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家火龍民俗及其文化内藴



  在漢民族衆多的舞龍傳統民俗中,客家火龍民俗是特别令人耳目一新、激情飛揚的種類之一了。她實際上是以舞龍爲載體,以燃放烟火爲主題娱樂方式的一組相關民俗的總稱。民間稱之爲“燒火龍”、“舞火龍”。

  舞火龍、燒火龍民俗這一具有濃郁民間風情的客家民俗始於清干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260餘年曆史了。主要盛行於豐順縣埔寨鎮的埔南和埔北,成爲當地年宵節慶和其他盛大典慶的必備内容。其聲名遠揚,曾赴深圳、珠海、從化、福建等地表演,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香港電視臺及一些國外電視臺也曾録播。1993年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大型電視記録片“神州百姓鬧元宵”也有埔寨的火龍表演者的身影。

  一、古老的民俗源自古老的傳説

  關於這一古老民俗文化的藝術的傳説素來有三個版本。一説相傳古時客家居民集中居住的南粤蓮花山赤嶺一帶(即今豐順埔寨所在)旱灾連年,五穀顆粒無收,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眼看元宵節日降臨,一天,東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飛來一條金黄色的火龍,她口吐祥雲,當瑞雲覆蓋整個天空的時候,天空漸漸烏黑起來,霎時大雨滂沱,大雨整整維持了數天,因而久旱的大地漸次復蘇,各種農作物迅速成長,人們喜笑顔開、載歌載舞度過了灾旱後第一個歡樂的元宵節。從此以後,當地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人們篤信這歸功於火龍給他們帶來的福只,在這個信念驅使下,曾經爲衣食犯難的善良客家民衆每年都在年宵節自發組織模仿火龍下凡,巡遊村寨的活動,這就是燒火龍民俗的起源。

  另一傳説與前述傳説出入較大。相傳東海老龍王的第二十一孫濁龍,被派管理南粤蓮花山的赤嶺。老龍王本想借此好好讓他反省一下其生性魯莽又暴烈的本性。然而,甫一下到人間,濁龍就劣迹全露。他爲非作夕,欺凌貧弱,魚肉百姓。群衆只得將之實際上告於老龍王。老龍王大爲鎮怒,决定“殺一儆百”,於是命令小女兒清鳳佩龍劍奔赴南粤,趁濁龍酒醉之時殺死了他,並將其辟成龍頭、龍頸、龍身和龍尾四段。龍頭帶往向老龍王匯報,留下三段化爲今天揭西的“龍頸”、埔寨的“龍身”以及揭陽的“龍尾”(揭陽、揭西均爲豐順縣臨近地區)。從此,埔寨一帶客家民衆復歸安居樂業。這個傳説故事也就以燒火龍的形式,作爲年宵節的一項慶祝活動得以代代流傳。

  再一個傳説是古時埔寨鄉曾飛來一條惡龍,它專事惡劇,興妖作亂,爲非作歹。有年大旱,一對年輕夫妻帶領鄉親鑿山挖渠,引來山泉。可是這條惡龍口噴烈火燒死了這對夫妻。百姓在痛恨之餘,十分無奈。但是這對夫妻的兒子張共决意爲父母復仇,爲民除害。於是他前往峨眉山拜師學藝,終得法術。三年後回鄉,與惡龍苦戰三晝夜,大勝惡龍。惡龍逃進石洞,張共遂引來神火,將惡龍燒死在洞中。結果張共也因困累過度犧牲在洞口。自此,埔寨連年五穀豐登。村民爲紀念他的功績,便於元宵節夜舉行燒龍儀式,漸漸成爲一方民俗。

  二、獨特的製作與盛大的表演

  看過火龍表演的人們都知道,燒火龍的隊伍動輒數十人至數百人,活動場面壯觀,規模盛大,那麽,巨大的火龍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

  其實,正如火龍的表演内容也有時代變遷一樣,她的製作也歷經不斷演變的過程。起初,人們是用稻草竹篾扎成龍的軀體,裱上白紙,涂上顔色,制成簡單數米長的龍的形象。接着使用硫磺、白硝、木炭等爲火藥原料製作“土火箭”,以及不同表演式樣的烟花,如轉花、大犁、吐珠等。最後將他們裝在龍的全身。現在,經過民間藝人的悉心設計,不僅火龍形神兼備,并且已經能够加長達30米,煙架也由原先的數層發展到十幾層了。在環節上,失傳六十多年的“禹門”,如今亦重新得到發掘與恢復使用。因此,燒火龍的民俗變得内容更爲豐富、表演更爲精緻,現場氣氛更爲熱烈而誘人。

  表演的進程大致如下。首先是“燒火樹”,俗稱“燒煙架”。“火樹”實際上就是高達十幾米的煙架,立於空曠的場地一側,自下而上,擊中引火綫,引火綫即形似“老鼠游樑”。在陣陣爆竹聲中,受烟火氣流衝擊,依次飛下不同形制的吉祥物,由不同勇士輪流承接。第一托飛下一條“蜈蚣”,勇士緊抓其頭,但見蜈蚣在不斷的飛舞中,依然吐珠,並大放艷彩。第二托飛下的是一條“小龍”,又名軟龍。只見勇士抓住龍頭,而小龍一邊輕盈飛舞,一邊發射耀眼的火花。第三托上放燃“大鯉魚”。她在口吐金珠的同時,灑落一群小鯉魚。第四托降臨的是所謂“菊盆”。空中絢麗斑斕的火花在旋轉中盛開,宛若迎春盛開的菊花。第五托名爲“輪船”。因火花飛瀉,流光异彩形似輪船乘風破浪前行。此後,一次出現第六托“對聯”,第七托“珠燈”,第八托“花籃串”,第九托“箭擔”,第十托“大箭擔,”第十一托“大珠盤”。置身烟火世界,觀那銀花火樹,景象萬千,形神備至;聽那竹聲人呼,清脆悦耳,高潮迭起,聲振數裏,仿佛進入歡樂的海洋、民間文化的世界。

  最令人叫絶,也是“燒火樹”活動的押軸戲。是其十二托“大箭桶”。正待空前的“大珠盆”進入尾聲,人們以爲這是“燒煙架”活動結束之際,無數“盆珠”直冲高空,頓時長空仿如白晝,光芒溢彩,慢慢地火花星星點點像似雪花漫天,飛降人間。給人帶來“臨火金光迎新歲,瑞雪漫天兆豐年”的美好意境。

  “火龍”民俗活動的第二項便是“燃禹門”,即鯉魚跳龍門。門高6米,寬10米,由正門和兩個小門組成。燃燒時,排排焰火交織,珠燈閃閃,龍門之下,鰲魚正率領衆多蝦魚游躍龍門。

  第三項内容是“燒火龍”。未見龍身,先聞鑼聲。隨着鑼鼓聲爆竹聲的由遠至近,大龍出場了!近200人的舞龍大隊由鑼鼓班開道,鰲、鯉、蝦、綉球緊隨,高舉“火龍”,浩浩盪盪,氣勢非凡。火龍兩邊還有一群由赤膊少年組成的“火纜隊”,將火把不停劃出半園形狀,形成飛旋流光。最搶人眼球的固然是龍陣了。只見龍陣最前面的是“鞭砲球”,串串鞭砲纏繞在長長竹竿上燃放。耍龍人均赤膊袒胸,身穿短褲,分别手持固定龍頭、龍身的把竿。遶場三周並向廣大觀衆致意後,他們使火龍有節奏地舞動,時而向上騰雲駕霧,時而向下破浪潜海,時而撲閃,時而凝持,時而直行,時而旋繞。看那高揚的龍頭,兩只眼珠火焰四射,銀光閃閃,煞似天降神龍。先有龍嘴三吐其焰,繼而龍身閃爍,烟火直冲雲霄,紅、緑、青、藍各色禮花在空中競相開放、争奇鬥艷。這是如此驚心動魄的一幕,那舞龍勇士是那樣全然不顧熊熊火龍的灼熱和光火濺身。這又是如此激情飛越的一刻,在驚險中人們體驗壯觀,在壯觀中獲得激越。在這激情如火焰般傾瀉和燃燒的現場,人們分不清哪是火,哪是花;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因爲火、花相銜,天地相連,因爲這早早成爲了焰火的天地、烟花的迷宫、人群的樂園!

  三、火龍民俗的文化内藴

  崇龍民俗是漢民族共同的習俗,作爲漢文化核心的“崇龍”傳統,源頭可上溯於人類對氏族圖騰如蛇、虎、狼、鷹等兇猛動物崇拜,早於數千年前即植入了中華祖先意識,成爲神物和奇迹。由於這種虚擬的動物形象是由各氏族部落的真實圖騰複合而成,她便成爲中原大地第一個奴隸王朝團結不同部落的法寶。因此,龍的文化藴意不僅是勇敢、生命活力的表征,也象徵團結與和平吉祥。

  埔寨的火龍,出現在元宵節之夜,實在是將元宵節火的元素引入了傳統的舞龍活動中。透視其傳説、形成與民俗内容,發現具有十分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盡管其來源於不同傳説,但仔細分析比較即可知道,三個傳説揭示了一些共同的東西。那就是,其一龍有好惡,惡龍雖然能够横行一時,但終被制伏。人們歌頌行善的龍王、也歌頌勇鬥邪惡的張共,折射出客家民係鮮明的善惡觀和是非觀。其二傳説多與旱灾有關,充分反映了南粤客家山區由於地處河流上游,旱灾多於水灾自然環境特點,也反映出在傳統農業時代,客家民係爲農業發展興修水利不息其力的生態文化特色。

  從製作和表演過程看,客家民係勤勞開拓、不懼困苦的大無畏精神表現一覽無餘。也許,現代人會認爲,置身濃烈的爆竹和烟花場景,赤膊袒胸不僅不雅,而且危險。相反,客家人認爲,舞龍者如有幸被烟花、爆竹燎起水瞟,不但是勇敢的標誌,還是新年吉祥的預兆。因爲“瞟”是錢的藴意。這正好折射着客家民係敢於開拓的勇敢精神情操。而這種精神是在不屈服惡劣生態環境,頑强墾殖,代代延續而得。這種精神正是客家墾殖文化中開埠創業的内質之一。

  在活動形式與内容上,其文化寄意更加顯明。僅從“燒火樹”次序飛出的吉祥物來看,她們無不形與義連,無不義託形出,無不展示了客家民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來的祝願。這就不難理解“燒火樹”每一環節稱之爲“托”的悠遠意境了。“托”者,寄託也。“燃禹門”之所以又稱“鯉魚跳龍門”,一是以一種方式詮釋大禹治水的故事,熱情謳歌民族英雄和領袖勇於面對自然灾害的必勝信念與科學策略,一是深刻反映出客家民係沿襲中原文明的儒家傳統美德,並在不利的自然條件下强化了崇尚文化教育的意識。整個活動涉及的人力、物力並不亞於一臺大型文藝晚會,其磅礴氣勢、繁複程序、如歌節奏、合作群體共同營造了客家民係團結協作、精神高昂、社會和諧、生機勃勃的精神風貌。

  火龍光彩、火龍活力與火龍精神深深沉澱入埔寨客家民係的内心,伴隨客家子孫在粤東北大地搏擊山野、生生不息。

  

  (作者:江金波,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