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韓林坤


  雨綫風針縫碎玉,折山叠水集成束。

  明宵開卷倚燈黄,一紙氤氲山水緑。

  這首絶句或能表達在讀完青簫兄詩作後最直觀的感受吧。的確,翻開《青簫詩集》,但覺滿目青緑,帶着八閩大地的烟雨氣,江鄉山水的靈秀勁,撲面而來。作者筆下的秀美山水及其對大自然的情愫,深深感染了筆者,使我忽然生出一種背上行囊,踏遍天下好河山的衝動。

  本册收入作者作品百餘篇,題材大致分摹山範水、登臨弔古、感事抒懷、唱和酬贈、題圖咏物、貶世針時等類。其中山水游作占了絶大部分。游踪多在江南、嶺南一帶,故筆墨中多有江南山水的清潤。藝術手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作者善於調動多種修辭手法,或白描,或擬人,展開豐富的想象,往往狀描出真切的山水美境,且筆法細膩,清新雅麗;二是情景交融,於寫景中,或流露喜愛之情,或寄託灑脱情懷,或揮灑相思之苦。總之巧布景與情,不以景拘,不因情散,甚得章法。如寫張家界、鳳凰城、福州西湖等風景區的作品。

  其次,是時事題材類作品,也是最不可忽略的一類。作者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桃花源中人”,他關心時事,關注民生。並積極地用手中的筆記録時事。象青藏鐵路通車、抗日戰争勝利六十週年、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右翼篡改歷史教科書等等歷史性事件,在作者筆下都得到及時而充分的反映,其喜悦、悲憤之情,感人至深。象憫農、碧利斯臺風、城市燈光下的磨刀老人等關注民生類作品,則寫得悲天憫人,又是一般心腸。又如幾首叙事詩,不只以情感人,更作深度挖掘,於偶然中作合乎情理的必然聯想,對現實中貪官們之可惡行徑,予以無情鞭笞,且手法上夾叙夾議,深得樂天、子美章法。        

  青簫兄的作品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然而却不是千篇一面,一成不變。風格跟題材是有關係的。比如寫登臨懷古,則蒼茫厚重;感事抒懷,則沉鬱藴借;貶世針時,則辛辣深刻;即便是唱和酬贈,也見情見意,妥貼自然;題圖咏物,更是每每有新的立意與獨到之處。記得有首描寫緑茶在杯中徐徐展開的形態,用了“青衣徐展”四字,立刻使人想到舞臺上的青衣,舒緩地揮舞長長的水袖,當真是妙不可言,極具神韵之美。由此而見,作者胸中不止一副筆墨,而是因材而就,因此作品也就不止是一副面孔。

  作者似對七言絶句偏愛有加。本集所録作品中,七絶幾占八成左右。我想可能除了喜歡這種體裁外,與作品的題材也是分不開的。用七絶來寫山水詩,可以寫出神韵,寫出山水的靈氣。千古流傳的名句名篇,也大多是七絶。律及詞則少有。曾經跟幾位朋友交流過關於七絶的寫作體會,大家都表示對這種題材有所偏愛,但同時又感覺七絶好寫,却不易寫好。看過此集,覺得作者對七絶寫作還是頗有獨到之處,每每於轉結之處,盡得其妙。當然,律詩中好作品也不少,佳句頻出。正是“警句飛來當啓户”也!(青簫語)

  《青簫詩集》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對作者的詩詞觀點或能窺得一二。作者反對泥古復古,作品絶少用典,不飾雕琢。對那些不輸唐宋的仿古贋品很不以爲然。當然,仿古者也有他的無奈,就比如一個嚴重缺鈣者,拄拐也是他的無奈,並不一定説明他認爲拄拐是一種時尚,是一種美。臨摹古人、鈔襲古人,也是一種缺鈣的表現。古人就是他的拐杖。要想甩開拐杖,在思想、見解、意境、語言等方面能有些屬於自己、豁人耳目的新東西,才力不濟也是枉然。翻開此集,你會看到一個健步如飛於仄山平水之間、自由倘佯的詩人!

  旅遊須有導遊,購物須有導購,讀書須有導讀。莫敢言序,權作導讀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