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江文化考察報告



  文/張鎮洪

  2004年,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一批專家學者到雲浮市及其所轄各縣調查研究,發現這裏存在着一個獨特的“南江文化帶”。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教授提出了《爲南江正名,挖掘整合南江文化》的建議,引起了强烈反響。

  爲了深化南江文化的研究,今年10月23-27日,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張鎮洪教授一行六人,分兩組沿南江流域地區作進一步考察,對其古百越文化、絲綢之路文化及古村落文化等進行深入探討。本期刊發三位考古學家的考察報告和論文,以饗讀者。

  一、南江及其有關問題的確定

  

  南江稱謂古已有之,它是珠江下游南岸最大的一條支流,它匯入珠江的地方稱南江口。這條江曾幾度易名,漢滅南越國後,在今南江口北設端溪縣,所以此時的南江就叫端溪。但南江上游有一處石峻水急的地方,名爲瀧喉馬埒,所以有人將南江稱爲瀧水或瀧江,瀧州也因此得名。明萬曆五年(即1577年),明軍平定羅定地區的“瑶族叛亂”後,把瀧水縣昇格爲羅定直隸州,而南江流域幾乎全在羅定州轄區内,所以後人才把南江叫羅定江。但民間大多數仍稱它爲南江。官方地圖上一直到1949年後才以羅定江爲標準,此前都稱之爲南江,而且南江之稱更能體現它的流域性,因此稱南江最爲合適,這是河流稱謂的確定。

  經過衆多學者的實地考察之後,第二個可以確定的是何處是南江之源,大家一致認爲南江發源於信宜市的鷄籠山(海拔1281米)。它的主流只有201公里,但支流衆多,其水系流域面積達4493平方公里。南江主流以瀧水爲主,瀧水上游分兩源,一稱羅鏡河(西水),此水源自信宜雲開大山區大營坳;另一源是太平河(南水),此河源出大雲霧山區西南部鷄籠山北。二河北流至官渡頭匯合後統稱南江(瀧江或羅定江)。羅鏡河本身也有兩支流,其中一條自西北入信宜,上至大營坳、馬坑止,在分界處匯信宜北流入的太坪嶺水,再往東匯信宜平塘河,又東往在鏡南接受三叉頂水(海拔1002米)。而太坪河亦分兩支源頭,分别在白龍、銀岩附近。而兩支源頭的無名小支流也衆多。

  南江的兩源北流至官渡頭匯合後往下流經一系列東西低山丘陵而形成峽谷河床,到了新榕接受了西面流入的大河水,北流後又接受了連州流入的連水,再接泗綸水。到羅定後又接受西來的榃濱水,入鬱南後東來的濂清水及5——6條小溪匯入。但總的來講,東來水較少,西側支流較多,因爲西側是雲開大山區,山高林密,植被好,貯水量大,而東側是羅定盆地,相對貯水量小,無法形成雨水河流。只有一些源於山地的支流才有豐富的水源。如源於信宜阿婆髫(1008米)的大河水,源於木蘭山的連州河,源於上下賴的泗綸河和源於羅雲大山的榃濱河等等。在羅定盤地内最大的一支來源於東邊山區的船步水(圍底河),流至鬱南縣才匯入南江。鬱南境内還有另一大支流鎮安河在河口匯入南江,此外由雲浮西來的高村河在連江匯入南江。這是較大的支流,餘者皆爲無名小溪則甚多,無法一一列舉。因爲如此,所以南江水系流域面積雖然不大,但水源豐富,流量最大時可達2920立方米/秒,而最小時也可達3.7立方米/秒。其總流量僅次於南流的鑒江。盡管南江水系流經地區的地形地貌復雜,但由於水量大,遇到一些險灘,如“浪溝”、“瀧喉馬埒”等等,也能通過,所以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内,都能通航,成爲一條黄金水道。也成爲溝通海陸絲綢之路的連接通道。

  從上述的情况來講,南江流域的覆蓋面應該包括當今的雲浮、羅定、鬱南、新興等地,有一部分還涉及到信宜,把南江源頭確定不僅爲尋找南江之源,同時瞭解整條南江流域的覆蓋面,以及流域覆蓋面範圍内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以便爲確定下列的問題提供依據。

  首先一個是,爲什麽在這個不大的南江流域内從古到今都如此繁榮,建立州、縣如此多?

  史學、考古學家研究結果認爲,南江流域古已爲駱越開發的地區,並已有土邦建立,已進入奴隸制國家,其證據就是,1977年羅定太平南門垌有戰國早期墓的發現,共出土青銅器136件,其中以有人首柱形器和有“王”字圖象的青銅矛以及土邦祭祀用的整套銅甬鐘最爲突出和具代表性。同樣,在羅定羅平背夫山戰國時期土坑墓的發現,也是一有力的證據,這座墓出土的青銅器98件,也有人首柱形器,這些文物的出土考古學者認爲,羅定出土的甬鐘確有自己的特色,在鼓部鑄有勾連天雷紋的紋飾是北方各地方少見的,只分佈於嶺南各地、而且在大小相配、身瘦、長木枚形態上也不同於北方的,應爲當地自製的,不是自中原傳入之物。有“王”字矛的出土,其分布較廣,長江以南都有之,這與古代越族分佈地區相符。人首柱形器的出土也是奴隸制的象徵。此外,其他被定爲“越式”的還有鼎、劍、矛等都見於此,可見當時南江中游的岩溶平原、臺地區域己成爲先秦時期的土邦中心地區。

  至於楚文化何時和從哪一條通道下南海之濱?

  南江的一條較大支流叫太平河,在其上游南門垌山口曾出土一大型戰國墓。出土大量銅器,其中銅斧和銅矛是原鑄件,未經使用,考古學者陳大遠認爲這是當時的商品,是貿易上的貨物,此物的出土證明太平河在戰國時已是通高州入海的要道之一。在此還有旁证,今天沿太平河上游谷地南下,見有古時建立的一串村落或圩聚落,如信宜的新寶鎮、合水鎮都是信宜東部重要鄉鎮,圩日都爲四天一集(三、六、九),趕集人數萬以上。太平河畔的潭白即爲南江流域漢人最早建立的“龍鄉縣”治所(晋末置)。此外,從沿雷州半島至海南以北一綫均發現可做40—50人飯的西漢六耳銅鍋的事實亦可證明漢以前已有陸路通行高凉與南江羅定之間。才使漢代行軍有所依託。

  還有一證據是,在羅鏡河支流林垌河口一帶發現了漢墓,林垌河南通入位置,與南流的鑒江上游相隔一小山。今天沿林垌河兩岸就有不少圩鎮,聚落,如平塘即爲木船上下貨物河灣地點,這是漢代南下通道之一,故漢墓在此能發現。從墓葬出土物如銅鏡、金器及南朝青鈾瓷器等看來都是由西江輸入的製品,是由此南下高凉的貨物,所以説此處爲一通路。其實漢人開發南江上游地區,從晋代在此建龍鄉縣,以此作管理過山口的我國南北交通樞紐。隨着南江的開發和内陸經濟的發展,南朝以後在南江流域設置更多的郡縣。這種態勢説明瞭南江流域本身確是一塊物産豐富、氣候温和、適宜人類生存和居住的地方,因而這裏雲集了不僅是古越族以及後來的瑶族、壯族,而且吸納了大量的漢人,成了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地區,隨之而來的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另方面也説明瞭南江這一水道確曾成爲溝通中原與粤西南出海口合浦、徐聞的重要連接通道。其實這一通道早就在史前階段就已基本形成,它象湘桂的靈渠和瀟賀古道以及西江南岸的南、北流江和鬼門關一樣,都是連接西江與中原地區,溝通粤西南地區出口的重要連接通道,所以在此通道兩側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4——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留下他們的痕迹,羅定蘋塘下山兒洞遺址、飯甑山遺址、封開的垌中岩遺址、羅沙岩遺址、黄岩洞遺址、陽春獨石仔遺址,還有近期發現的雲浮盤龍洞遺址,這些都是在南江範圍内或是它的周邊地區内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而且都是處在古道周邊地區的文化遺址,因此可以説這是一條自然通道,人類從古到今一直在不斷開發龢利用它。

  

  二、南江文化資源的開發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次通過對南江文化資源的調查,使我們得出如下幾點看法:

  

  1.南江文化資源豐富而有特色。

  之所以説其豐富,是因爲南江文化中不論是物質文化或是非物質文化都相當豐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保留得比較好,環境污染程度比較輕,古民居建築保留數量相當多,尤其是在新興江和南江兩大水系的沿岸,相當完整,並富有時代的特式龢民族特色,既凝聚於一個中心,又處處表現了社會的多元性、開放性和兼容性,概括起來可以説南江不僅是一個地理區域概念,更是一個文化區域概念,從古到今它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又是當今廣府文化保存較好的地區,由珠江三角洲到廣西南寧這一條帶狀區域内,新興和鬱南這個南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成了廣府文化的中心地帶,到了廣西,就與八桂文化連接起來,這裏成了很自然的交接地帶。南江兩岸,山清水秀、層林叠翠,美不勝收。具代表性的景點不少,如神仙灘生態景區,它位於鬱南縣建城鎮冷水、車坑村交接處的大曆山,到處古木參天,急流飛瀑,一派原生態的自然景觀。鬱南縣都城鎮大瑶國家森林公園是人們工作之餘休閒的好去處。南江源頭鷄籠山頂又是另一種風光,當您迎着朝陽遥望遠處,信宜、陽春、高州三地的風光盡收眼底,且與羅定市遥遥相望,此時此刻,您會深感有心曠神怡和喝了甘泉而沁人肺腑之感。

  

  2.南江流域的文化底藴甚爲深厚。

  根據上述的情况,南江流域的文化資源從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存在,然後一直發展下來,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新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更爲繁榮。尤其是在古建築方面更爲突出。如始建於順治四年的羅定學宫(孔廟),建於清嘉慶年間清朝古堡光儀大屋,大灣古民居群,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歲歲封候張公廟,以及座落在連灘鎮上橋村的天塘山頂上的天池庵。這些反映歷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築比比皆是。這些古建築既不同於北方人和客家人圍屋的建築風格,而保留了廣府文化鑊耳、波紋的山墻特色,這些在嶺南的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只有在南江流域及其周邊地區比較集中和典型,這是廣府文化在建築風格上的表現,也是一種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資源。類似這樣的文化資源在整個南江流域内都普遍地存在着,比如在民族宗教信仰上的寺廟和宗祠,在表現民族風俗習慣上的民間歌舞和山歌,都充分表現出南江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開放兼容的特色。既保留了廣府文化的特色,又能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是在特殊生態環境下形成的文化資源積累。也是南江流域歷代居民所創造的文化遺産,我們應該好好地珍惜。

    

  三、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南江流域的文化資源不管是物質或是非物質的都相當豐富,我們應該如何去開發龢利用呢?在此我們想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因爲近十年來我們有機會接觸和參與有關文化資源的開發龢利用的項目,特别是爲建設文化大省而努力開拓旅遊業。衆所周知,旅遊業是一個國際性的産業,過去一般人以爲搞旅遊就只局限於吃、喝、玩、樂的問題,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群文化素質的提高,人類對文化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一些通俗的比較低層次的文化内容已經不適合也不能滿足廣大觀衆、遊客的要求,而是要求更高層次的文化表現和追求,這些追求不僅反映在景點的内涵上,包裝上,更體現在整個景區的經營和管理上,在此前提下,有幾點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的。

  

  1.别以爲只要有文化資源,旅遊業就能發展,這種看法不符合實際。我們只能説有了文化資源總比没有文化資源的好,等於人們要做飯必須有米才行,但有了米不等於你一定能做好飯。開發好文化資源,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尤其是身處領導位置的人。在此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省英德市是一個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英西峰林、十里長廊、寶晶宫、通天岩、地下河、石門臺國家原始森林、長湖、大小北江、温泉、大峽谷等等都是他們的,可以説應有盡有,土特産十分豐富,單茶葉一項已世界有名,英德紅茶英女王都贊賞,但始終都没能把這些寶貴資源開發利用好,爲什麽?經一番調查後才知道,關鍵問題是領導班子看法不統一,自行其事,因爲要辦好這麽大的一件事,不是一個部門就可以完成的,其涉及到旅遊局、文化局、宣傳部、國土局、環保局等等,内中有一個部門的領導不認同,事情就打折扣,兩個部門不認同,事情辦起來就踢皮球,人的精力大量浪費在内耗上,結果是事情没辦好,還破壞或浪費了資源。因此,首要問題是領導層有一個統一而又正確的指導思想是關鍵。這點是不能質疑的。

  

  2.對各種各樣的文化資源應該有一個系統的整合,不能頭髮胡子一把抓,哪個主哪個次,應該有個明確而周詳的計劃,不能無頭蒼蠅亂碰。條件成熟一個上一個,不成熟的瞭解清楚問題出在哪,從而想辦法把條件促成,使其健康地發展起來。在開發南江文化資源的時候要有一個全局的觀點,不是單一個鬱南、一個羅定、一個雲浮、一個新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應該看到整個南江流域範圍内的各市縣,都有密切互相拉動的關係,我們應該在一個統一思想指導下,各自做好本市縣的有關景點或景區的建設和開發工作,做好各行業相互配合的工作,讓這些景點、景區和行業成爲充分表現南江文化内涵的品牌,起到互補的作用。

  

  3.在開發好南江文化資源的過程中,一定要貫徹好以人爲本的精神,單純是政府行爲以行政手段去辦此事,不充分調動基層和普羅大衆的積極性和不照顧到人民群衆的利益時,這個開發的工作是做不好的。大家不要忘記,大量開發的具體工作是依靠老百姓去做的,要依靠基層去貫徹的。没有他們的支持,事情是辦不好的。因爲我們的領導千方百計去開發這些文化資源其目的就是要體現我們幹部的政績,如果幹了半天,老百姓一點好處也得不到,這樣還能説是我們的成績嗎?人民群衆不認同的東西,我們當幹部的就要去宣傳,去教育群衆,但宣傳教育之後人民群衆仍然不認同,我們就要問一個爲什麽,千萬别强行去做。

  

  4.現在我們掌握的文化資源大部分是原生態的資源,如果要作爲一個旅遊景點或景區去開發就要經過一定的包裝,在此過程中,我們很可能要請一些科研單位或公司來承擔,根據多年的經驗證明,追隨當今流行的,特意請一些北方南下來淘金的單位來承擔設計和規劃的作法没有多少個是成功的。往往是到頭來貨不對板,不單是使項目不能按原來的規劃完成,還會造成資源的破壞和浪費。這點不能全責怪領導或决策人,因爲往往來投標的北方公司,來頭不小,名聲也大,有時還有一定的社會背景,通過上級或熟人介紹,難於拒絶,所以容易中招。其實大家都忽視了一點,我們國家大,南北各方面的條件差异大,文化也有明顯的差异,尤其是我們現在要開發的地域文化,這差异更加大,不可能經過短期的接觸和瞭解就可以解决問題的,瞭解不深刻和不全面,要做好一個設計和規劃真有點强人所難,我在此舉一個例子大家一看就明白,當年英德市石門臺國家原始森林要開發,經别人介紹請了北京市某科學院一班有名專家學者來搞規劃,結果規劃中没有談到南方特别要注意的防澇問題,却大談特談防沙化問題,結果使規劃無法通過。這是南北生態環境的差别,不了解南方文化的特點,而用北方的模式來套,這怎麽可能成功呢?類似的情况到處可見,因爲現在社會的所謂商品經濟化已經侵入到任何一個行業,只要有錢挣,許多人連職業道德也不顧了,有人説這是現在的時興呀,但我認爲,不能因爲時興而把最起碼的原則也不要,我們要牢記,我們現在搞開發建設用的錢,是廣大納税人的錢呀,不能輕易花掉。

  

  (作者單位: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