璣巷移民是中國衆多移民源之一,但應該承認,其中洪洞大槐樹、麻城孝感鄉與南雄珠璣巷是最重要的,所産生的移民後裔之多、之重要,對區域開發、文化傳播、人口繁衍影響之大,非其他移民源可及。

  在中國歷史上,南遷是移民的主流。正是南遷,才使華夏文化擴大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海外,才使中國南方的疆域得到擴大和鞏固,才使中國南方形成以華夏(漢族)爲主、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局面。而珠璣巷移民是南遷移民中源流最明確、聚居最集中、人數最多、對近代和當代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支。

  嶺南的開發和嶺南文化的形成雖然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歷史時期,但對宋元以來的嶺南,珠璣巷移民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意義。

  

  二、後珠璣巷移民的意義

  珠璣巷是嶺南移民的源頭,但真正意義上的區域開發和文化傳播,還需要更多的中轉站,良溪就是迄今爲止所發現的最重要的一處。對此後影響最大的開發,就是依靠這些由源頭到中轉站,再分散到各地的移民群體完成的。華夏文明的傳播,也是依靠這些移民實施的。

  在此過程中,南下移民成功地與土著人口相融合,他們所傳播的華夏文化與土著文化成功地結合,形成新的本土文化。這種文化既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又注入了本土文化的生命力,既適應了本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爲進一步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由於從中轉站開始的移民與其後裔關係更加密切、更加直接,因而留下了更確切可信的記載。正是後珠璣巷移民史料的大量存在並得到發掘,珠璣巷移民的史實變得更爲豐富,其意義也得到更深刻的認識。

  

  三、進一步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從我有限的經驗出發,我認爲要正確地理解珠璣巷與後珠璣巷移民的史實,要區分文化認同、血緣認同與歷史事實的關係,不必拘泥於具體的對應關係。

  正確處理早期文化與現存文化的關係。一方面,嶺南具有悠久的本土文明的歷史,如近年來發現的早期文化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據,南越文化的遺址也證明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但另一方面,應該承認今天的主流文化的主體還是來自以黄河流域爲代表的華夏文化和中國的傳統文化。

  正確處理土著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既充分肯定南來主流文化的作用,但也應重視本土長期傳承的文化,包括近代海外文化的影響。

  良溪成爲重要的移民中轉站,並不排斥其他中轉站。這樣的中轉站的廣泛存在,正是珠璣巷移民偉大意義的表現,也是後珠璣巷移民具有廣泛基礎的證實。對相關資料同樣不應拘泥於具體細節,而應從地區開發、文化傳播的高度來認識。

  嶺南文化無疑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其主體與中華文明是完全一致的。但嶺南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區特色和巨大的生命力,這既是包括珠璣巷、後珠璣巷移民的偉大貢獻,是移民成功地完成開發的過程中適應自然環境的産物,也是土著人口所創造的文化得到吸收融合的結果,並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正因爲如此,嶺南文化比其他傳統文化具有更加開放的精神和更强的開拓能力,是彌足珍貴的。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