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略述客方言“無”字的讀音



  近十多年來,我閲讀客家書刊,尤其是客家山歌書籍,有時看到這個“冇”字。例如這首情歌:“郎係日頭妹月光,郎冇成家妹行郎。好比桌上單只筷,再凑一只就成雙。”

  客家人唱這首山歌,就把“冇”字唱成máo,意爲“没有”。試問這個“冇”字用得對不對?

  不論《康熙字典》或《辭海》(一九六五年新編本),都查不到這個“冇”字。這説明:遠古時代,漢人就没有創造這個怪字。倒是《新華字典》裏有這個“冇”字:mǎo,(方)没有。

  這是什麽地區的方言呢?嶺南地區的文人都知道,粤方言把“mǎo”寫作“冇”,客家方言地區的人們則寫作“無”或“無”,也有人寫作“冇”的,上述山歌歌詞就是例子。其實,海内外學者編著的客家字典裏早就清楚地説明:常用字“無”(mo┘),否定詞,“没,没有”。“無”用在句尾時,韵母(O)的開口度大些。客家方言中表示鬆散、不結實的“p‘ay”寫爲“冇”,是廣東梅州地區的方言字。這與廣州話爲代表的粤方言使用的“冇”(mouλ)表示“無”,字形相同,而音義不同。(見中國社科院語言所黄雪貞編撰的《梅縣方言詞典》)

  《康熙字典》裏“無”字,武夫切,音巫,亡也,不有也。《説文解字》作無。周易中無字俱作無。可見,新中國成立後,將“無”字簡化爲“無”字,是有深遠的文化根源的。

  “無”字,古時又通作“毛”。《後漢書馬衍傳》有“饑者毛食,寒者裸跣”。這説明古時毛作無。清朝國子監祭酒,湖南嶽麓書院院長王先謙等人作《後漢書集觧》時,引當朝著名學者錢大昕語:“古音無如謨,聲轉爲毛。今荆楚猶有此音。”是的,現在湖北、湖南,甚至江西西北部的民衆口頭語都説“毛”,表示没有。

  當代學者羅翽雲(1868—1938)在其《客方言》一書中講到,“無字在語末義近否。唐宋詩人多用之。”例如:

  白居易《問劉十九》詩:“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朱慶餘的名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還有其他詩人的詩句:“月滿花香記得無?”,“重陽曾插菊花無?”,“旨訪浣花老翁無?”(杜甫詩)。

  當代著名漢語大師王力教授指出,從唐人詩句中,我們看見大量的“無”字被用作疑問語氣詞,可能是讀文言音來凑韵,詩句中的“無”字仍押虞魚韵,念wú,而不念máo。“無”字的上古音是mwa,它的文言音和白話音(即文讀與白讀,或稱讀書音與口語音)是分道揚鑣的。文言音逐漸變爲輕唇(wu);白話音則保留着重唇音的m而喪失了韵頭。廣州的“冇”,上海的“嘸有”,北京的“没有”(即“無有”)都是從上古音變來的。語氣詞“無”能保持更多的原來形式,所以從中古到現在,在普通話裏,一直是ma。後來“無”字才逐漸演變爲“麽”字,簡化爲“麽”。《水滸》、《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名著裏都寫作“麽”。最後才又演變爲“嗎”字。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康熙字典》“無”字的另一解釋:“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雲歸依也。”

  《辭海》中“無”字的另一注釋:“mo”見“南無”,nō mó是梵文Namas的音譯,一作“南謨”。“歸敬”、“歸命”的意思。

  可見,漢唐時代,漢人“無”字的本音就是mó。這有史可证。

  佛教傳入中國,最早是在漢明帝時。天竺(今印度)的兩位高僧摩滕和竺法蘭帶了佛教畫像和佛經到中國傳經授法。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國都洛陽建造一座僧院以供兩位高僧居住。爲紀念白馬負經之功,因名白馬寺。高僧在寺内譯出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南無阿彌陀佛”的梵音傳遍全國,流傳至今。現在不論是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和四川峨眉山,還是廣東曲江的南華寺和梅州的靈光寺,僧人們做佛事時仍喃喃念道:“南無阿彌陀佛”。

  中國佛教研究會會長任繼愈老師曾當面對我講過:由於歷史的原因,全國的佛教僧尼都是用相同的古代譯音念“南無阿彌陀佛”的。

  綜上所述,客家方言裏的“無”字的讀書音“wú”和口語音“máo”都是古代漢語。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我國語言學界有識之士公認:客方言是我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改革開放以來,有的學者斷言:當代的客家話就是古代的北方話(指廣義的中原,即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南部、山西南部一帶)。此論尚待商榷,除去畲、瑶等族語素外,亦不無其理。

  

  (作者單位:古 進,原《中國畫報》編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